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研究系列:紮根消費,擁抱產業的趨勢

互聯網行業研究系列:紮根消費,擁抱產業的趨勢

(圖/攝圖網)

先來看幾個案例,騰訊領投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法大大,佈局電子合同市場;阿里20億元投資酒類電商1919,致使酒飲新零售獨角獸誕生;百度通過投資匯電雲聯為售電公司與發電企業提供數據分析與價值服務,經緯中國加碼跟投樹根互聯,拓展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佈局……面對著這些案例,相信大家也能模糊地感知到一種趨勢:這些互聯網巨頭在2019年裡進行戰略投資的相似性似乎在驗證著什麼變化。

其實,這樣的變化,早就發生了。在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前夕,馬化騰就說:“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已經接近尾聲,下半場的序幕正在拉開,而其主戰場正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移”並提出“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的口號。

互聯網行業研究系列:紮根消費,擁抱產業的趨勢

1.何為產業互聯網?

那麼產業互聯網是什麼呢?產業互聯網的狹義概念指的是GE公司於2011年提出的工業互聯網;廣義概念則是“產業+互聯網”,即藉助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ICT技術,實現工業製造、農業生產、政府公用事業、社會保障、金融、能源等行業的互聯網融合,從而重構傳統產業的管理模式、供應鏈,提高生產效率,加速轉型升級。從這個定義中,我們能看到兩點變化:第一點,產業互聯網將互聯網服務主體,從消費者轉向機構、企業以及產業,能夠基於C端積累的經驗更好地服務B端。第二點,產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各環節的內外部連接,以互聯網技術賦能產業,通過整合優化產業鏈,去除不增值冗餘環節,精準匹配供需以及數字化改造生產線等方式,來提升產業效率,實現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協同升級。


2.產業互聯網的組成部分

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王慧文也曾說到:“消費互聯網跟產業互聯網之間的融合”就像“火車和坦克的接軌”。比如說火車載重量很大,能耗比較低,跑得很快。坦克有戰鬥能力,地形適應性強,什麼地形都可以去。那我們來看看,被稱之為“坦克”的產業互聯網,是什麼結構?

互聯網行業研究系列:紮根消費,擁抱產業的趨勢

產業互聯網主要是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虛擬經濟,與社會保障,數字內容,傳統產業等諸多領域,實現有機的融合,提高相應的效率,進而加速轉型升級。它不僅可以將企業與企業,將產業的上下游連接起來,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連接了兩側企業內部的個體與數據,可以對傳統產業的業務和產業鏈進行重構。


3.產業互聯網將如何變化?

那麼再來看看,在行業格局中有兩個核心問題:第一,基本趨勢將會如何變化?第二,產業互聯網的基本格局,誰是產業互聯網的主力軍?不妨從第二個問題確定主體,進而根據力量的動態變化來推測未來的格局發展趨勢。與消費互聯網不同,在這一場變革中,傳統組織將是產業互聯網創新的主力軍,而互聯網企業是產業互聯網創新的牽引者。儘管中小企業總量指標突出,產業互聯網的實質性進展仍有賴於佔據中國經濟核心命脈的大中型組織是否積極採納相應解決方案。同時,產業互聯網未來在格局上將更分散,在推進上將更緩慢,因為產業裡面常常涉及到重資產、投資、消費者行為的變化等都是非常緩慢的,所以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結合,並不是快慢之間的結合,還受完全不同的生產機體、運作方式、文化包括價值觀等,所以這兩者結合到一起會產生非常多的困難。

互聯網行業研究系列:紮根消費,擁抱產業的趨勢

上述所示的矩陣可以用來描述產業互聯網格局。各行業數字化進程都離不開產業互聯網生態共同體,但不同行業特徵下可能出現不同的主導力量。兩個行業因素尤其重要。一是中小企業佔比。在中國,關鍵性產業通常還是大中型企業主導。二是數字化紅利。在某個特定時點對某個特定行業,產業互聯網有可能帶來商業模式顛覆,有可能只帶來運營效率提升。這樣一來,可以得到四個象限。注意,隨著時間推移,同一行業所處的位置可能發生變化。

在右上象限的行業,數字化紅利大、中小企業佔比高,通過平臺賦能、資本整合、直接進入等策略,互聯網企業主導行業數字化進程的可能性較大。零售就是這樣的行業。實際上,目前互聯網企業把零售行業當作產業互聯網化的標杆戰場,不僅通過賦能使能的方式整合中小企業,並且還通過資本的方式直接謀求對龍頭企業的控制。這兩種策略,後者是不正常的,不可持續的,是特殊階段的特殊行為,不可能成為產業互聯網的一般策略。

上述策略在數字紅利低、中小企業佔比低的左下象限行業難以奏效,也缺乏相應的激勵,因而該象限的行業數字化將由傳統企業主導。由於缺乏互聯網企業這個牽引者,或者說鰱魚,該領域的數字化更多依靠傳統行業內部孕育的力量。對於數字化紅利高但大中型企業為主的左上象限行業,互聯網企業努力強化解決方案提供能力,而該領域的領頭羊亦可能強調自主數字化進而具備對外輸出的潛在可能。這將促成複雜的跨界競合和激烈的技術性併購,並且焦點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演變。比如,汽車行業在風險資本的推動下,以互聯網和IT為牽引,先進生產要素已經初具規模,但如何把解決方案部署到量產車上,不得不寄望於車廠在未來發揮主力軍作用。產業互聯網紅利相對較低而中小企業佔比較高的右下象限行業,短期來看,更可能通過功能性、工具性平臺的跨行業水平擴張覆蓋。這時,互聯網化的IT企業依託渠道和產品優勢,可能比純粹的互聯網企業有優勢。中期來看,當優秀的原生性產業互聯網企業(不是提供商而是運營商)找到了提升紅利的方法,各種資本可能入局支持其整合市場。


4.產業互聯網的產業鏈?

互聯網對產業的影響是全面而深入的,從細分領域來說,互聯網向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產業鏈各個場景下沉,隨著在各個場景不斷深入,逐漸形成了產業互聯網的四個細分領域:工業互聯網、B2B電商、供應鏈金融、現代物流交付

互聯網行業研究系列:紮根消費,擁抱產業的趨勢

除了在產業鏈中各場景的應用外,產業互聯網還包括了為企業提供互聯網相關服務的支撐服務平臺。互聯網本身的高效實時、跨區域、普惠等特性與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的結合將有效提升生產效率。而互聯網更是產業優勢平臺價值的催化劑,擁有線下優勢資源的產業平臺,藉助互聯網可以實現信息平臺、交易平臺、定價平臺等多重功能,進一步增強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比如在生產環節,在互聯網時代產品設計上將會更加強調用戶的參與,尊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小米從一開始的就強調用戶的參與感,讓用戶參與到設計中來,小米論壇作為一個產品論壇,他的流量10倍於同行網站,日活躍用戶數100萬,日發帖量30萬。


不妨暢想一下,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深層次的變革將會成為重中之重。傳統企業將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來完成經濟轉型和升級,形成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產業互聯網是企業內部及整個產業鏈的互聯網化,讓管理者站在整個產業的角度重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實現提升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