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HR五年了,加著最長的班,卻依然不敢打車回家

我最近搬了新家,離公司9個地鐵站的距離,中間需要換乘1次,11號線轉2號線,上下班通勤大概90分鐘。地鐵口離公司有一段距離,每天出地鐵,跟著人流往前走,人流散了一波又一波。

原來大家上班離地鐵口這麼近,真好!

我拿起手機照了下鏡子,臉上本來精緻的妝,已經被汗水覆蓋,撐著傘,腿還是會被太陽曬到,夏天太陽還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熱,焦躁,冬天好不容易保養的皮膚,又要被曬黑了,要是早上打車上班給報銷就好了,寧願晚上多加一會班。

哈哈哈,我在想什麼好事。

不過比起有些同事,我算是比較好的了,住的離公司沒有太遠,也不是“荒野郊區”,畢竟有些住在郊區、關外的同事,上下班通勤都是需要4個小時,每天重複的班車、班車裡熟悉又陌生的人,大家各自玩著手機,誰也不會多聊一句。

做HR五年了,加著最長的班,卻依然不敢打車回家

跟大多數在一線城市飄著的青年一樣,我工作五年,無房無車,租住著10平米的小單間,不敢換工作,捨不得打車上下班。

其實當初我並不是沒有選擇。一畢業,在家裡的威逼利誘下,拿到了家那邊一個事業單位的offer,月薪3000,三線城市的標準價。

但是,年輕人很少,工作不飽和,沒有學習成長的空間,也學不來所謂的殷勤世故,所以沒多久就瞞著家人辭職了,決心要去大城市闖一闖。

離家前,老媽說:家裡沒能力給你在一線城市買房,你要走,以後就全靠你自己了。

離開家以後真的全靠自己了,先是租住青年旅社,每天60塊錢。然後瘋狂找工作、找房子,還比較幸運,雖然剛一開始投簡歷、面試,被別人挑的體無完膚,但被挑剔著也長了一些經驗,半個月後找到了一份還可以的工作,也租到了一個性價比ok的6平米小單間。

23歲,太單純了。

當時想著,我才不會一直這樣,你就等著吧,總有一天,我會升職加薪,我會搬去大房子,我要做個有錢又美麗的女子!

做HR五年了,加著最長的班,卻依然不敢打車回家

前兩個月有朋友離職,要回去家鄉發展。朋友說,他在現在這家公司四年了,客服、招聘、運營、市場都做過,哪兒有需要就往哪裡填,但四年來,老闆只給漲過一次薪,別人剛畢業就能月入過萬,而自己工作這麼多年,還沒突破這個標準線,新招來基礎崗的90後同事薪資都要比他高,心很涼。

他說自己30歲了,再也沒有動力支撐年少的熱情,老闆畫的餅餿了。

我對他的心態非常理解,家鄉發展的越來越好,有爸媽,有房子有車子,麵包都有了,只等他去過安穩的生活,為什麼非要在外面苦兮兮的忍受心理、身體的雙重摺磨,年輕時還好,長大了真的會撐不住。

確實,城市很大,機會很多,但競爭也很慘烈,稍不慎就會落隊被淘汰。

明明自己工作很認真、努力,其實都是做著螺絲釘的事情。機會多,但並非人人都能抓住。我們定期學習充電,每天精心打扮,用最好的狀態對待工作,然後期待著他能看到我們的熱情,及時給予回應,有時候故意似的,他一直對我們視而不見。

做HR五年了,加著最長的班,卻依然不敢打車回家

25歲之前,工作很穩定,穩定到能聽見時間的聲音。

每天篩簡歷,打電話,不遺餘力,領導交付的工作都會優秀完成。很多次我以為領導會看到我的努力,但培訓、轉崗、晉升的機會從來沒有輪到我。所以肉眼可見般的,沒有鍛鍊機會,得不到成長,看不到任何成長的空間,也缺乏辭職的勇氣。

沒有存款,沒有朋友,我怕!我怕萬一裸辭找不到工作,我會不會流落街頭?

剛畢業時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不知道被丟到了哪裡,才兩年而已,就變得這麼小心翼翼,經不起任何的萬一。

第一份工作雖然糾結,但也做滿了兩年,長進不大,薪酬不高,但也學到不少。

後來靠跳槽漲了三次薪水,職位也高了一點,比我上面那個朋友好一點。

做HR五年了,加著最長的班,卻依然不敢打車回家

轉眼今年已經28歲了!

當初我以為28歲時,我的銀行卡至少會有6位數的存款,工作會越來越順手,有很多朋友,或許跟別人一樣攢了首付,買了房子,雖然揹著百萬房貸,但找個人一起慢慢還好像也不錯。

每年家裡小孩考大學了,都會打電話問我,讓我幫忙參考參考。

呵,看著眼前10平見方的單人間,空調關著,遙控器被晾在一邊,電風扇轉了一圈又一圈,我真的還有資格給別人建議嗎?

家鄉的同齡人早已成家生子,住在自家豪宅安逸舒服。而我仍然一個人租住在這10平米的空間,週末一個人看看電影,逛逛畫展,過著別人眼裡的小資生活。

做HR五年了,加著最長的班,卻依然不敢打車回家

28歲了,不老,但也已經喪失了年輕人的活力,工作加班全憑信念。

前天晚上10點多加完班往地鐵站趕,突然下雨,被淋得措手不及,走在街邊看著亮了“空車”的出租車,我真的很想伸手攔一輛,但是想一想公司離我的小公寓距離十幾公里,晚上打車回去大概要60塊,60塊我可以開至少半個月空調,衣服已經溼了,地鐵也沒那麼遠,於是默默淋著走去了地鐵站。

坐在車上的人,看到我可能會說:“看啊,那個人真可憐!”

我經常會想,支撐我繼續留在這個城市的動力是什麼?

眼角的魚尾紋已經爬上來了,連下雨天都不會打車的我,又怎麼捨得買一瓶LA MER。

現在爸媽也不催我相親了,可能連他們也放棄了吧~

職業生涯中沒走過彎路,雖然慢了一點,但也一直是上升的。比起很多人離深又返深,職業規劃變了又變最後也沒收穫,可能我也還好?

我不知道還能繼續堅持多久?不知道如何正視現在的這份焦慮。

28歲了,我不想為了生活,像個菜市場大媽一樣跟自己斤斤計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