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各位little women節日快樂!

《小婦人》也是個經過無數次改編的經典了(雖然我沒看過原作):生長在上世紀美國平民家庭的四姐妹的故事。

主要分為十幾歲的少女時期和二十幾歲的少婦時期兩個時間點。交叉敘事,雖然轉場的時機抓的很妙,兩個時間點的色調也有很大差別——少女時期明顯亮很多,但我承認我一開始角色和時間點都認不清,也不知道算我的問題還是電影的問題。當然,看到後面就好很多了。

祝各位little women節日快樂!

第一女主角jo,作家人設對我胃口(肝帝恐怖如斯)。追求靠教書和寫作養活自己不需要男人,很女權,正牌的女權。那句預告片裡就有的“女性身上有很多東西,不是隻有愛情”的臺詞我也很贊同。只不過,因為是個太標準的女權角色了,說來也不少見,反而在《小婦人》中顯得更加特別的是meg和amy。(ps.自己不懂戀愛有什麼好所以拉著姐妹都別談戀愛,這點挺可愛的,確實是現實中常見的女孩心態)

祝各位little women節日快樂!

Meg拒絕了jo所說的成為著名女演員浪跡天涯的夢想,選擇和愛人結婚組建家庭,“不能因為我的夢和你的夢不一樣,你就說它不重要”。雖然我本人在[功成名就]和[結婚生子]中間會選擇功成名就(如果有第三個不用工作不帶孩子不愁吃喝的鹹魚選項那也不是不可以考慮)但如果有人真正的夢想就是組建家庭,那這個選擇也一樣令人傾佩,被社會裹挾了自己真正的願望才是可悲的。

當然,meg演戲的天分在電影中和其他姐妹的天賦比起來是最不明顯的一個,jo的那句“你比那些名演員演的都好”也不知是否出於衝動/年少無知/姐妹濾鏡,但假設jo說的那句是真的……才能的正確使用方式,就又是另一個跑題的話題了。

祝各位little women節日快樂!

而amy,既不像jo那樣相信自己的才能,也不像meg那樣選擇真愛,而是選擇傍個大款嫁了(當然,真愛正好也是個大款),“既然找個有錢人嫁了就是這個社會女性應有的生存方式,那我有什麼好為此羞恥的”。這在當時那個社會,是對某些既覺得女人就該找個好人家嫁了又覺得這樣沒良心的雙標人士,鏗鏘有力的反駁。現在嘛,可能力度要弱了點,但還是有很廣泛的應用空間。

所以說,《小婦人》確實不愧為女性群像,放在上世紀的美國不說,放到現在,幾位角色的代表性也沒有過時。(beth,彈鋼琴和照顧窮人都是閃光點,可惜或許是戲份不足,總覺得她遊離於主線之外,甚至有點工具人)

祝各位little women節日快樂!

jo和amy的愛情糾葛嘛,初戀組很甜,有著孩童時期特有的兄弟似的愛情,更是兩個與社會主流格格不入之人的心有靈犀。他們分開的原因我也很服氣:“我們在一起遲早會傷害彼此”。

兩個人都不沉穩,這倒,不一定100%會有問題,但是甜茶無法理解jo的寫作愛好這一點,至少和soulmate無緣了(如果扯可以彼此慢慢磨合的話就沒完沒了了)。所以甜茶和amy結婚,說“我也愛她,和你不一樣的愛”這我也服氣,畢竟amy是個處事比jo入世但內心也很聰明清醒的女孩,是個客觀上主觀上都挺好的選項。

祝各位little women節日快樂!

amy和甜茶在巴黎的互動多少也拍出戀愛的感覺了,所以我覺得最莫名其妙的感情線倒是jo和教授。雖然教授的人設讓我一看就知道他和jo有戲,但我確實沒有看出一丁點情愫的感覺,可能也就開頭那個on fire還有一點吧,結果最後所有人都說jo的真愛是他???

當然,這個結局嘛……interesting。jo在這部《小婦人》裡面最終沒有結婚完全可以實錘都不需要分析,畢竟jo自己都這麼說了。“雨傘下”肯定是因為書商要求改的結局,“真愛”那一塊是不是這我不太確定。雖然結婚生子是個同等美好的選擇,但既然四姐妹中有兩個結婚一個去世,剩下一個neither,不也挺好?更何況jo就影片中的表現,我也覺得“雖然不戀愛有點寂寞但我還是更愛自由”這樣的結局更適合她。

祝各位little women節日快樂!

《小婦人》大賣(這倒肯定是事實),jo在老家辦了學校,讓一群親朋好友在其中教學的結局我希望是真的。畢竟雨中追出去不一定要談戀愛可以談事業嘛,和我簽訂契約成為學校老師吧,不也挺好?而她的姐妹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發揮她們的天分,既能賺錢又能堅持愛好,真心是個美好的happy end(如果beth還能當音樂老師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