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為什麼沒車補?

周野


首先,不是所有教師都沒有車補,你沒有車補,只是因為你級別不到。

參照黑龍江省下發的《黑龍江省省屬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發放公務交通補貼的崗位和人員,原則上限於參改範圍的事業單位取消配備公務用車的副廳級及以上人員。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事業編制副廳級及以上幹部取消配備公務用車的話,是有車補的。事業編副廳級以上幹部大概是什麼職務呢?據我瞭解,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校長級別的都不是副廳級,只有本科院校的校長是廳級幹部,地級市城市如果有大專院校比如醫學院、衛校、職業技術學院之類的,一般校長是副廳級。 至於其他基層的教師,甚至正縣、副縣級的校長職務也是沒車補的,只是說可以報銷公共交通費用,但沒有車補。



教師也不要感覺不公平,不只是教師沒有車補,行政執法類事業編人員除外,幾乎其他所有事業編人員都沒有車補。



下面我簡單說一下原因:據有關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9萬人,這個包括參公單位和警察隊伍。而事業編的人數,據不完全統計,加上教師和醫務人員,大概在4000萬人以上,也就是公務員人數的6倍左右,這個數量是非常龐大的。車改的目標是:公務交通成本節約、費用降低。如果給這麼多的事業編人員也發車補的話,會給各級財政增加很大壓力的,估計比沒車改前費用還高,那麼車改就沒有意義了。

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會越來越寬裕,而且到2020年年底要完成事業單位改革,相信國家會從新考慮事業單位的待遇問題,車補政策還是有很大可能向事業單位傾斜的。


公職人員那些事兒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在回答之前我先亮明我的身份也是教師身份,只是多年在管理崗位上稍有了解,我如實、客觀的來說,不摻雜自己的觀點,對錯好壞由大家來評說。地方特殊情況我沒法去說,我只說共性問題有四點:

一、工作性質不一樣。

可以拿車 補的是因為工作性質需要,而專技人員(這裡僅指教師)工作環境相對固定,外出公 務的時間、概率相對較小,所以發車補的作用不明顯。

二、薪資性質不一樣。

教師不可以拿車 補,是因為執行的是專技人員工資標準。雖已規定,教師工資不能低於其他類人員工資(各個地方 執不執行這裡不討論),按照規定專技人員待遇已不低,我也相信有的地方教師工資已高於平均工資,但有許多地方肯定還沒達到,這個我也不太瞭解。因此,從大局上看,各行業之間相工資對平衡利於行業之間平衡。

三、標準劃分不明朗。

目前,某些行業上下班、出差下鄉算公差這個已經很清晰了,但對於教師上下班、外出學習培訓算不算公差還沒有明確的界定依據,因此還沒有來支撐教師執行的依據。

四、人員基數不一樣。

截止到2016年12月,全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含普高、職高)教育在職總人數是1270萬餘人,這麼大的基數結對是多於其他行業,對這麼大的基數實現車 補,目前難度肯定有,但有多大的難度我也不清楚。



只能說,隨著對教育的重視、相關 政 策的完善和財 力的強大,會不會有所調整,只能慢慢的在期待中了!

各位勿噴,我只是把我瞭解的情況說出來!

關心中小學教育,關注我的頭條公眾號!


閒心拾遺


教師本來就沒有車補,不光教師,整個事業編都沒有。除事業單位個別級別崗位發車補外,還有就是公務員和參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首先,我們來談談公務用車,公車用途是工作用車,不是上下班用車,教師的工作一般都是在學校範圍進行,哪怕是去學生家中家訪,採取實報實銷的方式解決,用到公車的頻率很少。


而且公車改革的初衷是為了節約財政資金,全國公務員有700多萬,事業編則達到3000萬,是公務員的近5倍,如果事業編全部領車補的話,財政負擔不起這麼多開支,也加重老百姓的稅收負擔。


當然,事業單位車改不會一刀切,而是多形式統一,比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可以發車補,其他事業單位以實報實銷為主。


下面,小編整理了部分網友對於教師車補的看法,供你參考!


1、教師不出差不下鄉。教師的工作限制在三尺講臺,整天圍著學生轉圈,社交圈子小,所以沒有必要搭車幹工作。


2、教師基數大,不可能人人有車補。教師的車費補助可以視情況而定,個別教師出差、家訪,可以按次數到單位報銷差旅費。更何況教師群體龐大,給教師車補只會增加國家負擔,也違背了車改的初衷。


3、國家給老師發了工資,就是用來養家餬口吃飯的,何況整天在校園裡,沒有體力消耗,沒有社交應酬,怎麼能額外增加食補呢?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應該以身作則,不能養尊處優。


4、我們學校有校車,沒有車補,餐補一個月只有300元。不要說絕對沒有,地方不一樣,東西就不一樣,好地方福利肯定就要好一些,比如升學率高的學校,靠擇校費的收入就可以給老師很多福利,所以,努力考吧。



更多教師公招資訊,歡迎關注四川中公。

四川中公教育


據我所知,有一些城市已經開始給老師補發車補,從2018年1月份已經開始正常發放(所熟悉的某位老師,即將退休,補貼200一個月),但是老師的車補是由地方財政的撥款,不同城市的財政狀態各不相同,所以可能不少城市還木有發放,或者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還不能發放到位。

公務員和很多國企員工,都有車補。車補相比其他的收入來說,更像是象徵性的。而且車補是因為工作需要,老師這份工作其實更多時間是在校內,所以我個人認為有車補,真的像意外福利一樣。

老師的收入一直也是大家爭論的焦點,老師認為自己的工資不高,而不瞭解內情的人認為老師雖然表面工資不高,但是各種“補課”的收入很高(鬼知道是不是所有老師都能從補課中賺到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和老師相關的事情,各種都會被大家拿出來討論。老師加一分錢工資都會有人“羨慕嫉妒恨”,難道老師就應該奉獻?應該喝西北風?應該生活簡樸?

我希望老師的收入不斷的增加,這是對工作的認可,也希望工資實現差額制度,根據能力、實際付出綜合考量,而不是根據職稱“吃大鍋飯”。誰沒有一家老小?誰不想自己的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誰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晚年生活的更有安全感?

車補雖然不多,但好得每個月有個象徵性的一兩百,改善一下週六日的伙食還是可以的。


九鬥學生心理


其實教師理論上也應該享受車輛補貼。

有的人指出根據我們國家公車改革的實施方案,車輛補貼的補貼總額,一定要低於原先公車使用時的各項費用總額。而教師平時是沒有公車的,所以也不應該享受車補。

不過大家要清楚,所謂的車輛補貼是所有人的權益。而且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所確定的確保所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權益的改革。

不能說過去我們誰用車,誰就應該享受的補貼高。如果按這種標準來劃分,很不公平。

基本上來說,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的福利應該所有人都享受。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公車改革正在積極有序的推進中。江蘇的一些地區,對於教師確實發放了200到400元的車輛補貼待遇。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改革的車輛改革時間是比較早的公務員群體,早已經領取到了相應的車補。

根據中央和國家機關車補標準的規定,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月800元,科級及科級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標準不得高於國家中央補貼標準的130%,艱苦偏遠地區不能超過150%。一些地區原先的車補較高的地方,也會被拉了下來。

其實總體來看這一次車輛補貼,是對所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作出的用車制度改革福利,理論上應當人人享受。

另外,不管能不能享受車輛補貼,我們國家關於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公務員水平的要求必須要落實。

7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還沒有達到教師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收入水平要求的省份,要限期改正。定期向財政部,教育部報告整改落實情況。而且國務院還將適時開展督查。


其實車補,還是其他補貼的名義,倒也無所謂,只要能夠保障相關待遇水平落實就可以了。


暖心人社


教師就是一個弱勢群體,誰都教育指手畫腳,給老師設置了各種條條框框的約束,誰給老師主張過權利?在所有的人眼裡老師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要你吃草擠奶,要你廉潔從教,不能利用自己的特長專業去補貼家用,一日從教,終生清貧,學生出現的如何問題都是老師的責任,學生取得了成功又給了付出的老師什麼?公務員有車補,教師沒有資格,why?馬上就要到教師節了,一批文件蜂擁而至,好像到了這個時間就是老師們發財的機會來了,好像所有的家長都要給老師行賄了,這樣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領導比比皆是,師道之不存也久矣,一個仇視教育的社會會讓更多的人遠離教育,留下一個冷漠的教育環境。


寧靜致遠146710411


車補政策,是政體改革的過渡產品,就政府機關的事業編人員,也沒有車補。教師家訪,如需車補,那需要車補的單位和行業就太多了,這不利於政府堆進體制改革,並增加新的社會矛盾。目前最需要的是真正的遵師重教,付於教師相應教育權。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少搞點針對教師的與教學無關的事情,給教師減壓,讓其能專心教學。社會及家長多給教師一些支持,讓老師能正常的、無精神壓力陰影的去教學生。至於待遇,如真要解決,也通過教師工資結構改革和職稱改革去解決。


手機用戶夕陽踏浪


不知道老師為何如此憤世嫉俗和無知,在他們心裡只有他們累,別人都不累,不覺得自己噁心嗎?車補是補上下班的錢?車補是補執行公務的錢,民政、搶險、救災、危改、水利、移民、殘聯、衛生、宣傳、民族宗教、旅遊、社保、就業、合醫、綜治、司法、扶貧、計生、農業、經濟發展、消防、安監、市場監督、公路建設……,沒有人比你們累,誰會比你們累。每個月下村不會少於15天,工作多得你數都數不過來,還無知的叫道公務員一個月下幾天村,每個地方几十上百公里,週末哪裡出事哪裡跑,有事就必須回單位,別想有周末。上星期這裡有人溺死,家人抬屍去別人家鬧事,直接去搶屍放車上,老人死的都去搶屍,不知道各位老師是否還要車補死人放你車上,山區重病的、鬧事的、發酒瘋的、吸毒的比比皆是。說扶貧,老師那點扶貧算什麼,你以為你們真做了全部扶貧?0.5%,起碼99.5%是公務員做的,有時還得給你們擦屁股。我們扶貧辦的直接在辦公室隔間睡,每天16個小時,每晚12點前不會下班。你們看到人家打工的三更半夜他們像你們一樣叫得兇嗎?我以前是老師,後來考到公務員,我是全校課最多的老師,擔任班主任、教研組長、辦公室主任、器材室管理員,學生打架翻牆多的是,家訪什麼的都幹過,最遠的村40裡還不通公路,但現在到政府,原來那些都是小兒科,簡單輕鬆,我們單位有4個原來是從老師調來的,現在哭著要回去,有個一年寫了4、5次申請求放他回去當老師。


用戶8128980642574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要了解車補產生的背景。前幾年,國家實行公務用車改革。每年國家各級機關公務用車費用龐大,腐敗嚴重,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這次改革,按不同的級別發放一定數額的公車補貼,砍掉單位用車。也就是這是針對國家機關公務用車的改革。並非對公務員上下班的交通補貼。換句話說,這次車補改革與事業單位無關。機關裡的事業編制人員也沒有車補。

教師屬於事業編制。雖然對學校用車也做了規範,但並沒有車補一說。自然教師不屬於享受車補的對象。當然,現在很多教師開私家車或乘公交上下班,教師享受的交通補貼,可適當增加。


搏擊長空的大鵬


我看了一下回答,有些人太搞笑,老師為何不需要車補,老師不要車補理所當然?狗屁不通!前些年教師工資中有一項交通費,你知道嗎,為何設計這一項你知道嗎,不知道或者不清楚就不要唧唧歪歪。偉人說過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允許失敗允許犯錯。所以取消老師交通補助對錯與否大家發表意見評論吧,我個人覺著,十分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