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轉)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一,生產隊,牛馬是集體的,土地是集體的,生產處的糧食,是集體的。

二,生產隊的糧食,按人頭分。一家一、兩鬥。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三,那時出勤賺“工分”,插秧半天多少工分,除草耕田多少工分,割草交給集體要給多少工分。

四,男女有別,男子算“勞力”,女子算“半勞力”。男子出半天工,得十分,女子出半天工,只能得五分。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五,集體的耕牛,是分配給耕把式用的。春耕的時候,集體出動。耕牛滿地,耕地的號子,飄揚在希望的田野上。

六,豐收以後,集體的糧食是收藏在集體的倉庫裡。

晾曬的時候,肩扛臂抱,一斗一斗運到場上。

收儲的時候,再一斗一斗運回倉庫。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七,磨盤有的人家有,有的人家沒有。磨麵粉的時候,用的是集體的毛驢,要提前預約登記,用完以後,要及時送回養殖場。

八,白麵饅頭,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九,平時吃的最多的,是玉米麵,是山芋。還有高粱粉。豆麵。

十,菜飯,就是蒸米飯加點青菜白菜葉子,放點鹽,放點油,煮熟而成。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十一,吃的菜:炒四季豆,炒茄子,炒扁豆,炒蘿蔔,炒白菜,炒土豆,炒冬瓜皮,炒豆芽,燒豆腐,蘿蔔粉絲湯。

十二,大菜:豬肉燉粉條,豬肉燒蘿蔔,魚湯燒蘿蔔,大蒜燒肉,魚鍋豆餅,魚鍋粉條,白菜燒肉。難得一見。

十三,炒素菜不是放油,是用一塊厚布做的“油角”,在鍋底潤一潤。(應該是在可憐的一點豬油裡浸泡過,每次炒菜的時候,在鍋底潤下。權當放過油了。)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十四,魚在那時不是好菜。費油,那時沒有油,所以不好吃。

十五,那時的魚很多,有水就有魚。下大雨。就有魚。河裡,河溝裡,到處都有魚。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十六,有網抓的小魚,曬成魚乾,炒辣椒。很多。

十七,粗糧粥,很稀,能照人影。一次能喝三、四碗。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十八,麥面很少。常吃的玉米餅,高粱病,山芋餅。還有玉米麵和小麥面摻在一起的綜合餅。檔次算高了。

十九,南瓜粥,天天吃。冬瓜湯,天天喝。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二十,煮山芋,天天吃。

二十一,過年的好菜,紅燒魚,紅燒豬蹄,豬頭肉,肉圓子(丸子),魚圓子,蘿蔔圓子。(有一樣就很好了)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二十二,三大件,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

二十四,肩挎,肩挑,肩扛。

二十五,平板車,是高檔運輸工具。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二十六,白球鞋,是新潮。

二十七,喇叭褲,是流行。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二十八,大背頭,是潮流。

二十九,趕集,是潮流。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三十,去縣城是大事情。多少年一會!

三十一,省城,是遙遠的地方。

三十二,北京,就是人人嚮往的天堂。

三十三,客車,是豪車。坐一回,美一年。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三十四,天上的飛機,是個美麗的夢。

三十五,去縣城,三十公里,一天一班車。

三十六,摩托車,奢侈品。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三十七,雙腳,就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

三十八,雨天,挽起褲腳,暢通無阻。

三十九,雨天兩腳泥。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四十,土坯牆,窗戶小,採光差。

四十二,稻草頂,麥秸稈頂,檜草頂。

四十三,夏天,除草,割草,放牛,放豬。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四十四,綠草遍野,一望無際。群鳥翩翩,鳥鳴田野。河水粼粼,蘆葦叢生。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與樹草同生,與鳥獸同行。泉水清澈,清涼甘甜。

四十五,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四十六,打過春,赤腳奔。立過春後,就不會太冷了,可以脫鞋奔跑了。

四十七,小滿三天望麥黃,再過三天麥上場。收穫的季節到了。

四十八,抓魚,游泳,抓知了,掏鳥窩,捅馬蜂窩,瓜地偷瓜,打雪仗,河上滑冰,是娛樂項目。

七十年代的快樂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