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淞區李家祠堂這棵“慄樹”越長越繁茂

古時地名,或以山水命名,或以地形地物命名,或以人物方位命名,或以行政治所命名……一個地名,一個故事。上千年曆史的建寧古城,一些老地名往往記載了滄海桑田變遷的歷史記憶,承載了生活在這裡萬千子民的鄉愁。

我們總是想起它,點點甜蜜,淡淡憂傷。這片熱土有百年麻石老街,有青磚黛瓦、有石板孔橋,還有滿山的慄樹……他們都有一個或幾個地名。地名裡有些故事,蘊藏在漸逝的記憶裡,留存在城市發展的屐痕中,這片紅色熱土老地名背後到底蘊含著多少故事?

今天我們來探尋位於慄樹山李家祠堂的故事,李家祠堂得名於何時,至今難以稽考。說到李家祠堂,還得從株洲這個昔日的江邊小鎮和慄樹說起。

蘆淞區李家祠堂這棵“慄樹”越長越繁茂

現慄樹山小學

江邊小鎮興起

株洲是湘東的門戶,最早應是一個村落。在東漢建安19年((公元214年)),兩個男人的交戰,使這個叫“櫧洲”的小村落,迎來了自己歷史性的轉變。這一年,孫權與劉備幾番交手,最終達成了劃湘江而治的和約。現在的河西當年屬劉備,河東則歸孫權。孫權在此設建寧縣,意喻“建安寧邊境”之意,故名“建寧”。建寧縣縣治設在櫧洲。這個櫧洲,也就在現在的蘆淞區解放路、南湖塘一帶。至今,這一帶還保留有建寧街、建寧港、建寧巷、港口街等名稱。

宋朝的時候,依託湘贛驛道的繁忙,江邊小鎮呈現一派商船雲集、車水馬龍的興旺景象,“櫧洲市(集鎮)”一時聲譽鵲起。明朝時期大量江西移民來到建寧港,在湘江邊修築建寧碼頭,周邊開店設鋪,形成了東起大勝嶺、西至湘江岸邊的商貿街。

清光緒30年(1904),江邊小鎮株萍鐵路通車,在今建設南路與星通路交匯處建株洲火車站(後稱南站),推動了這一帶的經濟發展,這片被稱為鄉下的地方開始熱鬧起來。株冶萍轉運局碼頭的搬運工最多時達到2000多人。他們要住宿,要吃飯,要其它消費。於是,這原本就是慄樹山一片有很多慄樹的平地,蓋起了木板房,開起了店鋪,並逐漸發展成街市。客棧、飯鋪、油鹽店、百貨店、肉店、菜店、茶館,還有煙館和妓院,慄樹山周邊就這樣形成和發展起來,株洲成了湘潭商貿重鎮。

蘆淞區李家祠堂這棵“慄樹”越長越繁茂

株洲鎮第一個火車站

境內因慄樹而得名

據地名錄記載,慄樹山說是山,其實也不過是一個小山坡,慄樹山周邊屬李姓地產,起於蘆淞路,止於建寧街,不足百米,長98.6米,寬8米,命名為“街”,充其量大小也就與巷子差不多。1955年以“境內有慄樹山”命名。就像樟樹坪,是因為有樟樹才叫這個名字,同理,慄樹山是有很多慄樹才得名。這條街雖然不足百米,在當時還是非常繁華。蘆淞區的日雜店在這裡,很多老南區的居民都到這裡來購買東西,巷子不大,但人頭攢動,很是熱鬧。這個區域最出名的還是香火生意,焚香、燒紙、禮佛的東西到處可以買得到。雖然這條街現在已經消失了,但這一傳統還是延續下來,現在這個區域依然是“香火鼎盛”。

祠堂最早叫家廟

當年,在這個古老的江邊小鎮,李家祠堂、殷家祠堂與南湖塘的易家祠堂是株洲鎮較大的祠堂。李家祠堂建在慄樹山,最為富麗堂皇,且分祠子祠眾多,這些祠堂年代久遠卻莊嚴巍峨,門前大柱上刻有家廟楹聯,為一族之古訓,雖沉默不語,卻以一種無可言喻的姿態教導著族人,也庇護著子孫後代的福祉。

舊時,在多數的地方,每一個宗族姓氏的背後都有一座祠堂,祠堂最早叫家廟,不僅是祖宗牌位的安放之地,也是地方議事、集會、修譜、演戲、休閒、娛樂、懲惡揚善打官司的場所。隨著大量江西移民到來,李姓為小鎮第一大姓,於是就集資興在慄樹山建李家祠堂。《魯班經》說:“凡造祠宇為家廟,前三門,次東西走廊,又次大明樓、茶亭、寢宮……”據老一輩李氏族人講述,李家祠堂的祠堂正是按這種格局建成的,中軸對稱佈局,總祠有三進、五進者,分祠至少兩進,魯班所述的大門、儀門、走馬廊、大明樓、茶亭、寢宮、露臺、天井等一應俱全,雕樑畫棟,巍峨壯觀,顯得莊重肅穆,又呈文彩風流。

穿越歷史長廊

隨著歲月變遷,李家祠堂在人們的視野中漸漸消失。而今,在老一輩株洲人記憶中,卻依然還有一座主體風貌保存完好的李家祠堂,李家祠堂始大約建於清乾隆年間,佔地約1500平方米。走進它,就如同穿越了一段歷史長廊,關於它古老的宗族故事也隨之依稀展開。

這個古老的江邊小鎮,李家祠堂背靠慄樹山西頭,祠堂有二三十畝面積,圍牆相倚。圍牆外南頭是“賓家井”古井,這口井成為慄樹街居民飲用水的水源。祠堂的正面對著鐵路線,西頭是洋屋嶺。

當推開李家祠堂沉重的木門時,嘎嘎吱吱的聲響立即帶來一股濃郁的莊重氣息,古樸的木板,粗壯的立柱,兩棵百年女貞樹如同衛士一般,立於天井之中。天井則是那時特有的建築風格,既有采光排水的功能,又體現天氣下降、地氣上升的祥瑞氣氛。前後三進,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中廳,是李氏議事的場所。後廳用來祭祀,安放祖先神位。兩旁的廂房多數已上了鎖,鏽跡斑斑的。其中的幾間門頭上還寫著“伙房”“倉庫”等字樣,透過窗欞也只能看到廂房內堆積的雜物,在一束陽光的照射下,散發著微細的塵末。抬頭仰望,屋側簷角多有浮雕刻畫,只是早已模糊不清彩色板面。依稀殘存畫著山水人物和花鳥,精細生動,只是歲月斑駁,沒有人知道上面具體都畫了什麼圖案。祠堂左邊有五棟平房,房子周圍草木果樹青翠欲滴。從祠堂左則引申一長廊,碧瓦丹柱,雕樑畫棟,飛簷翹谷,鏤花窗戶,古色古香,供族人休憩。而建築所用木材全部運自江西婺源的江木,結實耐腐。祠堂右邊有一口古井,東面為一藕塘,每到夏天蓮擎池畔,蛙聲聒耳。池塘圍牆有一排慄樹,知了的鳴唱給夏日平添了幾分可畏。

“慄樹”得以傳承

隨著宗族功能的日漸淡化,李家祠堂也漸漸改作它用。歷經多次變遷,李家祠堂分別以李家祠小區、慄樹山小學傳承下來。

民國37年(1948),易錫麒在慄樹街李家祠堂創辦私立正德初級小學,解放初期改為街學。後由政府接收改為株洲市第七完全小學,也就是今天的慄樹山小學。現在,一出學校大門,左邊是大地等商場,右邊就是人民路步行街,在紛繁的鬧市之中,這所學校的幽靜尤為難得。

學校就建在山腳。學校操場因為地形的關係,被分為上下兩個草坪,兩個草坪在“文革”中被填平,成為一塊平整的操場,學校裡的幾棵老慄樹又大又高,填操場時被埋掉好大一截。學校裡原來只有幾棟木房子,其中有一間教室是利用李家祠堂原有的牆壁建起來的。而現在,慄樹街讓人不能遺忘的主要原因,是有所久負盛名的小學——慄樹山小學。

在時光流淌中,城市日新月異。伴隨著呼嘯而去的高速列車,人們對這座城市昔日曆史的記憶也變得日益模糊。關於李家祠堂的往昔故事,似乎已經藏進了歷史歲月,它卻記錄著一個城市成長的模樣,是生活在這裡萬千子民永遠不能忘懷的鄉愁。誠然,慄樹山小學會讓這棵“慄樹”越長越繁茂。

蘆淞區李家祠堂這棵“慄樹”越長越繁茂

通訊員/寧翔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343331570(唐記者)

蘆淞區李家祠堂這棵“慄樹”越長越繁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