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光有稀水,肚子脹脹的,還咕咕嚕嚕的,是怎麼回事?

超越時空146022015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我簡直再熟悉不過了,我的胃腸健康群裡幾乎天天都會有病友抱怨這樣的症狀。在我看來,如果腸鏡檢查無異常的話,這肚子咕咕叫、排便是稀便可能多數是由於腸道功能亢進引起的。接下來,我就按照這幾個症狀,仔細的給大家分析一下病因所在。

症狀及診斷解析

根據題主和廣大病友描述,大家都會經歷排便是稀便,肚子經常發脹且伴隨咕嚕嚕的響聲,讓大家很是擔憂。吳醫生在這裡想告訴大家的是,一般情況下這樣的症狀雖然會困擾著大家的日常生活,但其實並不一定是什麼“病”。一般來說,腸炎、炎症性腸病、甚至是大型的結直腸息肉都有可能引起腸道功能的異常,引發上述症狀,因此先排除器質性病變是關鍵的第一步。

據我經驗來看,有上述症狀的病友的腸鏡檢查結果頂多就是結直腸炎,基本都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多數最後都被診斷為了功能性腸病或急性腸炎。我們先暫且不談何為功能性腸病,先就目前的這些症狀給大家解釋一下,解解心疑。

大家應該知道我們人體的腸道是無時無刻不在運動的,通過分節運動使消化後的殘渣(也就是糞便)運送至直腸,最終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腸道的蠕動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被稱為腸鳴音。普通人的腸鳴音大概在每分鐘4~5次,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聽診腸鳴音就可以大致判斷腸道的功能狀態。

當人體腸道功能亢進的時候,腸鳴音會變得活躍,因此咕嚕咕嚕的聲音就會越大。與此同時,腸道運動的加強使待消化的食物殘渣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短,水分重吸收少,從而導致排出的分別水分含量大,即是稀便。而如果此時腸道分解運動過快會引起產氣增多,如果不能及時排出,則反而會引起腹脹的表現。

所以以上的三點原因就產生了題主描述的症狀,如果題主做了腸鏡顯示沒有什麼異常的話,診斷上就有兩種可能:

1.如果此症狀是短時間內出現的,且與飲食相關,那麼需要做便常規檢查明確是否白細胞超標,要考慮是急性胃腸炎;

2.如果此症狀長期反覆出現且與單次飲食無關,那麼基本上功能性腸病是跑不了了。

何為功能性腸病?

急性胃腸炎大家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 在面對急性發生的腹痛腹瀉時,只要對症治療、保證營養,一般有個3~5天就會康復如初,活蹦亂跳了。今天要給大家詳細介紹的是出現長期反覆的腹脹、腹瀉等症狀時要考慮的診斷:功能性腸病。

功能性腸病,也被稱為非器質性病變性腸病,指的是通過輔助檢查在排除了腸道有實際病變的前提下,由於功能的紊亂而導致的各種症狀的出現。在功能性腸病中,名氣最大的可能就要數腸易激綜合徵(IBS)了,此外還有功能性腹脹、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痛綜合徵等。

在《功能性胃腸病》一書中提到,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病因主要為社會、心理因素,同時還會由飲食習慣、生活節律、腸道菌群失調等誘因引發。因此在預防和治療功能性腸病上,除了調整近期的飲食和睡眠等節律外,只能從精神心理角度下手,但往往這是最難做到的。

該如何通過心理干預戰勝功能性腸病?

患有功能性腸病的患者一般在反覆就診後常常對自己的病症失去耐心,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反而會引起症狀的加重,因此心理干預治療逐漸成為公認的功能性腸病治療的重要一環。

目前公眾對心理治療尚存一些誤解,其實心理治療的目的並不是直接治癒疾病,而是在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的同時,通過心理治療和輔導減少患者的心理情感應激的頻率和強度,從而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功

能性腸病的患者幾乎都存在著反覆就診,四處尋醫問藥的經歷。心理干預的另一個效能就是疏導患者的焦慮心情,減少其反覆就診的次數,減輕心理壓力,由此也能有效地緩解一些臨床症狀,促進患者的康復。

而當普通的疏導沒有效果或效果一般時,醫生還會加入抗焦慮和抑鬱的治療。據報道,一部分功能性胃腸病的患者通過服用抗抑鬱藥物即可有效地減少相關症狀,甚至症狀完全消失。

由此可見心理干預治療是功能性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不容忽視。

總結

本文從急性和慢性兩個角度回答了題主描述的症狀的可能病因:如果急性發病且便常規有超標的白細胞,則可以診斷為急性胃腸炎,對症治療即可;而如果症狀反覆發作,且腸鏡檢查無異常,則多數可被診斷為功能性腸病。治療上需要以精神心理疏導為主,伴以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必要時服藥治療。

如果有幫助記得關注五號醫生,在這裡將得到有深度、有數據的醫學健康科普。


五號醫生吳昊


當我們的腸道,消化系統出現問題時就會有以上的臨床表現,但是腸道問題又可以分為很多種,所以很多的患者存在有以上的症狀,但是沒有辦法去弄清診斷,從而無法有效的去進行治療,導致這些症狀長期的反覆性的出現,那麼今天小克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拉肚子有稀水,肚子脹脹的並咕咕嚕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1.腸道炎症:腸炎的種類有很多,如急慢性的結腸炎,直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當腸道有炎症出現時,就會導致腸道的排洩,消化等功能出現障礙。

2.腸道息肉:腸道息肉也是引起消化障礙的一個重要病因,尤其是像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會導致腸道黏膜的慢性感染,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以上的症狀。

3.腸道內生態環境紊亂:腸道內其實是有很多的菌群生長的,這些菌群會參與到食物的消化吸收等各個階段,當我們腸道內菌群失調,減少,紊亂時,就會有光拉稀水,腹脹和肚子咕嚕響的症狀。

4.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雖然各個看著都是精神小夥,但是其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都有很大的問題,如長期的辛辣,刺激性飲食,大量飲酒,長時間的無規律飲食以及暴飲暴食這些,都是導致腸道問題和消化問題的一個罪魁禍首。

對於以上原因導致的症狀,首先各位需要做到的就是糾正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然後去進行明確的檢查,如腸鏡檢查,直腸指檢等,再進行相對應的治療,切忌盲目的自行去尋找偏方治療或者是通過一些食療保健品去進行治療。

我是專注科普健康知識的小克,期待您的點贊和評論,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拉肚子在醫學上稱為腹瀉,說明腸道功能紊亂了,消化和吸收不良,腸液分泌較多,大便呈稀水樣。所謂的肚子咕嚕嚕叫,我們稱之為腸鳴音亢進,正常人也有腸鳴音,也就是腸子蠕動時的聲音,正常的腸鳴音3-5次,我們需要藉助聽診器才能聽到,而腸鳴音亢進聲音也就比較大了,表現為咕嚕咕嚕叫。



如果是飯點肚子咕嚕嚕叫,那麼說明肚子餓了,給我們要吃飯的信號。如果拉肚子的時候咕嚕嚕叫,那麼多半是急性胃腸炎引起的,最常引起急性胃腸炎的原因是食物中毒和細菌病毒感染,受涼或進食過雜也會引起腸功能紊亂,進而出現腸鳴音亢進。只要治療了腸胃炎,腸鳴音也會恢復正常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拉肚子光竄水,肚子還脹脹的還咕嚕嚕的叫,怎麼回事?可能有以下的這些原因:

1、進食的食物不潔,大傢伙一起聚餐飲食雜亂,外出旅行水土不服均有可能引起腹瀉腹脹及肚子咕咕叫。



2、進食黴變食物,進食過期食物,進食蘑菇、河豚、魚膽等引起急性中毒,主要引起急性拉肚子,患者可以出現腹瀉腹脹及肚子咕咕叫。

3、服用新斯的明、利血平及氟尿嘧啶或者其他的藥物也可以導致。或者濫用消炎藥(主要抗生素)引起的假膜性腸炎,也稱為抗生素相關腹瀉,主要抗生素引起胃腸道菌群失調紊亂引起的。

5、感染性腸道炎症,主要由細菌病毒真菌及蠕蟲等寄生蟲引起的腸道感染。



6、非感染性腸道病變,如炎症性腸道病變,最為常見的是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

7、胃腸道病變及肝膽胰腺病變,如比較常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腸結核、腸道吸收不良綜合徵、腸道腫瘤、肝硬化、淤膽、膽道系統結石、慢性膽囊炎及慢性胰腺炎等疾病均可以導致腹瀉腹脹及肚子咕咕叫。

8、另外糖尿病也可以引起胃腸道病變也可以出現糖尿病腹瀉。由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的腸易激綜合徵,腸鏡等檢查沒有發現異常,不良飲食習慣和不良情緒會引發腹瀉腹脹及肚子咕咕叫。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考慮飲食不潔、聚餐或者外出旅行或者服用的藥物所致,如果都沒有則需要考慮腸道疾病、肝膽胰脾病變甚至糖尿病及腸易激綜合徵等引起的可能。


佳園道


拉肚子光有稀水,肚子脹脹的,還咕咕嚕嚕的,是怎麼回事?

腹瀉原因很多,感染、消化不良、不潔食物、胃酸過少或缺乏,胃切除術後內容物流入腸腔等均可引起腹瀉。其他如慢性胰腺炎、腸道乳糖酶缺乏、部分腸梗阻、腸粘膜本身的病變,也可因吸收能力減退而引起腹瀉。


腹瀉的病因並不單一,可同時或先後有幾個病因並存,臨床以病變部位結合病因分類較為常用:急性腹瀉常分為急性腸道病、急性中毒和全身性疾病所致等三種。慢性腹瀉包括胃原性、腸原性、器質性和功能性結腸疾病、肝膽胰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等所致的腹瀉。

夏秋之際,導致腹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細菌或病毒感染、吃變質食物或使用不潔餐具等,均會導致消化系統不適,引起腹瀉。除以上這些常見因素之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引起腹瀉。如在空調房間久坐、貪涼睡地板、暴飲冷凍啤酒或飲料等。另外,過度緊張也可致人腹瀉。在每年的高考和中考來臨之際,醫院接診的這類患者就不少,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腸易激綜合徵。這種情況極易被誤診為慢性腸炎和結腸炎。

無論哪種原因引起的腹瀉都會給人體帶來不良後果。例如,因慢性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瀉,就可能損害到臟器功能;因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則可引起發熱等全身中毒症狀。因此,無論什麼季節、什麼原因出現腹瀉都不可掉以輕心,千萬不要認為夏季拉肚子很正常,尤其是中老年人更不能馬虎。切莫因為“小問題”拖出“大問題”。正確的做法是應及時就醫,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作相應治療。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腹瀉症狀,以便自我排查原因。

感染性腹瀉

指由沙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副溶血性弧菌、出血性大腸桿菌等細菌,腺病毒、杯狀病毒、星狀病毒等病毒和寄生蟲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的統稱。發病高峰期為6~9月份;感染對象主要是兒童和成年人;主要通過食物傳播。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呈黏液、黏膿或膿血便,腹瀉次數每天多達10餘次,甚至更多。部分病例還伴有發熱、噁心、嘔吐、脫水等症狀。

預防:不喝生水,不吃不潔或半生食品,飯前便後勤洗手。

食物中毒引發的腹瀉

指食用被細菌、毒素汙染的,或含有毒物質的食品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包括細菌性、真菌毒素、動植物和化學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主要以細菌性食物中毒為主,常常集中在6~9月份,好發場所為集體食堂和餐飲業。食品操作生熟不分、交叉汙染和加工人員帶菌操作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食物中毒具有突然發生、集體性發病、潛伏期短等特點。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還可表現為神經系統、造血系統等症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腐敗變質食品,做到食品燒熟煮透,隔夜食用前回鍋加熱。另外,由於6~9月份潮溼悶熱,應注意做好稻穀、玉米、花生仁等農作物的防黴變質工作,對發現黴變或變質的食品應及時處理,切勿食用。


健康之初小講堂


拉肚子,是腸蠕動亢進,腸子受到刺激,如有害東西,腸子加快排出,是自身保護的現象。


太陽傘160861939


這裡不是醫院,到醫院去看,如果療效不佳,可到當地精衛中心去看病。


知足常樂283285531


您這可能是吃壞了東西或者感冒著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