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石灣窯綠釉窯變釉雙耳罐

廣東石灣窯綠釉窯變釉雙耳罐,高12.5釐米,口徑8釐米,足徑7釐米。器外施綠釉至腹下,腹下無釉露土黃色胎體,罐內壁滿釉,由於釉層在經高溫燒製過程中交融流動產生窯變結晶釉,十分美麗。胎壁較薄,手感輕巧秀美,拉坯痕跡清晰可見,平底無釉,仔細觀察可見類似手指紋的線割痕。

廣東石灣窯綠釉窯變釉雙耳罐


雙耳罐釉面光鮮亮麗,開細紋片,器身內外施不同色釉,內壁窯變萬千讓人充滿遐想,外表綠釉蒼翠,秀色可餐。 這樣一件精美絕倫的小罐讓人愛不釋手,但是其究竟是哪個年代,歸屬哪個窯口呢?

廣東石灣窯綠釉窯變釉雙耳罐


首先從此罐胎釉和造型分析應當不是宋代鈞窯,但劃為宋元以後的鈞窯系應當沒有問題。由於宋代五大名窯中的鈞窯以窯變釉聞名遐邇,特別是鈞窯中的窯變紅斑,月白釉更是家諭戶曉,民間更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窯一片"之說,由此可以看出鈞窯瓷在當時被熱捧的程度。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在宋元以後南北窯場普遍生產仿鈞窯產品,其中以仿鈞揚名天下的當屬廣東石灣窯產品。晚清瓷學家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稱廣窯:“宋南渡後所建,在廣東肇慶陽江,胎粗而色褐”,即(灰色)。廣窯又稱泥均,尤以善仿宋五大名窯中“鈞窯”之窯變;但無紅斑,卻也獨樹一幟"。根據此文分析將這件綠釉雙耳罐斷為石灣窯比較可靠。

廣東石灣窯綠釉窯變釉雙耳罐


此件綠釉雙耳罐造型秀美挺拔,胎質十分堅細,綠釉蒼翠,罐內窯變效果異彩紛呈,無疑是元明時期廣東石灣窯仿宋鈞窯變釉十分成功的一件精品力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