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首得道高僧的禪意詩:學“退一步”看世界的生存智慧


讀一首得道高僧的禪意詩:學“退一步”看世界的生存智慧

布袋和尚

所謂禪意詩多指僧人創作的情感純粹、意境高遠的詩歌。此首七言絕句為唐末五代時期的契此和尚所作:“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後退原來是向前”——意思雖明白如話,用不著解析,卻飽含著詩情畫意並做人的道理。即:前兩句從色彩上講為青、藍兩色。畫面素淨,水色空靈,且意境開闊。闡述的道理是:做人要懂包容,知進退。並謙虛謹慎,適時示弱。就像在水中插秧,若一味昂著頭怎能把秧苗順利地插進泥土?也就看不到水中的藍天;同樣的,插秧時也只有順其規律,彎腰“後退”地勞作,才能順利地插進泥土,使插好的秧苗迅速地向前延伸......就像我們做人,也要懂得適時地“低頭”和“後退”,才能積蓄力量,使人生道路走得更遠、更長。

那麼,契此和尚為何許人也,能創作如此充滿哲理的好詩?查史料得知:此人為唐末明州奉化(浙江寧波)的得道高僧。因其為人“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所以,被方丈賜法名為“契此”。又因其生性豁達、樂觀,笑口常開,且長得體胖腹大,愛坦胸露乳並用一支桃木棍挑一隻大口袋雲遊,又被人稱作“布袋和尚”。

後因其圓寂時口述謝世偈雲:"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被人認定為“彌勒菩薩”的化身——所以,此後的彌勒佛便被塑成了契此和尚笑容滿面,坦胸露腹的形象,又被稱作“歡喜佛”和“大肚彌勒佛”。從此便有了那副我們耳熟能詳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楹聯盛傳於世,給我們帶來不盡的歡樂和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