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不用上班,錢從哪裡來?

智缺


古人是不用上班,但為了謀生,也會從事一些固定的職業。

古代的固定職業有哪些

古代的職業也挺多,大家經常聽說的“三教九流”算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職業。拿三教來說,可分為儒、釋、道三家。

首先說儒,主要指一些讀書人,古人講“學而優則仕”,因此有很多儒生畢生在為考取功名而奮鬥。考上了就成為吃皇糧的國家幹部,考不上的話大都會選擇去做一個教書先生。

釋,就是指和尚了。在古代,信佛教的人很多,因此寺廟裡常常香火旺盛。一些僧人甚至比普通百姓還有錢,唐朝是個佛教興盛的朝代,唐睿宗李旦曾經說過“天下之財,佛佔七八”。

道,跟和尚類似,也有一批信眾。古人迷信黃老之術,因此很多道士靠算命賺錢。一些皇帝為了求長生,也會對道士進行資助,讓他們煉丹。

九流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這實際上是一種職業歧視。

上九流指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這些職業要麼地位本就尊貴,比如帝王、聖賢、隱士等,要麼是古代重要的行業,比如農業就是古代的經濟命脈,因此農的地位一直比較高。

中九流指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這些職業在古代算是邊緣職業,多是一些靠本事吃飯的手藝人。

下九流指師爺、衙役、秤手、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可以發現這些職業多數不怎麼光彩,甚至有一些違法的勾當。

古人的交易形式

古人的交易還是以貨幣為主,只有在天下初定的時候,由於物資緊張,才會採用以物易物的形式。

古代的交易貨幣五花八門,銀子反而是較少的一種流通貨幣,這是因為銀礦在古代非常稀有,一般只有大戶人家才能用的起。

古代的流通貨幣主要有銅錢、糧食、貨幣這三種。一貫是一千文銅錢,相當於一兩白銀。古人在交易時,往往要攜帶很多銅錢極為不便,而且銅錢也容易被偽造。

在唐代時,曾經以布匹作為主要的流通手段。宋代時,也把布匹和糧食作為犒勞將士的主要手段。

從古至今,謀生都是最重要的。雖然古人不用打卡,不用朝九晚五,但他們的壓力是不低於現代人的,范進在中舉前也曾被老丈人胡屠戶看不起。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大家努力吧!


風雪赫連城


我記得,小時候每次交學雜費(也就是七十來塊錢),父母都要先出去賣糧食。不只是交學費,日常的任何大一點的開銷,也都是需要賣糧食。我記得父母平時兜裡都不帶錢,只有出去趕集的時候才帶上十幾塊錢。那時候,已經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了。

等到我上初中時,同學們還在從家裡拿麥子到學校換“飯票”。這種“飯票”可以在學校周邊所有小賣鋪流通。學生都是拿飯票去買東西。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了。

明白了吧,農民一直沒錢,“以物換物”的經濟形勢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還存在!一直到老百姓普遍開始出去打工掙錢(當農民工)的時候,各家裡才有了存錢。也是因為出去打工,老百姓都是集中在過年前後花錢。因為,這時候手裡有錢了。

(現在明白了吧,為什麼央視新聞只要一提到老百姓有錢了,就會放老農民點錢的鏡頭。很俗氣,但是,很真實!)

我這輩人小時候家裡都沒現錢,更別說古代了。

在古代,老百姓家裡也沒錢,有的只是糧食和牲畜。如果遇到花錢的地方,只能拿家裡的東西出去賣。還記得《范進中舉》的故事嗎,范進家裡沒錢賣米的時候,就是抓了一隻雞出去賣。他老丈人有現錢,是因為,他是賣肉的屠夫。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古代人不用上班還有錢用,基本存在於三個群體,一是行走江湖的俠客,似乎從不缺金銀;二是學子,如:在青樓“十年一覺揚州夢”的杜牧和周遊天下的李白,他們似乎也不缺錢;三是隱士,如:鬼谷子,一輩子只出過一次山,應該也不缺錢。

除開這三類人群,就算皇帝也要“上班”,更何況其他人,又怎麼能不工作呢?

那麼,這些人的錢財又是從何而來的?

俠客中不上班的特殊人群

除了一些走江湖賣藝、壓鏢等俠客需要“工作”外,有些俠客則依附有勢力的大戶或官員府中,充當門客,在沒有被重用前,不用上班基本上也可以混口飯或得點金銀賞賜,而接取並完成“任務”後,便會得到主家的錢財賞賜。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荊軻、聶政、專諸等俠客,實為刺客;還有三國時期刺殺孫策的許貢三門客等。

還有些俠客打著“劫富”的幌子,行不法之事發財後,便當起老大,靠收攏的小弟為自己賺錢,當然就不用工作了。如:《史記·遊俠列傳》裡的郭解。

也有些俠客則依靠一些所謂的“大善人”接濟,討點錢財。如:《史記·遊俠列傳》中亡命天涯的季布就曾得到過朱家的藏匿;《水滸傳》中武松就曾得到過柴進的接濟,而宋江也常幹這樣的事。

但是,同樣也有一些為錢財發愁的落魄俠士。如:當年韓信餓著肚子仗劍遊俠時,若非“漂母”接濟,不知能不能走到後來。

此外,就算加入武當、少林這些大門派的俠客,不工作也是待不下去的。所以,不工作的俠客,應該僅是極少的一部分,大多數還是需要靠上班謀生的。

文人中不上班的特殊人群

許多人看到李白遊山玩水,閱盡天下美景,很是羨慕,似乎並不為錢財發愁。

其實,在古代有一句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要自己有才名,走到哪裡都會受到一些“投機者”的特殊照顧。

同時,在古代並沒有義務教育,但凡能認識幾個字的,家裡至少是中農,就算在村裡也極受尊重。而窮人家的孩子為了生活,幾乎從小都需要幫人放牛放羊等謀生,如:朱元璋小時候就為地主劉德家放牛,那有時間去學習,更沒有多餘的錢財交學費。

因此,那些不上班,又不缺錢的特殊文人群體,家族大都非富及貴。

如:李白,據《新唐書》記載,說李白是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也就是李唐諸王的同宗,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而《舊唐書》中則說,他的父親李客曾為任城尉。但不管怎麼說,他的家族條件絕對不是普通平民百姓能夠相比的。

再如:不工作的杜牧曾在揚州有名的青樓裡一待就是十年,並賺得青樓薄倖名。為此,他還寫下名作《遣懷》:“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而他的祖父杜佑曾為唐朝宰相、歧國公,父親杜從鬱曾任唐朝諫官、秘書丞、部員外郎等職,絕對稱得上官宦世家,一般人能比嗎。

因此,這些不上班的文人,也只是一部分極少的特殊群體,大多數還是要依靠上班和才能來光宗耀祖的。

隱士中不上班的特殊人群

可能,在許多的人心目中,隱士群體應該是不上班,而又不缺錢的一群古人。

雖說,《荀子·正論》中講:“天下無隱士,無遺善。”但是,鬼谷子、陶淵明之類的真隱士應該還是存在的,據說鬼谷子一輩子僅出過一次山谷,而他培養出的學生卻有500多名,幾乎都是當時代各行業的翹楚,他還會缺錢嗎?例如:孫臏、白起、李牧、商鞅、李斯、西門豹、李冰、呂不韋、計然、要離等。

但是,他培養學生的過程又算不算上班工作呢?

而從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詩句中看,他還是需要種田的,種田應該也是一種上班工作吧,而種田的糧食所得,自然也能換取錢財。

然而,也有些隱士確實是不需要工作的。如:《梁書》中記載的何點,屬於貴族子弟,生活錢財主要靠家族資助;還有整天無所事事,山裡聽琴的阮籍,也有同樣的家世。

但也有些退休的隱士官員,靠當官時的積蓄就能養活自己。如:《新唐書》中記載的王績,《晉書》中記載的氾騰等。

同時,還有一些頗有才華的隱士,皇家和官府為獲取愛才之名,都願意資助。如:《金史》中記載的趙質。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在“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的陝西終南山上,目前修行的隱士約有5000多人,這些人確實不用工作,而生活錢財來源,則基本靠當地民眾和遊客資助。

不管怎麼說,上班才是人生的主流,而不工作的這類特殊群體,都是有著不同於普通人群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經歷。雖然,人生並沒有標準,對於這類不工作的群體不必有過多看法,但社會也並不倡導。所以,上班和工作,才是和諧社會發展的主旋律。


祥子談歷史


要說古人不上班,我想大多應該是武俠小說或者電影看多了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在很多武俠小說中,那些俠客確實看上去不需要上班,每天浪跡天涯,都有數不完的錢花,並且還有無數美女仰慕他們。

可是真實情況與小說中的情況有所區別,古人在掙錢方面,從來沒有輸過現代人,他們一樣拼命工作,一樣有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和熬夜加班的普通工人,只是在歷史長河中,這些普通人通常不被人們所關注,從而忽略了人間百態,至於真實的古人是如何工作的,我今天跟大家講一講。


一、普通勞動人民

早在上古時期,人們還處於石器時代時,就已經產生掙錢養家餬口的想法了,只是那個時候還沒有出現流通貨幣,所以人們通常是以物易物,用差不多價值的東西和對方換取自己需要的物件,或者通過出賣苦力得到對方給予的一定物品。

這些行為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已經具備後來工作的性質,人們每天除了繁殖後代之外,也會考慮如何通過一些野外狩獵或者什麼活動來滿足並且改善自己生活質量,換言之,這個時候人們也是在工作的,只是工作內容與今天不一樣而已。

到了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並且統一貨幣、語言、文字,以及各種社會行為標準規範,人們生活也從石器時代的部落“親親”血緣關係變成新的宗族世襲血緣關係,比以前更加規範化,對社會、家庭的要求也由此提高,人們不僅僅滿足於當初吃飽的階段,還需要關注穿好喝好。

所以這個時期,人們就開始產生正常貨幣交易,一旦產生貨幣交易,就意味著人們對工作掙錢的態度有所轉變,從原本的以物易物,發展到如今用錢幣進行購物,讓貨幣徹底流通起來,更加激發人們的工作慾望。

從秦朝開始,人們已經開始在工作掙錢,這些工作各種各樣,普通人們大多就是通過出賣苦力來獲得一定報酬,稍微有一點經濟頭腦的人會通過利用不同區域的貨物差價進行生意買賣賺錢,形成比較早的商業思維。

這個時期的工作基本圍繞的就是衣、食方面,教以前單純只是吃飽的階段有所發展,人們對掙錢的興趣更加濃厚,所有人都有一種意識,就是需要去工作掙錢。這個時候比較掙錢的行業就是皇宮中的各種職務,低到一個普通丫鬟,高到妃子等,對於普通人家而言,想要成為妃子或者王侯將相十分困難,於是大多數普通人家的女孩到皇宮做丫鬟,做一些簡單活計來獲取報酬。

男性也有在皇宮工作的,但是通常都是太監,比較悲哀。能在皇宮中工作,都已經是相當有面子的工作了,大多數普通人僅僅只能成為稍微情況好一點的人家的丫鬟、傭人,受盡折磨,換取一些報酬養家餬口。


由於這個時期的社會動盪嚴重,戰爭頻繁發生,所以當時的工作人民經常一不小心就會失業,久而久之,只能離開城市,回到農村繼續幹農活,可惜幹農活一樣有風險,天災人禍可能導致顆粒無收,最後這些底層人民往往成為不穩定因素,一旦有人號召,就會揭竿而起,他們以為換一個朝代,自己就會好過一些,無奈歷史上僅僅有一個唐朝而已。


二、公務人員

除了普通人民之外,就是當官的公務人員,古代各種考試,比如科舉考試,也就是一個入仕的選拔性考試,因為能夠成為公務員,當上個一官半職,就意味著從此人生飛黃騰達,誰都想成為公務員,擁有鐵飯碗,科舉考試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古代想考取個狀元,那比現在考清華北大難度大太多了,很難出這樣的人才,哪怕是舉人、進士,都十分難考,因此能夠成為公務員,在朝廷當官的人,毫無疑問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也是金錢、權利最後集中擁有的一部分人。



三、武俠劍客

除了上邊所述的兩種人之外,古代還有一部分被人們認為不上班的人,那就是那些武俠劍客,他們看起來成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實際上他們可不是一般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古代崇尚英雄主義,那些稍微有一點能力的武俠,雖然不會像電影小說中那樣飛簷走壁,但是隻要他們成為英雄,金錢這種東西完全就是身外之物了。很多達官貴人會前往去拜訪這些英雄,或者給個虛職,掛在其門下,每個月或者每年會給其一定的報酬,只要有事情或者在重要場合時,英雄出面一下足矣。

這是比較厲害的武俠人士,對於一般的武俠人士,就是通過收徒弟或者組建一些培訓武藝的機構,收取一些費用,恰似今天的各種培訓機構一般,當然古代還有鏢局,專門負責護送一些重要東西,這部分人也大多是由這些武俠組成。


可以說武俠在當時大多數還是工作的,只有少部分真正意義上的遊手好閒,最後毫無疑問就被時代淘汰,畢竟這就是適者生存的法則,從古至今,從來沒有誰能夠逃得過。


結語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人們雖然思想或者很多東西都發生改變,但是求生慾望從來沒有變化,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更好,從而每個人都會為了過得更好而努力,只要有對比,必然有傷害,有傷害必然需要上班掙錢養家餬口,要不然被人看不起不是很尷尬?

所以說,古代不可能不上班,只是那時候上班工作的類型與現在不一樣,收入也就千差萬別,但是整體社會結構以及運轉模式,變化還是不大!總而言之一句話,不努力就要被淘汰!



嗔痴歷史觀


這種說法缺乏歷史常識,古人雖然不用上班,但古人的生活也並不閒,男耕女織,漁樵商販,工匠藝人,官吏士兵,各行各業都忙忙碌碌,每個人都創造自己的勞動價值,然後產生交易,有時候是以物易物,但大多都是貨幣交易。

古人很早就發明了貨幣,官員們都是有薪水的,農民通過商品交易也有收入。朝迋要向民眾收取各種賦稅,這就是國家的經濟基礎。

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們的農民也是要交農業稅的,他們的錢也來自於賣餘糧,其實幾千年的農耕文化都是一樣的。

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太年輕,沒有經歷過以前的生活,以為不上班,不打工就沒有錢花,其實古人在太平盛世的生活比我們都滋潤。





泰山9981258


古代人不用上班,錢從哪裡來?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代的時間劃分,中國歷史把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的歷史分為古代,屬於封建社會時期。我們再來探討古代人的錢從哪裡來的。

自耕農種地所得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一直以來是重農抑商的,小農經濟是社會的主題,雖然說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但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依舊緩慢。社會的階級組成,基數最龐大的還是數農民,廣大的農民只要有土地,他們就會去耕種,土地私有能大大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收成好的話,可以用收上來的糧食交賦稅,多餘的可以拿去街上叫賣,一般小農經濟都可以自給自足,如果你是給地主打工的,幫地主種地,那麼地主會給相應的佃戶工錢或者幫他們減免所得賦稅。這樣用自己勞動的來的銀兩雖然不多,但是已經夠一個小農家庭使用。

漁、樵、牧

除了耕地的農夫之外,還有漁、樵、牧等職業,漁民利用船舶去江河湖海打魚,樵夫可以去山裡打柴,牧民飼養牛羊馬,一邊供自己吃食,或者拿去集市售賣,有的賣的好的可以和酒館、客棧、大戶人家建立供應關係,這樣就維持了一個家庭的生活,資金就有了來源。

讀書人走仕途

古代有句話叫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說明讀書考取仕途是廣大學子的出路,他們學成之後,如果考上了,可以當官,拿著俸祿維持生活,如果沒有官當,可以在街上,擺個攤,給不認識字的代寫書信,或者賣自己的字畫,也可以在村子裡面當一個私塾先生。

路邊開驛站,客棧

在古代,交通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很多沒錢的只能步行,有錢的也就是坐馬車,很多人都是白天行走,晚上找地方住宿,所以驛站,客棧這類專門供遠行旅客歇腳的店鋪就順勢而生。從衣食住行下手是最普遍的掙錢方式了。

從事開DU場,和開青樓

現在這些是不允許的,但是在古代是司空見慣,DU是一種癮,染上了就戒不掉,所以,古代有人就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開始了DU場,這種生意,斂財很快,同它媲美的有開青樓,青樓是古代人們放鬆的場所,有很多文人雅客也都回去,裡面的青樓女子,琴棋書畫,也都略知一二,這也是他們吸引客人的手段。說這些地方是銷金窟也不為過。

乞討

如果覺得沒有生計,或者因為戰爭、豪門的強取豪奪,被搞得家破人亡,無路可走,你可以加入天下第一大幫----丐幫,這樣就算你沒錢,好好乞討也能夠有飯吃,也能夠生存下去。


筆削春秋話史家


古代人哪裡不用上班了?誰說的?要像素說只是這“班”的形式與我們現代不同,沒我們現代的那麼豐富罷了!

那麼這種古人不用上班就有錢的想法從何而來?

首先,是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上班不僅是為了讓自己吃飽飯,更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生活水平質量。但,就古人而言,古代屬於男耕女織的封建社會,樸素的人們對於能填飽肚子已經很滿足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古人們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男人早早起來吃了早飯後,便扛起鋤頭到田地裡勞作,為一年全家的口糧而努力;家裡的女人則養起了蠶織起布料來,而且每天還要去市場用各類的絲織品換取錢財來改善生活。


除此之外還有賦稅、徭役、戰爭與各種自然災害,這都一一打擊這種“男耕女織”的生存模式,也正是因此,所以這便回到我開頭所說的觀點,能夠填飽自己的肚子就已經很滿足了。

其實每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是普通人的上班模式。

除此之外,古代的官員、衙門的文書雜役等那個不是上班?店裡面的小二,富貴人家的丫鬟僕人難道不是上班?就連地主家的放牛娃也是在上班?

所以,題主所問的“古代人不用上班”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古代人要上班的,如官員、小二、商戶那個不是上班?就算是農戶他們努力的耕種也是一種上班。


像素說


古代人不用上班,錢從哪裡來?關於這個問題,就看“上班“這兩個字的定義。古代人如果不用上班的話,為什麼還要參加各類考試呢?那各個朝代政府的工作人員不是上班嗎?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范進中舉,講的就是人到中年的范進,經過多年的考試,終於中了舉人而發瘋的故事。



范進大半輩子都在學習中,但是屢次考試不中,家裡窮得揭不開鍋。親戚們都不願和他來往,特別是他的老丈人,非常瞧不上他。

但是范進中舉後,大家都來巴結他,送房子的送房子,送地的送地,還有的人願意來給他當奴僕。有人提議,讓他的老丈人打他兩巴掌,讓范進好清醒過來。但是他的老丈人轉變的非常快,不敢下手。

所以你看古代人一旦考試高中之後,雖然當官收入不是很高,比如在明朝當官的收入就特別低,但是也足以養活一大家子人。比如他的老婆,小妾,家裡的傭人,都是為他一個人服務的,不用上班。



但是古代更多的人是窮苦老百姓,他們不用上班,是因為沒有班可上。而且,大多數老百姓都沒有土地,通過給地主做佃戶來維持生活。即使這樣,還往往難以填飽一家人的肚子。對這些老百姓來說,他們是非常羨慕上班的人的,但是沒有班可上啊。

古代,還有些才能的人會選擇去別人家裡當食客,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戰國四君子之一一一孟嘗君家裡當時養了3000食客。其中有一個食客名字叫馮諼,平時被孟嘗君養在家裡,基本沒有什麼事情,但是他總是提條件。他最經典的話有三句,其中有一句是:“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

意思是,馮諼說,“長劍啊,咱們回去吧,吃飯都沒有魚。“孟嘗君知道以後,就說給他提高待遇,讓他吃魚。

到後來,馮諼到孟嘗君的封地去收租子,結果把孟嘗君的很多收條都給燒了。到後來,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給自己買的是“義”。



孟嘗君的這些食客看起來沒有工作,但其實就是在做工作,關鍵時候他們都能為主人出一把子力氣。要不孟嘗君他們為什麼要養著食客呢?

當然,前提是養食客的人首先得有錢,孟嘗君他自己是上班的,他與皇上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他是貴族公子,他是齊湣王的弟弟。

古代還有很多行俠仗義的俠客,他們看似不用上班,錢從哪裡來呢?他們首先就是劫富濟貧,相當於搶富人的錢。因為他們自己中有很多人都是窮人,首先就得接濟自己。然後還有很多朝中的有錢的人願意結交他們,主動送他們一些錢財。

而有些有錢人也可以僱用這些俠客,幫他們去解決一些問題。比如荊軻刺秦王中的荊軻,刺殺吳王僚的專諸等,都是為主人效力的俠客。“風蕭蕭兮,易水寒。“表明的是荊軻一去不復返的決心和志向。

古代還有很多商人,他們看似也不用上班,但是通過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來賺取利益。說他們不上班吧,不太合適。說他們上班吧,又不像是上班。

其實上班與不上班都是相對概念,反正錢不會無緣無故的,從天上掉下來,天上不會掉餡餅。看似一些不上班的人肯定有收入來源,比如他的父輩家裡積攢了很多的錢財。當然也有一些人就是好吃懶做,坐吃山空,比較懶惰,寧願受凍捱餓也不願出把子力氣。

綜上,生活在古代的人,如果想生活的更好,如果積極上進,有良好的平臺還是要上班的。


歷史漫談君


當時和現在的社會制度不一樣,當時止能靠種地和給人種地生活,在次就是做賣買,那時沒有工業社會體質也不同所認沒有工務員。


平原虎1819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絕大部分老百姓都不需要上班,因為他們是農民。

農民們一年辛辛苦苦種地,希望收穫季節多打一些糧食。這些糧食可以賣掉,換來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錢財。

至於怎麼賣,種類就多了。

最常見的就是,賣給糧食商人。

大家都學過《多收了三五斗》。江浙在1932年水稻大豐收,各地農民搖船到萬盛米行糶米。這種米行就是專門買糧食的。他們從農民手中買米以後,再囤積起來賣到各地。

不過,在這種米行賣米,多是農民吃虧。

因為米行的老闆都是有錢人,他們往往會聯合起來壓價。

而古代農民運輸自己的糧食很困難,通常只能就近出售,所以只能眼睜睜的遭受壓價。

《多收了三五斗》裡面去年米價是7塊半,今年就變成了5塊。

這主要是商人是在商言商,只管賺錢,不是搞慈善。

除了賣給糧商以外,常見的就是趕集出售。

也就是在收穫季節,一些鄉民直接將糧食背到趕集市場去賣,主要交易的是稻米和米糠,以及各種雜糧。

這主要是一些農民並不種糧食,而是搞蔬菜、水果、禽蛋、雞鴨豬崽、木柴等。

他們需要吃米的時候,也不像城鎮人一樣去米店買,而是直接來集市購買,反正全年都有人賣。

雙方一般是現錢交易,現貨兩清。

賣糧的人拿著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還有一種,就是單純的以貨易貨了,省去了賣糧食的緩解。

在一些偏僻集市、山區集市,集市都是季節性的,有的乾脆是馬幫帶來的。

這種集市一二個月開一次,常見的是馬幫帶著生活必需品上山,農民直接將糧食賣給他們,換來需要的必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