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另有說法,真實背景很奇怪?

對於我們來說 八仙過海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柺李(或呂洞賓)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八仙過海”另有說法,真實背景很奇怪?

八仙

但是在歷史之中,原型卻很悲慘。

北宋建隆年間,沙門島(今廟島)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從建隆三年開始,凡軍人犯了法,都發配沙門島。這樣年復一年,島上犯人越來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撥給全島三百人的口糧,所以糧食越來越不夠吃。

後來,沙門島看守頭目李慶便想了個狠毒辦法:當犯人超過三百時,便將其中一些捆住手腳,扔進海里淹死,使島上犯人總是保持在三百人內,如此被殺的,兩年內就達七百餘人,為了活命,犯人們經常跳海鳧水逃命,但絕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沒,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將被殺的消息,便趁著天晴月朗,避開看守,抱著葫蘆、木頭等輕浮的物體跳入海中,往蓬萊山方向游去。

“八仙過海”另有說法,真實背景很奇怪?

純陽真人呂洞賓


從沙門島到蓬萊約三十里之遙,途中多數犯人因體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懷武功、體格健壯的八位善遊者,藉著水流游到了岸邊,在蓬萊城北丹崖山下的獅子洞內躲了起來。第二天,漁民發現了他們,當聞知八人從沙門島游水越海而來,無不驚奇萬分,把他們稱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間傳開了,並且越傳越神,他們被傳稱為“八仙”,他們用來渡海的物品也被傳為他們各自的法器,他們渡海逃獄的故事演變成今天的“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另有說法,真實背景很奇怪?


不難相信,歷史之中神話是需要人來推動的,也正是由於古人的見解,才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又一個別開生面的畫卷。

當然對於八仙的說法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見解,但是不可否認,正是這些多姿多彩的神話故事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讓我們從幼年就對各種各樣神話充滿了好奇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