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什麼魚多?

情義無價59126


金槍魚

金槍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上層裡的魚類,分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廣闊水域,是一種大洋性魚類。金槍魚的形狀很奇特,整個身體呈流線型,順著頭部延伸的胸甲,彷彿是一塊獨特的能夠調整水流的平衡板,可以減少它在遊動過程中產生的阻力。金槍魚的尾部呈半月形,使得它能夠迅速向前衝刺。

金槍魚對環境有獨特的適應能力,它的生長潛力也很大。為了所處的環境,它腹部和背部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這是金槍魚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金槍魚腹部的顏色比背部淺,從海里面向上看它的時候,它淺淡的體色跟海面的顏色差不多;而從天空往下看的時候,它又跟海洋深處水的顏色差不多。金槍魚靠上下體色的差異既能夠躲避空中和大海里的天敵,又能夠巧妙地迷惑其他生物,以便於捕食。金槍魚是一種肉食性的海洋魚類,它們的主要食物是一些魚類和甲殼類動物。

金槍魚種群意識很強。如果從飛機上貼著海面往下看,會發現成群的金槍魚排著整齊的隊列向前遊動。體小的在前面,體大的在後邊,最前邊的是一條“領頭魚”。因此,在捕撈金槍魚的時候,吸引住這條“領頭魚”是個關鍵。

金槍魚不喜歡強光,如果夜間想利用聚光燈來誘捕就很不容易。另外,金槍魚的嗅覺雖不靈敏,但視力卻相當好,如果往海里扔些小魚,它會很快地發現並且趕來捕食。根據金槍魚的這些生活習性,人們創造了捕捉金槍魚的三種主要方法:竿釣法、圍網法和延繩釣捕法。

金槍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魚類,它游泳速度快、旅行範圍遠達數千裡,能作跨洋環遊。近幾十年來,很多科學家對金槍魚進行“標誌流放”試驗,他們把捕到的金槍魚標上記號後,再放回大海,觀察它們的洄游路線,結果漁業工作者從回捕的金槍魚中發現,有一種金槍魚能夠從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沿岸游到日本近海,全程長達8500千米,平均每天遊26千米;另一種金槍魚橫跨7770千米寬的大西洋只用了119天,每天遊的路程都超過65千米;還有一種金槍魚竟然能夠從澳大利亞灣穿越印度洋,最終抵達大西洋彼岸,它的長途洄游的耐力實在令人欽佩!《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64條“高度洄游魚種”所指的魚種,大都屬金槍魚類。所以,金槍魚不愧是魚類中的游泳能手。金槍魚在整個世界海洋東闖西竄,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所以,有人把它稱為“沒有國界的魚類”。

金槍魚有50多個品種,其中多數品種“個兒”比較大,最大的體長達3.5米,體重六七百千克;而最小的品種只有3千克重,大小相差很懸殊。金槍魚的繁殖能力比較強,一條50千克重的雌魚,每年大約產卵500萬粒,如果這些魚卵都能授精孵出幼魚,並且長成500千克重的大魚,那麼,一條雌魚和一條雄魚就能夠生產出250萬噸金槍魚,這相當於全世界金槍魚的總捕獲量。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絕大部分的魚卵活不到成熟期,能夠孵化出幼魚的只是少數。即使孵化出了幼魚,其中的多數又成了其他成年魚、海鳥和其他海洋動物的犧牲品,而且金槍魚還有同類魚相殘殺的惡劣習慣。所以,幼魚的存活率極低,估計只有百萬分之一二的小生命能長成大魚。不過除了天敵之外,金槍魚在大海里也有保護者,鯨和鯊鯨就是它的好朋友,它們經常遊在一起。金槍魚如果碰上了天敵,就會趕趕緊靠近鯨或鯊鯨,藉助朋友的龐大軀體來掩護自己,大有背靠大樹好乘涼之態。

目前,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從事捕撈金槍魚的漁業生產。近年來,世界金槍魚的年產量保持在300萬噸上下,除印度洋以外,一些海洋的金槍魚資源已經充分利用。因此,保護金槍魚資源,也是擺在世界海洋漁業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遠古遺蹟


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安哥拉、納米比亞的沿海地區也是重要的捕漁區。大西洋靠近南極洲的海域是磷蝦和鯨的重要捕獲區。大西洋海域捕獲的主要魚類有鯡魚、北鱈魚、毛鱗魚、長尾鱈魚、比目魚、金槍魚、鮭魚、馬古鰈魚、海鱸魚等。這些魚主要分佈在大陸架和島嶼附近陸架區。開闊水域特別是熱帶海域尚有帆魚和飛魚。西歐和北美沿岸區盛產牡蠣、貽貝、海扇、螯蝦和蟹類。目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國家正在積極發展人工養殖貽貝、沙噀等軟體動物。



鄒啟才88


魚現在成為了很多人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據悉非洲安哥拉西臨大西洋,線長1650公里,由於水溫適合魚類生長,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安哥拉從業人員約5萬人,可全年作業,漁業也因此成為國家支柱產業之一,魚產量居非洲前列。在安哥拉沿海,盛產龍蝦、蟹、竹莢魚、鮐魚、鮸魚、石斑魚、各種鯛類(加吉魚)、金槍魚、鯧魚等


她一定在夢中


看到這個問題腦海裡瞬間跳出來兩種魚,這兩種魚算是北大西洋的標誌性海產,也是歐洲近代史的參與者。
第一種魚製成的罐頭堪比生化武器,令人聞之色變,它也是“海上馬車伕”發家的法寶;為了第二種魚,某個北歐小國不惜挑戰無常之一的英國。它倆就是大西洋鯡魚和大西洋鱈魚。

大西洋鯡是鯡屬的模式種,大西洋鱈魚是鱈屬的代表性物種,這兩種魚算是北大西洋各國漁業的招牌。大西洋鯡最長可達45釐米,最重1.05千克。大西洋鯡被瑞典人做成“臭名遠播”的鯡魚罐頭,是一種讓人談之色變的黑暗料理。

而荷蘭人吃鯡魚雖然不會像瑞典人做的那麼刺激,但也非常豪放,就是用一把小刀將鯡魚去頭去骨去內臟之後,加上一些調料直接生吃。在近代,荷蘭也依靠鯡魚積累財富,為日後成為“海上馬車伕”打下基礎。

荷蘭位於北海沿岸,而北海之後被列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荷蘭人在14世紀就掌握了最先進的鯡魚加工、儲存和運輸方式,依靠販賣鯡魚進行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日後實現了由鯡魚販子向“海上馬車伕”的華麗轉變。

鯡屬的三種鯡魚佔了鯡科魚類總捕撈量的90%,而大西洋鯡魚又佔了其中的50%以上。


大西洋鱈魚是一種高價值的食用魚,可以長到2米,為了捕撈這種魚,北歐小國冰島不惜三次挑戰英國,這三次大規模漁業衝突被稱為“鱈魚戰爭”。
為了能捕撈更多的鱈魚,冰島在1958年、1971年、1974年三次與英國爆發衝突,最終迫使英國讓步,也讓大多數國家開始宣佈本國的200海里海界,改變了世界海洋規則。

北大西洋的特產魚類還有大西洋庸鰈,是鰈形目(俗稱比目魚)中的最大者,可以長到3米300公斤,極限體型大約3.2米500公斤。大西洋庸鰈可以潛到2000米深處,在這種魚的胃容物裡發現過海豹的殘骸,而庸鰈沒有食腐的習性,所以這種魚有能力捕食海豹。
曾經的全球四大漁場中,有兩個位於北大西洋,那就是北海漁場和紐芬蘭漁場,這兩大漁場的成因都與寒暖流交匯有關。非洲西南海岸、墨西哥灣、巴西和阿根廷沿岸也有大規模的漁場。

但自上世紀下半葉開始,久負盛名的紐芬蘭漁場就開始衰落,進入無魚可撈的局面。1992年加國就下達了紐芬蘭近海漁場的禁漁令,消減了鱈魚的捕撈配額,但幾十年過去了,鱈魚的數量並沒有恢復,紐芬蘭漁場難以重現昔日的繁榮。這也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


百科千尋君


大西洋鱈魚,大西洋鱈魚(學名:Gadus morhua)為鱈形目鱈科魚類的一種。原產於從北歐至加拿大及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棲息範圍廣泛,從沿海至大陸棚,以及許多開闊海域。屬雜食性,以藻類、甲殼類、魚類、頭足類等為食。大西洋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作為商業魚種,其主要出口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日本產地主要在北海道。此魚也是重要的養殖和遊釣魚類。

根據水溫、食物供應和繁殖地的變化進行季節性遷移,遷徙時隨溫暖水流成群遊動。儘管更偏好2-11℃的棲居地,但在低於-1.5℃水域活動的種群也有過發現,它們能經受如此低溫要歸功於體內的血液防凍蛋白,這些蛋白可以防止血液冰晶化。


失晝病人


個人認為大馬哈魚多!我喜歡吃大馬哈魚。



總經理王琳


當然是金槍魚

金槍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上層裡的魚類,分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廣闊水域,是一種大洋性魚類。金槍魚的形狀很奇特,整個身體呈流線型,順著頭部延伸的胸甲,彷彿是一塊獨特的能夠調整水流的平衡板,可以減少它在遊動過程中產生的阻力。金槍魚的尾部呈半月形,使得它能夠迅速向前衝刺。

金槍魚對環境有獨特的適應能力,它的生長潛力也很大。為了所處的環境,它腹部和背部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這是金槍魚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金槍魚腹部的顏色比背部淺,從海里面向上看它的時候,它淺淡的體色跟海面的顏色差不多;而從天空往下看的時候,它又跟海洋深處水的顏色差不多。金槍魚靠上下體色的差異既能夠躲避空中和大海里的天敵,又能夠巧妙地迷惑其他生物,以便於捕食。金槍魚是一種肉食性的海洋魚類,它們的主要食物是一些魚類和甲殼類動物。

金槍魚種群意識很強。如果從飛機上貼著海面往下看,會發現成群的金槍魚排著整齊的隊列向前遊動。體小的在前面,體大的在後邊,最前邊的是一條“領頭魚”。因此,在捕撈金槍魚的時候,吸引住這條“領頭魚”是個關鍵。

金槍魚不喜歡強光,如果夜間想利用聚光燈來誘捕就很不容易。另外,金槍魚的嗅覺雖不靈敏,但視力卻相當好,如果往海里扔些小魚,它會很快地發現並且趕來捕食。根據金槍魚的這些生活習性,人們創造了捕捉金槍魚的三種主要方法:竿釣法、圍網法和延繩釣捕法。

金槍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魚類,它游泳速度快、旅行範圍遠達數千裡,能作跨洋環遊。近幾十年來,很多科學家對金槍魚進行“標誌流放”試驗,他們把捕到的金槍魚標上記號後,再放回大海,觀察它們的洄游路線,結果漁業工作者從回捕的金槍魚中發現,有一種金槍魚能夠從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沿岸游到日本近海,全程長達8500千米,平均每天遊26千米;另一種金槍魚橫跨7770千米寬的大西洋只用了119天,每天遊的路程都超過65千米;還有一種金槍魚竟然能夠從澳大利亞灣穿越印度洋,最終抵達大西洋彼岸,它的長途洄游的耐力實在令人欽佩!《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64條“高度洄游魚種”所指的魚種,大都屬金槍魚類。所以,金槍魚不愧是魚類中的游泳能手。金槍魚在整個世界海洋東闖西竄,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所以,有人把它稱為“沒有國界的魚類”。

金槍魚有50多個品種,其中多數品種“個兒”比較大,最大的體長達3.5米,體重六七百千克;而最小的品種只有3千克重,大小相差很懸殊。金槍魚的繁殖能力比較強,一條50千克重的雌魚,每年大約產卵500萬粒,如果這些魚卵都能授精孵出幼魚,並且長成500千克重的大魚,那麼,一條雌魚和一條雄魚就能夠生產出250萬噸金槍魚,這相當於全世界金槍魚的總捕獲量。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絕大部分的魚卵活不到成熟期,能夠孵化出幼魚的只是少數。即使孵化出了幼魚,其中的多數又成了其他成年魚、海鳥和其他海洋動物的犧牲品,而且金槍魚還有同類魚相殘殺的惡劣習慣。所以,幼魚的存活率極低,估計只有百萬分之一二的小生命能長成大魚。不過除了天敵之外,金槍魚在大海里也有保護者,鯨和鯊鯨就是它的好朋友,它們經常遊在一起。金槍魚如果碰上了天敵,就會趕趕緊靠近鯨或鯊鯨,藉助朋友的龐大軀體來掩護自己,大有背靠大樹好乘涼之態。

目前,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從事捕撈金槍魚的漁業生產。近年來,世界金槍魚的年產量保持在300萬噸上下,除印度洋以外,一些海洋的金槍魚資源已經充分利用。因此,保護金槍魚資源,也是擺在世界海洋漁業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寫來精彩


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安哥拉、納米比亞的沿海地區也是重要的捕漁區。大西洋靠近南極洲的海域是磷蝦和鯨的重要捕獲區。大西洋海域捕獲的主要魚類有鯡魚、北鱈魚、毛鱗魚、長尾鱈魚、比目魚、金槍魚、鮭魚、馬古鰈魚、海鱸魚等。這些魚主要分佈在大陸架和島嶼附近陸架區。開闊水域特別是熱帶海域尚有帆魚和飛魚。西歐和北美沿岸區盛產牡蠣、貽貝、海扇、螯蝦和蟹類。目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國家正在積極發展人工養殖貽貝、沙噀等軟體動物。


農村鄉生活記


大西洋靠近南極洲的海域是磷蝦和鯨的重要捕獲區。大西洋海域捕獲的主要魚類有鯡魚、北鱈魚、毛鱗魚、長尾鱈魚、比目魚、金槍魚、鮭魚、馬古鰈魚、海鱸魚等。這些魚主要分佈在大陸架和島嶼附近陸架區。開闊水域特別是熱帶...


彥明日記


大西洋鱈和太平洋鱈,生活於淺水中,以蛤和其他底棲動物為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