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疫情中,意大利“被迫先救年輕人”?

官兒迷


雖然是被迫,但觀感實在是難看。作為一個西方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的地方推出這種政策,狠狠打了西方所謂人權的耳光,更突顯了西方世界治理能力的困境。


東亮1908


意大利患者數量持續增加,死亡率高達6.6%,醫療體系已經不堪重負,“先救年輕人”是最無奈的選擇,如果疫情繼續擴散,恐怕許多年輕人都沒有接受救治的機會!


意大利累計確診患者12462人,新增確診患者977人,意大利疫情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威尼託和倫巴第是重災區,但是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已經超過了意大利醫療體系承受的極限。

意大利作為發達國家,醫療衛生條件優越,每10萬人有262.5張監護病床,在歐盟處於中上游,但是患者數量增加使得原有床位供不應求,每天超過1000人被確診,而疫情最嚴重的三個大區,監護病床已經使用了95%。


倫巴第大區疫情最為嚴重,負責人佩森蒂表示未來三週將會有18000人住院,3000人需要重症監護室,是倫巴第醫療承受能力的10倍。倫巴第大區甚至有10%的醫護人員被感染,加劇了人手不足的困境。

意大利醫療體系已經超負荷運載,為了應對疫情,意大利總理孔特簽署法令,將從全國調集20萬醫護人員進入疫區,同時讓退休的醫務人員重返工作崗位,允許護士學校的學生提前畢業,推遲不必要的手術,增加50%的重症監護病床。


面對日益增長的患者數量,意大利沒有能力救治所有患者,所以必須做出決斷,年輕人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而且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年輕人抵抗力強,更容易痊癒,老年人原本就身體衰弱,抵抗能力弱,而且新冠肺炎死者集中在老年人身上,所以在如果一定要選擇,只能選擇搶救年輕人。

疫情還在繼續擴散,意大利人卻照舊逛街,意大利的醫療體系已經達到極限,如果患者繼續增長,死亡率還會升高,恐怕也只有死亡率達到一定的程度,意大利人才會自覺待在家裡隔離吧。


視野新觀


在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意大利已經成為海外新冠疫情第一大爆發地,感染新冠病毒已經有12462人,死亡827人,在越來越嚴重的新冠病毒攻擊下,意大利的醫療體系已經到了極限,只能採取“被迫先救年輕人”的原則。

意大利的新冠疫情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威尼託和倫巴第是重災區,但是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已經超過了意大利醫療體系承受能力。

作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意大利,醫療條件其實是不錯的,在歐盟處於中上游,但是新冠患者數量暴漲使得原有床位供不應求,每天超過1000人被確診,而新冠疫情最嚴重的三個大區,監護病床已經使用超過了95%。

要知道,意大利是第一批響應美國號召,全面限制中國人入境的國家。在中國人民艱苦戰“疫”的過程中,意大利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一起幸災樂禍落井下石,表現得實在不怎麼樣。有意大利民眾以“中國人攜帶病毒”歧視攻擊中國人,也有意大利政客詆譭中國人。

就在3月5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直播一則新聞時,僅僅是冠以“與意大利有關的新冠病毒病例”的標題,就被意大利外長迪瑪約怒斥為散佈假消息。可他轉頭卻聲稱,新冠病毒“從中國發展起來的”。

在西方盟友都自顧不暇拒絕對意大利新冠疫情進行援助的情況下,只有中國以德報怨向意大利緊急發送10萬套高科技口罩和2萬套防護服,以及5萬個核酸試劑檢測盒。除此之外,中國政府已明確指示相關企業向意大利出口200萬個普通醫用口罩。

雖然東方大國對意大利大力援助,但意大利新冠疫情仍然在不斷惡化,面對暴漲的新冠肺炎患者數量,意大利的醫療體系已經沒有能力救治所有患者,所以必須做出決斷,畢竟年輕人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而且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年輕人抵抗力強,更容易痊癒,老年人原本就身體衰弱,抵抗能力弱,而且新冠肺炎死者集中在老年人身上,所以在如果一定要選擇,只能利用有限而寶貴的醫療物資優先選擇搶救年輕人,這也符合西方國家提倡的優勝劣汰的進化論。


厚德載物49847


既然是被迫的,就無可厚非。

這跟一個老人與一個年輕人同時掉進水裡,先救誰是一樣的道理。

老人已經日薄西山,活著的日子不多了,很少再為社會創造價值了。且活著也是消費社會資源。

但年輕人就不同了,他們可能還有更小的孩子要撫養,他們支撐著一個家。他們正是國家建設的中流砥柱,與國與家他們都是不可或缺的人。

我想:如果老人是父親,年輕人是兒女的話,老人也會把生的希望留給兒女的[祈禱]


一葉草73


意大利疫情十萬火急!被迫採取“災難醫學”模式,所謂災難醫學模式,就是根據入院者的身體狀況、當前年齡、壽命預期和康復可能性來安排救治原則。直白點兒說,就是不再按照入院時間來救治,首先救治年輕患者,而老年患者將不會被安排救治。


一旦實施這個原則,那麼重症監護室(ICU)將不再收治年邁患者。已經入住ICU的老年患者也可能被趕出ICU,為“優先”救治患者騰出位置。

意大利此舉也是迫於無奈,截至目前,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12462人,疑似病例10590人,治癒1045人,死亡827人。這高達827的死亡病例引發了意大利全國恐慌。

為此,意大利政府再次加強防控措施,嚴令除了藥店、食品商店外,國內其他所有商鋪都必須立刻停止營業。同時呼籲國民儘量不要外出,做好自我防護。


(意大利醫護人員自己做口罩)

目前意大利最艱難的就是各項物資短缺,尤其是醫療物質和設備。據意大利《共和國報》3月10日報道,由於缺少醫療物質,醫護人員不得不利用身邊的針線和縫紉機,製作出無菌、耐用且可重複使用的防護裝備。此外,病床不足,醫務人手不夠等等都是意大利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此看來,意大利採取“災難醫學”模式,被迫先救年輕人確實是迫不得已的無奈之舉。因為年輕人一般病症較輕,容易治療,況且年輕人體質好,免疫力強,醫療起來痊癒機會大。而老年人體質弱,免疫力低,尤其是老年人各種併發症比較多,新冠會加速死亡。


鑑於目前各種物質短缺的情況,意大利要採取放棄老年人只救年輕人這個建議和言論,不但引發了社會激烈的反響,而且還受到了大眾強烈的斥責,但對於意大利來說,為了國家的命運和前途,他們這麼做確實是迫不得已!


墨雪問心


截止3月11號晚,意大利的確診病例達到10293例,死亡631例,疫情的快速發展導致醫療系統基本崩潰,醫療資源嚴重短缺。

據意大利ilfattoquotidiano網站報道,意大利重症與麻醉協會發布了一份文件,稱“可能有必要設定重症監護患者的年齡限制”,並稱“這不是僅僅做出有價值的選擇,ICU目前已經成為稀缺資源,這樣做是為那些更有可能生存下來的人保留稀缺資源,其次是為那些能活更長時間的人保留資源,以期最大限度地造福於最廣大的人民”。

文件指出,解決這一問題在道德和情感上都是困難的,但正是因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如此緊急,迫使重症醫生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更容易治療的病患。在資源不足以滿足所有患者的情況下,為那些受益最大的人提供治療。

其實這種政策不是第一次出現,不過正常是在戰時才會採取,也可以看出眼下意大利的疫情已經相當嚴重。



Xiufen在法國學葡萄酒


根據當地媒體報道,老年人和年輕人同時患病,意大利只能先救後者。

聽到這個消息,還是覺得挺悲哀的。

當然,也可以說這是意大利醫生“悲壯的表達”,當然很讓人感慨。

說明什麼呢?

顯然,意大利的醫療體系已經不堪重負,甚至可能出現了崩潰的局面。

正常來講,醫院對患者的收治應該是“應收盡收”的,這樣才能避免最大範圍的傳染病擴散。

而意大利不僅不能“應收盡收”,還只能先救年輕人,這顯然說明當地醫療資源已經被擠兌,出現了嚴重不足的局面,否則不可能讓老年人置於如此尷尬的境地。

意大利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木叔認為大概有兩點:

1)意大利病情發展超出了醫療承受的範圍。

意大利的疫情發展確實很迅速。2周的時間確診病例翻了好幾倍,這讓當地政府乃至當地醫療機構一定是手足無措的。

當然問題肯定很多,比如之前估計的過於樂觀,或者應對手段失誤導致擴散加劇等等。

無論如何,都說明意大利麵對突如其來的病毒侵入,根本沒有經驗和準備。

這才導致醫療資源不足,進而被迫做出更多對患者的選擇和妥協。

如果醫療條件不足,就要新建醫院來應對。

在戰爭時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需要建造大量的戰地醫院。而如今的抗擊疫情其實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麼多確診患者就是傷員,正常的醫療體系不足應對的話,一定要有緊急措施。

意大利沒有建造,所以導致如今醫療資源不堪重負。

未來一旦把一些體育場和公共設置改造成方艙醫院,同時興建一些大規模的傳染病醫院來集中收治的話,當地局面會逐步好轉。

不過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強大的動員力,當地能不能做到,還是未知數。


木春山談天下


與其說是實用主義,不如說把人分為了三六九等,可笑的是西方“民主”國家卻宣傳人人平等。

當然,疫情下的意呆利由於醫療資源匱乏,不得不做出選擇,這是無奈的。但不應該以年齡來輕易判斷誰該拯救,誰該被放棄。

有人說,年輕人貢獻更大,所以應該救,但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年輕人的貢獻一定比中年人或者老年人大嗎?一個老年科學家和一個不務正業的年輕人,誰都能分辨誰對社會更加有益。

另外,如果年輕人是重症,投入大量醫療資源不一定能救活,而老年人症狀輕微,需要投入的醫療資源很少即可拯救,那該如何選擇?難道老年人一定該被放棄?

所以僅僅以年齡來判斷是否該被拯救,絕對不合理。

今天有先救年輕人的先例,明天就有可能只救有錢人,因為有錢人能提供資金支撐,比一個窮光蛋更有拯救價值。

可笑的是意呆利曾經還嘲笑我們醫療水平低下,在疫情檢驗下,到底誰醫療水平不及格,誰制度更加有益處理大規模時間,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

醫生這個職業是崇高的,相信在這次疫情之後,許多國家應該會更加重視醫生、醫療資源投入問題。

醫療體系瀕臨崩潰的意呆利以及歐洲諸國,缺醫少藥,已經發生了德國扣押瑞士口罩事件,如果不能儘快控制住疫情,鐵板一塊的歐洲也是一個笑話→_→



背手臨巔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所有戰爭期間的影片,一場戰役下來傷員很多,可戰地醫生就那麼幾個,怎麼能全部救治?你也可以說那是電影中描述的,可現實的戰爭就是那麼慘烈。當然社會在進步,應該比幾十年前要好很多,但是在疫情高峰時期的武漢,我們又看到了什麼?大量的病患擁入醫院,醫院的病床一床難求!現在的意大利和那時的武漢何其相似,面對大量的患者,超負荷運轉的醫院怎麼受得了?別忘了,醫生護士也是人,不是神。他們也希望救治每一位患者,但是現實很骨感,所以現階段再不要在精神上綁架他們,我們毎個人要先做好自己!


小草湖


當我們眾志成城的抗擊疫情,這些人還指手畫腳,白白浪費我們給世界爭取的時間,不重視或者說認為自己的醫療系統能夠從容應對,對厲害性還不知道。

意大利是最新與我們斷航的,自己卻放任民眾自由活動,還舉行馬拉松等人口聚集的活動,為病毒的傳播製造條件,最終嚐到了惡果。

意大利現在確診已經破萬例了,自己國內的醫療系統,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多患者,現在已經出現救年輕人,放棄老者的新聞報道。

意大利跟湖北差不多,我們有全國一盤棋,集中優勢,定點支援等各項措施。而歐盟現在是各國在自保,都自顧不暇。醫療資源缺乏,尤其呼吸機等重症使用的器械缺失,我國決定支援意大利口罩,呼吸機等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