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成了村裡人 脫貧路上高家窩堡村跑出新速度

2018年對於長嶺縣集體鄉高家窩堡村村民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底高家窩堡村退出貧困村。

土地貧瘠、基礎設施薄弱、種植結構單一,這是曹偉四年前駐村開展工作後對高家窩堡村的第一印象。讓高家窩堡村脫貧摘帽成為曹偉心中的第一件大事。四年來,曹偉帶領村兩委積極調整思路,細化務實舉措,通過努力的工作徹底改變了基礎設施薄弱、種植結構單一、無集體經濟收入的貧窮落後面貌。推動高家窩堡村在扶貧產業、基礎設施、民生福祉、政策落實、基層黨建等方面全方位發力,村級各項事業得到快速發展。

扶貧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

村社幹部帶頭創辦躍康農機化技術專業合作社,村集體投入70萬元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入股。截至目前,農機作業總收入12萬元,其中,村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調整種植結構,集約流轉村民土地124公頃實施穀子種植項目,村集體經濟收入24.8萬元。發展庭院經濟,引導138戶貧困戶依託庭院種植高效經濟作物南瓜11公頃,全村實現“一村一品”,形成規模化,戶年均增收2000元。

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明顯提升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對全村124眼抗旱井進行配套,使抗旱能力顯著增強,如今的高家窩堡村種植業不再“靠天吃飯”。積極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建村內公路,安裝路燈80盞,清理屯內排水溝1600延長米,改造文化廣場3000平方米,目前高家窩堡村已被列入示範村行列。

民生福祉得到有效改善

曹偉駐村後積極協調愛心企業,為6戶三星級貧困戶每戶提供3000元專項資助,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以一星和二星戶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為主體,設立145個公益崗位,負責打掃村內道路衛生、治安巡邏等工作,每人年增收1800元。協調多家醫院開展義診及器械檢查,累計為300名村民送醫送藥,免費發放價值4000餘元的藥品,減輕村民醫療負擔。認真落實低保、養老保險等惠民政策,將村裡25戶61名困難群眾納入低保兜底,讓困難群眾生活更有保障。

扶貧脫貧政策得到精準落實

精準落實危房改造政策,截止目前完成全村39戶D級危房、7戶C級危房的新建和改造工作。為貧困戶建設新房26棟,改造20棟(其中D級除險加固13戶棟,C級維修7棟),解決了貧困戶安全住房問題。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全村5個自然屯全部安裝自來水,全天供水,讓群眾吃上安全水放心水。精準落實教育扶貧政策,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與“雨露計劃”共計得到補助7萬餘元。貧困戶農合參保率達到100%,貧困人口住院享受先診療,後付費的優惠,為107名貧困群眾辦理慢病手冊,享受門診報銷80%,有效緩解貧困戶就醫難問題。

四年的時間,高家窩堡村的變化寫在每一位村民的笑臉上,記在了每一位村民的心頭上。提起第一書記曹偉和駐村工作隊,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在他們的心裡曹偉和駐村幹部們已經成了高家窩堡村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高藝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