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疫情之後 變得更加強大?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宅在家就是為抗擊疫情做貢獻。


不出門,吃喝問題怎麼解決?


這個特殊的春節,廣大零售企業,充分發揮能動性,將小程序到家業態和微信社群的力量發揮到最大,用智慧零售新形式,默默為抗擊疫情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全民宅在家到家業務量猛增


疫情發生後,很多商超、農貿市場、菜市場先後關閉,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為了避免在人多的場合出入,很多人也選擇了線上下單購買日常所需的蛋奶蔬果等日常用品,到家訂單量因此大幅上漲。


微信小程序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 ,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


如何在疫情之後 變得更加強大?


據各零售企業官方數據顯示,除夕到初六,到家業務都有明顯增長。


每日優鮮小程序相比去年同期的訂單量增長309%,實收交易額增長465%,蔬菜、水果、肉蛋、糧油速食、防護口罩始終佔據熱銷品類前五。


永輝生活·到家福州地區訂單同比增長率超過450%,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600%。步步高better購到家業務同比增長1000%。



身處疫區鄰省,大本營在湖南的步步高,也從自有小程序到家平臺“步步高better購”及其他第三方平臺,感受到配送壓力。


如何在疫情之後 變得更加強大?


為進一步提高到家業務的配送效率,步步高超市充分利用微信溝通及時、便利的優勢,在1月29日正式上線“小步到家”服務。不同於步步高以往的到家服務,“小步到家”是採取微信社群下單、倉庫直髮模式


即每個小區指定一名團長,團長建立小區內的微信群,顧客直接在微信群內下單。團長收集訂單後發到倉庫;倉庫收到訂單後進行揀貨、打包,再統一配送到小區。貨到後,團長收貨,並將訂單送到用戶手中。


當訂單爆發時,附近步步高門店將協調店員來協同配送。在當下疫情緊張階段,這一模式無疑能更快滿足顧客對生鮮品類的需求。


如何在疫情之後變得更加強大?


新冠疫情的社會經濟影響,已經逐漸開始顯現。很多人陷入危機和恐慌,大家都在擔心熬不過這個寒冷的春天。


其實17年前,非典來襲,那時候淘寶還沒有誕生,馬雲的阿里巴巴也遭遇了重大危機,京東的劉強東還在做實體店,但他們,卻利用這樣的危機變得更加強大。


如何在疫情之後 變得更加強大?


阿里起死回生,改變了電商曆史


2003年4月,第93屆廣交會舉辦在即,阿里巴巴早前承諾了50位客戶,要把他們的樣品帶到廣交會免費推廣。


彼時,廣州已被劃為“非典”疫區,但阿里還是派出員工去參加了廣交會。不幸的是,5月5日,一位女員工從廣交會回來之後,高燒到39.1度,經專家診斷為“非典疑似病例”,送往杭州西溪醫院隔離治療。


5月7日,該女員工被確診為浙江省的第四例非典病例。 阿里巴巴的形勢陡然緊張起來,阿里所在的華星科技大廈成為“禁區”,馬雲本人也被強制隔離兩週。不少員工都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在整個杭州,阿里也一度成了“過街老鼠”,人們唯恐避之不及。


嚴峻情勢之下,馬雲果斷做出部署,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5月6日下午4點,他在公司宣佈隔離消息,通知全體員工在家辦公。 此時,整個阿里團隊展示出極強的執行力,短短兩個多小時,400多名員工離開公司,回家上班。


最終,阿里巴巴的服務沒有一天中斷,很多客戶甚至都不知道彼時阿里已到生死存亡之際。而受非典影響,很多外商都選擇了網上交易,阿里巴巴業務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由此一戰成名。


更重要的是,在危機到來前不久,6個被選中的員工積極研發對抗美國電商巨頭eBay的秘密武器。從4月17日開始研發,到5月10日正式上線,僅花費26天時間,淘寶網便橫空出世,之後的商業故事人盡皆知,淘寶網順利趕走eBay,成為阿里實現“進階”的法寶。


2005年4月20日,馬雲致信全體員工宣佈,今後每年5月10日定為“阿里日”,阿里在逆境中翻盤的故事,也成為阿里人的精神寄託。


17年後,阿里再次發揮一貫強悍的組織能力,積極應對新疫情,同時向災區輸送物資以及技術賦能,成為化解危機的中流砥柱。


如何在疫情之後 變得更加強大?


京東試水電商,成為京東歷史的轉折點


2003年3月6日,北京接報第一起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死亡的陰影籠罩著大江南北。 “非典”期間,依賴客流量的零售業受到了重創,當時中關村所有電腦都在降價,平均降價幅度達到30%-40%。


作為一家主賣CD光盤和刻錄機的公司,京東也面臨著生死考驗。沒了買家,銷量上不去,返點就自然拿不到。要知道代理商的主要利潤來源就是返點。


如何在疫情之後 變得更加強大?


短短的21天時間裡,京東虧了800多萬,公司賬面資金只有兩三千萬。如果非典六個月之內不過去,京東就會面臨倒閉。 為了應對特殊時期,劉強東把12個櫃檯全部關閉,和沒有離開的員工商量對策。


一個經理說“既然我們不敢跟客戶見面,為什麼不通過網上去賣東西呢?這樣就不用見客戶了,就沒有非典的問題了。” 這個建議給了京東新的希望。線下門店已經走不通了,這也讓劉強東看到線上交易的機會。


於是包括劉強東在內的員工,開始在網絡上發帖子推銷光盤。他們的做法也很簡單,在論壇上發起團購活動,公佈該期團購的產品參數、價格以及截至日期,留下QQ號做聯繫方式。在收到客戶匯款之後,京東通過郵政發貨給客戶。


早期創業的口碑積累,讓京東贏取了線上用戶的信任。在 CDbest 這個論壇上,有版主評價京東稱:“京東多媒體是他認識的唯一一家不賣假貨的公司”。


京東就這樣邁出了線上零售的第一步。也正是這樣的一個轉變,讓京東安全渡過了“非典”時期。


在看到電子商務的潛力後,劉強東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關閉京東實體店轉型做電子商務。 這個決定在當時遭到很多員工的反對,很多人認為線下門店正在盈利,為何要去冒險。不過劉強東認為,電子商務即將成為新的趨勢,此外當時CDbest 的渠道成本也越來越高,京東需要獨立掌握客戶來源。


在一片質疑聲中,2004年1月1日,京東的前身京東多媒體網站正式上線。如今來看,這個決定毫無疑問是正確的。


劉強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是“非典”成就了今天的京東。如果沒有“非典”話,京東還是現在的京東嗎?


回溯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所謂危機都是“危中有機”,真正有魄力的企業,在危急時刻,永遠都是靠不服輸的精神以及積極應對的樂觀態度,才換來寶貴的機遇,並迎來輝煌時刻。


真正做事的人,從來都沒有時間恐慌,他們想的,永遠都是如何解決問題。


面對新冠疫情,請耐心一些,堅強一些,努力一些,讓我們眾志成城,一起撐過這一段歲月。


當熬過所有苦難,我們相信,更好的未來會等著我們。


因為:


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