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的傳奇人生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

您聽過英文歌曲《當我死去時》麼

這首歌是李小龍生前最喜歡的歌曲,

李小龍去世時,在他的葬禮上就播放了這首歌,

萬千李小龍粉絲也曾四處尋找這首歌曲。

這首歌是一首很老的歌,聽過的人不多,

編曲、填詞、演唱都是克里斯蒂娜·羅賽蒂

克里斯蒂娜·羅賽蒂是19世紀英國著名女詩人

她在那時候的英國文壇,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這首歌,是她闡述生死感想的詩歌,經典炙人

歌詞如下: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當我死去時,我最親愛的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別為我哀歌悲切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我的墓前不要栽玫瑰

Nor shady cypress tree

也不要柏樹茂密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願綠茵覆蓋我的身軀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沾著溼潤的靈珠雨水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假如你願意,就把我懷念

And if thou wilt,forget

假如你不願意,就把我忘卻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我不會重見那蔭影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不會感覺雨天來臨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agale

我不會聽見夜鶯

Sing on,as if in pain

一聲聲彷彿哀鳴

And dreaming throughth twilight

我置身夢境,在朦朧的黎明

That dith not rise or not

它從不升起,也永不沉淪

Haply I may remember

也許我會懷念

And haply may forget

也許我會忘卻

這首歌的最後唱到:也許我會懷念,也許我會忘卻。

我們在懷念,我們難以忘卻,武術宗師、功夫巨星李小龍,僅僅活了32歲,在1973年7月20日的那一天,李小龍在女星丁佩家中猝死,很快,李小龍的死訊便傳開了,傳遍了香港、臺灣、東南亞,甚至轟動了整個世界,面對突如其來巨星隕落的新聞,無數影迷們無不為之扼腕,無不為之悲傷。甚至有粉絲堅信這絕對是假新聞,假新聞的目的僅僅是為李小龍新片《死亡遊戲》製造熱度。他是那麼的厲害,身體如此的健壯,正直壯年,怎麼可能會死呢?

但是,李小龍確實死了,雖然他在銀幕上的形象那麼的英雄,那麼的硬漢,雖然人們一時難以置信,無法接受,但是李小龍確實死了。

這不是一場死亡遊戲。

關於李小龍的死亡之因,雖然醫院公佈的死檢報告是死於“腦水腫”,法院裁定的是“死於非命”,但是至今依舊有不同的版本流傳,有人說是謀殺,有人說是病死,有人說是藥物過敏猝死,還有人說李小龍是死於“馬上風”。人們討論他吸大麻,討論他婚外戀,如此種種,都隨風而去吧。

正如邁克爾傑克遜一樣,死後也是種種新聞,甚至好多的負面新聞也是撲面而來的出來吸引眼球。2009年5月6月25日,邁克爾傑克遜心臟驟停逝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最後醫生鑑定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藥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死亡。人們討論他的膚色變化,討論他被控訴的“陰謀罪、猥褻兒童罪”等10項重要罪名,當然,這些控訴最後全部是被裁定為“無罪”的。

這些,無論如何都無法抹除掉邁克爾傑克遜在世界的非凡影響力。

當然,李小龍也是如此。畢竟,人紅是非多,人閒生是非。

烈酒封侯本期一文,便來了解一下這位華人功夫巨星武術宗師,一掃病夫龍骨傲,唱他萬遍警來人的李小龍

2

三個月大就演電影,原來是小童星

很多人都以為李小龍是中國人,但其實不是,李小龍的國籍是美國,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龍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是一位美籍華人,雖然是美籍華人,但是他對中華的熱愛,人人皆知。他的爸爸是李海泉,是一位粵劇醜生演員,在1948年初期,李海泉和廖俠懷、半日安、葉弗弱合稱“粵劇四大名醜生”,李小龍的爸爸,表演幽默含蓄,唱腔雄渾質樸,深為粵劇觀眾所稱道,在海外演出,也廣受華僑觀眾的歡迎。所以李小龍在很小的時候,便有機會接觸到演藝圈。

在李小龍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出演了他人生的第一部電影,當然,只是個小配角,那時候李小龍僅僅有三個月大,電影的名字叫做《金門女》,他飾演其中的一個小孩子,出生僅三個月就被父親李海泉抱上銀幕,估計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雖然是嬰兒,什麼都不懂,但是在這冥冥之中,似乎註定了李小龍以後的人生,會與電影有著千絲萬縷的不解之緣。

李小龍血液裡,流淌著武師的基因,他的爺爺李震彪,也就是李海泉的父親,在晚清時期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武師,在鏢局任鏢師,也是一方好漢。李震彪當初不希望兒子長大了做武師,整天過著出生入死,動盪不安的生活,所以不想讓李海泉走上練武這條路,他爺爺希望後代能夠過平淡而安穩的生活。可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孫子李小龍最後還是成為了練武之人,還成了一代武術宗師,而且李海泉在太極拳方面也頗有建樹,修行幾十年,造詣不淺。

在1940年那一年,日本吞噬了大半個中國。戰火連天,民不聊生,劇壇肅殺。身為粵劇名伶的李海泉,為了發展他視為生命的粵劇,舉家從日軍鐵蹄下的廣東逃到了香港。香港一隅偏安。然而,日軍對香港已成蟹鉗之勢。香港危機四伏,人心惶惶之下李海泉攜妻子去了美國。當時,美國遠離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是各國難民的避風港。所以,李小龍出生之後,也就成了美籍華人。

六歲的時候,李小龍進入嘉諾撒聖瑪麗書院開始唸書,小時候的李小龍,身體比較虛弱,李海泉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他練習太極拳,說到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其實李小龍接觸武術的第一個老師,不是葉問,而是他的父親。

八歲那年,在父親李海泉的幫助下,李小龍以李鑫的藝名客串參演了俞亮導演的《富貴浮雲》。後來李海泉看到粵劇在美國並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粵劇的觀眾多限於廣東籍的華人圈內,天地太小,他們又舉家返回了香港。

1950年,那時候李小龍十歲,他首次以男主角的身份演出《細路祥》。

在這部電影中,李小龍飾演一個從好變壞,從壞變好的孤兒,他將父母早亡、不甘貧窮而又良心末泯的小匪徒“細路祥”演得活靈活現,成為頗受歡迎的童星,他的演技還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好評,這部電影,成了李小龍進入影視的啟蒙之作。當時李小龍之父李海泉也在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細路祥》海報

有點小名氣之後,李小龍第二年有參演了一部電影,叫做《人之初》。

影片講述了兩對夫妻教育兒女不當,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災禍。在經歷變故後,他們均深悔昔日教子無方的故事。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人之初》海報

當然,這兩部電影都太早了,看過的人,寥寥無幾。

3

拜師葉問

李小龍13歲那年,也就是1953年(有人說是14歲,1954年),他拜詠春拳名宿葉問為師,大部分見證人的追述都認為李小龍拜師是基於葉問徒弟的推薦,其中張卓慶的可能性最大。

張卓慶,1940年出生,世界詠春功夫總會會長。詠春拳大師葉問入室親傳大弟子,已故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大師兄,澳大利亞籍華人武術家和海外詠春拳大師,擔任張氏詠春功夫世界總會會長、總教練。張卓慶少年在香港拜詠春拳宗師葉問為師,9歲便與同齡的李小龍認識併成為摯友,後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便是得力於張卓慶的引見。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葉問與李小龍

其實,在拜師的一刻,李小龍並不知道自己的師傅有多厲害,只是基於朋友間的信任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進了這個並不大的武館。

那一年,葉問已經61歲了。

葉問(1893年-1972年)原名葉繼問,曾經改名葉溢,祖籍廣東南海羅村鎮聯星譚頭村,出生於廣東佛山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學識淵博。師承陳華順、梁贊,十六歲那年,赴港就讀於香港聖士提反學校,並隨梁壁(梁贊之子)學武。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香港教授廣東人詠春拳;其封門弟子梁挺,將詠春拳傳揚國際,載譽全球,被讚譽為“一代宗師”。其弟子中最出名的是讓中國武術聞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龍。1972年12月1日,葉問於旺角通菜街居所內,死後葬於粉嶺蝴蝶山。如果看過甄子丹的《葉問》系列電影和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你應該對葉問會有非常形象深刻的瞭解。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葉問》甄子丹飾演的葉問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一代宗師》梁朝偉飾演的葉問

李小龍的這一進,就是七八年,李小龍21歲才離開。李小龍拜葉問為師之後,基於自己對武術的熱情,勤奮的學習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葉問那時候就看到了李小龍堅強的性格和對武學的痴狂。人啊,倘若痴狂於一種興趣,再加上勤於苦練學習,終會有所成就。

電影《葉問2》,李小龍初見葉問的霸氣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葉問對李小龍的影響非常巨大,不僅僅是在詠春拳的武術上面,還有種種的為人處世上。李小龍通過拜師,系統的學習了詠春拳,而且當時葉問也很開明,從來不反對李小龍繼續練習太極拳,當然也不反對自己的弟子與別的拳派過招,相反他還特別注重實戰訓練,因為他知道一個拳派要想生存下去,靠的就是自己的實力,習武者只有在“講手”或“實戰”中,才能不斷地完善與強大自己。這一切,均對李小龍影響至深。所以,李小龍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詠春拳中的“寸拳”是最厲害的招式,在一寸之內的距離,突然爆發強大的力量,將對手擊倒,而李小龍的寸拳可以把一名體重超過75公斤的人擊出幾米遠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在《歡樂今宵》上表演寸拳。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的寸拳

李小龍十七歲的時候,擊敗了拳擊冠軍查理·歐文,贏得聖芳濟書院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而在此之前,查理·歐文已經連續三年獲得了冠軍,當時在香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當時香港的中國人,總是受到英國人的壓迫與歧視,李小龍得到這一冠軍,為中國人出了一口氣。

4

他的電影之路

其實李小龍不僅僅是功夫了得,他的恰恰舞也是非常棒的,1958年,李小龍轉入香港聖芳濟書院高中部,也是在那一年,李小龍獲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如果你看過李小龍的傳記類電視劇《李小龍傳奇》,就應該有印象,在前幾集,李小龍便是在跳恰恰舞。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傳奇劇照,恰恰舞

也是在這一年,李小龍在李振輝的電影《人海孤鴻》中飾阿三。李小龍飾演片中的問題少年,表演很有光彩,這部電影,也是李小龍離開香港去美國前的最後一部作品。

《人海孤鴻》是香港第一部以青少年犯罪問題為題材的粵語片,反映了優秀粵語片工作者的藝術良知。這部影片把通俗劇提升到社會劇的層次,也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統籌評選出的103部最佳華語片之一。

後來,李小龍去了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上大學,他主修的是戲劇,也學習哲學及心理學等課程,也是在那時候,他擊敗了世界柔道冠軍木村政彥。

來到美國之後的李小龍,一邊學習,一邊拍攝電影,1966李小龍拍攝了《青蜂俠》

李小龍在這部電影中展現了靈活的拳腳手,受到了美國觀眾的追捧,使李小龍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明星,也讓他本人在美國站穩腳跟。李小龍在《青蜂俠》中是配角,因為李小龍是華人,向來以商業利益為第一要素的好萊塢,不能容忍一個華人,成為好萊塢的主演明星。老闆為保票房請的是好萊塢當紅明星,但李小龍的出色表演已經蓋過了男主角一號。不過《青蜂俠》在美國並不十分紅火,本想拍續集,最後卻不了了之。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青峰俠》劇照

之後的李小龍,有陸陸續續的參與了幾部電影,包括動作指導《破壞部隊》,出演《醜聞喋血》中的亞裔殺手,客串電影《可愛的女人》,客串電影《新娘駕到》等等。

1971年夏季,這一年李小龍31歲,他接受了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下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

《唐山大兄》中講述了在曼谷一家制冰廠工作的華人青年鄭潮安,經歷過多年的冤冤相報之後,領悟了人生,誓言不再與人打鬥,對別人的多次羞辱都忍耐下來,但當他發現這個製冰廠實質上是掩護壞人進行非法勾當的處所,且他人的逼迫到了無可忍受的地步,於是重施拳腳,與壞人展開大戰的故事。

這部電影預算只有10萬美元,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這部影片也是李小龍回港發展之後的首部作品,問世之後即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李小龍瞬間就登上了香港影壇天王的位置,可以看作是李小龍在功夫影壇的奠基之作。

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種繁複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準、狠,幾乎全部在兩招之內搞定敵人,迅猛犀利的拳腳以及高亢的嘯叫兼具個性與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唐山大兄劇照


1972年,李小龍出演了第二部電影《精武門》,一舉打破了亞洲票房紀錄,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看過。

在清末民初,霍元甲被日本人設計毒死,霍元甲的親傳弟子陳真趕赴上海拜祭師父,並暫時終止了和小師妹完婚的計劃,當陳真查明是日本人暗害了師父,便獨自闖入日本道館與一眾日本高手較量,最終陳真手刃了仇人,為國家與民族爭回了尊嚴。

這部電影,今仍是功夫電影代表作之一。本片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狹隘的復仇主題,將影片上升到民族大義,以其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引起廣泛共鳴。例子是陳真飛腳踢碎租界公園大門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木牌,將“東亞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著名情節。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精武門》劇照

李小龍痴迷於武術,自己開創了截拳道,並且以截拳道宗師身份,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這標誌著李小龍新創截拳道獲得國外武術界的權威公認。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此後,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遊戲》,還出演了好萊塢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了《龍爭虎鬥》,並親自擔任了主角,該片在美國放映時,在票房上擊敗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級好萊塢大片,好萊塢新的功夫片由此誕生。李小龍通過電影的形式,讓世界開始認識中國功夫。

李小龍在1973年3月,暫停了《死亡的遊戲》的拍攝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前往美國拍攝《龍爭虎鬥》,計劃著拍攝完《龍爭虎鬥》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之後再回來拍攝《死亡的遊戲》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不過他在美國拍攝完之後,返回香港之後,卻於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享年34虛歲,32週歲,他的人生很短,但是如同一顆劃破天際的流星,留下了絢麗的光芒。

李小龍生前拍攝了二十六部電影,參演了十部電視劇,作品在巨星裡面,算不上很多,但是經典不少,以至於後來的很多電影人與電影作品,都有模仿李小龍的痕跡。其實在李小龍身上,有一種說法,李小龍選擇演員這個行業,只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宣傳和發展他的武術理念罷了。他對武術的痴狂,遠遠勝於對電影的痴狂。

5

武術之道 截拳道

他對武術的痴狂,遠遠勝於對電影的痴狂。他在武術上很有建樹,廣為流傳的便是李小龍創立了截拳道,這是一類現代武術體系,由於李小龍的過早的逝去,使得很多人並不真正的瞭解截拳道。截拳道的釋義便是順其自然“阻擊對手來拳之法”或“截擊對手來拳之道’’,宗旨核心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它融合世界各國拳術以詠春拳、拳擊與擊劍作為技術骨幹,以中國道家思想為主創立的實戰格鬥體系構想,也是一種全新的思想體系。它與多數武術不同,是創立的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它是一種哲學思想和方法論。在世界武壇上獨樹一幟。

1962年4月,李小龍在 美國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就讀大二,租用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技術大為精進,他在此一時期的武術,可視為李小龍版本的詠春拳,外觀上跟詠春拳別無兩樣,但加上大量中上段踢法,當時李小龍稱這武術體系為“振藩國術”,可視為截拳道的原型。 1967年,李小龍正式確立其武道哲學“ 截拳道”之名稱。

所有動作應該越靈活越好,李小龍常用水來形容武術應該達到的靈活性;水有無限的靈活性,它透明可看穿,但有時也能遮蔽視野;水能分成兩塊,繞過東西,而在另一邊又合而為一;水很溫柔,但也很剛猛,能拔山倒樹。讓你的思維如水一般沒有束縛,招式變幻的偉大可以在水中得到啟迪。修練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於擊破石塊或木板,我們更關心的是用它影響我們的整個思想和生活方式。如果知識隨著傳統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傳統的陰影下,瞭解的只是老路子,你並不瞭解你自己。

他集合了詠春、太極、泰拳、空手道、 柔道、跆拳道、菲律賓武術以及 法國拳術等26種世界武道精華,創立了這一種全能、無規則搏擊的現代武道:截拳道(自我塑造之道):世界廣大武術愛好者所熱衷學習的李小龍截拳道,是一個自我塑造的實用型武道,練習截拳道實際上就是認識自我、實現自我、忠實表達自我!

李小龍和他兒子李國豪真的是意外死亡嗎?


李小龍能創立截拳道,得到如此高的武學成就,與他練習多種拳術有關,這裡就盤點一下李小龍的武術師傅,他的一生,得益於最重要的十位師父,沒有他們,可能就沒有李小龍。

李海泉,他的父親,教李小龍太極拳,他也是李小龍的啟蒙師父。

樑子鵬,李小龍在其門下,學到了太極真正的理論和實戰。

葉問,是李小龍最著名的師父,同時詠春拳是李小龍截拳道的武學基礎。

陳享,他是蔡李佛拳大師,李小龍苦練詠春拳的同時,向陳享學習蔡李佛拳。

邵漢生,他是李小龍的北派武功師父,教給李小龍的主要是節拳。

李峻九,號稱“美國跆拳道之父”,兩人互相學習武功,亦師亦友。

埃德·帕克,號稱“美國空手道之父”,兩人互相學習武功,亦師亦友。

肯尼·拉貝爾,號稱“美國柔術之父”,兩人互相學習武功,亦師亦友。

嚴鏡海,不在武術上,而是在肌肉和力量訓練上,他是著名的健身教練。

丹尼·伊諾山度,著名的菲律賓棍王,雙截棍大師,李小龍在雙截棍上的造詣之高,都是向丹尼·伊諾山度學習的。

李小龍的格鬥數據也常被人們提及:

李小龍的背闊肌:擴展時,周長可以超過1.12395米。

李小龍的騰空前踢:高度約2米5。(可以踢碎天花板上的燈泡)

李小龍助跑後騰空側踢:高度約2米。(可以凌空踢到NBA球星賈巴爾的頭部,賈巴爾的身高是2米18)

李小龍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數據。

李小龍用側踢可以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李小龍側踢可以將5塊懸空的厚木板踢碎,每塊木板厚度為1英寸。

李小龍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與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體重是260磅,李小龍的體重只有130多磅。

李小龍說: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加以運用;光是希望是不夠的,非去做不可。

6

李小龍傳奇背後的榮譽

周星馳說:李小龍是我的偶像,小時候在戲院裡看的平生第一部電影就是他主演的,接連又看過幾部他主演的電影后,我立志做一個武術家或是一個演員,如今我努力為之奮鬥的一切都是因為他。他在香港電影的歷史上是一個特例,是萬中無一的人,他有武功天分,又有天時地利人和。對我來說他不僅是武術家,還是創意人,他對武功的想法與之前任何一個門派都不一樣,總與別人不同,很多地方都是開創歷史性。還有就是他的遠大眼光,想想看,在他之前,功夫除了本土市場,其他地方並不知道,但是因為Bruce Lee,讓中國功夫和功夫電影風靡全世界,他是第一個看到功夫未來發展趨勢的人,一個真正的先行者。

成龍:沒有李小龍就沒有我。

李連杰:李小龍是我的榜樣。

美國柔術大師威利·傑伊:李小龍的武術理念比我們先進100年。

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李小龍是個偉大的人。他是那一領域中最為傑出的。我希望我能遇到他,因為我的確喜歡他的武術。他超越了他的時代。

七屆世界空手道冠軍查克·諾里斯:李小龍是個知識淵博的人,也是世界上武功最好的人。他的全部生命就是武術,再也找不到象他這麼棒的人了。

美國柔道之父傑尼·勒貝爾:他的出擊速度比一般人快兩倍,他的拳術、步法和他的踢技確實超群,如果說有武者為王,小龍則是王中之王,他是那個時代裡最出類拔萃的頂級高手。

美國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卡:對李小龍的截拳道推崇備至稱“他的拳術簡直太神了。

美國世界空手道冠軍鮑勃·華爾:李小龍的前臂異常發達,而且還擁有一雙鐵拳和十隻鋼指真是太可怕了。

1958年,獲全港恰恰舞公開大賽冠軍,併發行了紀念郵票、鈔票(2張)。

1959年,獲全港中學生拳擊冠軍。

1964年秋季,李小龍參加全美空手道大賽,擊敗冠軍查克諾里斯而榮登冠軍寶座,並與查克諾里斯成了摯友和師生。

1972年,獲金馬獎“最佳技藝獎” 。

1974年, 李小龍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一”,美國報刊讚譽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1975年,根據李小龍武學和哲學遺稿《武道釋義》編輯整理而成的《截拳道之道》一書由美國奧哈拉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出版後,很快被譯成9種文字暢銷全球,被歐美武術界奉為“武道聖經”。截止1999年,前後重印40餘次。

1976年至1977年間,美國奧拉哈出版社分四冊出版了李小龍另一武學專著《李小龍技擊法》,也迅速以9種文字風行世界。  

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死亡遊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

1986年,被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

1992年,《黑帶》雜誌23週年紀念活動“國際武壇最具影響力八大武術家”評選,李小龍名列八大之首。

1993年,美國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1993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二十週年紀念鈔票。

1998年,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巨星獎” 。 

1998年,獲美國演藝同業公會“終身成就獎” 。

1998年,獲《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1999年,美國政府頒授李小龍“多米尼加藝術獎”美國演藝同業公會授予李小龍“終身成就獎”。

1999年,李小龍入選美國《黑帶》雜誌“十大世紀武術家”榮譽榜,位居榜首。

1999年6月,美國《時代》雜誌將李小龍評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2000年,金氏世界紀錄,李小龍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與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體重是260磅,李小龍的體重只有130多磅。

2000年,美國政府宣佈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六十週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007之後的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藝人,也是華人中的第一人。

2003年,美國《黑帶》雜誌推出李小龍逝世三十週年紀念專輯,專題按語“改造世界的男人:李小龍對美國武術界的恆久影響”。

2004年,英國傳媒協會特為李小龍頒發“傳奇大獎”。

2005年,獲國家“中外文化交流突出貢獻獎”。

2005年,美國探索頻道推出《李小龍之截拳道》。

2005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百年光輝之星”獎。

2005年,獲“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傑出貢獻獎”。

2005年,當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2007年,入選英國Total Film雜誌“50大電影英雄” 。

2008年,國際健聯官方雜誌《肌肉與健美》,再次推出封面專題《李小龍:健身的傳奇》,探討李小龍的功夫健身之道。其專題文章如從評價李小龍:“在他之後,健身界出現了很多令人驚異的身材,但惟有李小龍的肌肉是最協調與最平衡的。這已經成為評價他人的一個標準——這個標準至今仍是健身者們渴望達到的。”

2008年,世界最強MMA(綜合格鬥)組織美國UFC與美國李小龍教育基金會聯合,共同推介李小龍。UFC主席達納·懷特讚譽李小龍為“MMA之父”,他明確指出:“李小龍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所宣揚的每一件事情,在MMA大賽從90年代初期以來的發展中,都一一得到了驗證······他是武術發展到現在和為什麼今天MMA大賽能夠存在的原因。”

2008年,被譽為世界武術大師和電影大使影視榮譽。

2009年,美國曆史頻道推出李小龍紀念特輯《李小龍如何改變了世界》。

2009年,美國國家廣播評選出了影視作品中的十大鐵血猛男形象之一。。

2009年,美國《Total Film》雜誌最近選出67部改變世界的電影,其中李小龍主演的《龍爭虎鬥》入圍,雜誌指該片帶起了七十年代的美國功夫熱潮。

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後來他的兒子李國豪死後作伴同此。這位僅僅活了33歲的李小龍,成為了年輕人們心目中永遠的蛟龍,一生短暫,但是他超越了他的時代,他用33歲和四部半經典電影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傳奇。梨園子弟詠青春,跨海猶平拳道真。

一掃病夫龍骨傲,唱他萬遍警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