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年少不屑文正,讀懂涉世已深

唐浩明的小說版《曾國藩》底蘊深厚,堪稱晚清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的史詩畫卷,相比評價曾國藩的兩個極端,一類人狹隘地罵他是劊子手,走狗,賣國賊,還有一類膚淺地把他當做中國式成功學的典範,極力吹捧奉為神明,作者筆下的曾國藩是比較真實立體的。

把人物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和時代背景下,曾國藩的辛酸歷程,堅守的信念,捍衛的封建傳統,殘暴的殺戮,以及虛偽和諸多瑕疵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曾國藩》:年少不屑文正,讀懂涉世已深


第一部《血祭》。

從曾國藩為母親奔喪講到為父親奔喪,在湖南辦團練,組建湘軍,然後帶湘軍出湖南,收復武昌,順長江而下征戰江西。

唐浩明沒有遵循一般人物傳記的時間順序,而是直接把曾國藩放在太平天國運動的時代舞臺上,把早年科舉之路和在京城做官的經歷穿插敘述,在情節上更有吸引力。

這段經歷是曾國藩人生中最坎坷最艱難的一段:

一,官場排擠。

因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成為湖南官場眾矢之的,辛辛苦苦拉起來的湘勇受到長沙綠營軍的排擠,多次爆發正面衝突,自己本人的大本營還被綠營士卒給毀掉了。不得已把部隊拉到衡陽,遠離官場是非。

二,書生帶兵,趕鴨子上架。

曾國藩是科舉出身,在京城做了十年京官,頂多也就讀過幾本兵法,連騎馬都費勁,本來立志成為治世能臣,聖賢君子,一代理學大師,誰想遇上亂世,回家奔喪期間臨危受命。

而且他也沒有歷史上儒將們的天分,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采,後來戰場實踐證明他是逢戰必輸,凡是親自帶兵打仗戰況都很慘,首次出征就把辛辛苦苦組建起來的水師折損了一半,還兩次被逼的跳河。

但是他有三樣人所不及之處:

(一)意志堅定或者說是認死理。

凡是認定的事情,誰都改變不了。

寫日記堅持了一生,每日一言一行甚至每一個念頭,反省是否符合聖人之道,有違背之處都要記錄下來。

在衡陽練兵期間,太平軍已經一路橫掃湖北,進軍到安徽和江西,威脅到朝廷的安全,八旗和綠營一戰即潰,咸豐帝幾道詔書急令他增援,他都以軍備未齊全為由拖延,一直等到預訂的大炮全部裝上戰船才開拔北上。

(二)會識人用人。

這一點很像三國時的孫權,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長打仗,獨具慧眼選拔了很多有軍事天分的將領,諸如塔齊布,羅澤南,李續賓,鮑超,弟弟曾國荃和曾國華等人,大多數都是跟他一樣的讀書人,日後都成為叱吒風雲的猛將和地方督撫。

(三)善於治軍,穩紮穩打。

步步為營,不出奇不取巧,打硬仗打苦戰,每到一處必定深溝高壘紮好營寨,反客為主,可攻可守。

尤其在打安慶和圍南京體現得淋漓盡致,軍隊開到城下就長住不走了,不急於攻城,先在城外挖戰壕建起一座堅固的堡壘。兵法雲,十則圍之,湘軍就敢以弱勢兵力圍城,打持久戰,逐步切斷太平軍外援,活活把對方耗死。

三,師出無名。

朝廷下旨辦團練,為何說師出無名呢?

湘軍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是很尷尬的,本身是團練的民兵性質,為保衛湖南而建,卻要開出湖南主動出擊,軍費糧草還要湖南供給。更要命的是,還可能給人擁兵自重心存不軌的口實,朝廷又一直沒有給到一個名分,還一直只能以湘勇自稱。

如果只是響應朝廷號召,拉起一支團練保衛湖南,那就沒有那些事兒了。

曾國藩的讓人敬佩之處就在於有戰略眼光,要麼不出師,既然投筆從戎就要打造出一支平定天下的王者之師,同時又不能引起朝廷的猜忌,還要讓自己的部隊得人心順民意。

太平軍深受貧民擁戴,但是宣揚基督教,全盤否定儒家傳統綱常倫理,曾國藩就以消滅異端邪說為旗幟,最終爭取得到士大夫和讀書人的支持。

四,軍費沒有來源。

湘勇屬於地方團練,沒有正規軍的編制,得不到朝廷一分錢的援助。

曾國藩為了確保兵源的質量,學習明朝戚繼光的招兵理念,要求只招鄉下農民,老實聽話,不會投機取巧。

但是農民兄弟都比較實在,很難用忠君愛國的那一套來說服他們捨生忘死,赴湯蹈火,曾國藩只得利用自己的聲望,挨家挨戶發動地方鄉紳捐錢捐物。

五,朝廷猜忌。

滿清歷來提防漢人官員,自吳三桂叛亂後,基本上沒有漢人手握重兵。

在八旗兵和綠營一戰擊潰,太平軍所向披靡的形勢下,曾國藩帶領湘軍攻下武昌後,本來是奇功一件,朝廷卻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嘉獎,反而加緊提防,使得湘軍處處掣肘,軍費要自己籌集,孤軍奮戰無人援助,打了敗仗官場同僚冷嘲熱諷。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湘軍攻下安慶,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全軍覆沒,朝廷除了倚仗湘軍別無選擇。

所以,《血祭》基本上就是講曾國藩投筆從戎後的艱難二次創業史,以為母親奔喪期間籌建湘軍開篇,以為父親奔喪離開江西戰場告一段落。

《曾國藩》:年少不屑文正,讀懂涉世已深


第二部《野焚》。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戰火所及之處,生靈塗炭,寸草難生,歷史興亡的劇本反覆的上演,受苦受難的是那些被焚燬的野草。

這一部講的是湘軍跟太平軍的艱難相持,生死角逐,天京內訌後,湘軍開始佔上風,在左宗棠和李鴻章的協助下步步緊逼,最終打破金陵,平定天下。

但是作者為何以曾國藩回老家為父親守孝為界限劃分,原因是在家這段時間曾國藩的思想發生巨大變化。

再次回到湘鄉荷葉塘老家,曾國藩靜下來反省了過去數十年的經歷,苦思不得解,最終在老子的思想中找到答案,尋求了出路,世間萬物,本是陰陽兩面,相生相剋,太剛則折,太柔則靡,剛柔相濟才能遊刃有餘,逢凶化吉。

《野焚》的時間線開始於天京內訌,太平天國實力大大受損,曾國藩和湘軍長長的喘了一口氣,歷史的天平開始向清朝傾斜了。儘管如此,洪秀全大膽提拔任用的李秀成和陳玉成也是草莽英雄,天下奇才,用兵如神,曾國藩和湘軍的日子還是不太好過,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三河之變,湘軍一隻驕橫的勁旅,由悍將李續賓和曾國藩六弟曾國華六弟率領的六千人,孤軍深入,陷入李秀成精心佈置的包圍圈,全軍覆沒,李續賓自刎,曾國華失蹤,小說中按照野史中編造了曾國華死裡逃生削髮為僧的情節。

安慶是天京的門戶,拿下安慶天京危矣!湘軍和太平軍深知此城系這場戰爭的成敗和生死存亡,在這裡展開拉鋸戰,先是湘軍餓肚子,安慶外圍通道被切斷後,城內太平軍開始餓肚子,吃光了野草樹皮就吃老鼠,吃光了老鼠開始吃人肉,人間地獄莫過於此,圍城,城內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陳玉成派來的援軍也陷入彈盡糧絕的絕境,六千人放下武器投降,被曾國荃全部殺死,一百人一批帶進營帳砍頭,整整砍了一天,僅僅留下一個高級將領,在城下當眾肢解,曾國藩寫信安慰懷著愧疚心理的弟弟,“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安慶城破後,成年男子全部殺死,女人成為湘軍的私人財產。

對天京也是如法炮製,圍城,打援,封鎖各個出口,隨著左宗棠收復了杭州,李鴻章收復了蘇州,天京就成為孤城一座了,被攻破只是時間的問題了。這段時間,曾國荃軍中瘟疫擴散,每天都有很多人倒下,曾國藩的幼弟曾國褒病死。

天京城破後,依然是燒殺淫掠,屍堆成山,戰爭中,所謂的道德仁義蕩然無存,人性最極端一面充分展現。

《曾國藩》:年少不屑文正,讀懂涉世已深

第三部《黑雨》。

這一部分主要是講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的一系列經歷,從如日中天到黃昏落日,裁撤湘軍,任兩江總督,興辦洋務,出山平捻,處理天津教案,也是曾國藩中興之夢破滅的經歷。

打破金陵,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曾國藩的名聲如日中天,手握十幾萬驍勇的湘軍,儼然天下第一武裝,同時面臨一個人生中最大的危機,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歷史血案成為揮之不去的噩夢,身邊很多人勸他效法宋太祖黃袍加身,推翻腐朽的滿清朝廷,恢復漢人的江山,不然很可能遭受滅族之禍。

從小浸泡在儒家忠君愛國思想中,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曾國藩萬萬不能接受自己走上造反的道路,於是決定自剪羽翼,裁撤了大部分湘軍,讓朝廷放心。對於曾國藩的忠心和曠世功勳,朝廷也給予了空前的信任和嘉獎,封侯,官拜兩江總督,這是清朝有史以來漢人之最。

終於擁有地方督撫實權,而且是中國最富庶的地方,曾國藩可以放開手腳實現自己的中興抱負了,恢復科舉考試,整治貪腐,並且主持建造現代輪船,新式武器,派遣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前往歐美學習,其中包括詹天佑等一批後來傳播西方科學文化的火種。

如果說魏源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麼曾國藩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但是捻軍叛亂打亂了他的計劃,僧格林沁戰死,朝廷無人可用只得重新啟用曾國藩,裁軍後的曾國藩無良將,無重兵可用,只得硬著頭皮前去,結果無功而返,還是學生李鴻章收拾了殘局。

征討捻軍的失利已經看見他的頹勢,天津教案的處理則讓他晚節不保,名聲毀於一旦,替朝廷背上賣國賊的罵名。

《曾國藩》:年少不屑文正,讀懂涉世已深

他就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的人,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起來,資質平平,靠著七分努力,三分運氣登上一個又一個更大的平臺,同時一生都在同人性的弱點作鬥爭,不斷自拔更新,最終有所成就。

為什麼這些年我們一直熱衷研究曾國藩?

因為他很接地氣,他的家書和日記以及書信中,沒有講太多的大道理,很多都是絮絮叨叨的細節,無論是為人子,為兄長,為朋友,為臣子,都是簡單的道理不厭其煩的說,比如勤奮,堅持,真誠,讀書,早起等,普通人可以學得來,只是大多數人不能像他那樣做到極致。

大道至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條功成名就和超凡入聖的道路上,並不太聰明的曾國藩,憑著執著和毅力,一步一步地走得比任何人都要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