年少丰功的封狼居胥,怎么打都赢,却败给一个字

看过《汉武大帝》这部经典的电视剧,有位杰出的军事家少年印象深刻。他在我们还是高中生的年纪,已经是骠姚校尉了;他在我们刚入大学的年纪,已经是骠骑将军了;他在我们还是初入职场的菜鸟的年纪,他已经把官做到顶了,也走完了其一生,英年早逝。他像一把锋利无比的短刀宝剑,成名快,立功快,走的也快,简直就是速成的。什么都快。最终把生命也败给力“快”。

却也应了一句话,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自《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位出色的少年,就是霍去病,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威震华夏。

年少丰功的封狼居胥,怎么打都赢,却败给一个字

汉武帝说他天生富贵


宝剑锋从磨砺出

霍去病这把利刃基本上是由汉武帝手把手培养的,当然好刀前提是材质优良,与其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不可分割。

霍去病的姨妈卫子夫是皇后,他的舅舅卫青是汉武帝得力干将的缘故,他十二岁进宫。

汉武帝刘彻第一次见到到这个不认生的孩子甚是可爱,像初恋般喜欢上了,竟让其做了近臣。于是,这个从小不认生,且对汉武帝又是自来熟的小子,做了刘彻的小跟班,由汉武帝亲自调教。

由于是近臣,刘彻的书房随便进出,除了睡觉不带他玩之外,基本上办公闲暇的时候都带着。霍去病天生善骑射,因为汉武帝早有攻打匈奴的宏愿,要扫除匈奴的危险。所以,对霍去病这个有天赋的武将苗子更加喜欢了,有意识地磨练。

可能平时没事就研究战术,看军事地图,看地图上匈奴在对峙汉朝,无数次的看,而这种习惯深深影响着霍去病,汉武帝看十次次,他基本也会看到五次吧,耳濡目染。这也是有意培养霍去病的军事才能,这小子可能也是由于卫青影响的缘故,对军事战争相当有天赋。

打匈奴的意识从小就磨练出来了,好像就是为打匈奴人而生的。

汉武帝刘彻对其偏爱有加,像是父亲对儿子的爱,已经到了宠幸的程度。

有次,卫青打了胜仗,汉武帝要发诏书表扬一下,主父偃边听边写。霍去病直接来一句,给打仗的大老粗讲这么多,啰嗦,反而听不懂。

这是对汉武帝诏书的指手画脚啊,旁边的大臣都震惊了,说这孩子也太大胆了吧。汉武帝也不生气,问他该怎么写。

还有一次,出征前汉武帝带着几个将军也营在吃肉呢,有用嘴直接咬的,有用刀子割下来吃的,吃货霍去病说他不喜欢这个吃法。皇上说不就是想吃好点么,宫里给你挑几名厨子。但是你得打胜仗,工作准备要细。他说没问题,我先等皇上派来的庖哩。

出发前武帝说,你要是多读点孙子吴起的兵法,打仗就更漂亮了。一般的武将应该说遵命,好的之类的话。宠坏了的的霍去病说了一句只有他敢皇帝和顶嘴的话,他说,兵书自然要看一点,但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仗光看兵书打不赢的,你说对吗?

这顶嘴的功夫,换成别人估计是死罪。

汉武帝可能有点诧异了,竟也不生气,说,只有你霍去病敢和我这么说,你像我,骨子里像。霍去病任性至此,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他打仗的风格,看似无章法,自由发挥战术,也是磨出来的任性


年少丰功的封狼居胥,怎么打都赢,却败给一个字

淮南王初次见到霍去病的评价


五年磨一剑,今日试锋芒,就一个快

霍去病第一次随卫青出征,年仅不到十八岁,(推算进宫才五年多)也是第一次正儿八经上战场。那次卫青率领大军寸功未得,本想让自己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外甥抓几个舌头回来的,谁知霍去病却带着八百装备精良的精锐的高大骑兵,绕过雀儿湖,像一把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了匈奴王庭博斯腾营地。斩杀匈奴两千余骑,斩杀右大都尉、单于祖父若侯产,还生擒活捉了单于叔叔罗姑和国相。仅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完成了折返跑杀。

这一次他给卫青一个惊喜,给刘彻一个惊喜,给单于是一个惊慌。

第一次出征就威震汉朝,匈奴,汉武帝那个高兴啊,自己的高徒出息了,给自己长脸了,直接封为冠军侯,意为勇冠三军。

看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功,实际上霍去病做了几年的功课,只等机会来了就出鞘,兑现他的战术。

什么战术,那就是没有战术。霍去病打仗的风格是轻装简从,行如风,快如电,出其不意,深入敌后,像是特种部队在作战。

第二次出征时,汉武帝已经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了,此时他才二十岁

实际上是两次出战,用同样的战术,同一个地点,霍去病率领一万骠骑,打仗跟过家家似的,仅仅用了六天就转战西域五国,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直达祁连山。

快如风,闪电战的打法孤军深入,像把刀子,逐亡追北,所向披靡。击败浑邪王,休屠王,斩杀俘虏累计十万多人,活捉包括匈奴王子金日磾,五个部落王,贵族不计其数,还俘获匈奴祭天金人。

此凡过后直接打通河西走廊,为张骞出使西域铺了一条坦途,就此设立了三郡,也就是今天的酒泉,武威郡,张掖。

两仗打下来,霍去病打破了匈奴的一个神话,雷电不可能两次击中同一个地方;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后来有一次,匈奴休屠王带领一帮人投降,谁知其中有叛乱者,霍去病不慌不忙,控制了局面。剿灭叛逆,就连收拾叛逆,也是从容不迫,那叫一个快。

霍去病对匈奴人的打击,可谓杀人诛心;他杀敌最多,最快,像是一把利刃出鞘,又快又准。给匈奴人一种胆寒的感觉,匈奴人像是惊弓之鸟,一听霍去病出战,不由得咯噔一下。为了躲避锋芒,只好退居漠北一带。

匈奴人哀唱到,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衍。

到达了巅峰,高潮,封狼居胥

霍去病率领汉军五万,还是像一把利刃,北上两千余里,深入大漠、深入腹地,扫平右谷蠡王部,与匈奴左贤王交战,斩敌七万余人,进而踏上匈奴人的圣地,狼居胥山,祭天,以告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看看二十岁那些比较牛掰的将军在干什么:

二十岁,彭德怀将军还是个班长,林彪刚参加南昌起义,徐向前刚在速成班毕业。

卫青二十岁只是打过匈奴,还没啥功劳,二十二岁出征,袭击了龙城取得功绩。

岳飞二十岁才投身军戎,刚当兵,寸功未建。

韩信二十岁时,秦国刚统一,还没发挥呢,啥都不是。

年少丰功的封狼居胥,怎么打都赢,却败给一个字


霍去病英年早逝

飞龙将军李广在漠北一战中战死,由于是跟着大将军卫青战死的,李广的儿子李敢去卫青府上大闹,还刺伤了卫青。

霍去病哪容得下这个,卫青可是他舅舅啊。于是,在一次随汉武帝的狩猎中,一箭射死了李敢。

刘彻知道后,还是幸啊,赶紧圆谎收拾烂摊子,说堂堂关内侯没死在战场上,却被鹿顶死了,这鹿太野了,随后让霍去病赶紧滚到朔方躲着,毕竟李敢也是一个关内侯,就这么死了,不好交代。

霍去病像个和父亲较真的孩子,说滚就滚,走了。

没多久,发病了,可能由于战匈奴时感染了瘟疫,很快就病逝了。就这样,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大司马将军走了,留下了丰功伟绩和传说。

汉武帝叹息不已,对此事深有感触。他想起来主父偃告诉他的话,刀子磨的太快,用起来顺手,容易断!不能长久。

霍去病光荣一生用一个少年的时光就走完了,打仗快,建功快,走的也快,来不及叹息。

此处应有一首诗:

《少年行四首》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