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我們地球上有著數不清的稀奇古怪,與眾不同的動物,其中蛇類就有數不清的種類,它們個頭有大有小,有些有毒,有些人畜無害,有些色彩明豔,有些甚至可以水陸兩棲,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些時候甚至會飛。今天《五分鐘看世界》就來隨便介紹幾種蛇吧。 如果您覺得從這篇文章還不錯,請三連擊 點贊,評論加關注。5分鐘看世界,原創不容易,非常感謝。

豬鼻蛇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我們知道生物是會進化的。許多動物為了躲避捕食者,會耍一些花招。豬鼻蛇就是其代表之一。顧名思義,鼻子長得像豬的蛇。豬鼻蛇是一種非常小型的蛇類。雖然豬鼻蛇有毒牙,唾液也有毒性,但是因為它個性溫馴幾乎沒有攻擊性。同時,它的毒牙屬於後毒牙並位於咽喉處所以就算是被咬,你不會直接被毒牙咬不到。而且它的毒性也很溫和。只足夠癱瘓一隻蟾蜍,不足以影響人類安全。由於本身的毒性非常的小,因此觀賞價值比較高,所以一般不作為家養寵物飼養。這種蛇因為沒有毒性,甚至不敢咬人。

它有兩個大招。第一,當遭遇危險時,它會像眼鏡蛇一樣抬起蛇頭,假裝成好像要發起攻擊的樣子,攻擊時發出很響的嘶嘶聲,但它其實不敢咬人。如果第一招失敗,它就會使出下一招,那就是裝死。它會把舌頭伸出來耷拉在外邊。這可以稱得上是奧斯卡級別的演技。裝死幾分鐘後,豬鼻蛇會悄悄的抬頭觀察一下週圍情況。如果危險仍在,它就繼續裝死。如果警報解除,它就會恢復正常。但是我覺得揭穿它在裝死好像不太容易。就算你把正在裝死的它從地上拿起來,它也絕對一動都不動。如果你嘗試把正在裝死的豬鼻蛇反過來,它也會悄悄的趁你不注意再翻回去。就好像它在堅定的告訴對方,哎呀,我真的死了。裝死雖然很掉價,但是中國俗話說的好,好漢不吃眼前虧。該跑就得跑,該裝就得裝。


金花蛇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如果你害怕蛇,接下來你可能會輕鬆一些。儘管攻擊時敏捷迅速,但是蛇類只能蠕動前進。但是實際上會飛的蛇也存在。這種會飛的蛇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生活在亞雨林的天堂。它們的學名是“金花蛇”。從外觀上看,這是動物沒有適應滑行的特別變化。顯然它沒長翅膀,也不像是會飛的樣子。不過它是爬樹高手,在地面移動的速度也很快,會游泳也能飛。為了起飛,它們會爬到樹枝上,然後繼續向前,直到只能有尾巴還留在樹枝邊緣位置。緊接著它會拱起背來,當選好要去的方向後,它竟然把自己彈射出去,從一邊滑翔到另一邊,有攝影師記錄下它的飛行距離竟然可達24米。在滑翔過程中,金花蛇會張開肋骨。讓身體變得扁平,並在空中波狀起伏運動,並以此獲得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它們的樣子看起來就像是在空中游泳。此外,別以為這種蛇無毒。金花蛇的食譜裡,有包括青蛙,蛇類等等,甚至有小型哺乳動物。它們會用毒液麻痺獵物。你可以想象一下,當你在叢林中漫步的時候,從頭頂上撲下了一條一米多長了,滿嘴毒液的蛇。那時候就只能祈禱它可能不是從這裡來的了,但是就算是那樣,估計也是被嚇死了。順便說一下,儘管有大量的實驗數據,科學家們始終沒有弄明白,為什麼金花蛇選擇“空運”自己?是為了躲避獵食動物?為了捕捉半空中的獵物?還是要去一個新的地方尋找食物?科學家們認為,這其中還有等待探索奧秘。

食卵蛇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你能做到每天三餐都只吃雞蛋嗎?食卵蛇真的可以,並且它也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在整個非洲地區,都能看見這種蛇的蹤影,它們大都是生活在地面上,埋伏在掩體中,但它們也會爬樹。當感受到危險時,食卵蛇會把自己隱藏在錯綜複雜的樹根部或是樹洞裡。它們可以長到一米多長,並且幾乎沒有牙齒,就更別說什麼致命的蛇毒。食卵蛇的視力極差,但是它們的嗅覺和觸覺十分敏銳。另外,蛋對它們來說是極好的獵物,因為一般來說蛋不會逃走,也不會反擊,並且它們只食用胚胎,就是尚未發育的硬殼卵。而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硬殼卵莫過與鳥類的卵了。利用它們敏感的舌頭和局部特殊的感官,食卵蛇可以輕鬆地找到鳥窩的位置。它們對其他的食物可沒什麼興趣,就算是美味的青蛙也激不起食卵蛇的食慾。別看它們的頭又圓又小,它們卻能夠吞下頭部體積兩至三倍的蛋。相當於普通人類吞下一個特大號的西瓜了。多年的進化,食卵蛇擁有一套獨特的消化系統,它們的頭骨和下頜骨連接十分鬆散。這樣就可以把一整個蛋連殼吞下去。同樣,食卵蛇的脖頸處伸縮性也十分強,致使它們能夠吞進比頭部的多了的食物。食卵蛇體內有一處骨質物,憑藉骨質物就能搗碎卵,從而將蛋黃和蛋等營養留在體內,而蛋殼將會被食卵蛇重新吐出來。

觸手蛇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觸手蛇是一種陸地蛇類,原生於東南亞,它掌握著高超的捕魚技巧。它口鼻部的肉質增生物可用來引誘魚及小蝦自動送上門。然後迅速張口撕咬並注入毒液,可以很快的癱瘓魚類,就像一位技術高超的垂釣者。而老資格的觸手蛇還可以準確判斷出受驚嚇魚的反應。讓魚兒主動鑽進自己的嘴中,而不是逃跑。也就是說這蛇並不是一開始就朝獵物逃亡的方向追捕,而是將頭直接處在其預測與逃亡的方向。它捕食過程的速度可以更快達到千分之幾秒或百分之幾秒。人的肉眼很難觀察的清楚,所以我們只能在慢鏡頭中觀察他的捕獵瞬間。科學家還發現。它雖然是陸地的蛇,但是它可以連續潛水六分鐘。用埋入泥中的方式度過乾燥季節。什麼時候是活躍期我們並不知道。

蛛尾凝角蝰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1968年8月27日,美國一群科學家組成的探險隊。在伊朗西部地區由Daniel R. Womochel收集到了一個蛇身蜘蛛尾的生物標本。由於當時科學界還沒有人見過類似的動物,科學家們僅靠一條死去的標本,無法判斷這個蜘蛛形狀的尾巴究竟是天生的?還是某種腫瘤?寄生蟲?甚至是蜘蛛和蛇類的共生現象。當時DNA技術還不發達,也沒法通過基因檢測的方向來查找真相,而這個唯一的標本科學家實在不捨得拿去解剖。於是這個標本就在裝滿甲醛的玻璃罐裡封閉起來,並放在了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這一待就是85年,終於在2006年等到了真相大白白的一刻。在這一年,科學家遇到了一條活的蛇身蜘蛛尾的動物也長成了標本類似的模樣,它的數量非常之少,分佈在伊朗西部的沙漠地區,所以很少有人能發現這種蛇。這種蛇通常躲在石頭裡或灌木叢中等待獵物。它的發現就讓科研人員吃了一驚。他們發現這種蛇尾巴上的蜘蛛,原來只是它尾巴的形狀而已。而這個蜘蛛一樣的尾巴能像真的蜘蛛一樣運動,幾乎可以以假亂真。蜘蛛尾並不是沒用的擺設,它平時捕食主要靠的就是這條尾巴。他它經常隱藏在岩石之中,然後將自己的尾巴動起來,然後出來覓食的鳥兒就會以為是蜘蛛,然後就會撲上去捉,當有小鳥上當的時候,

它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小鳥咬入口中,然後大飽一餐了。一般中了圈套了小鳥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所以這條蜘蛛尾巴是它獵食的工具。

穴蝰蛇

幾個顛覆你三觀的蛇,居然有的蛇還會飛

這種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小蛇,其實對人類來說十分致命,它們體長基本在七十公分以下,這些蛇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地下打洞。它們的門牙可以露出在外面而不是包在嘴巴里。這就導致其攻擊時,甚至不需要完全咬住對手。只要將送到毒牙上的毒液 “蹭到”對方身上即可. 在很多地區都發生過穴蝰蛇咬人事件,有不少人並不瞭解穴蝰蛇可以在被人鉗制頸部的情況下,依然能像對方發出攻擊。被蛇咬後中毒的症狀主要有劇痛,傷口腫脹,起泡,肌肉壞死,以及部分區域出現淋巴結病。不過,至目前為止仍未有人類被穴蝰蛇致死的個案記錄。


如果您覺得從這篇文章還不錯,請三連擊 點贊,評論加關注,下期《5分鐘看世界》將給您帶來-“10種最外形離奇的動物蛋”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