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五十年前,他因為諾貝爾獎,名揚天下;五十年後,他又因為自己的私生活,毫不意外的佔據了頭版頭條。

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對於楊振寧先生,不知道的人絕對是少數,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似乎除了這兩件事以外,就再沒有更多讓人知曉的事情。或許也因為如此,楊振寧先生被一些鍵盤俠們,躲在陰暗角落裡攻擊,攻擊他的國籍,攻擊他的私生活。當然,也毫不遲疑的攻擊楊振寧先生的偉大貢獻。

而這樣的攻擊,暴露的只剩下無知和可笑,至於楊振寧先生,他已經不需要解釋太多了。因為,很多人已經可以做出解釋。作為最早獲得諾貝獎的華裔科學家,楊振寧被稱為是繼愛因斯坦和迪拉克之後,當代最重要的物理學大師之一。這句相當有分量的評價,已經足以擊碎一切非議。他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楊振寧先生的定位,是偉大的物理學家,而他無數頭銜中,也無一例外的和物理學有著不解之緣,更何況他獲得的諾貝爾獎,也是物理學領域的。但很少有人知道,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居然是一個很能玩"跨界"的牛人。這樣的跨界,讓他的同事,非常羨慕。物理學家戴森是這樣說的:楊振寧對數學的品味照耀著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沒有那麼重要的工作成為精緻的藝術品,使他的深奧的推測成為傑作。這使得他對於自然神秘的結構比別人看得更加深刻。

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另一個物理學家薩奧斯評價楊振寧也非常有趣,他說道:楊振寧是一位極具數學頭腦的人,然而由於早年的學歷,他對實驗細節非常有興趣。他喜歡和實驗學家們交談,對於優美的實驗極為欣賞。就這樣,一個物理學家,居然被同事定位成一個數學天才,就好像一個歌唱家,拿到了奧斯卡小金人,足夠讓人驚愕。當然,除了後期努力,楊振寧的數學天才,也有很多家傳的貢獻。因為他的父親,就是一個很厲害的數學家,於是,所有故事,就從九十多年前開始了。

家傳的數學,神秘的啟蒙者

1922年,那時候的中國打的熱火朝天,而就在這一年的10月1日,安徽省合肥降臨了一個新生命。對於新生命的出現,楊武之非常高興。他開始盤算著怎麼培養這個小孩。對於楊武之來說,子承父業是必不可少的,而他的主業,就是教授數學,而楊武之也是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如果大家對這個人不瞭解,那他的學生,想必很少有人不知道,比如華羅庚。無論如何,像楊武之這樣的大數學家,想必也希望他的孩子成為大數學家。小時候的楊振寧,他的數學天賦非常好的遺傳了他的父親,而在他的父親辛勤教導下,楊振寧對於數學的興趣,與日俱增,但對於楊振寧來說,他父親給與的教導,固然非常重要,但另外一個大數學家,卻讓楊振寧終身受益。在1983年的時候,已經名滿天下的楊振寧,在香港大學的演講中,提到了一個並不被人們所熟知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劉薰宇。

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和楊武之一樣,劉薰宇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數學家,更厲害的是,他的出現,影響的不只是楊振寧,大數學家谷超豪,甚至漫畫家豐子愷,都受到了他的影響。使得這個數學大家,成為當時全民的偶像。

有趣的數學家劉燻宇

對於很多人而言,數學是嚴肅的,甚至是冷酷的,這種痛苦我在求學之時,感受頗深。曾經無數次,把一道求證題寫滿了空白的紙張,只是因為結果的錯誤,被老師無情的畫了一個叉。正因為如此,數學給人一種嚴肅古板,不留情面的感覺。而劉薰宇的數學世界,徹底改變了數學的面孔,讓數學換了一副樣子,變得無比幽默而有趣。我不知道楊武之對於楊振寧的數學教育,到底是什麼樣的,但六十歲的楊振寧,在回憶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劉薰宇,我想,就是因為劉薰宇的數學世界,讓楊振寧感受到了數學的快樂,讓楊振寧對數學充滿興趣。

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這樣的興趣,讓楊振寧把數學當成了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讓許多物理學家匪夷所思的是,這種源於劉薰宇的興趣,讓楊振寧另闢蹊徑,嘗試著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物理的難題。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跨界"是非常危險的。更是不可思議的。而事實證明,楊振寧成功把數學引入物理,為物理學注入了新的血液,也開闢了物理學的一個新的世界。楊振寧長時期在看來是神秘的物理學和數學的十字路口工作。在這個領域內,一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靈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還沒有實驗證據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樣運轉的。這是一個外行很難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滿了希臘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尋求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的"品味"和"風格",有尋求用正確語言來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內心的靈感。

這是人們對於楊振寧的評論,可以說,數學成就了楊振寧,也真正讓楊振寧,從卓越昇華為偉大。

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地位

回過頭來,當我們再次回到楊振寧先生那些求學的日日夜夜。我們似乎可以想象出一副畫面,當年輕的楊振寧,因各種數學難題而變得茶飯不思,偶然的一個機會,他看到了劉薰宇的文章,那些幽默風趣,引人入勝的文字,讓年輕的楊振寧豁然開朗,原來數學可以如此學習,原來數學可以如此有趣。

於是,劉薰宇的名字,深深印刻在楊振寧的腦海中。當我讀到這些故事,也對這個神秘的劉薰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我搜索這個人的時候,讓我大吃一驚,這真是一個有趣的人,而他寫的書,也是非常有趣的書。對於著作專注的劉薰宇先生,知名度最高的要數三本書,第一本《馬先生講數學》,第二本《趣味數學》,第三本書,叫做《數學園地》。

老人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多少人看到數學,就已經怕了。這些怕,其實只是方法不對罷了,要是真的愛上數學,就會感受到數學的世界多麼奇妙,而劉薰宇先生的三本有趣的數學書,就是走進奇妙數學世界的一把鑰匙。

35歲獲諾貝爾獎,放棄美國國籍只為回國養老?你們可能罵錯人了

大家點下面的橫條參團:世界級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元,包郵到家。請讓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