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新海誠的電影很平靜,如果不是很感興趣,看著看著可能會睡著哦。

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言葉之庭》,之後又搜到了《秒速五釐米》《你的名字》《天氣之子》來看。毫無例外地都講到了愛情,毫無例外地很文藝,文藝過了頭,甚至讓人覺得膩。我一直覺得看動漫需要一種能力,一種心態,如果你不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麼是看不下去的。而我沒有這種能力……看動漫在電影院睡著過兩次……《秒速五釐米》刷過三次,第三次專門是為了寫這篇文章去刷的,但也沒看懂什麼,之所以繼續寫,是因為剛刷完第三遍的我打開微博剛好看到關於這部劇的推薦。我覺得是一種緣分。

《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有兩個小孩子,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在一個班級裡上學,都是轉學生,都喜歡看書,也都不喜歡體育。這麼多的相似之處,足夠讓兩個孤單的孩子靠近彼此,成為朋友了。如果性別不同,當然還會產生像愛情那樣的東西。

十三歲的貴樹和十三歲的明裡,就這麼戀上了。別說小孩子不懂愛情,大人們除了錢和上床又懂得什麼呢。

時間飛逝,兩人很快就畢業了。貴樹和明裡約好了要上同一所中學,然後,然後明裡因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去另一個城市生活,當然也就要告別她喜歡的貴樹君了。

悲傷就這麼來了。

《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明裡打電話到貴樹家裡,不斷地道歉,哭泣,好像她做錯了多大的事一樣。

貴樹也很難過,但小小年紀便顯露出了渣男本質。作為一個男孩子,他只顧得難過了,卻沒有一句話去安慰一下電話那頭哭的稀里嘩啦的女孩。

悲傷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我們年紀太小,愛情降臨的時候我們什麼也握不住。

倆人就這樣分別了,半年後貴樹收到明裡的信,信中小女孩真摯的口吻講述著自己生活瑣事,參加什麼社團啦,天氣怎麼樣啦,自己剪了短髮啦,最後一句說道,貴樹君,你還記得我嗎?

你還記得我嗎?

記得我嗎?

真的好虐。

這是赤裸裸的告白了吧!

《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突然一想,好像大多數時候都是明裡在主動了,主動打電話告訴貴樹自己要搬家,主動寫給貴樹第一封信,包括後來的主動約貴樹見面。這也就為最後的結局做了鋪墊,誠哥的電影一向如此,只要你敢表達,敢說出我愛你,那麼最後兩個人一定會在一起。如果你不敢,猶豫了,遲疑了,那麼不好意思,不管多愛都註定要陌路。

咱也不知道新海誠年輕時到底經歷了什麼……

有了第一封信就會有第二封信,兩人開始書信來往。讓貴樹有點奇怪的是,在明裡的信中,始終都是一個人,沒有朋友,沒有夥伴。

如果有呢?如果……不可以想下去,可能會不再相信愛情。

《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後來貴樹和明裡約了見面,時間是兩週後的晚上七點,地點在一個小車站。

那天下著大雪,貴樹帶著自己寫給明裡的表白信坐上了電車。看到雪,我就覺得,臥槽,這車要晚點。太俗了吧!

果然如此,列車一輛接一輛地晚點,原本約好的七點,當貴樹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晚上十一點了,甚至還丟掉了那封表白信。

這四個小時裡,站在電車上的貴樹和在車站的椅子上坐著的明裡分別在想些什麼,恐怕沒人能準確地說出來。只是當貴樹走進車站,明裡看到他時,抓著他的衣角,輕輕哭了出來。

《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這個女孩把貴樹當做依靠,以前是心理上,這是第一次在身體上,兩人分別後逐漸拉長的距離,似乎在這一刻以光速修復。

兩人走出車站,漫步在月光下的雪中,然後,在一個小木屋裡度過了一整個晚上。

次日清晨,在櫻花樹下擁抱,接吻,然後再次分別。

《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這一別就是十數年,可能明裡有了新的朋友,也有女孩暗戀貴樹,可他心中始終想著明裡。

再一次相遇是一個春天,可再也不會一起看櫻花了。地鐵站裡兩人擦肩而過,連回頭去看的勇氣都不再有。

這一年,他們27歲。

《秒速五釐米》:人與人的距離,普通人的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