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0後復旦援鄂醫療隊成員的獨白

元宵節第二天,215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白衣將士”再次向武漢開拔,這支隊伍中,有不少“90後”醫護人員。

“我是一名90後護士,在我們的群體裡,還有90後的醫生、90後的人民子弟兵,我們每個人雖然能量有限,但是我們在各自崗位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只為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今天,我們來看一位“90後”復旦白衣戰士的前線日記。

我是一名90後,一名有擔當的90後。

2月8日晚十時許報名參戰,90分鐘成軍!團隊由215名華山醫護人員組成,隊伍中90後小夥伴佔很大部分,甚至還有96年,97年的。

前線直擊 | 一名90後復旦援鄂醫療隊成員的獨白

出征武漢送行合影

對我來說那是一個特別的夜晚,先斬後奏跟爸媽報備了一聲,就和房東媽媽一邊流淚一邊整理行李,帶著所有人的關心馳援武漢。我告訴大家: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疫情當前,害怕與擔憂自是不可少,但相比武漢人民飽受病毒的肆虐,我怎能放任不理,又如何在家坐以待斃,畏懼不前呢?我帶著所有人的關心與祝福前來武漢支援。作為90後,我有勇氣,有擔當,敢邁出溫室的大門,走向前線,奔赴武漢!

前線直擊 | 一名90後復旦援鄂醫療隊成員的獨白

我是一名90後,我們是一群好學的90後。

2月10日晚8時,華山醫院接手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監護室正式接收病人,本著“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原則,我們團隊在此開始並肩作戰。領導通過會議、視頻、幻燈片等方式,對我們進行培訓及指導。我們認認真真學習,腳踏實地操練,強化各種儀器的理論知識,加強各項儀器的實際操作。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沉著冷靜,互幫互助,團結友愛。通過我們的積極治療,患者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他們對我們專業的認可,讓我們感到無比欣慰。

前線直擊 | 一名90後復旦援鄂醫療隊成員的獨白

張文翠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工作中

我是一名90後,一群不怕苦不怕累90後中的一員。

我們工作六班輪班制,有時夜裡凌晨2點下班,亦有夜裡2點起床上班。穿上防護服的我們,自愈了“公主病”,成為一名白衣戰士,穿梭在病房裡,守護在病人旁邊,看著心電監護儀屏幕上:血氧飽和度100%,不由地會心一笑。一班下來,我們汗溼全身,臉上烙下深深的壓痕,有時候臉上的汗水伴著鼻涕還會自主的流入口中……但是我們都沒有退縮,第二天,我們依舊精神抖擻,帶著必勝的決心進艙工作。是的,我們不怕苦不怕累,只期待著疫情早日過去,春暖花開,大家全都脫下口罩,綻放燦爛的笑頰。

前線直擊 | 一名90後復旦援鄂醫療隊成員的獨白

面對央視採訪鏡頭,雖然略顯疲憊,但作為90後年輕戰士,第二天工作依然活力滿滿。

我是一名90後,一名愛崗敬業的90後。

我是護理專業畢業的,從踏入大學起,一直努力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完善各項操作技能。工作後更是積極參加各項培訓,積極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我愛我的工作,我愛我的崗位,我很享受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給病人減輕痛苦帶去健康,我很喜歡看到患者逐漸康復時臉上的笑魘如花。我希望通過我們全體抗疫人員的愛崗敬業,這場戰役能早日大獲全勝,到那時我將回到上海,回到原來的崗位上,繼續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護士。

前線直擊 | 一名90後復旦援鄂醫療隊成員的獨白


前線直擊 | 一名90後復旦援鄂醫療隊成員的獨白

張文翠與華山團隊在武漢,張文翠為上圖左4,下圖後排左3

我是一名90後護士,在我們的群體裡,還有90後的醫生、90後的人民子弟兵,我們每個人雖然能量有限,但是我們在各自崗位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只為山河無恙,國泰民安。我們不是你們想象中的90後,請給90後摘掉一些“高帽子”吧!

很自豪我是一名90後,一名新時代的90後!


編 輯:江丹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