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為何不同意讓襲人做寶玉的姨娘?

文史田地



《紅樓夢》裡面賈母與王夫人這對婆媳表面上看沒有矛盾,實際上矛盾重重,按照賈母的話來說王夫人像塊木頭似的,不太會說話,公婆面前不太討好,而賈母就很欣賞王熙鳳這樣的水晶心肝玻璃人,喜歡長相清秀說話爽利的伶俐人,而王夫人偏偏就喜歡老實木訥不太出彩的本分人,婆媳二人的審美觀本質上不同,所以兩個人對寶玉未來的妻子人選就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賈母特特的把林黛玉接過來並且還把黛玉與寶玉一同安排在碧紗櫥裡面,這心思早已經不言而喻了,可王夫人卻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林黛玉,剛來就警告林黛玉離自己的寶貝兒子遠點,並且喜歡後來的薛寶釵,還為金玉良緣造勢,跟賈母打擂臺,在選誰做寶玉妻子的問題上有著分歧也就罷了,在選誰做寶玉的姨娘問題上面兩個人也是各有各的人選。


賈母早早地就看上了晴雯,這個晴雯論模樣論言談舉止說話爽利以及針線沒有一個丫鬟能比的過她,所以放在寶玉房中等到寶玉大了以後就給寶玉做個姨娘,可是誰知道半路殺出來一個襲人,先是背棄了賈母投靠了王夫人接著還開始置喙寶玉將來寶二奶奶的人選,最後成為了王夫人的耳目,在抄檢大觀園以後王夫人發怒把寶玉身邊伶俐的好看的丫鬟晴雯、芳官、四兒都趕了出去,就留下襲人麝月等人,最後才告訴的賈母,這時候賈母也無可奈何,看似是王夫人贏了。


其實賈母與王夫人的審美觀不一樣,賈母就喜歡林黛玉、王熙鳳這樣的人物,而王夫人就喜歡薛寶釵這樣的罕言寡語似的人物,王夫人很厭惡狐媚樣子的女孩子,對這類女孩子有著天生的厭惡與反感,不知道是不是年輕的時候受過傷,但無論如何王夫人都是一個表面吃齋唸佛實則心狠手辣似的人物,在知道賈母與自己意見不合以後,跟賈母明爭暗鬥了好多年了,最後選擇耗時間耗到最後還是王夫人勝了,但是賈府已經是大廈將傾了,誰都不是最後的贏家。


婉兮歷史


賈母后來對襲人極為嚴厲毫不客氣,榮國府過元宵節那一回當著眾人不給她臉斥責襲人拿大,不守本分規矩。

原文如下:賈母因說:“襲人怎麼不見?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 單支使小女孩兒出來。”王夫人忙起身笑說道:“他媽前日沒了,因有熱孝,不便前頭來。”賈母聽了點頭,又笑道:“跟主子卻講不起這孝與不孝.若是他還跟我,難道這會子也不在這裡不成?皆因我們太寬了,有人使,不查這些,竟成了例了。”根本不理會王夫人的圓場。

在紅樓中,老太太除了對大觀園婆子們喝酒聚賭疾言歷色以外,很少對某個下人有具體的態度,一方面她是家族的最高掌門人,一言一行是賈府風象標,她的態度牽涉深廣,必須謹言慎行,不輕易表明喜惡,她只對家族大事進行決策,執行的具體過程自有王夫人鳳姐操勞。另一方面賈府注重公眾形象講究憐老惜貪,對上賈府討告的劉姥姥如此,對清虛觀衝撞了鳳姐的小道士如此。

所以當她在賈府各層主子面前這樣公開否定襲人時,己經是深思熟慮,要棄用襲人的重要信號了。在寶玉被打的那回,王夫人想順勢確立襲人的姨娘地位,賈母三言兩語化解,讓襲人的轉正搖搖無期。據脂批記錄,襲人離開賈府時囑咐寶玉好歹留著麝月,說明襲人是被迫離開,是幾種勢力交易後的結果,可惜後四十回斷了,不知具體過程。

襲人如蘭似桂柔婉的外表下是極強的控制慾和獨佔欲,她對自我的認知和定位與其實際身份嚴重不符。在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時,她希望用女性魅力羈絆住寶玉,讓寶玉往她希望的道路上走。她春節回家省親時寶玉掛念她到家裡去探望,她拿著通靈玉對家人姐妹們炫耀與寶玉的關係並極力表現這個男人對她的依賴,顯然她認為自己已拿捏住寶玉,是要排在他心中第一位的女人。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段時間是他們關係最濃蜜的,若干年後她嫁與優伶為妻,想到少年時在烈火烹油的賈府中多情的貴公子時,一定會想到當初他的柔情蜜意。

但是象賈寶玉這樣一個候門公子註定不會只屬於一個侍妾姨娘,何況是一個連姨娘名份都沒有的婢女,因為固執的要做寶玉心中第一的女人,當她發現靠姿容柔順無法讓寶玉只停駐於自己時,開始動用手段借王夫人之手剪除睛雯,驅逐芳官,在怡紅夜宴時,她親手將醉酒的芳官扶放在寶玉身旁,第二天包藏禍心的責怪芳官不該和寶寶趟在一起。

賈寶玉多情而憐惜女人,因為多情他們在一起,因為憐惜她變得嬌縱,所有的陰險和心機全部顯露。但以她的心智又怎能瞞過寶玉,當寶玉支開她給黛玉送手帕,因睛雯之死當面責問她時,對她已經開始提防,漸行漸遠。她不僅算計睛雯芳官四兒,對身份高過她的小姐與寶玉互動也看不順眼,當寶玉在黛玉房裡讓湘雲梳洗時,她大發雷霆。對黛玉更是掩飾不住的醋意敵視,挑唆湘雲,抵毀黛玉不作針線,黛玉作不作女紅,輪得到她來操心進而搬弄是非?仇視黛玉是因為她是寶玉溺水三千獨飲的那瓢,是寶寶心魂所繫之人。

她有和王熙鳳一樣要求獨寵的心,卻沒有和王熙鳳一樣的實力背景,在嚴格要求女德的時代這樣做非常犯忌,是七出首要之條。王熙鳳被休和尤二姐之死有決定性關係,襲人被逐也同樣和諂害睛雯芳官攻擊黛玉有關。

後來寶釵來探望午睡中的寶玉時,她把掛在嘴上的男女大防拋之腦後,把薛寶釵留在一個周圍靜默無人,只穿著貼身小衣睡覺的青壯年男人的房中。和前面嚴防不才之事真是鮮明的對比。

她看上寶釵是因為薛姑娘從未得到過寶玉的眷戀,婚後寶釵可以佔據正室的位置,而她可以佔據寶玉的心。

但她真以為對黛玉的敵意攻擊會不為賈母所知,會為寶玉所容忍?黛玉從一到賈府就和寶玉同吃同住青梅竹馬,是賈母無論從利益考量還是親情需要內定的國公府未來主母,是木石姻緣的推手和堅定支持者。她這樣做等同和賈母作對,到了寶玉被笞主動向王夫人進讒時,則是明確背主改換門庭。到晴雯之死賈母己明確發出要對她動手的信息。

以品行卑劣見棄於寶玉,以背主不忠犯逆於賈母,她的被棄是板上定釘的。

以她的身份,在賈府這樣一個尊卑嚴格利益複雜的地方最該做的是謹慎隱忍恪守本分。她先是爬上賈寶玉的床,為獨佔恩寵還要進一步干涉操縱寶玉的人生,她的所作所為早己觸犯封建時代一個下人的行為規範。如果不作妖,以寶玉的寬厚戀舊,是會給她一份應得的名分待遇,而她卻自以為是不知深淺的參與到賈府上層對未來女主人選擇的角逐中。她投靠的新主王夫人薛寶釵,一是喜怒無常出手狠辣。金釧是貼身服伺十幾年的丫環,王夫人說攆就攆毫無舊情,睛雯與她素不相識,並未冒犯過她,可一出手就致人死地。一是冷血無情過河拆橋,金釧含冤跳井,薛寶釵為洗白王夫人顛倒黑白落井下石,一邊和林黛玉姐妹相稱,一邊在滴翠亭嫻熟的甩鍋嫁禍。王薛兩人都視人命為草芥,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會毫不猶豫丟棄襲人。最後襲人被逐,是被各方拋棄的結果。

古時的戲子伶人和現在的明星不一樣,模樣俊俏的男優同時要做相公,被權貴包養出賣色相,和妓女一樣屬下九流同入賤籍,是社會被鄙視的最低層,子孫後代也只能為優為伶,別說參加科舉改變命運,連轉換職業都不被允許。一個一心爭榮誇耀的人,跌落至這一層,精神上極度痛苦。襲人嫁給倡伶,還不能生養,其命運可想可知,由蔣玉菡親口唱出的《女兒詞》就伏的是襲人未來的結局,夫妻分離,經濟困窘:

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

女兒愁,無錢去打桂花油

女兒喜,燈花並頭結雙蕊

女兒樂,夫唱婦隨真和合




沉香337


古代娶妻納妾的標準不一樣,娶妻一定要賢惠,納妾一定要美麗,即賢妻美妾。

賈母是顏值控,她對寶玉姨娘人選的首要條件是漂亮。襲人的容貌在賈府丫頭中屬於二等,晴雯才是一等。所以賈母相中了晴雯給寶玉當屋裡人。

再則,寶玉的姨娘需要沒有心機,伶俐,針線活好。這三點晴雯也壓倒襲人。晴雯沒心眼兒,還能幹活,這樣的人,不會給正房妻子造成更大麻煩,用好了,還是幫手。所以賈母把晴雯當姨娘來培養。

賈母沒相中襲人當寶玉姨娘的原因如下。

第一,襲人顏值低。

王夫人承認襲人的模樣比晴雯差一等。寶玉喜歡襲人也非喜歡她的容貌,而是喜歡她的溫柔和順。

第二,襲人的心機手段和能力太強。

襲人有心機手段,管家能力極強。襲人不在家,怡紅院的丫頭,連銀子都不認識。這說明襲人把怡紅院的財政大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裡,其他人不得插手。

如果寶玉結婚了,襲人成為姨娘,她還如此把權,就會削弱當家主母的權力,對未來的寶二奶奶不利。

相反,如果寶玉納一個沒心眼,也對權力不熱衷的人,寶玉的正妻就會省心。

第三,因為襲人忠於職守能照顧好寶玉,所以賈母將襲人給了寶玉。

襲人綜合素質高,歷來忠於職守,她對寶玉也會照顧妥帖,所以賈母把襲人指給寶玉當丫頭。並沒有將她當作姨娘來培養。

寶玉結婚前,由襲人打理寶玉的生活,賈母放心。

寶玉結婚後,照顧寶玉的責任就轉移到寶二奶奶身上。此時,襲人年紀大了,就可以給襲人指婚一個好人家,或者開恩,讓襲人家領回去,自行婚嫁。

寶釵結婚後,襲人被嫁給蔣玉菡,離開了賈府。由此看來,賈母還是有遠見的。

賈母沒有給襲人希望,沒有讓她有嫁給賈寶玉的非分之想。那時候襲人離開寶玉應該沒有那麼痛苦。

王夫人給了襲人當寶玉姨娘的空頭支票,讓襲人以為自己的終身有了著落,沒想到,襲人還是沒了著落,那時候,襲人離開,其痛苦是成倍增長的。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中的賈母是賈家最有權勢的人,如果把賈家作為一家企業來打比方,王熙鳳是常務副總,王夫人是總經理,那麼賈母就是董事長了。她為什麼不同意讓襲人當賈寶玉的姨娘,我認為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襲人不是賈母一個陣營裡的人。別看賈家內部表面和氣,王夫人對賈母畢恭畢敬尊敬有加,其實各有各的打算,剛才說了賈家就像一家企業,人員眾多,等級分明,誰不想掌控權力,誰又不想守住既得利益,王熙風、王夫人如此,賈母又何嘗不是如此。但賈母高高在上,她要知曉下面的情況,特別是寶玉的日常生活動向,就需要找一個完全忠於自己的人,安排在寶玉身邊。可是襲人不行,襲人已成為王夫人一邊的人,不可能再為賈母所用,或者說如果賈母用襲人風險實在太大。

其二,襲人從人品來說,不是一個可靠的人。賈母的想法是,寶玉的姨娘一定要人品優良。襲人最早也是賈母身邊的,後來見風使舵投向了王夫人,賈母是明白之人,對襲人的“變節”行為肯定有所不滿,故此賈母心裡已另有其人,那就是同襲人一樣服侍寶玉的大丫頭晴雯。
其三,賈母認為晴雯比襲人合適。很多讀者都喜歡晴雯,是因為晴雯心靈手巧,性格率真,不像襲人那樣有城府。賈母也是同樣的心思。不過,晴雯最終沒能更進一步,她一直被王夫人刻意打壓,結局也非常悽慘,這既有王夫人的因素,同時有她自己的責任,到了最後賈母也不得不捨棄了她。。


六妙長春


你好,我是國風!

我覺得賈母並不是因為對襲人有什麼成見,才不同意讓襲人公然成為寶玉的妾室的!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寶玉當時的年齡實在是太小了。(也就是十三四歲)怕襲人成為妾室之後,賈寶玉迷上了那些麻煩又好玩的事兒,真的把大觀園變成了怡紅院。想想那大觀園中除了幾個親戚姐妹!應該還有好多好多的少女。賈寶玉要變成賈璉那樣,我的天吶,大概不出三年就會滿園子跑賈家五代的小猴子了!而且不知道是多少個娘!

所以老太太這個決定是對的。怕他貪玩耽誤學業,也怕他貪玩遭糟蹋了身體。畢竟是寶貝孫子嘛!後來賈政不知情的情況下也說了:“且忙什麼,等他們再念一二年書,再放人不遲。我已經看中了兩個丫頭,一個與寶玉,一個給環兒。只是年紀還小,又怕他們誤了書,所以再等一二年。

可見這是賈府長輩的共識,並不是誰誰不行的原因,不過也是一個妾室,玩的玩意。還輪不上賈府的長輩提上日程單純操這份兒心!


國風1974



這個問題問得不準確,賈母確實不喜歡襲人做寶玉的姨娘,但事實上,賈母最後還是同意了襲人做寶玉的姨娘,這一點在第七十八回有明確記載:


賈母聽了,笑道:“原來這樣,如此更好了。襲人本來從小兒不言不語,我只說她是沒嘴的葫蘆。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的?而且,你這不與寶玉的主意便好,且大家別提此事,只是心裡知道罷了。”——第七十八回


從此處明顯可以看出,賈母並不喜歡襲人這樣沉默寡言的丫環,但是王夫人強烈推薦襲人,賈母又不好當面駁了王夫人的面子,最為關鍵的是,早在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已經定下襲人做寶玉將來的姨娘,而且從自己的分例中拿出二兩銀子一吊錢給襲人,這可是姨娘才有的分例,所以王夫人定下襲人做寶二姨娘其實是先斬後奏,有逼迫賈母承認襲人的意味,但光看結果,賈母最終還是同意了。


所以題主這個問題應該修改成“賈母為何不喜歡襲人做寶玉的姨娘”,這樣才準確。那麼賈母為什麼不喜歡襲人呢?

原因很簡單,個人性情使然,賈母喜歡熱鬧,喜歡伶牙俐齒的孩子,比如王熙鳳和林黛玉,以及史湘雲,都是屬於幽默之人,且都喜歡開玩笑,這幾位女子身處在人群之中,總能憑藉自己的伶牙俐齒成為眾人的焦點,但是襲人卻是個“沒有嘴的葫蘆”,此外“襲為釵副”,寶釵也是這樣,喜歡素淨,為人低調嚴謹,蘅蕪苑的內部裝飾也是以簡單素淨為主,賈母看了心裡就很不受用,還讓人專門給寶釵送幾件裝飾品過來。


賈母這樣的老年人,對世事看得都比較透徹,對於女孩子,她覺得應該保持少女的聰明活潑,而不是藏愚守拙,像個成年人一般。所以關於寶玉的姨娘,賈母其實一直看好的是晴雯,而非襲人,因為晴雯外貌好、針線活兒好、且有爽利言談;相比之下,襲人容貌、針線、言談都不如晴雯,而且太過韜光養晦,太有“事業心”了,因此賈母不太喜歡這種複雜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賈母才不願意讓襲人給寶玉做姨娘。



紅樓不紅


紅樓夢裡,寶玉是賈府最得寵的少爺,不管是他未來的妻子還是姨娘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也都是人們追逐的焦點。寶玉的妻子需要賈政、賈母和王夫人共同商定。而黛玉和寶釵同樣優秀,所以這個問題一直僵持不下,但是對於寶玉姨娘的人選賈母和王夫人心中自有定數。

賈母很早就看好了晴雯,王夫人卻悄悄提升了襲人,可是對於王夫人這一決定賈母並不滿意,賈母直到王夫人正式向她提出這一決定都不同意讓襲人做寶玉的姨娘,最後的答應也不過無可奈何而已。襲人是從賈母身邊走到寶玉那裡去的,為何賈母一直都不同意襲人做寶玉的姨娘呢?


第一、襲人是好丫頭,卻不是賈母心中寶玉姨娘的最佳人選

襲人是個好丫頭毋庸置疑,這是大家公認的,賈母當然也知道襲人照顧寶玉十分用心,可是襲人能做怡紅院的主事人,不代表她能夠符合賈母心中寶玉姨娘的標準。

賈母在王道士想要給寶玉提親的時候曾經說過,寶玉的妻子的選擇標準是“模樣好、性格好”,可賈母又沒有說具體的標準,所以到底什麼樣的算好只能是賈母自己說了算。賈母把襲人和晴雯同時安排去照顧寶玉,她早就打算好了將來把晴雯留給寶玉做小妾,襲人只能做管事的丫頭。

賈母聽了,點頭道:“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著如此呢。但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怎麼就這樣起來。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誰知變了。”賈母聽了,笑道:“原來這樣,如此更好了。襲人本來從小兒不言不語,我只說他是沒嘴的葫蘆。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的。

從賈母與王夫人的對話裡,可知賈母對晴雯的認可和襲人的不滿。晴雯相貌自然沒的說、手工活兒好和性格活潑開朗還真誠伶俐,像晴雯這樣的姑娘才是賈母心中對寶玉未來姨娘的最佳人選。

正如平常賈母喜歡的女孩子,黛玉、湘雲和寶琴都是這樣的。襲人的內斂和藏拙都不是賈母喜歡的,王夫人已經攆走了晴雯,留下了襲人,結果是賈母不得不接受的,可是賈母心裡還是不同意襲人做寶玉的姨娘。


第二、襲人早就投靠了王夫人,賈母已經對她不信任

襲人是自小就在賈母身邊長大的姑娘,雖然她的性格不是賈母喜歡的,但她還是憑藉著自己的忠心和用心做到賈母八大丫頭的地位,但是她自從去照顧寶玉之後,心就變得不單純了,她不再是一心一意只想著照顧寶玉,而是想要的更多,她想要成為寶玉的姨娘,想要更高的位置。

襲人憑藉著向王夫人進言“寶玉大了和寶釵、黛玉等女孩子同住不便,讓王夫人找了理由將寶玉遷出大觀園”而得到了王夫人的信任,也是從這裡開始,襲人正式成為王夫人的人。

從此,襲人的心都向著王夫人,她處處說著寶釵的好話,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到王夫人身上,此時的她已不再是賈母的丫鬟,婆媳之間本就存在的一些矛盾,讓賈母怎麼會再百分之幾百信任她呢?


第三、襲人對寶玉的“痴”會成為她和黛玉相處的障礙

襲人對寶玉的好也是一種“痴”,她會把寶玉的事情都當作最重要的事,也會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做自以為對寶玉好的事情,但她的這種做法對寶玉而言未必是最好的。

襲人無意中聽到了寶玉對黛玉發自肺腑的表白,這讓她擔驚受怕。襲人在心裡對黛玉埋下了不好的種子,她不是解救寶玉的藥,而是讓寶玉犯病的根本。

襲人對於寶玉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存在,寶玉對她有姐姐、母親一般的依賴,也有情人的眷戀,襲人只要一不在身邊,寶玉就會覺得不安。襲人不過是被接回家吃一天年茶,寶玉都還特意叫茗煙帶著去找她,寶玉沒事就會問襲人去哪了,襲人是寶玉不會割捨的存在,即便他知道晴雯等人被趕也許與襲人有關,但是他對襲人依舊恨不起來。

襲人在寶玉心中的分量太重了,這對寶玉的妻子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寶釵可以容得下麝月卻容不下襲人也是這個原因。黛玉或許看不清這件事,但是賈母也斷不會容許這件事情的發生,所以襲人不可能成為寶玉的小妾。

總的來說,賈母因為襲人太受寶玉的寵愛而不願她留在寶玉身邊,因為襲人自身的性格而不喜歡她,這些也是賈母不同意襲人成為寶玉小妾的重要理由。襲人雖有爭榮誇耀之心,但最終依舊同寶玉無緣只能空嘆息。


少讀紅樓


賈母給了賈寶玉兩個丫頭:襲人和晴雯。不像晴雯一開始就有給賈寶玉作妾的目的去培養。賈母並沒有將襲人給賈寶玉做妾的打算。之所以如此,主要有賈母主觀選擇和現實制約兩個方面。


(第七十八回)賈母聽了,點頭道:“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著如此呢。但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怎麼就這樣起來。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誰知變了。”賈母聽了,笑道:“原來這樣,如此更好了。襲人本來從小兒不言不語,我只說他是沒嘴的葫蘆。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的。而且你這不明說與寶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別提這事,只是心裡知道罷了。

從賈母和王夫人的交談可以聽出賈母從來沒有將襲人賜給賈寶玉做妾的打算,老太太一開始看上的就是晴雯,原因有三點:

第一,模樣好。可以改善子孫基因,父母好模樣,子女會更優秀。翩翩公子,綠鬢佳人,長相重要千古如一。

第二,言談好。孩子隨父母,不言不語的父母教不出口齒伶俐的孩子。古人講究仕途機變,士大夫交往要清談從容,談笑自若,要像演講家一般。晴雯能說會道是優點。

第三,針線好,生兒言語機變,生女就要針線高超。母親教好女兒也會身價倍增。


賈母考慮晴雯給賈寶玉做妾,是對下一代全面考慮的。襲人是不錯,但做丫頭保姆都好,作妾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不如晴雯。晴雯的優點成了襲人的缺點,所以賈母不同意襲人給賈寶玉做妾。

賈母將襲人晴雯先後給了賈寶玉。不同是晴雯立即過戶在賈寶玉名下,襲人卻一直在賈母名下。第三十六回後才過戶給王夫人。可見賈母只是派襲人去照顧賈寶玉,而不是賜妾。襲人和賈寶玉“偷試”時自我安慰“不越禮”,是自欺欺人。

賈母不把襲人給賈寶玉不是襲人不好。她派襲人照顧賈寶玉是對襲人認可和信任。襲人就像王夫人說的本就是第一等。問題是賈母不能將襲人和晴雯都賜給賈寶玉。

古人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子一生可以取一個妻子,多個妾。但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士大夫的標準是一妻二妾。《紅樓夢》中賈政一妻二妾很標準。林如海、賈赦、賈珍其實都是一妻二妾。賈珍是偕鸞佩鳳二人,賈赦只有嫣紅一個,還有迎春死去的娘。其他都是“姬”,以婢妾和通房丫頭為主,數量不限。

賈寶玉在賈政活著時,一般不能超過父親妾的數量。賈母作為祖母只能賜賈寶玉一個妾,因為父母也可能賜妾。賈政就說他看好兩個丫頭要給賈寶玉和賈環。王夫人選襲人取代晴雯,最後也沒成為賈寶玉的妾,就在於賈政做主的妾誰也動不了。而選妾的主動權在妻子手裡,一般也會留一個陪嫁丫頭做妾,就像周姨娘和平兒那樣。長輩不可以全權包圓!

妾的名額有限令賈母明明認為襲人很好,卻只選了晴雯。晴雯符合賈母對下一代改良的願景,襲人遠不如。這就是賈母不選她的主要原因。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君箋雅侃紅樓


晴為黛影,襲為釵副。賈母不喜歡襲人是因為她不喜歡寶釵,就如王夫人厭惡晴雯是因為她不喜歡黛玉。

關於晴雯襲人分別為黛玉和寶釵的影子這點,書裡明裡暗裡說了很多次。王夫人親口說過的就有:上次去寶玉那裡,院裡有個眉眼像林妹妹的丫頭在那裡罵人,我很看不上眼。這是說晴雯,也是說黛玉。賈母說過襲人老實嘴笨。帶劉姥姥逛大觀園逛到寶釵屋裡時也說過寶釵:你這孩子也太老實了。但賈母比王夫人心善,也圓潤通融,不會把態度說得那麼明顯。暗示她不喜歡襲人,明說的就一次。襲人家人去世,賈府當晚恰逢有宴會,襲人沒跟著寶玉一起去。賈母就說襲人這孩子也有點拿大了,使喚不動了。在王夫人替她解釋說她有家人去世是我不讓她過來的之後,賈母還是說,這當奴才的就該以主人家的事為重,這種話。賈母一向心慈,這次這麼說是對襲人很不滿,也是對王夫人不滿,同時也是對王夫人給寶玉擇偶的不滿。賈母喜歡的是黛玉,晴雯,王熙鳳這種聰明靈巧女孩,不喜歡寶釵這種老實的女孩。她理想的是黛玉嫁給寶玉,晴雯是姨娘。王夫人理想的則相反,寶釵嫁給寶玉,襲人是姨娘。所以你會看到寶黛的感情線,晴雯參與的多,比如送定情手帕,比如葬花詞。而寶釵寶玉的感情線,襲人參與的多,比如寶釵床邊繡肚兜是襲人給的機緣,寶釵也跟襲人談過寶玉的前途,還覺得跟襲人很投緣等等。所以看起來是三個人的感情線,其實包括了兩撥人的家庭勢力鬥爭。賈母雖手握大權,但等不及兩個孩子的成長了。賈元春貴為皇妃,又是王夫人親生的,手裡又握了重要一票。所以王夫人後來不聲張就抄檢大觀園,晴雯慘死,她就贏了,寶黛二人的結局從這裡就寫定了。








Valta


笑話,賈母何時不同意讓襲人做寶玉姨娘了呢!

襲人和寶玉雲雨那回,還是想到了賈母的意思,想到賈母已經將自己給了寶玉,才肯跟寶玉雲雨。

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

襲人性格穩重,不會做沒有根據的蠢事,說她知道賈母已經將自己給了寶玉,就應該真有其事。

大家對此處的誤會(賈母不同意襲人做寶玉姨娘),多是因為七十八回,王夫人向賈母彙報已經打發走了晴雯、提拔了襲人,賈母聽了之後的反應產生的。

其實賈母的反應並沒有一點反對襲人的意思,都是讀者喜歡單純的晴雯反感有心機的襲人的主觀臆斷。

賈母聽到王夫人的彙報,我們看賈母的反應:

點頭道:“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著如此呢。但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怎麼就這樣起來。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誰知變了。”

這是賈母完整的回答,沒添沒減,裡面並沒有提到襲人。若說有一點點刮連的話,便是“這些丫鬟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這句。賈母說出這話,是針對王夫人把晴雯攆走了的情況,突出晴雯是丫鬟們當中最拔尖的,攆走了可惜,畢竟,在賈母心裡,是喜歡晴雯的。

試想,如果被攆走的是襲人,賈母也會說襲人的好話。

畢竟,賈母能把寶貝孫子交給襲人,襲人在賈母心目中必有過人之處,有賈母賞識的優點。

賈母因溺愛寶玉,生恐寶玉之婢無竭力盡忠之人,素喜襲人心地純良,克盡職任,遂與了寶玉

事實上,王夫人無論攆走了誰,賈母都並不十分在意,只要對寶玉有利就好。當聽到王夫人攆晴雯升襲人的理由後,賈母不僅沒反對還很贊成。

賈母聽了,笑道:“原來這樣,如此更好了。襲人本來從小兒不言不語,我只說他是沒嘴的葫蘆。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的。

在賈母心裡,王夫人是自己寶貝孫子的媽,只能比自己對寶玉更上心,不能有不及自己的地方。

所以說,像我們這樣幫著晴雯喊冤叫屈,真是多此一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