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請回答1988》可以算得上2015年以來韓劇的扛鼎之作,不僅獲得了韓國第52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電視劇提名,而且直到現在為止,依然是豆瓣評分最高的劇集之一,豆瓣評分高達9.7分。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請回答1988》是《請回答》系列電視劇中的一部,也是口碑最好的一部。它的故事非常簡單,只不過是講述了居住在首爾首爾雙門洞小區裡5個家庭的日常生活。

這五個家庭分別姓成(兩家)、崔、金和柳。巧合的是,5家人裡都有一個生於1971年孩子,成德善(女)、成善宇、柳東龍、崔澤和金正煥。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三個男孩同在雙門洞男子高中上學,女孩在雙門洞女子高中上學,只有崔澤是一名專業圍棋手。

1988年,5個孩子馬上就要年滿18歲,青春年少的他們,不僅面臨著高中生涯的結束,還面臨著大考的壓力。而且,在最質樸無華的童真友誼之中,正在暗暗萌生著令人痛苦又甜蜜的愛情之花。

雖然5家人的經濟基礎不同、社會地位不同,但他們就像生活在不同屋簷下的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演繹出一段非常美好的鄰里生活。

那麼,為什麼一部既沒有生離死別,又沒有燒腦劇情的普通生活劇,能夠得到這麼高的評價,還能獲得從中年大媽到青少年的一致喜愛呢?

我認為最關鍵的一點,是這部劇反映了亞洲文化特別是東亞文化中,人們對於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傳統認知,符合了儒家思想對情感的表達。


韓國受儒家文化影響至深,它的“文化立國”政策中最關鍵的內容就是挖掘儒教的精髓,把傳統文化的背景融入到現代生活之中。因此多年來,韓國出產了一大批以“儒教八德”——即“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為核心的現代家庭倫理劇,在整個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產生了很大影響。

據現存韓國最古的碑刻資料“廣開土大王碑”的記述,從高麗開國君主東明王的治國遺訓“以道與治”中,即可窺見儒教的影響,而從碑文讚揚廣開土王的治績中,更可看到儒教政治原理的實踐。

韓國至今保留著專門教授儒家文化典籍的高等教育機構——成均館大學校,併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教授儒學的學校。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這個“成均館大學校”的校訓即為:仁、義、禮、智,可以說,非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辦學思想。

而在《請回答1988》中,五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無不滲透著濃濃的儒家文化色彩,使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觀眾們很容易從中找到具有強烈共鳴的情感元素。

一、儒家“孝”思想貫穿下的親情表達

在《請回答1988》中,有五個家庭,除了柳家出場次數相對較少之外,其他四個家庭的親情戲都非常多。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各個家庭雖然姓氏不同、家庭經濟狀況不同,但對於孩子的管教都充滿了儒家“孝”文化的色彩。

韓國儒教最權威的教育機構“成均館”館長崔昌圭曾說:

“韓國幾乎人人都知道孔子,有將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過儒教思想的薰陶。而“孝”則是人倫的根本,也是人類的天性。從小學階段開始,每個人便要徹徹底底地接受孝行教育。”

在《請回答1988》中,“孝”幾乎是貫穿整部電視劇的核心。無論父子、母女還是與上一代人的關係裡,“孝”都展現出了最溫暖、最美好的一面。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1.典型的儒家父子關係:鳳凰堂和崔澤

裡面最典型的一對父子是崔家父子,也就是被稱為“鳳凰堂”的崔武盛和他的棋手兒子崔澤。崔澤作為一名專業棋手,是全國人民心中的偶像,但在“鳳凰堂”心中,他只是自己最心愛的兒子。無論對於孩子的安危成敗有多麼擔心,他也不會表現在臉上。

比如:崔澤所有的比賽和獲獎新聞他都會認真去收看收聽,並會細心的把這些新聞收集起來做成剪報本珍藏。但是,在外人誇崔澤或者來報告喜訊的時候,他卻總是裝作淡然的樣子,好像完全不在意,並說:“過於在意比賽結果,會給孩子很大壓力。”

最典型的一次,是當新聞誤報了飛機滑出跑道事件後,他在家裡急的差點要犯心臟病,連崔澤的抽屜都砸壞了,但當電話接通的時候,他立即壓制了自己的情緒,裝作好像輕描淡寫的樣子,讓崔澤好好休息、按時吃飯,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而崔澤對於鳳凰堂也是如此,無論他有多麼擔心父親,也總是用非常剋制的方式去關心父親。唯一的表達方式,就是按時彙報自己的行程和比賽結果,不讓父親擔心。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有次崔澤的比賽時間與父親的生日衝突了,雖然鳳凰堂心裡很難受,但並沒有說任何一句挽留的話。而崔澤雖然深感愧疚,依然赴日本參加了比賽。只不過,在比賽結束後,他專門跑去給父親買了一份生日禮物。並提前到當晚的航班第一時間趕回家,將禮物送給了鳳凰堂。

到了影片後半部分,當得知父親想要與好朋友善宇的母親結合為一個新的家庭時,崔澤對善宇說:“有次我從棋院提前回家,看到父親獨自一人在用開水泡冷飯吃,我心裡非常難受。父親這麼多年為了我,一直沒有顧及過自己的生活,這次他能夠與你的母親結合,我很高興。”

鳳凰堂有次在與鄰居們聊天時說:“我希望崔澤的性格外向張揚一些,不要太隨我。我的性格就是太悶了。”但實際上,崔澤之所以能夠在圍棋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與性格沉穩、內向低調有很大的關係。

這樣的父子之情,完全是一種“長幼有序”的儒家情感表達方式。也是導演企圖通過電視劇傳達給觀眾的一種儒家思想:想要孩子取得成功的根本,在於父母的潛移默化和以身作則。

孔子云:“無言以教”、“里仁為美”。也就是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靠說教,而是要以身作則,將教育蘊含於日常生活之中,以自己的態度去影響孩子,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2.典型的母子關係:善英和善宇

在《請回答1988中》,善英是一個寡居的婦女,獨自一人拉扯著兩個孩子。她溫柔堅強,雖然日子非常艱辛,但始終不改樂觀的人生態度,所以兩個孩子最終也都發展的非常優秀。

在她家裡,有著最典型的“母慈子孝”的儒家母子關係。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她的大兒子善宇,是全劇中最懂事、最聽話、也是日常表現最突出的孩子。當別的孩子向母親要一萬韓元零花錢時,他只向母親要1000元零花錢。因為他知道,母親每月的收入就只有6萬元的撫卹金。

其中有一段情節最能反映他們之間的情感互動:由於善英每天要照料家務和妹妹,每次給他準備午餐盒飯時,總會出些小狀況。而善宇無論怎樣,都會將母親做好的飯菜默默吃掉。當母親問到時,還會裝作很高興的回答說:“很好吃哦,我都吃完了!”有次,母親炒的雞蛋裡掉進了雞蛋皮,中午他沒有吃完。晚餐時被好朋友請去吃了麥當勞,所以飯就剩下了。

夜裡,當他回到家,看到母親還躺在客廳裡等他,於是他趕緊跑到旁邊的樓梯上,偷偷吃掉了剩下的午餐。當看到母親時,立即說:“您做的午餐太好吃了!我都吃完了!”

劇中有段旁白是這樣說的:

“只要能讓媽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料理王,再難吃的便當,吞下去就是了。陷在幸福的錯覺中,沒必要急忙說出真相。偶爾,錯覺反而讓人更幸福。”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對韓國人來說,孝是十分重要的。“孝”要時時貫穿在家庭生活之中,貫穿在日常行為之中。每個子女都要供養、服侍父母,使父母晚年享盡天倫之樂。而且必須遵守家族禮儀,堅持一輩子孝順父母。

不僅如此,韓國人還認為,只有親其親,才能親他人,敬其親,才能敬他人。在家盡孝,在國才能盡忠。可以說,孝是韓國人最重視的道德素養,也是個人道德修養的根本體現。

二、儒家“仁”思想影響下的友情鍛造

韓國著名儒教學者宋榮陪認為:

當代多元價值社會面臨價值混亂的危機,使個人在做人處事上難以找到標準的生活規範,在傳統精神文化與現代物質文明的衝突中,傳統和儒家倫理仍然具有現代意義。

所以在韓國民眾的思想中,無論是夫妻之間的相敬互愛,父子之間的仁慈孝順,兄弟之間的友愛恭敬,都是最為世人所重視的要素,也是是社會穩定的基本要素。

儘管現代家庭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同居共處,但和睦溫暖的家庭仍對整個社會的和諧極為重要。良好的家庭關係可以輻射四鄰,甚至可以帶動整個社區和社會,“推己及人”,讓整個國家民族都沐浴在和諧溫情的關係之中。

這在《請回答1988》中,也有十分清晰的體現。

1.典型的鄰居關係:金、成、崔、柳五家的深厚情誼

在電視劇中,反映鄰里關係的鏡頭大量出現,無論是從電視劇開頭結尾時,所有孩子們都擠在一間小屋裡看電視,還是中間穿插的大量成年人一起吃飯、一起商量事情等鏡頭,都不難看出,在雙門洞這條小街區裡,有著非比尋常的鄰里關係。

比如電視劇有個細節,那就是:每天早上都有一個男主人要負責打掃門前街道,很顯然,這個打掃衛生的人是輪值的。這樣的輪值制度何時起源的,觀眾不得而知,但一定已經持續多年了。大家默契的維護著這個小社區的衛生和安全,就好像一家人那樣。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而最典型的反映鄰里關係的情節,莫過於善英在應對母親的突然襲擊時,跑到金家搬東西的場景。善英由於寡居,家庭生活非常侷促,連面霜瓶子都空了。有一天,她母親突然打電話來說自己要到家裡來看看。善英怕母親看到自己生活的狀態,心裡難過,就跑到金家去求援。

金家主婦羅美蘭剛好不在家,她也不客氣,直接指揮著金正峰、金正煥兩個孩子,從金家搬來了泡菜、大米、魚肉,還有大量的煤球,最後乾脆連羅美蘭的化妝品也搬過來了。

這段情節可以說十分深刻的反映了鄰里之間那種真摯的、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關係。

這樣的情節可以說,在《請回答1988》中曾多次出現,表現了這五家人榮辱與共、相互扶持的“近鄰”狀態。比如在崔澤外出比賽時,所有父母路過他家,都會去問一句鳳凰堂:“怎麼樣?結果出來了嗎?”

再比如:成德善參加奧運會開幕式,擔任舉牌禮儀員的時候,整條街的人都坐在電視上等著看她出場。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還有善英的房子被法拍的時候,一個小區的人都努力幫她湊錢,好讓她能順利度過難關。還有鳳凰堂因為腦溢血住院的時候,4、5家裡的主婦主動到醫院送飯、照顧他,沒有一個找藉口推諉……

所有這些令人感動的細節,背後都是儒家“仁愛”的思想作為支撐。

韓國著名儒學家琴章泰先生指出:

“在民族的思想領域中,儒教從開始直到今天一直作為一個軸心在起作用。”

儒家文化強調人的群體性,主張“以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愛人者人常愛之,敬人者人常敬之”。而韓國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儒家思想的傳承,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升學的整套國民精神教育的教材,始終把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倫理作為載體,即通過傳播儒家倫理來達到鑄造韓國民族精神。

2.典型的發小關係:金、成、崔、柳5個人的友誼

在《請回答1988》中,5個同年出生的孩子,金正煥、成善宇、成德善、崔澤和柳東龍,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同時,也是情同手足的異性兄妹。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在他們的身上,也能深深折射出儒家“仁愛”文化的巨大影響。

首先就是他們之間平等互助的社會地位。在五個孩子中,成善宇、成德善的家庭條件最差,其他幾人的家庭條件都相對好一些,尤其是崔澤,是全國知名的圍棋冠軍,一年的收入達到1億韓元。

但是,他們5個孩子在一起時,卻絲毫沒有任何自卑或者驕傲的情緒。貧窮的善宇不僅不會被人看不起,反而因為從小穩重老成,受到大家的尊重。而崔澤呢,即使再有錢,跟發小在一起時也不會自傲。

“錢”這個東西,在這5位發小的生活中,好像處在極端次要的位置。雖然有時他們也在一起聊聊家裡的問題,德善也會抱怨爸媽沒錢,每次都吃剩飯,但卻並不因此而自卑。5個人的關係始終都是一種非常純潔的“青梅竹馬”的關係。

在電視劇中,崔澤和金正煥同時愛上了成德善,兩人雖然知道對方跟自己的心思一樣,卻並沒有與對方疏遠,而且為此都壓抑了自己的情感。特別是崔澤,原本已經打算向德善表白了,卻因為正煥的緣故,放棄了表白的機會,目的就是不傷害三個人的關係。

而正煥也是一樣,當知道崔澤愛的是德善時,就開始迴避與德善在一起的機會,為的就是不讓崔澤難受。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這樣的一種發小關係,是典型的儒家道德中“發乎情、止乎禮”的情感處理方式。在儒家文化中,“仁”和“禮”是都非常重要的概念。韓國電視劇裡,晚輩遇見長輩,一定要鞠躬同好,不管一天之內見多少次,這一禮節都是不可少的。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無論是出門還是回家,也一定要大聲告知,以表達對家人的禮貌。

儒家文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能自覺做到守“禮”,社會成員之間就能自然而然的相處融洽。而在韓國呢,儒家的“禮”不僅僅表現在人與人之間鞠躬、問候之類的“禮節”,更強調了不要做“不合適”的事情,比如說不要妨礙到別人,讓別人不舒服。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有一句話叫“遠親不如近鄰”,說的就是在市井生活中,由於距離的影響,人們與身邊鄰居的關係會拉的比較近,而與距離較遠的親戚則逐漸疏離。

而在《請回答1988》中,這五家人的關係正是真正意義上的“近鄰”,不僅能夠互幫互助,而且始終按照儒家處理人際關係原則來協調各方面的關係。

大家始終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儒家道德標準來建設共同的家園。

可以說,《請回答1988》之所以在豆瓣上持久獲得高評分,不僅是因為它的劇本優秀、演員表演出色,還因為它將現代生活中越來越缺少的“忠孝仁愛禮儀”,用了非常樸素的視角進行了演繹。

豆瓣9.7《請回答1988》|解析儒家文化視角下的韓式情感表達

從這部劇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

儒學已然融入韓國民族的潛意識之中,變成了他們獨特的民族集體性格;同時儒家在韓國的滲透已經大眾化,貫穿於韓國的日常起居和現實生活中,無論生活習慣和人際關係,都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響。

在今天,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崇尚西方自由個性的文化,而這部劇卻將儒家文化的魅力用溫情的日常生活表現的淋漓盡致,讓生活在相同文化淵源下的人們都得到了很大的精神慰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