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內心有趣又不可思議,軟弱也是力量,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


人的內心有趣又不可思議,軟弱也是力量,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

《療愈心中的傷口》這部日NHK電視臺2020年1月28日播放的四集電視劇,講述的是韓裔日本人安和隆醫生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致力於治療災區人民心理創傷的故事。他在報紙上寫文章安慰大家,這些見聞和心得集結成冊後出版,書名便是《療愈心中的傷口》。

安和隆在三個孩子中排行老二。童年的一天,他們發現了自己身世的秘密,原來他們一家都是韓裔日本人。這份漂泊的感覺一直激勵著安和隆的父親在事業上不斷前進。他在家中說一不二。一家人一起吃飯時,也是安靜得連針掉下來的聲音都能聽得到。安和隆的哥哥不負父親的期待成為一名物理學家,在美國高校任教。與哥哥相比,和隆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得到父親的認可。當父親問他專業選擇的問題時,他小心翼翼地告訴父親他選擇了精神科。

人的內心有趣又不可思議,軟弱也是力量,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

父親不悅地說「 偏偏選了這麼個精神病醫院的醫生,都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說的工作。」時,他也賭氣「 這樣的話,就選個像父親一樣,容易理解的工作吧。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就是設法理解病人複雜的內心。按照約定的時間和病人見面,簽訂合同,獲得醫療費。」這大概是和隆第一次和父親反駁,父親暴怒「 為什麼就不能像你哥智明一樣,為社會做貢獻呢?你真的,太讓我失望了。」

這頓飯自然是吃的不歡而散。但和隆堅持自己的選擇。就像他和他從高中時就開始崇拜的既是醫學博士又是文學家的永野良夫老師說的「我決定,去精神科專業。老師,我並不想投身於能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工作。我只是想了解人們的內心。對我來說,人類的內心時最重要的,它不可思議又很有趣。單憑這一點,我選擇進精神科有錯嗎?」

人的內心有趣又不可思議,軟弱也是力量,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

安和隆醫生的選擇不僅沒有錯,更是影響深遠。他是日本PTSD創傷後遺症研究先驅。1995年發生的里氏7.3級阪神大地震據官方統計6436人死亡,43792人受傷。更有許多人無家可歸。安醫生自己也是災區群眾。他在第一時間前往災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心理康復。肉體受傷顯而易見,但是心靈的問題卻不易察覺,有不少嬰兒孩童在地震後一直啼哭,大人們在睡夢中也經常感覺到震動與搖晃。但是許多人都羞於表達自己的恐懼與災後內心的傷痛,作為活下來的人既竊喜又愧疚。收容所裡有一個調皮活潑的小男孩心裡其實很害怕,但他記得收容所的所長老爺爺說男孩子不能軟弱,安醫生卻跟他說「想說的話要是忍著不說,藏在腹中的話,之後你就會覺得這裡很痛苦。軟弱是好事情啊。就因為軟弱,才能體會到別人的軟弱並給予幫助。叔叔我也有軟弱之處呀,可是我一點也為此羞愧。」

人的內心有趣又不可思議,軟弱也是力量,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儘管我是女孩子,爸爸媽媽也是從小教育我要堅強,不能動不動就哭哭啼啼,像林黛玉一樣。因此,無形中覺得掉眼淚是懦弱的表現。但是,真的特別難過的時候,其實大哭一場反而覺得很舒服。我們生活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裡,996工作對很多人來說是常態,學生有考試的壓力,年輕人在大城市裡打拼連呼吸每一口空氣都要錢,人到中年更是上有老下有小,房貸、二胎等敏感詞總能輕易地點燃人們的情緒。心靈受傷的人並不在少數。「 僅僅是活著,就會有那麼多讓人傷心的事情。」所以,我們都要找到能夠治癒心靈的那種力量。「 治癒人們心靈創傷的不是醫生。醫生能夠做的,也只是陪伴在那些想要恢復的人身邊。」從社會層面上來說「 今後的日本社會會怎樣去接受人類的脆弱呢。受傷的人,是選擇能夠療愈心中傷口的社會還是會選擇將受傷的人遺棄的嚴苛社會。」我們當然希望這個社會能夠多一些愛與關懷。正如安醫生所思考的那樣「 什麼事心靈的治癒,會不會是一個人人都能被尊敬的社會呢?」

人的內心有趣又不可思議,軟弱也是力量,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

安醫生的工作後來得到了父親的認可。父親在生命的晚期也在看安醫生寫的書。但是,安醫生自己卻在39歲那年罹患癌症並不幸離開了人世。這麼溫柔又善良的人卻英年早逝。最後一集,安醫生的妻子終子在出租車上讀著安醫生給她寫的信泣不成聲,我在熒幕外也是淚流滿面。

當你對生活感到不滿或者失望時,或許可以看看這部劇,在平緩的敘述中或許也能夠如我一樣找到治癒的力量。

人的內心有趣又不可思議,軟弱也是力量,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