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哪些人生活的最艱難?

發哥媒體


我覺得現在生活最艱難的人還是農民。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生產力,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困擾我國幾千年的飢餓問題得到了徹底根治。農民實現了兩不愁,種糧性質也由傳統的解決吃飯問變成了商品生產問題。改革開放的前期,農民每戶每年賣糧的收入都達到幾千元,佔家庭年全部收入的1/2以上,農業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春天。

入世以後,國外發達國家利用土資源優勢和現代化農業價格上的優勢,對我國傳統農業產生了較大的衝擊,種糧變得不掙錢。農民被迫離開土地外出打工。農民工乾的是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力氣活,吃的是最差的家常飯,住的是地上鋪一張席。有人說城市下崗職工艱難。我認為他們的艱難只不過是放不下架子,抹不下面子,捨不得力氣。如果他們能像農民工那樣吃苦,憑著地緣優勢也沒有農民工的用武之地。

農民工是被農業面臨破產逼出去求活路的農民。他們身上揹著父母、妻兒的重託,心中裝著對未來幸福的期盼,再大的苦也吃得下,再重的活也幹得了。每年除了幾天春節,一年四季奔波在全國各地的工地上。他們沒有假期,沒有星期天,晚上還要加班,工資不僅託欠,還時常打水漂。農業正面臨著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有人提出了規模經營,土地三權分離,農民變成了股民,自己不生產還能分紅,加上養老金,前景一片美好。但農民自己算了一筆賬。按河南省的情況算,人均耕地不足一畝,很多地方僅幾分,每畝一年最多分紅500元,可夠一人半年的米麵錢。個人種地再不掙錢也能顧住吃的,規模經營那半年的吃飯問題只能靠天了。官方公佈我國耕地面積是18億畝,按9億農民算,人均2畝。地多的地方這種方法還有出路。但從全國看,18億畝耕地頂多可安排一億農民就業,其餘的8億農民將面臨失業,他們才是生活最艱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