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關係的批判

有學習者私信提及交易中量價關係的問題,整理一下,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量價關係的批判

我們觀察到,價格在明顯上漲/下跌處的成交量大多在放大,這就是社會上說的量價關係 -- 有量就有價,量在價先,這聽起來也似乎有點道理。然而,這是一種表象,我們想過沒有:價在量先?無量也可有價?

為什麼這樣說?價在量先的意思是市場的價格是由做市商做出來的,做市商做市是有計劃的,這個做市計劃裡包含著價格、資金量和時間表三大要素。

量價關係的批判

由於交易最終的目的是賺錢,那麼做市計劃裡首先考慮的是目標價格,比如說下週一某個交易品種要從今天的收盤價20元做到21元,這就是價格要素考慮在先,然後再考慮要把價格做到21元需要準備多少的資金量,比如說依據過去的做市情況,大致上需要3000-4000萬的資金量才能完成目標價格,這就是依據目標價格準備資金量,所謂的價在量先的內在本質。

量價關係的批判

人們如果用走出來的結果去看待交易,就好像看到量出來了,價格上漲了,所謂的量在價先。然而用尚未做出來的計劃看待交易,就是價在量先。

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到所謂的無量漲停現象、縮量上漲的現象,這又怎麼解釋呢?

其實很簡單:市場的本質就是價格波動,因為價格有波動才意味著有做差價的空間,即盈利的機會和空間。所以,每一天、每一刻市場都在人性慾望的推動下發生著價格波動,而價格波動可以和成交量發生正相關的邏輯關係,也可以發生負相關的邏輯關係,這是一。

量價關係的批判

其次,哪怕是正相關邏輯關係,我們作為跟市商僅僅能夠觀察到一種非常粗糙的正相關邏輯關係,即我們統計不出具體的正相關比例,比如說,價格要上漲1%,我們需要增加多少資金量?因為不一樣的交易品種的價格波動所需要的資金量推動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工商銀行和茅臺酒打一個漲停板出來,兩者所需要的資金量是不一樣的。還有,同一個交易品種在不一樣的時間,打一個漲停板所需要的資金量也是不一樣的。

量價關係的批判

這就意味著,我們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去關注成交量這個要素是不靠譜的。而每一刻打出來的價格卻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市場信號。

比如說某個交易品種,我是5天前以10元的價格買入的,到昨天收盤價格是11元,那麼就是上漲了10%,至於這幾天裡的成交量是放大了、還是縮小了,和我交易賺錢有嘛關係?

量價關係的批判

去尋求什麼量價關係,其實是在尋找所謂的量價的邏輯關係,本質上反映的是一個交易者內心的不安寧,他在尋求心理上的安慰,放量上漲他就覺得心裡比較安定,如此原本可以簡簡單單隻關注價格變化的交易,就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了,因為心裡所考慮的因素越來越多了。

交易,僅僅是關注價格!

量價關係的批判

每一天的行情和持倉量變化重要嗎?重要又不重要。

說重要,如果某一天行情和持倉量發生質的變化,那麼需要非常關注,甚至及時應對。

說不重要,是因為行情變化是以趨勢形式發展的,每一天的持倉量變化僅僅影響到局部的價格波動,不影響大局。比如說,我即便是用5秒如此小而敏感的交易週期做交易,很多時候也是需要持倉許多天而無需操作。

量價關係的批判

散戶的心量太小了,天天關注行情和持倉量的變化,稍有變化,心理就不安了。

但是就趨勢操作而言,大部分時間的關注僅僅是防止突發事件。

每一天的持倉量需要那麼緊張兮兮地關注嗎?完全沒有必要。

量價關係的批判

你可能不會明白我說的意思。你把簡簡單單的交易搞得非常複雜,甚至非常緊張。我僅僅是分享,不是證明。願不願意接受我的交易感悟,是每一個讀者自己的事情。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讀一讀《趨勢跟蹤》這本書,看看那些極其成功的趨勢跟蹤交易者們的交易,關注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