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推薦第七期(placebo)

Placebo!!!

樂隊推薦第七期(placebo)


Placebo 中文譯名為“安慰劑”,樂隊的名字 Placebo 取自拉丁語,含義是“我願意”(唱讚美詩前所說的第一個詞)。是一個三人樂團,主唱兼吉他手Brian Molko,鼓手Steve Forrest,以及Stefan Olsdal(貝司、吉他和鍵盤)。

樂隊推薦第七期(placebo)

"我不想作耶穌,我只想作撒旦,"這是英國樂隊"安慰劑"(Placebo)的主唱布萊恩·莫爾克(Brian Molko)在一次採訪中拋給記者的一句話。沒有眼影,沒有唇彩,沒有吉他,你永遠不會把這個身高只有1.69米、骨瘦如柴的男人放在眼裡。而當他經過精緻的化妝出現在舞臺上,當他彈著爆裂的吉他出現在唱片裡,沒有人會再忘掉他,"我想長得更高,我想變得更性感。而當我站在舞臺上,我就可以實現所有的一切。"對保守而古板的"道德先生"來說,他是撒旦;對每一個"安慰劑"的樂迷來說,布萊恩則是他們/她們心中的耶穌。從1996年發表第一張同名專輯到現在,"安慰劑"經過了十年的成長,出版了五張專輯,並於2004年出版了一張精選,為了開拓美國市場在2007年在美國地區發行了一張EP,其中包括了Placebo歷年經典及現場錄音。Placebo於1996年換下了第一任鼓手Robert Schultzberg 由Steve Hewitt接任。在2007年十月第二任鼓手由於個人發展和音樂上的分歧退出,Placebo的另外兩位成員在一年的修整後於08年8月6日公佈開始灌錄樂隊的第六張專輯而鼓手的懸念在歌迷的猜測下終於有了著落,由Steve Forrest 參與專輯錄制。當然更容易被人們--尤其是善於炒作的英國媒體--提起並記住的是樂隊成員"豐富多彩"的性取向:前鼓手史提夫·荷維特(Steve Hewitt)是異性戀,貝斯手史蒂芬·歐斯戴爾(Stefan Olsdal)從六歲起就發現自己註定是一個同性戀,而布萊恩呢?他無所謂男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媒體爭相追逐的一個焦點就是布萊恩昨天晚上又和誰睡過了以及與此有關的無聊問題。而說話滿嘴跑火車的布萊恩也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地為媒體提供足以引起所有人注意的話語:"我內心有一種想成為一個女孩的強烈願望。我相信如果我是一個女孩,我會比現在更有力量……我想像一個女孩那樣有月經,我想體驗看著一個生命從自己身體中分離出來的感覺,那一定是一種深刻的幸福,而男人永遠不會感受到這種幸福,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像一頭野獸。"

樂隊推薦第七期(placebo)

儘管"安慰劑"是一支英國樂隊,他們的歷史卻要追溯到八十年代的盧森堡。那時布萊恩和史蒂芬在當地同一所學校裡唸書。他們彼此認識卻幾乎沒有說過什麼話。"七年的時間裡我們可能只交流過一句話,"布萊恩回憶道。隨後,不甘心步父親的後塵去銀行工作的布萊恩遷到了倫敦,在"金史密斯學院" (Goldsmith's College)學習戲劇,與此同時追求自己在音樂方面的發展。也許是緣分,也許是巧合,擁有瑞典國籍的史蒂芬也來到倫敦學習音樂。他至今仍能清晰地回憶 …… 最初樂隊名字叫 "Ashtray Heart",但很快他們發現當時的很多樂隊都以藥名命名,所以最終以"Placebo"這種沒什麼痛癢的安慰劑命名. 樂隊在選擇鼓手方面有過一定困難。Steve Hewitt 和 Robert Schultzberg 都是不錯的人選,但因為 Hewitt 當時正和另一個英國樂隊有著合作,Schultzberg 成為了當時的鼓手。沒想道 Schultzberg 孤僻的性格一直不能和樂隊有好的磨合,最終弄得成員們忍無可忍使得Hewitt又在1996年重新加入了樂隊。樂隊有了第一張專輯Placebo,從此一發不可收。

Placebo樂隊灌錄的第一張單曲《BRUISE PRISTINE》於1995年採用獨立廠牌推出。1997年Placebo的單曲《NANCY BOY》甫一亮相就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四名。同月,樂隊又在DAVID BOWIE的50歲生日派對上進行了一場特殊的演出,地點是在紐約著名的麥迪遜廣場公園。那一年PLACEBO一直是公眾注視的焦點,他們舉行了足以刊登在報紙頭條的全英巡演,他們在倫敦的BRIXTON ACADEMY壓軸出場,他們還和U2一起進行了名為“POPMART”的歐洲巡演。同時,PLACEBO也嚐到了當電影明星的滋味,他們在1998年秋上映的電影《天鵝絨金礦》中客串出演。

1998年,他們錄製了自己的第二張專輯《WITHOUT YOU I'M NOTGING》,專輯的第一支單曲《PURE MORNING》於1998年8月進榜並一直攀升到第4位。而這張專集在98年席捲全世界,獲得了巨大成功,也把PLACEBO獨特的風格推向世界。而《PURE MORNING》的音樂錄影帶也於1999年得到的英國音樂獎(BRIT AWARD)的提名,在頒獎典禮上,PLACEBO與DAVID BOWIE(大衛鮑伊)同臺演繹了電影《天鵝絨金礦》的主題曲《20TH CENTURY BOY》。

2000年初PLACEBO回到錄音室開始製作他們的第三張專集《BLACK MARKET MUSIC》。此專集中收錄了與SEVERE LOREN合作的《SPECIAL K》和與說唱歌手JUSTIN WARFIELD合作的《SPITE&MALICE》。音樂風格也向更廣闊而深邃的方向前進。

歌曲推薦:nancy boy,sleeping with the ghost,pierre the clown,post blue,every and every me,without you i'm nothing

樂隊推薦第七期(placebo)

隨後在2003年和2004年,PLACEBO樂隊由相繼推出了專輯《SLEEPING WITH GHOSTS》和單曲+精選集《ONCE MORE WITH FEELING: SINGLES 1996-2004》,其中前者更成為PLACEBO迷們訴之的經典。

2006年3月,樂隊推出了他們的第五張錄音室專輯《MEDS》。新專輯推出後,迅速登上英國榜第七位,並佔據美國公告牌評選的歐洲100張最暢銷專輯榜上第一的位置長達兩週。照目前已經賣出了過百萬的成績看來,《MEDS》無疑是PLACEBO繼1998年後的又一個商業顛峰。

PLACEBO的音樂嫵媚而更趨深度、內省而更顯迷離。多首作品電氣化的嘗試,表明樂隊不斷努力著創新之意;而詞作方面,依然是Brian Molko一如既往的愛情宿命論。毫無疑問的是,PLACEBO的確是90年代以來最具影響力和最與眾不同的英倫樂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