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還是沽名釣譽?


淡泊名利,還是沽名釣譽?| 分析《介之推不言祿》


《左傳》嚴格意義上應是一部獨立的史書,記錄戰國初期諸強國的“爭霸”史。《介之推不言祿》是其中一篇,主要是讚美介子推淡泊名利的事蹟與言論,應該是有為後世立榜樣的意思。但是,這篇文怎麼讀都感覺有點可疑,實在覺得有點沽名釣譽。感覺也是當時君主為教化臣民而寫的政治文吧。我將從歷史事件背景,介子推的言論和人物行為來進行分析。

1、本文的事件發生的背景

古代史記所使用的文體很簡單,而本文所用的是言事相融的文體,也就是敘事和言論放在一起。有別於古史的言事相分的記錄方式。但全文只有兩句是敘事的,開頭一句,結尾一句。

開頭第一句簡潔的把事件交待了。

晉侯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講,晉文公{重耳},賞賜當年跟隨他逃亡的人,介子推沒有提要求,晉文公也沒有給他俸祿。這裡有必要講一下當時的事件背景,晉文公為什麼要賞隨他逃亡的人,他逃亡又是怎麼一回事。

晉文公的父親是晉獻公,有九個兒子,但真正有能力角逐王位的只申生、重耳和夷吾這三個優秀的公子。然而,晉獻公有一個寵幸的妃子,是他在打敗戎族部落驪戎後得到的美女,叫是驪姬。後來晉獻公封驪姬為正夫人,沒幾年就生下了大胖兒子奚齊。驪姬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一直維持下去,就讓晉獻公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於是晉獻公廢長立幼,太子申生被逼自殺,面前進言,重耳和夷吾逃亡國外。

後來,晉獻公死後,驪姬的兒子奚齊也沒坐幾天王位就被殺死。然後,夷吾回國當了國君,在位十四年便去世了。隨後,太子圉做了國君為晉懷公,國內也是不穩。晉國各方勢力達成一致,請晉獻公唯一的兒子重耳回國當國君。重兒還受到秦國的支持,所以就回國當了國君,後殺死了圉。


淡泊名利,還是沽名釣譽?| 分析《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當了國君時已經是六十歲了,當時追隨他的人便獲得了封賞。偏偏沒有介子推的,是忘記了,還是故意的,文中沒有交待。但看最後的結果,應該是忘記了。

二、介子推的言論,淡泊名利,不願同流合汙。

文章的第二部分,也是重點內容,便是介子推回家後與母親的對話。對話分三部分:

1、介子推陳述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用了三個反問語,表示無法理解這種行為的心情。他認為,晉獻公的九個兒子,現在就剩下重耳一人,他不當國君誰來當?所以,晉文公能當國君這是天意並非人力。而其他追隨的人以為是他們的功勞,難道不是太荒唐了嗎?竊取別人的錢財,被稱為盜賊,況且這種貪天之功而為己力的人,難道不是竊賊嗎?下面的人把罪過當成正義行為,上面的人反而給予獎賞,上下欺矇,無法與他們相處了。

介子推的言論有點偏激,從三個反問句所表達的語氣中,能看出他還是很激奮的,既然淡泊名利,何必激奮。而他將晉文公當上國君這件事歸於天命,指責別人貪天之功,有些罔顧事實,睜著眼說瞎話。


淡泊名利,還是沽名釣譽?| 分析《介之推不言祿》


2、介子推的母親提出第一個問題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介子推的母親聽著介子推發牢騷說:“你也可以去要求俸祿啊,為這你不說,到死也沒人知道,你又能埋怨誰。”。介子推說:“明知他們是錯誤的,我還去效仿,罪過更大。而且我口出怨言,不能再吃這碗飯了”。

這點明顯看出,介子推的母親認為他對這事還沒有想明白,就用這種方法來促使他更清楚的去思考這個問題。是心中不忿沒有給自己賞賜,還是真得認為不能與他們同流合汙。如果介子推去要求了,那就是心中不忿發牢騷。他母親接著提出了第二個問題,進一步引導介子推去思考。

3、介子推母親的第二個問題和最終決定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

介子推的母親說:“也應該讓他(晉文公)知道一下你的想法,怎麼樣?”

介子推說:“言語是修飾身體的華紋,如果我身體要去歸隱,還要這華紋幹什麼。這樣做是求顯露了”

他母親說:“你真能像你說的這樣嗎?我同你一起去隱居”最後,他們隱居而死。

這裡,我們能看出這位母親對他的兒子還是不相信的,覺得他有點言過其實,做不到,最後自己和他一起去隱居。這裡說明一下,介子推還是個大孝子,他母親這樣做,是怕他因為擔心自己的緣故不能去歸隱。她母親這樣做,把介子推推上了隱居的路,可以說他母親成就了他的清名。

三、人物行為分析,說明介子推言過其實,沽名釣譽。


淡泊名利,還是沽名釣譽?| 分析《介之推不言祿》


首先我們來看晉文公當上君王這件事,也是這篇文章的核心問題。介子推認為是天命之功,非為人力,這一點就有點罔顧事實。從歷史中看晉文公這個人,其實是個“阿斗”。他當時逃亡到國外時很是落魄,很多國家看不起他,但齊國國君不知出於什麼目的對他很好。送他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當老婆,又送了二十多匹馬,他便樂不思晉了。《左傳》裡是這樣記載的:

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於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姜氏都比他明白,勸他“懷與安,實敗名”。貪圖安樂和美色,忘記了自己的志向。而他的隨從為了讓他離開這個安逸窩,把他灌醉了拉上車就走,他醒來後還不依,用矛去追打子犯。晉文公的三個從臣,狐偃(子犯)、趙衰、賈佗都是勝過一般人的賢士。趙衰後來在晉文公與秦結好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奠定了晉文公歸國後能穩定國內打敗晉懷公的重要後盾。所以說,晉文公當上國君,他的從臣是出了大力的,特別是子犯,每次在關鍵的時候都能給出正確的建議並堅定的去執行,沒有這些從臣的努力,說不定晉文公在秦國安樂到死了。

反而《左傳》裡沒的看到介子推在晉文王流亡中給於什麼有意義的幫助,至於“割股食君”那都是傳說,《左傳》中根本沒有這樣的記載。所以,介子推沒有受到賞賜,也是很正常的事,沒有做出過什麼貢獻嗎。所以,介子推的言論就有點違心,明顯是忌妒牢騷,他母親都有點看不過眼,文意中完全看得出來。


淡泊名利,還是沽名釣譽?| 分析《介之推不言祿》


還有一點,文中強調介子推不願意去說明這件事,“身將隱,焉用文之”大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既然這是他和母親的私密話,而他又沒有對別人說,他和母親又歸隱至死。那就奇了怪了,這事怎麼全世界都知道了,還被寫入史中。

而全文最後一句更是可疑。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地名)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晉文公也知道了,還給了封地。大言言:“以此來記載我的過失,表彰善人”,全然看不出介子推何善之有。既沒有輔助君王建功立業,也沒有造福一方百姓,他唯一的善就是不言祿。這不是沽名釣譽是什麼?還有火燒綿山,介子推背母抱柳而死及“寒食節”“清明節”由此而來,這都是傳說,史書上並沒有記載。

結語

所以,讀史應該辯證去看問題。介子推不言祿充其量也不過是君主教化大眾的政治文章,其中漏洞百出。反正讀下來,沒有覺得介子推有多清高,反覺是個沽名釣譽之徒。



淡泊名利,還是沽名釣譽?| 分析《介之推不言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