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鄉村醫生——青春飛揚在抗疫一線

商報消息(通訊員 文蘭)2020年春節,南嶽區一群"90後""00後"的鄉村醫生們,在洶湧來襲的新冠疫情面前,義無反顧地做起了"逆行者"。他們用尚屬稚嫩的雙肩揹著醫藥箱毫無懼畏的走村入戶,挨家挨戶地摸排、宣傳、安撫、引導,用暖心的服務、科學的健教,踐行著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彰顯著青年一代的責任和擔當。

南嶽鄉村醫生——青春飛揚在抗疫一線

近日,地處大山深處的南嶽區壽嶽鄉嶽林村,春寒料峭,山上白霧還未散去,鄉村醫生曠豔華就已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背起醫藥箱,坐上丈夫的"麵包車",向禾泰種植基地奔馳而去。"今天身體有沒有不適?""沒有。"曠豔華一邊詢問,一邊用體溫槍給前來務工的村民檢測體溫。"體溫正常,但還是要做好防護;如果感覺哪裡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和我聯繫!"臨走前,曠豔華再三叮囑。

自2020年1月23號接到任務後,曠豔華就主動放棄休假時間,一直堅守在嶽林村疫情防控第一線。哪裡有需要,她總是第一個去了解情況。嚴寒中,除了做好對疫區旅居史人員及家人、流感患者的監測、隔離工作,她每天還和村裡黨員幹部一道,或在村口排查外來人員,或給村民宣傳疫情相關防護知識。在她看來,"村醫是一個村莊的健康守護者,村醫的堅守能更好地給村民安全感。

曠豔華不僅是一名鄉村醫生,更是一位有著10年黨齡的老黨員。"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來了,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她堅定的認為。

一件防護服、一個口罩、一雙手套、一個體溫計,這是南嶽鎮雙田村鄉村醫生譚紫賓的抗"疫"武器。自疫情發生以來,"00"後的她踏遍了村頭的每一條小路,用實際行動守護全村人的健康。

宣傳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入戶排查、對疫區返鄉人員健康監測、數據信息的上報……身為基層的醫務工作者,譚紫賓每天要與鄉親鄰里面對面打交道。個別隔離人員對於14天的體溫動態管理,有許多不理解,譚紫賓每次都會耐心地和他們解釋、溝通。有時,對方一個電話打過來,說身體有些許不適,譚紫賓會立即披上"戰衣",前去診問,不帶絲毫抱怨和牴觸。

"90後"的向玉芳是南嶽區南嶽鎮嶽東社區的鄉村醫生,大年二十九晚上9時,原本在外地孃家的她在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後,第一時間回到了疫情防控一線,投入"疫"線戰鬥中。

嶽東社區範圍廣,流動人口多,摸排壓力大。向玉芳第一個疫情任務,是給隔離在酒店的湖北客人測體溫。當時物資緊張,除了口罩,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用的還是水銀體溫計,向玉芳現在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這是醫生的使命。"這樣的觀念讓向玉芳勇敢前行。

在南嶽區,還有很多像曠豔華、譚紫賓、向玉芳一樣的基層醫務工作者,而這其中,"90後"佔了絕大部分。他們的雙肩雖然還比較稚嫩,但他們的信念卻早已堅定,他們那舍小家,為大家,夜以繼日奔走在鄉村小道上的身影,成為南嶽抗疫戰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