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旅遊同行的?討論一下,疫情結束什麼時候旅遊市場能恢復?

20年的老旅遊


目前的形式,如果學生開學了,那我們旅遊復工就有希望。今年預期境外遊基本上歇菜了,國外疫情如此之重。國內遊預計也是低價遊為多了,一個可能是區域會管制,二個,很多景點都需要人氣做出來免門票的政策,三個,上半年很多行業的元氣需要下半年來恢復,包括學校也會減少假期,甚至說取消暑假,學生一旦沒有假期,整個大市場只能寄託與老年人了。正常中青年,也會因為收入,還有加班問題,無法擠出時間旅遊。旅遊行業的同胞們,今年我們挺住。明年一定會更好


20年的老旅遊


做了17年旅遊了,這場瘟疫,我失業了,我認為整個旅遊行業的恢復不會很快,也不會一下子爆發,應該會在下半年後陸陸續續的恢復,而所謂的在家裡憋的受不了了,要出去旅遊只是一種心理安慰,但是現實很殘酷!

1,沒錢,這兩年整體經濟本來就不是很好,現在更差了,口袋裡沒錢,還是會先解決溫飽,旅遊等等吧!

2,沒時間,大部分的企業,甚至學校,都會把前面多休的假期在後面補回來,大家都沒有假期,想出去也出不去!

3,恐懼感,大家還沒有從疫情的恐懼中完全出來,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每個人還是會有擔心的!

4,企業經過了疫情能生存下來的都是好企業了,旅遊經費相對就困難了!

對於旅遊同行們,接下來幾個板塊的客戶群體會是旅遊業績的增長點:

1,老年市場,有退休工資,收入不收疫情影響,時間又自由!

2,個性化特色小包團,自由行市場,年輕的自由職業者,不需要上班的都是比較個性的人群,普通的旅遊團吸引不了他們的要求,所以個性化的產品以及自由行就是他們的選擇了!

3,企業團建,培訓會議類會是需求點,經歷了疫情,要穩定員工的心態,線上培訓會議是達不到線下實際的效果的,所以企業對旅遊方面的需求會在這幾個點!


歸兔旅行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對2003年的非典疫情作一番回顧。

非典病毒最早於2002年11月16日在廣東順德爆發,2月初病例超過了100多人,其中有2例病人死亡,2月11日廣州市報告非典感染人數為305人,在3月底到4月期間,感染病例越來越多,死亡人數也在增加,3月31日公佈的全國非典病發人數為1130例,死亡46例,在隨後的防治當中取消了一些大型活動,包括暫停五一黃金週。4月到5月期間非典病例增加是高峰期,5月到6月逐步減少,由於隔離防治的作用,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直到6月中旬全國疫情基本上解除,長達半年的時間裡面全國發病人數4698人,死亡284人,其中醫護人員感染917人。

非典對旅遊業的影響巨大,據統計,2003年中國旅遊業各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首次負增長,2003年入境旅遊人數為910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173億美元,分別比上年減少11.1%和15.1%;國內旅遊人數8.7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3442億元,分別比上年減少0.9%和11.2%;國際、國內旅遊業總收入4874億元,比上年減少12.4%。

(不一樣的時代,一樣的守護者)

2003年10月起,旅遊業逐漸復甦。2004年,中國旅遊業以快於人們預期的速度得到了全面爆發。據2005年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4年,無論是旅遊人數還是旅遊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全年國內旅遊出遊人數達11億人次,增長26.6%;旅遊總收入4711億元,增長36.9%。在出境旅遊方面,2004年國內出境人數達2858萬人次,増長42.7%。中國旅遊業在2003年遭遇了“非典”重創後,又回到了最初迅速發展的狀態。

綜上,2003年非典疫情發展的脈絡為:2002年11月爆發--2003年4-5月高峰--2003年6月消失。對旅遊業的影響可總結為2003年前三季度收入大幅度下滑,2003年10月逐步復甦,2003年全年總收入大幅度下滑,2004年迎來爆發式增長。

截止3月1日,本次新冠疫情最高峰時感染人數79968人,是非典感染總數的17倍,死亡人數2873人,是非典死亡總數的10倍,而且數量還在增加。本次新冠肺炎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不一樣的時代,一樣的守護者)

因此筆者預測本次新冠疫情旅遊業復甦會較非典延後,如果本次新冠疫情也能在4月末得到逐步控制,6月底完全消失的話。旅遊業預計會在2021年一季度逐步復甦,2021年三季度會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但是由於國外新冠疫情爆發期比國內晚,所以出境、入境遊復甦將延後。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新冠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播力,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足,在新聞1+1採訪中,中國醫學院院長王辰院士認為新冠病毒有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樣長期存在,世界最知名“病毒獵手”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傳染病學專家利普金教授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如果他們的觀點成立,“聚集恐懼症”對人們的影響將更加深遠,最終必須要疫苗才能解決問題。旅遊業的復甦將較預測延後。

不過鍾南山院士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新冠病毒和非典病毒的流行性規律一致,也將會在幾個月內消失。筆者贊同後一個觀點。


劉非鐵


在疫情嚴重期間,我們雖然不能去上班,但我們依舊有很多事兒可以做,自我學習,分析問題,回顧我們這個行業的變革自己國家政策,我認為,2020年旅遊行業將會再疫情結束後的兩個月會成為一個旅遊旺季,在體驗了居家矇頭大睡之後,都會有一個出門的慾望,而這個慾望在被春節限行之後成為一個爆發點,依據我們國人的特點,有一個月左右的觀察期,和工作任務大量的滯留,所以疫情後第二個月旅遊市場會出現一個好的局面




旅行者劉文


在這場“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旅遊行業,每年就指著這幾個小長假有所收益,結果一場疫情,讓我們在春節這個假期裡損失慘重,不過,困難總會過去,春天已經到來!

“鍾南山院士2月11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感染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疫情有望出現緩解。他預計峰值將會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如果真如鍾院士預計的那樣,4月份將會是一個過渡期,畢竟疫情剛結束,人們會有一些顧慮。不過,在家待了很長時間的人們,早已蠢蠢欲動,放鬆心情、鍛鍊身體、呼吸新鮮空氣是目前每個人的迫切需求。屆時,旅遊部門再結合景區和旅行社出臺一些惠民政策,共同促進和拉動旅遊市場,旅遊市場會很快恢復,尤其對於周邊遊和短途游來說,五一達到一個旅遊小高峰也說不定。不管怎樣,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靜好如初2018


按照目前專家模擬的模型預測,可能要到五月下旬疫情才能全面結束。但是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方大家可以討論下,暑假一般是旅遊旺季,但是由於此次疫情,學校是否會縮短假期甚至取消假期,另外各行各業的人在此次疫情中都元氣大傷,他們是否還像往年那樣去旅遊。這點我持悲觀態度。預計所有行業會在六月正常運營,旅遊業可能更悲觀一點,雖然到時候全面放開景點,也不在限制,但是剛好處於各行業努力修復中,估計會大量減少外出旅遊者。所以至少在下一個過年旅遊業都會進去一個低谷期。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機會,讓各景點努力升級,各從業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下一個旅遊上升期做準備!旅遊從業者自勉!


糖果跡


你好,我是做旅遊的,看報道,估計疫情在一個月左右就能減輕很多,旅遊企業也可以正常營業,但是市場效果可能會差強人意,比較非典,估計5月略有恢復,暑期會是一個大的高峰,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旅遊時期,祝福你,同行!





沂蒙山區好風光


你好!我是做景區的。

新年各行各業都遇到了疫情。最近群裡旅遊行業的朋友也都擔心,疫情對開春旅遊業的衝擊。歸納起來看法如下:

1.這次疫情對旅遊業的隔離影響,可能會持續到4月中旬至4月末。

2.行業所內有人,對五一期間旅遊業的啟動保和復甦持樂觀態度。

3.疫情過後,自駕遊的形式可能會有所上升;傳統的聚集式跟團遊會略有下降。

4.傳統的人擠人的大景區,可能會不再受青睞,從而轉向於小眾化新興的,偏遠的,有文化特色的景點。

5.崇尚文化旅遊的同時,人們也會更多的關注於健康遊。文化餐飲和健康餐飲成為旅遊行業的響亮招牌。

最後,至於疫情什麼時候真正結束,我們只能等待官方媒體宣佈。不信謠不傳謠,做好自己的準備,迎接旅遊業復甦這一天的到來!











遠方自駕遊


旅遊行業在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火熱,也算是一個朝陽行業了,題主所說疫情結束之後多久能恢復旅遊。這個問題不會那麼簡單幹脆,因為旅遊行業涉及到各個地方各個行業不同的人群,而本次疫情最主要的傳染方式便是通過呼吸道傳染,所以旅遊行業在疫情結束之後也不會立馬回升,疫情結束也並非絕對結束,國民也需要一個緩衝期和觀察期,他會需要一個過程,無論是國家管控還是國民對於疫情防控的意識,都是不會馬上就恢復到以前的情況。但是相信時間也不會太長,因為大家都憋的太久了😂

我是俠義的旅行,關注我,為你分析一切皆有可能


俠義的旅行


參考2003年“非典”對旅遊行業的影響,依據中金公司的分析,新型肺炎疫情對旅遊市場的影響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對疫情認知不足、市場反應模糊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對疫情認知更深刻、緊張甚至恐慌、市場顯著下行的階段;第三個階段,疫情繼續演繹直至尾聲、市場不再繼續下跌、甚至回彈的階段。從武漢首次出現新型疫情的去年12月初到今年1月中旬是第一階段;從1月20日開始至今,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尚未進入,第一季度旅遊業確定會大受影響。對照“非典”期間,2003年4月-6月為“非典”爆發期,也是旅遊停滯期,6月“雙解除”後,7-9月旅遊業開始了快速復甦,第四季度旅遊業進入正常發展的階段。此次新型疫情發生在春節前,具體影響時間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和政策對沖力度。綜合來看,今年旅遊行業受新型疫情影響的程度將比“非典”時期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