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亮剑》,从数据角度分析李云龙突围的难度

重温《亮剑》第一集,李云龙率领新一团,从坂田联队的正面突围,并击毙坂田联队长,这种情况实际会发生吗?

重温《亮剑》,从数据角度分析李云龙突围的难度



1.李家坡突围处在什么时期?

小编查阅有关资料后,发现李家坡之战的原型为“百团大战”期间的“关家垴战斗”,所以,可以据此推测李云龙正面突围的时间是1939年年底到1940年年初。

在此期间,日本还未袭击美国珍珠港,士兵损耗也并不严重,同时,其单兵作战素质比较高,同时其后方给养补充也胜过当时的八路军。

日军的步兵野战联队的编制如何?

在中日战争期间,“联队”是日军单一兵种的最大战术单位,和现在的“团级”建制类似,准确的说,更类似于“加强团”

这里以步兵联队为例,其下辖3个步兵大队,以及联队直属的1个联队部、1个运输队、1个炮兵中队、1个反坦克炮中队、1个通信中队,

总兵力约3800人,联队长通常为大佐军衔(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上校)。

重温《亮剑》,从数据角度分析李云龙突围的难度


日军联队的装备如何?

日军一个步兵联队正常情况下装备12门70毫米九二式步兵炮,6门37毫米反坦克炮,144具掷弹筒,36挺重机枪,108挺轻机枪,约1300支步枪

从编制和装备的角度,一个步兵联队拥有远中近三层火力,无论是面杀伤还是点杀伤火力都很强,因此,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基本都能胜任。

中日装备对比

这时我们把坂田联队和李云龙的新一团做一下比较,从番号上看,可以去定新一团并不是抗战刚开始时组建的八路军16个甲等主力团,而是1938年之后,八路军为发动“百团大战”而扩编成立的新部队,因此,其在当时最多就算乙等团,兵力大约在1000人左右。

装备更无法和日军相提并论,从《亮剑》剧中的情节看,新一团只有1门60毫米迫击炮,最多再有几挺重机枪和十几挺轻机枪,步枪六七百支

,差距实在太悬殊了。

联队长被击毙,日军就崩溃了吗?

电视剧中,李云龙一炮击毙联队长,日军就全线崩溃,从而带领新一团从正面突围。我们暂且不讨论强行推进500米,再一炮炸死坂田联队长有多大可能性,就算真的干掉了日军联队长,日军也不可能动摇甚至崩溃,主将阵亡后,也会有其他人接替指挥

重温《亮剑》,从数据角度分析李云龙突围的难度

所以,小编得出结论——李云龙的新一团要从正面突围,在现实中不太可能的。


无论突围的几率大小,小编还是希望看到当时中国的胜利,电视剧存在一些夸张也很正常,小编更希望的是世界永远和平,再无战争

重温《亮剑》,从数据角度分析李云龙突围的难度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