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把自己活成了當初自己最不想活成的樣子?

蛙人蛙語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從下面這幾個階段來看待:

一、20歲之前

二、20歲-30歲

三、30歲-40歲

四、40歲-60歲

五、60歲以後

20歲之前,年少輕狂,放浪形骸,不拘一格,心比天高,夢想太多,憧憬美好……過的是一種隨心所欲,天高任我行而不負責的生活。家庭基礎好點的,更是隨意揮霍青春,揮霍父母的辛苦錢,肆意妄為。家庭條件若點的,會給自己樹立一個小目標,努力讀書,走出那種原本的困境及貧窮。



20歲-30歲,原本年少輕狂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都化為烏有,不在隨心所欲,開始為自己的做人生規劃。創業,工作,談念愛,結婚,買房買車……可以說這期間是最磨練人的各種應對能力,開始覺得之前那些虛無漂亮的生活,很是滑稽,一切都回歸本分,勤奮,照顧家庭,償還各種貸款……

30歲-40歲,事業和職業方向基本定性,朝著有規律的軌跡運轉,往更好的方向突圍。因為這個年紀就是拼搏,扛把子,擔責任,明事故,處理各種環境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階段。挺住了,堅持住了,心性就成型了,同時心量也打開了,故而做任何事情都有禮有節,穩步前行。

40歲-50,古語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前四十年如果還沒定性,定型,那在這個階段是非常尷尬的,上不去也不好意思下來。生活也許會一團亂麻,搞不清方向,那就沒有精力,沒有方法,每天相應的能力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反之如果一切都按照預設的目標和規劃去執行,那生活,工作都是有規律的運轉。



50歲-60歲,天命已到,精力漸退,兒女成人,各種問題和事情都會接踵而至,若這個階段還駕馭不了自己的人生,面臨的就是苦逼生活……會迫不得已或者心有不甘的捨棄很多原本應該有的東西,那後面的二三十年會或者悔恨當中,直至帶著很多遺憾走向墳墓。

60歲以後,夕陽紅的階段。成功者會在軌跡上散發餘熱,為家庭或者社會盡最後的一點力量;失敗者,會窩窩囊囊,看不起自己也被別人看不起,或者矛盾和痛苦掙扎之中。“人生最美夕陽紅”這句話僅屬於成功者,領著退休金,養老金,漫步在公園河道,牽著孫子孫女,進菜場,逛街道……盡享晚年生活;失敗者仍是忙忙碌碌,有一畝三分地的,繼續照顧莊稼,面朝黃土,動不了了就坐等兒女的贍養金。



總之: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生活在不想活成的樣子中,百分之二十的人也許會如願以償的活在自己的理想狀態。只能說活在自己不想活的樣子中的人,遺憾,缺憾要比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多得多,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同樣也有缺憾和遺憾,只是相對百分之八十的人少些而已……因為人生沒有完美,總有缺失,所以即是是活在自己不想活的樣子中,也要負重前行,這就是人類的矛盾規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