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典故:“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

“破天荒”的出處及釋疑:“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




然而,畢竟《唐摭言》和《北夢瑣言》記載的只是傳聞軼事,並非正史,難免其中有所出入。比如崔魏公,指的是崔鉉,字臺碩,《舊唐書·崔鉉傳》記載:“九年,檢校司徒、揚州大都督長史,進封魏國公、淮南節度使。”,“鹹通八年(867年),徐州戍將龐勳自桂管擅還,道途剽掠。鉉時為荊南節度。”,然而經查崔鉉任職荊南節度使的時候,卻是865年—868年,而大中四年(850年)以後的荊南節度使則是范陽人盧商,再前一個是滎陽人鄭肅,在荊南節度使位置上去世。難道是當時的宰相崔鉉臨時代領荊南節度使?這個還需要考證,留疑存查。


雖然只是一個詞語的考證,以及典故的溯源,也許只是一個傳聞逸事,固然有點囉嗦贅言,不過,希望那些寫作文史的作者,要以證據為基礎,以史料為憑據,還原真實歷史事實,不要妄自猜測,更不要牽強附會,誇張放大,誤導讀者,這才是文史作者應該秉持的基本良知和態度。

破天荒典故:“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

2020/3/9榆木齋

破天荒典故:“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