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
我就是其中一個,從來不說話也不退群的人!我來告訴你我什麼心態!
2017年年底前後,我被我的初中同學發現了並把我拉入了那個群!滿懷欣喜的在裡邊問了聲大家好!接著就屬我嘴多,聊起了學生年代那些美好的事情!僅僅只是聊聊,向暗戀過的女同學講起了曾經暗戀過她!講出來後又消卻了自己人生中的一點遺憾!也向曾經最要好的同學回憶了一起翻牆一起打檯球打遊戲的經歷!心裡有無限的暢享,希望有時間可以一聚!同時,也得知了過世的同學,傷心惋惜了許久!
後來有次聊天,就聊到了現在的生活,本來是想把我的生活告訴他們與他們分享我的心酸苦辣!也曬了曬我個人的目前狀態!結果,最開始除了沒有得到同學的祝福和鼓勵,反倒變成了攀比和損人不帶髒字的聊天!想了幾天,算了!畢竟曾經那份年少無知的交情因為歲月的沉澱變成了人情冷暖!誰又能保留得住呢?自此不再發一字!不退群是因為還想看看他們過得怎麼樣,因為我心裡的那份祝福和關心永遠不會退卻!
陽光磊子
同學,就是在特定時期,跟你在一起的那麼一些人。
有的人一直說,同學情最純潔,因為學生時代,沒有利益紛爭,不像同事。
不過,凡是人,除非是嬰兒期,從上學那天起,就註定了各有各的個性、各有各的愛好——有聊得來的,也有聊不來的;有特別投緣的,也有非常反感的。
正常人,誰都有幾個好朋友,這樣的好朋友,可能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了。
只有不正常的人,才會感覺自己的朋友遍天下,好朋友浩浩蕩蕩,多到不可勝數,最終也就分不清到底誰才是好朋友。
有了QQ和微信後,那些從畢業就分開的同學逐漸建立起了聯繫。
海內有同學,天涯若比鄰。
N年未曾見,視頻真方便。
我玩QQ時間很久了,但卻從未加入過同學群。這幾年,微信大興其道,把失散多年的同學全都聚到一起了。
先是初中同學群,在前幾年居然找到了我,好多同學多年未曾相見,自然聊得熱火朝天。
當年,我可是我們全公社最最著名的學霸,我學習的刻苦程度是別人望塵莫及的,我的成績也是誰也無法相比的。1980年,我以少考一科英語的成績,成為全公社唯一考上縣重點高中的。
頭幾天,大家都在熱烈地回憶著同學時代的故事,七嘴八舌,熱熱鬧鬧,嘴慢得幾乎插不上嘴。
過了幾天,我發現群裡好多都是我不認識的。原來,他們反反覆覆留級,多的已經留了六七年,等於反覆上了兩輪初中,很多都是我大妹妹、小妹妹的同學。
再後來,發現凡是做點小生意的,一律稱呼為老闆,老闆說話也都氣吞山河,感覺那口氣賽過馬雲王健林;凡是有個小職務的,一律稱呼為某總某總,聽著好像省部級領導。我也被稱呼為總,同事叫我總很正常,同學叫我總,這個彆扭啊!
再之後,我就不說話了。
隨後,我發現很多同學都不說話了。
最後,我發現每天只有那幾個無所事事的大媽,每天早早在那重複著令人倒胃的心靈雞湯。
有幾次,大媽們自己發得無聊了,開始點將,點名叫我說話,我說什麼呢?
點了幾回,越發反感,乾脆直接退群了。
高中同學群,幾乎重複著同樣的故事。
不過,好像比初中群還不堪,我高考是高考狀元,當然是班級第一,頭兩天還有幾個同學問問近況,然後就剩下幾個吹牛逼的。
話不投機還扯啥,幾個特別要好的高中同學,成了一輩子的好哥們;最好的同學,成了我的媳婦;剩下那些,本來也沒啥交往,這麼多年過去了,還跟他們扯啥?
退群!
現在唯一剩的就是大學同學群了。
這也是最後才進的群,前年是大學畢業三十週年,一位同學能量很大,居然把全班十幾個同學全都拉進了群。
一比,差別實在叫天壤之別。同學大多特別有出息,做學術的,都是專家級別的;做生意的,都腰纏萬貫了;反正百度一查,個個大名都如雷貫耳。
我在同學裡,差不多就算是混得最悽慘的。
大學層次確實高些,沒像初中、高中同學群那樣狂吹牛逼。
但嘮了幾天,發現都沒啥可說的。
於是,這個群基本是幾個月沒人說話。
反正也不影響啥,就剩這一個同學群了,就放那吧!
說起來也是,過去同學才幾年相聚,由於分別的時間太長了,幾十年的人生旅途,有可能在性格愛好和家庭事業的轉化,為人也改變了。也不是當年的你我他了。所以,在同學群和微信聊天有可能在性格和方面的愛好有些相差。畢競是幾十年沒見面了有點不瞭解。不過,也沒關係的。只要有時間儘量爭取參加同學聚會活動就能互相瞭解啦。前半輩的時光己失去了 。此時,我們再渡晚霞夕陽紅囉。
老戴鏡645
剛開始有個二十幾個同學的群,感覺挺好,大家都積極發言,談些逸聞趣事進行溝通交流,有事沒事打個招呼,總歸不工作生活在一塊地上,說說大家身邊的事,感覺同學間關係融洽。再後來隊伍不斷壯大,大幾十人的群了,可能是同學們的身份越來越複雜有關,逐漸的談論的話題與同學情誼之間越來越遠,在群裡小範圍討論買賣工程什麼不相干的話題,有很多同學發言越來越少甚至沉默了,只有固定的少數幾個人活動,作為本來性格內向的自己,對他們談論的話題越發不感興趣,發展到最後退群了,後來有同學問為什麼退群?我敷衍他們說喝多了刪對話操作錯了。
老張161144467
我有個同學中學時代就比較少話,不喜歡熱鬧。我和她正好相反,屬於外向的那種。但是我倆卻很合得來。畢業幾十年後的第一次相聚還是我主動提出的,約了幾個當年比較不錯的同學一起。當時飯桌上她還和學生時代一樣沉默寡言。我們也有自己的同學群。群裡大多數時間都是靜悄悄的。後來我把這個同學也拉進去了。從她進去到現在始終一言不發,其他同學問我她怎麼這樣,我也私下和她聊過,她說看到群裡聊天的時候插不上話,也不知道說什麼,有時在上班不方便聊天,有時手機不在身邊,等看到時同學們已經不聊了。其實我們的學生時代都特別單純,那份友誼不摻雜一點雜質,多年以後各自發展,如果還能保留那份童真最好,起碼我們還是最好的朋友!
一笑而過69899
同學群基本上不是曬吃曬喝曬玩就是炫兒孫炫富炫幸福,再不就是轉發一些無腦的雞湯和騙子的信息,懷舊是少不了的主題,陳穀子爛芝麻倒出來都帶著酸腐味。三觀良莠不齊,共同語言匱乏,你還不敢隨便說話,不定啥時候就得罪人了。很多人都是礙於情面沒有退群而已,既不說話也懶得看。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人是最熱衷於同學群的一撥人,基本是都是退休或者即將退休的人,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那種思想僵化,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人生經歷豐富的類型,在逐步被社會邊沿化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存在感了,同學群也許能讓他們找回一點點安慰吧。
遠景行之
一年前,初中同學聚會,然後建了同學群,一開始,群裡很熱鬧,大家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也好像找到了當年的感覺,但是很快,這個群就變得沉寂下來。
大年三十晚上,終於有同學忍不住了,喊大家出來聊天,一陣紅包雨後,這個群又安靜下來,而高中同學群、大學同學群比這個初中同學群還安靜。
第一、跟誰說?他早已經不是他了!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即便是親兄弟,如果多年不走動,也變得非常生疏了,更不要說是同學了。其實,即便是當年上學的時候,真正能合得來的同學,也並不多,過了這麼多年,不熟的同學依然不熟,而原來很熟的同學,有變得陌生了。
而且進入社會中的同學,變得更加世俗、圓滑和油膩,他們的身份,也不再是某某同學了,可能更希望大家叫他某某主任、某某經理、某某廠長了。
如果是某個混得好的同學出來說句話,也許會有幾個同學出來恭維一下,而有的同學說句話,可能就會冷場,大家都變得謹慎了。
第二、說什麼?你所關心的,可能是別人嗤之以鼻的!
不管哪個階段的同學,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有無限的話題,但是畢業多年的同學在一起,共同話題越來越少了。
初中同學還好一些,因為多數同學住得很近,乾的工作相似,比如我的同學,很多都是開工廠的,他們有時候會聊一些生產和市場行情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不是我關心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講我感興趣的問題,他們也是不關心的,就這樣,能說話的可能就越來越少了。
第三、怎麼說?自己得罪了別人,你可能都不知道!
有個同學,在群裡說了一件事,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然後就討論起來,也開起了玩笑,沒想到這個同學突然惱了,但是大家都沒有發現,於是還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最後這個同學發了一頓火之後,退群了,留下一群尷尬的同學們。
有些同學,上學時就不喜歡開玩笑,而有些同學,畢業後變化也很大。如果是當面說,你可以觀察到他的情緒變化,但是在群裡,確實無法覺察到,一不小心就得罪人了。
如果想不得罪人,就要揣摩每個人的性格,那樣交流是不是太累了?
這就是我不喜歡在同學群裡發言的原因,至於不退群的原因,就是默默關心著同學們的發展,也想保留一個聯繫方式,就如同我們電話簿中的很多人,也許我們一輩子不會給他打電話,但是我們也要留著他的聯繫方式一樣。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雖然是同學,畢業後經歷不同,職業也不同,有些相距甚遠,共同語言越來越少。想退群又怕寒了同學的心,只有潛水了。
gg箐筠
這個問題反過來問才好,為什麼同學群有些人總愛說話。同學群大部人還是比較沉默的,而只有少數人才會在群裡找人聊天,(這僅指我自已的同學群)
1:無話可說,沒有想說的慾望
同學情等你畢業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後,就知道這份量到底有輕,在上學時總感覺和這個同學玩得真好,情同姐妹,我們肯定會是一輩子的好朋友,但事實很無情,起初兩年可能還能聊上幾句,慢慢地便無話可說了。這就是現實,而這所謂的同學情僅僅只是大家在一個群裡待著,見面打個招呼,平時再無聯絡。 好同學尚且如此,在同學群裡就更沒什麼人可聊的,可是退群了又怕會錯失什麼。
2:混得不好,感覺丟人
我中專同學很多人混得不錯,有些人做大老闆,有些人工作體面,還有些人整天到處去旅行,談投資,談保險,除了插不上話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卑讓我覺得自已一無事處,只能做個旁觀者,甚至把信息提示都關了,想看就看,不想看便不用去管。至於為何不想退群,其實這個念頭也是有過很多次,但終究下不了手,或許還是對同學情有一些情結在心裡。
3:怕說錯話,顧慮多
同學情就類似於一個公共平臺,一言一行還是需要注意,不能太過隨意,就好比我初中同學男生偶爾在群裡說一些黃葷子,令人比較反感。有時別人發一些不合適宜的東西,從心裡都會排斥,所以自已便會提醒自已,不要犯傻。
4:對同學情感到很失望
歲月匆匆,曾經那些單純的孩子,都變了。再尋不回當初的感覺,以前要好的同學我曾主動找她聊過好幾次,本想和她追憶往事,誰料她盡說:“我早忘了,你這個傻子怎麼還記得”即便是免強說上幾句,也是索然無味,用好朋友的話說:“這人看起來怎麼有大媽的即視感”--往事只能回味。
細說往事
鄙人不才,也加入了6個同學群。在多年後成立的同學群裡,一些人不退群也不發言,這裡面暗含豐富的心理內涵,很有意味。
之所以不走,是因為這個群流淌著年少的時光,留存著青春的記憶,不管當下大家關係如何,這個群多少還有點感情的寄託。
之所以默不作聲,主要有以下原因:
1.跟誰說?他已不是他。時光飛逝,物是人非。雖然大家都有一個同樣的稱呼——同學,但境遇已大為不同了。有的人運氣爆棚,飛黃騰達,已是縣長、鎮長,一口官腔。有的人頭腦靈活,低買高賣,成了大老闆,早就“往來無白丁”。如果我們還是底層老百姓,雖然面對的人還叫同學,但他們又不是原來的同學了,除非私交好,否則心裡面必有交流障礙。
2.說什麼?你關心的也許別人嗤之以鼻。地位不同,階層各異,關注點完全是五花八門。別人出口就是世界局勢、經濟走向,而你只想談談柴米油鹽、小孩上學,這談得下去嗎?也許,當我們在群裡發出了一個如何節省手機話費的話題,引來的卻可能是高端人士在心裡面的暗笑。與其這樣,那還說什麼呢?沒人願在同學面前丟人現眼,“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3.以什麼方式說?咋咋呼呼的搞不好會得罪人。以前在一起讀書,少不經事,亂說亂好,沒人會在意。但現在不一樣了,幾十歲的人,都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也許,我們認為是不見外的隨意語調,別人會感覺你是誠心不尊重。也許,我們親切地在群裡喊別人的小名“狗子”,“狗子”縣長一聽就怒火中燒。如果要針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說話方式,那太累,真不如閉嘴。
同學群是一個圈子,但又不是一個純粹的圈子,因為多年後,同學這兩個字也不再年少,變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