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大經典角色第一名丁蟹,《大時代》中不同以往的鄭少秋

《大時代》,英譯名The Greed of Man(貪婪的男人)

香港百大經典角色第一名丁蟹,《大時代》中不同以往的鄭少秋

導語:不同於大陸影視劇常以宏大的敘事來展現時代的變遷,以小博大是TVB乃至香港影視劇能在20世紀成功的秘訣之一。常被冠以“香港第一電視劇”的《大時代》就是個典型。它通過兩家人的恩怨情仇以股市變遷的視角,展現了整個香港6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風貌。

評價:《大時代》不但造就了一批香港影視巨星,成為了90年代的港劇經典,而且也是現代商戰片的里程碑式作品。

香港《明報》曾經這樣評論:“如果沒有《大時代》,鄭少秋永遠都是公子哥;如果沒有《大時代》,劉青雲也只會演呆傻的角色;如果沒有《大時代》,周慧敏就是一個花瓶;如果沒有《大時代》,郭藹明不可能走紅。”

香港百大經典角色第一名丁蟹,《大時代》中不同以往的鄭少秋

大時代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監製韋家輝將人性某個特徵放大到極致的風格化人物塑造,還有編劇們通過很多細節處理,將人物形象構建得豐滿立體。

香港百大經典角色第一名丁蟹,《大時代》中不同以往的鄭少秋

我們常說演戲就是演人物關係,只有人物關係有真實感,才能讓觀眾進入劇情,相信表演。

劇情一、劇中一開始玲姐和丁蟹的糾結讓很多觀眾不理解,雖然有簡單解釋,還是覺得不夠合理,有故意強給人物安排關係之嫌。等到了大概第三十集,劇情通過玲姐之口,對兩人當年為什麼會扯上關係再次做了解釋,這一次解釋具體而細緻,並且帶著時過境遷、已經成長了的玲姐自己的感悟,到此時觀眾完全接受了這段衝突的安排,併為編劇伏筆千里而叫好。

劇情二、方進新死後,玲姐一人艱辛地帶大了方家4個孩子,他們對玲姐的態度,不是出於感恩就異常乖巧,體貼,而是有很多的彆扭,包括展博的頹廢。細想正該如此,這才是一般家庭的相處模式。誰的家裡沒有磕磕絆絆,尤其是方進新慘死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他們。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許多時間和事情,才徹底認清一個人的本質一樣。《大時代》的編劇們也有許多這樣的神來之筆。

丁蟹這個香港影視百大經典人物之一,他的性格刻畫更是有很多精彩之處。

比如他在打傷方進新之後,去病房偷偷看他——這是他的“善良未泯”之處,但是因為方進新已然痴呆,丁蟹又大大咧咧的吃(偷吃)方進新的水果和粥食,心安理得,不覺得有任何不妥之處。當然,他自己吃一會兒,也會喂方進新吃一口,並給方分析他們之間矛盾衝突的來龍去脈,給方講述做人的道理,當然都是丁蟹自己想當然的道理。這短短一段劇情之中,人性刻畫以小見大盡顯編劇功力。

香港百大經典角色第一名丁蟹,《大時代》中不同以往的鄭少秋

這樣讓人想拍案叫絕例子還有不少:

1、有一次玲姐被激怒拿不鏽鋼盆打丁蟹,丁蟹不躲不閃,坦然受之然後說:“阿玲你看,連你這麼溫柔的人,你憤怒了也會打人,當時我也是一樣,我沒忍住動了手,只是我能承受的住你的打,方進新他沒受住而已,這真是我的錯嗎?你應該理解我呀”。這段話真有理有據,令人絕倒,不去上《奇葩說》真可惜了。

香港百大經典角色第一名丁蟹,《大時代》中不同以往的鄭少秋

2、丁蟹在臺灣綁架了龍成邦,將其扔在車後備箱,路上他路過水果攤,想要捉弄龍成邦,就買了幾個榴蓮扔到龍成邦身上,讓英雄一世的龍探長變得臭烘烘。這真是典型的丁蟹式報復。

3、丁蟹要坐牢之前,看到兒子為自己請的大律師,在牢裡咕咕叨叨:“人家那邊的律師,一看就正義凜然,我們這邊,簡直個個都像奸臣,這官司怎麼打得贏呢?”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丁家方家對簿公堂那幾集,精彩至極,是全劇高峰。值得一看再看。

香港百大經典角色第一名丁蟹,《大時代》中不同以往的鄭少秋

很多朋友不理解丁蟹為什麼這樣奇葩,其實他常說的一句話讓你讀懂他的內在邏輯:“點解你地都系咁(錯的是世界不是我)。”

如同很多家暴者一樣,丁蟹是典型的自戀性人格+邊緣性人格+偏執型人格(妄想型人格)+反社會人格(缺乏共情能力)。他就是韋家輝把FBI心理分析中的變態人格加在一個人身上的極致化表現。

朋友們還有哪些如此奇葩的反派角色值得推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