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會不會抓錯猶太人,他們是怎麼分辨的?

風雲一點通


以前學歷史時,書中有很多士兵用尺子測量人的面部器官,以識別是否是猶太人,其實不必這麼麻煩,脫褲子就行,不過這事放在初中課本里似乎不太妥當,於是就用了其它測量方法來代替這種識別方法,但是因為其他民族也有此類習俗,所以這種方法並不百分之百的準確,只是作為參考依據。

割禮分為男性割禮和女性割禮兩種。男性割禮就是切除男性全部或部分陰莖包皮,這種割禮儀式在全世界分佈廣泛,《聖經》中《創世記》有記載,歷史悠久,猶太人是在出生第八天就要舉行割禮儀式,阿拉伯民族則在臨近結婚之時進行,或者有的是在青春期時。

相比於男性,女性割禮更為殘忍,在非洲等地盛行,無數女子死在了這種惡俗之下,有興趣的可以看一部反應這個習俗的電影――《沙漠之花》,就是講的一個12歲左右的小女孩,父母要了幾頭駱駝作為聘禮,把她賣給了一個老頭做第四個老婆,她三歲被母親做了割禮,扔在沙漠中,生病發燒差點死去,割禮就是切除後縫合,以保持貞潔,結婚當夜由丈夫用刀切開,她(她的兩個妹妹因此而死),後來她獨自一人走在沙漠裡逃跑,機緣巧合下去了國外,發現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但是卻因為割禮的原因錯過了愛情,然後向全世界講述非洲這種惡習的存在,不好意思,光顧著安利電影,言歸正傳。

(左邊是猶太人,這就是猶太人和其他人的不同)

黨委保安處是有詳細戶籍資料的,利用資料進行抓捕,或者對於猶太教堂的記錄進行鎖定,對於漏網之魚,就用身體檢查的方式進行,一是檢查是否有割禮,二是測量面部器官,猶太人額頭高,而且寬大,鼻樑突出,特別是鼻樑中間有點突出,但是下巴後縮,也比較窄,皮膚顏色也不同,有時候為了自保也會互相檢舉。

操控著德國,甚至世界大半財富的猶太人,自然是無法逃過納粹的眼睛(199年的華爾街大崩盤,多半就是猶太人弄得,然後繼續又把歐洲經濟搞垮,富裕了自己的腰包,歐洲各國對於德國殺害猶太人的事情多少是有默認和願意的),他們的金錢被蒐集起來做了軍費或者私人財富,支撐德國發起了二戰,但也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南笙264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簡單,猶太男人幾乎不會錯。

猶太人是要進行割禮的,即所有的猶太男孩都要受割禮,無一例外。

基督教徒則不必受割禮。

在歐洲,只有猶太人和穆斯林會割禮。

但穆斯林很容易辨認,他們民族禁忌也多,隨便試一試就知道。

所以,男性猶太人只需要查看是否進行過割禮,就可以輕鬆辨認出來。

而當時猶太婦女都是依附家庭生存,不是依靠父親,就是依靠丈夫,所以抓走了猶太男人,猶太女人也逃不掉。


薩沙


以前學歷史時,書中有很多士兵用尺子測量人的面部器官,以識別是否是猶太人,其實不必這麼麻煩,脫褲子就行,不過這事放在初中課本里似乎不太妥當,於是就用了其它測量方法來代替這種識別方法,但是因為其他民族也有此類習俗,所以這種方法並不百分之百的準確,只是作為參考依據。


割禮分為男性割禮和女性割禮兩種。男性割禮就是切除男性全部或部分陰莖包皮,這種割禮儀式在全世界分佈廣泛,《聖經》中《創世記》有記載,歷史悠久,猶太人是在出生第八天就要舉行割禮儀式,阿拉伯民族則在臨近結婚之時進行,或者有的是在青春期時。



相比於男性,女性割禮更為殘忍,在非洲等地盛行,無數女子死在了這種惡俗之下,有興趣的可以看一部反應這個習俗的電影――《沙漠之花》,就是講的一個12歲左右的小女孩,父母要了幾頭駱駝作為聘禮,把她賣給了一個老頭做第四個老婆,她三歲被母親做了割禮,扔在沙漠中,生病發燒差點死去,割禮就是切除後縫合,以保持貞潔,結婚當夜由丈夫用刀切開,她(她的兩個妹妹因此而死),後來她獨自一人走在沙漠裡逃跑,機緣巧合下去了國外,發現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但是卻因為割禮的原因錯過了愛情,然後向全世界講述非洲這種惡習的存在,不好意思,光顧著安利電影,言歸正傳。


(左邊是猶太人,這就是猶太人和其他人的不同)

黨委保安處是有詳細戶籍資料的,利用資料進行抓捕,或者對於猶太教堂的記錄進行鎖定,對於漏網之魚,就用身體檢查的方式進行,一是檢查是否有割禮,二是測量面部器官,猶太人額頭高,而且寬大,鼻樑突出,特別是鼻樑中間有點突出,但是下巴後縮,也比較窄,皮膚顏色也不同,有時候為了自保也會互相檢舉。


操控著德國,甚至世界大半財富的猶太人,自然是無法逃過納粹的眼睛(199年的華爾街大崩盤,多半就是猶太人弄得,然後繼續又把歐洲經濟搞垮,富裕了自己的腰包,歐洲各國對於德國殺害猶太人的事情多少是有默認和願意的),他們的金錢被蒐集起來做了軍費或者私人財富,支撐德國發起了二戰,但也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風雲一點通


你讓一個歐洲人分辨誰是日本人誰是韓國人,可能他會瞬間蒙圈,但是你讓一個韓國人去分辨二者,他可以通過語言、身高、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輕鬆辨別。

同理,你讓德國人分辨誰是猶太人,他們也有佷多方法去識別。

對於德國人而言,猶太人的特徵實在太過明顯,鷹鉤鼻是他們最明顯的特徵之一,拿出捲尺比量一下鼻骨的寬度就大概可以判斷是不是猶太人。


黑色或褐色微凸的眼睛也是他們的特徵之一,另外他們和阿拉伯人同根同源,因此毛髮較為旺盛,再加上他們濃密的絡腮鬍與當時德國流行的衛生胡格格不入,所以這更加扎眼。

在路上碰到這種絡腮鬍的通通先抓過來,看看他們能否與其它特徵對上,一旦對上那基本就是猶太人無疑了。至少有一半多的猶太人就是通過特徵被抓的。

還有一個特徵也很明顯,但是這個特徵被隱藏了。

那麼這個特徵是什麼呢?就是“割禮”,大家可能對這個不會太陌生,世界佷多地方都存在“割禮”這一習俗,在歐洲,只有猶太人和穆斯林有“割禮”習慣,二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基本上很好分辨。

他們會把剛出生不久的男性嬰兒包皮割掉,女性嬰兒也是如此,具體細節就不一一詳述了。當懷疑一個人是不是猶太人的時候,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脫下褲子,因為男性特徵明顯,更容易被辨別,不少猶太男性害怕上街購物突然被抓,所以一般都是選擇找女性代勞。


對宗教的信仰也是暴露身份的關鍵,他們信仰猶太教,就連居住區也是圍繞教堂群體而居,每個猶太人的新生兒都會在教堂進行登記,卻不知道這為後來納粹殘害猶太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沒有戶口的年代,這就是最齊全的人口戶籍記錄,黨衛軍根據這份資料可以很輕鬆的找到他們。

因為宗教信仰的問題,他們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其它族群也不願意和他們來往,德國人倒也直接,如你所願,直接修築一堵高牆將猶太人隔離開來。

他們還會定期舉行集體性的宗教朝拜,只要德國人看見這個區域內有人朝拜猶太教,毫無疑問必然是猶太人。


最後就是舉報政策清剿漏網之魚,不得不說希特勒這個政策的厲害,不少躲避了搜捕的猶太人就是死在自己人的洩密下。當然希特勒的這條政策也不是獨創,不是由他開始,也沒有從他結束,“打小報告”也是中文的傳統特色。

因為這個政策的出臺,不少人人心惶惶,就算不是猶太人的,但是曾經和猶太人有過聯繫的一樣也難逃厄運,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下,幾乎所有人都和猶太人劃清了界限,害怕突如其來的災禍降臨在自己身上,為此不少猶太人的同事和鄰居為了明哲保身,都會選擇舉報猶太人來換取自己的平安。


在這樣嚴密的排查下,猶太人幾乎遭受了滅族之災,六百萬的猶太人死於非命,有四百多萬的猶太人死於毒氣之下,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一百多萬的猶太人死於其中,裡面至今還保留著他們的骨骸。

對猶太人的大肆捕殺,是一種反人類的行為,這種歷史性的汙點是德國人永遠都抹不去的黑點,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卻只是因為元首個人的民族主義遭受了無妄的滅頂之災。


歷來現實


猶太人的災難,IBM公司功不可沒。

首先,在德國生活了好多代的猶太人同化程度非常高,要在幾千萬的德意志人的茫茫人海里,找出那估計約有60萬的猶太人猶如大海撈針,一時半會是很難找到多少的。

為了消滅猶太人,納粹黨展1933年剛上臺不久,就著手開展全國性的人口普查工作,其中,重點目的之一就是找出那些猶太人。

納粹政府顯然沒有能力來進行如此龐大的人口普查及登記工作,IBM德國子公司承擔了這項全國性的調查工作。

在沒有計算機的時代,人口普查是一件非常龐大的工程,之前1880年,美國對全國5000萬人口進行人口普查,直到7年以後才獲得了完備的人口數據,而此時,美國的人口又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畢竟美國的移民太多了。

不過到了納粹德國時代,當時雖然還沒發明電腦、計算機,但是已經有了比較先進的穿孔卡及卡片分類系統,這是計算機的前身,當時IBM在相關技術領域領先世界。

在納粹的運作下,一群狂熱的納粹黨徒成為IBM德國子公司的高層,他們以德霍梅格為首,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訓、統計、分揀、製表、打孔、歸類等工作,為了數據的初始統計需要,IBM向德國提供了多達十幾億張計數卡(穿孔卡)。

為了保證這一系統工程能準確無誤的完成,納粹在人口統計前期,對統計、分揀、製表、打孔、歸類等各工種都抽調了數以千計的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全國各地的人口計數卡彙集到每一個環節時,都能得到儘快處理並進入下一個工作流程。

用於人口統計的計數卡是一張特製的穿孔卡片,卡片上記錄了德國人的國籍、社區、性別、年齡、宗教信仰、母語、孩子數量、現有職業、第二職業等等關鍵信息,工作人員在對卡片進行信息確認和打孔後,由IBM特別改進過的卡片分類系統進行數據處理。

IBM的數據統計系統處理穿孔卡片的速度非常驚人,一個小時能處理2萬張卡片。

處理過後的數據,還能通過交叉索引等方式,通過許多分類法來構成各種需要的新數據庫,這樣,納粹德國最終甚至等通過職業、城市區域甚至一個個街區來按圖索驥地搜捕猶太人。

通過運用統計學,德國政府在迫害猶太人前,就擁有了清晰的行動路線圖。

當一切準備工作充分,幾十萬黨衛軍加入了各地的人口普查小組,他們進入每家每戶,進行詳細的人口調查,幾乎要把每家人家的祖宗十八代人都要問清楚,人口普查的詢問非常複雜,有猶太血統的人幾乎都無法掩蓋自己的血統,再加上沒有多少防備心理,全國60多萬猶太人迅速被問了出來,它們成為了IBM數據庫裡的一份子。

通過這套數據管理系統,納粹在準備迫害猶太人之前,可以迅速調出甚至一個街區的猶太人名單,然後在某一個清晨或者夜晚,突然出動大批黨衛軍,包圍整個街區,現場報出名單,然後挨個帶走。

從此,這些德國猶太人成為了案板上的肉,隨時都會被逮捕,根本跑不了。

隨著德國佔領區的不斷擴大,納粹把這套系統推廣到了整個歐洲,在這套高效系統的幫助下,600萬歐洲猶太人默默地走向了毒氣室、走向活埋坑,走向人生的重點。

這是人類歷史上極其野蠻、黑暗的一頁,也是德國人永遠洗不去的汙點和恥辱。


雲中史記


猶太人的大鬍子是最大的特徵之一。

猶太人特別喜歡留鬍子,他們對鬍子的愛惜程度不亞於自己的生命,絕對不會輕易的剃掉,所以當初德國人就強迫他們刮掉自己的鬍子來羞辱他們。



第二就是從長相上區分,猶太人他們的長相是有自己的民族特徵的,從血緣上來看更像是阿拉伯人,他們的前額很高,下巴卻很小,遠遠就可以看出來是一個倒三角形,特別是他們的“猶太鼻”,與德國人的鼻子不同,德國人的鼻子是筆直的,而他們的鼻子像鷹勾一樣帶有弧度,從穿著上也能看出來差異,猶太人都很喜歡黑色的衣服,黑色禮帽,還喜歡在手臂上纏繞皮帶,這些特點都讓德國人特別容易分辨出他們。


第三種分辨他們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脫掉褲子檢查他們有沒有接受過割禮,猶太有一種特別的割禮文化,只限於男生,所以當時基本上大街上很難看到有猶太男人在大街上走著,因為他們太容易被分辨出來了。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的猶太小女孩


猶太人非常的信奉猶太教,他們會每天做禱告,定期就會去教堂舉行儀式,這是雷打不動的習慣,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每當他們舉行儀式的時候,德國軍隊就會衝進去,而且還會順著找出他們的家人,一起關進集中營。即使有落跑的人,他們也會根據教堂了的資料,把他們給找出來。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猶太人太傻了,不知道偽裝一下嗎,其實有一些猶太人也會假裝自己是一個天主教徒,但是無奈德國人太熟悉他們了,只要他們讓他背誦聖經,並且對《聖經》吐口水,這些猶太人就會露出破綻,因為在他們心中《聖經》是一種信仰,是不能這麼給侮辱了的。


電影《鋼琴師》中,德國政府把猶太人從他們的聚居地中集中到城市的某一個部分,然後築高牆把他們圍起來與外界隔絕,並給他們戴上黃色的,寫著“Jude”的袖標以作為標記。這樣就關起來了一大部分的歐洲猶太人。到了後期,當種族滅絕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德國政府主要靠民間和密探的舉報來捕捉猶太人。整個二戰期間,猶太人被殺掉了560-580萬,全世界猶太人從1800萬銳減到1200萬,到現在也太沒回復過來(目前人數是一千三四百萬吧)。


知識圈app


大家好,我是錟錟,本文1033個字,閱讀時間大約3分鐘

今天來說一說比較有趣的話題:在二戰時期,德國納粹是怎麼辨認出猶太人的?如果被人錯了咋辦?

如果你看見一個美國人。你會通過什麼信息來辨別他是美國人的呢?你可能會說,首先是說美式英語,其次是白人,再一個通過他的身份證等等。但如果你如果看見一個日本人和韓國人,僅僅通過外表你怎麼判斷他們呢。也許你就懵逼了吧。但對於當時的德國人來說,對於猶太人,他們可不會懵逼,因為特徵太明顯了。

1.戶口

通過戶口來證明猶太人是非常簡單的辦法,因為在當時來講,孩子出生的時候也都會進行登記的。而且,猶太人是信仰教會的。所以說只要是猶太人生的孩子在出生後都會入教會。只要是查到戶口,你是猶太教的,那恭喜你準備領盒飯吧。

2.割禮

割禮這種習俗相信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割禮的存在。那對猶太人來講依舊如此,女生我就不說了,

男生會在剛出生不久把包皮給割掉。所以對於當時的德國人來講,來辨別你是不是猶太人非常簡單,把褲子脫了一看就明白了。

3.舉報政策

在當時,希特勒實行了一種政策,就是舉報政策只要是把自己身邊的猶太人舉報給納粹黨,就會獲得一部分獎勵。而在此期間,很多猶太人都被身邊的人給出賣掉了。當然,不僅如此,納粹黨還把一些德國人混淆在猶太人當中,而且部分德國人為了自保不得不把自己身邊的猶太人全部舉報出來。為了抓到猶太人元首真是煞費苦心啊。

4.宗教

這一點也是最容易暴露猶太身份的做法。除非有太人一定是會信猶太教的。而只要是信教那就一定會有朝拜儀式,而且這是擋都擋不住的,所以說德國人只要是看到有一群人在那兒朝拜猶太教,那想都不用想直接一鍋端了,領盒飯去。

5.大鬍子

作為體貌特徵來講,猶太人是屬於閃米特人,更接近於阿拉伯人的體型。所以必然就會有我們看到阿拉伯人那樣的大鬍子。而這些大鬍子是猶太人特別珍惜的,跟別說刮掉了。對於德國人來講是比較喜歡留當時流行的衛生胡的(我們熟知的日本小鬍子),所以見到這些大鬍子,二話沒說直接帶過來先把上面四條給驗一遍就知道了是不是猶太人了。

所以對於當時二戰的德國人來講,咱們根本不用擔心辨別錯誤,或者說漏掉的情況。只要是想去做,就一定搞得定。但話又說回來,面對納粹黨如此反人類的做法,我們還是不要學習為好。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LongTime常錟


按理說,那些生活了好幾代的猶太人自然是跟德國人同化了,大部分都長得相同,要想在幾千萬的德國人海里,找出那估計約有60萬的猶太人,簡直就跟大海撈針一樣,為了消滅猶太人,納粹黨在1933年剛上臺不久,就著手開展全國性的人口普查工作,當然,他們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找出那60多萬的猶太人。

而納粹政府顯然是沒有這個能力,來進行如此龐大的人口普查以及登記工作,於是,他們就請了IBM公司來負責這項龐大的調查工作。

那時候由於沒有計算機,所以人口普查屬於是一件很龐大的工程,還記得在1880年的時候,美國政府就對全國5000萬人口進行了一次人口調查,這個調查整整是歷經了7年的時間調查完成。

而此時的美國人口再一次的發生了巨大變化,有成片的移民來到了美國,於是,他們又得重新調查一次,由此可見在當時想要完成這項工作究竟是有多麼的艱難。

為了能夠快速的掌握到猶太人人口的信息,雖然還沒有電腦、計算機這種工具,但是德國人卻還發明瞭一種先進的穿孔卡及卡片分類系統,這是計算機的前身,當時IBM在相關技術領域領先世界。

在納粹的運作下,緊跟著還有一群狂熱的納粹黨徒進入到了IBM,成為了裡面的最高層之一。他們為了加快這一過程,他們還專門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訓、統計、分揀、製表、打孔、歸類等工作,因為數據的初始統計需要,IBM向德國提供了多達十幾億張計數卡(穿孔卡)。

為了能夠保證到這一系統工程,到最後能夠準確無誤的完成,納粹還在這一次人口統計的前期,抽調了數以千計的人員進行培訓,再最後龐大的工作人員幫助下,IBM最終還是完成了這一項艱難的任務。

用於人口統計的計數卡,說白了就是一張特製的穿孔卡片,在卡片之上不僅是記錄了德國人的國籍、社區甚至於還有性別、年齡、宗教信仰等等。

在獲取了他們的這些關鍵信息之後,工作人員還要對卡片進行最後的信息確認和打孔,而這些事情,最終都是交於IBM特別改進過的卡片分類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可千萬不要小看IBM的這項數據統計系統,它在處理穿孔卡片的速度非常驚人,一個小時能處理2萬張卡片。

那麼,這一些被處理完成之後的數據,到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IBM公司會將它們進行一次特殊的交叉索引,而這一項技術,就是通過許多分類法來構成各種需要的新數據庫。就這樣,納粹德國最終甚至等通過職業、城市區域甚至一個個街區來按圖索驥地搜捕猶太人。

通過運用統計學,德國政府在迫害猶太人前,就擁有了清晰的行動路線圖,當這一切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之後,幾十萬的納粹黨軍就加入到對各地進行人口普查的小組,他們進入每家每戶,進行詳細的人口調查。

但是,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因為類似於這種人口普查的詢問都會非常複雜,所幸的是,這些猶太人們根本就掩飾不了自己是猶太人的事實,再加上他們對納粹軍人並沒有絲毫防備心理,所以,最終全國60多萬的猶太人迅速被問了出來。

再做完這套數據的管理系統之後,納粹黨便要老在迫害猶太人了,他們可以迅速的調出一個街區的猶太人名單,然後在某一個時間段,突然出動大批黨衛軍,將這些人通通都指名道姓的帶走,然後再用繩索像是逮捕畜生一樣,將其全部都逮捕住,在面對這一群案板上肉的猶太人的時候,德國人並不著急將其立刻殺死,而是等聚集了一群人之後,再用子彈或者是毒氣將其集體殺死。

隨著最後德國佔領區的不斷擴大,納粹把這套系統還推廣到了整個歐洲,IBM的這項人口調查技術已經逐漸走向成熟,很快就將600萬的歐洲猶太人全部都抓到,為了能夠節省子彈和軍火,納粹黨開始使用和利用毒氣室,、以及挖活埋坑等方式,將其全部都殺死,而這些可憐的猶太人們,他們的道路也是走上了人生的盡頭。


貓眼觀史


納粹分子並沒有發明反猶太主義,他們只是汲取了歐洲數百年來對猶太人的仇恨和強烈反對。這種情緒,幫助了納粹孤立並辨認猶太人。

1. 立法確定猶太人的定義

為了識別猶太人,德國人首先必須定義猶太人是什麼,他們通過法律來做到這一點。 1935年9月制定的《紐倫堡法律》由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制定。法律禁止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之間的異族婚姻。限制了猶太人無法離開德國,並將他們限制在某個地方以便於識別。這也使識別未婚猶太人的工作變得容易。

後來增加的法律是直接涉及識別的部分。在1935年11月頒佈的補充法令中,猶太人的定義是“一個至少有一個猶太祖父母的人”(紐倫堡法律)。此定義後來被更改為包括擁有猶太配偶的任何人。因此,在納粹眼中,至少有一個猶太祖父母或有猶太配偶的人被定義為猶太人。

所以,還記得電影《美麗人生》中的那個媽媽嗎,雖然她自己沒有猶太血統,但按照紐倫堡法,作為猶太人的妻子,在納粹眼中,她也是猶太人。

2. 進行人口普查

之後,納粹開始通過紐倫堡法律,進行人口普查。

所有人都必須填寫人口普查。有關人口普查的信息包括年齡,性別,宗教信仰,家庭住址,工作類型和猶太親戚的數量。後來,這種普查也推廣到了其他國家,比如法國。

進行人口普查可以讓納粹確定猶太人口的多少和位置。這樣的信息使他們可以建立配額制度,以跟蹤發送到集中營的猶太人的人數以及在任何一個地區剩餘的人數。根據猶太人的集中度,納粹分子開始在猶太人數最多的地區進行抓捕。

如果猶太人試圖通過移居其他地區或根本不進行人口普查來避免身份確認,同樣面臨重重困難。如果猶太人搬家,他們必須在新的居住地填寫人口普查表。不過沒有在新住所進行人口普查登記,或拒絕進行人口普查,則會被直接抓捕,並被送到到集中營。

3. 身份證明

通過普查系統識別猶太人後,猶太人口被迫攜帶或佩戴某種形式的身份證明。其中最常見的是黃色或藍色星星,戴在猶太人衣服的左胸和後背。通常還印有“猶太人”或“猶太人”字樣。如果不戴黃星,則會被捕入獄或送到到集中營。

身份證明的另一種形式是護照或身份證件。猶太護照的內側刻有一個大紅色的J字。身份證件上的信息與護照相同,但也包括更多的個人信息。

納粹也需要身份證件,用來證明他們不是猶太人。

未能按要求出示身份證件或護照的結果還是監獄和集中營。

4. 有步驟的種族滅絕

納粹事實上實施了四步計劃,意圖消滅整個猶太種族。

  • 首先,使用種族法對猶太人進行鑑定,該法律定義了猶太人的身份,並要求他們參加人口普查。

  • 其次,從人口普查中提取的身份和人口數據被用來控制猶太人的財產,使猶太人擺脫某些較高薪水和更具影響力的工作。

  • 第三,由於缺乏用於金錢和食物的資源,猶太人被迫轉移到內城貧民窟集中得多的地方,在那裡他們更容易受到納粹的控制。

  • 最後,這些內城貧民窟裡的猶太人被圍捕起來,運到集中營,在那裡他們將被有系統地處決。


木橋故事


在二戰時,德國人瘋狂地抓捕猶太人的時候,還是存在抓錯的情況的。只不過,相比較抓到的真正猶太人,被抓錯的情況是比較小的。

從水晶之夜開始,德國抓捕猶太人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毫無準備的猶太人進行突然抓捕。而由於行動迅速,德國抓捕的猶太人很大程度就是靠外表來區分的。這個階段,德國人一般都是先抓了再說,後面在進行核對。因此,猶太人特徵明顯的長鬍鷹鉤鼻,很容易就成為抓捕對象。毫無疑問,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自然會錯抓一部分人,包括日耳曼人或其他族群,都存在被抓錯的可能。不過,這個階段德國人並沒有完全對於猶太人下狠手。被抓捕的人儘管沒有第一時間進行身份確認,卻也沒有趕盡殺絕,而是集中關押,最後除了少部分人被折磨至死以外,大部分人還是被釋放,並被驅逐出德國。因此,這個階段,即便有人被抓錯,生還的機會也是很大的。


第二個階段,德國人將大量的猶太人投入集中營。這個階段,德國人抓捕猶太人就相對準確了,並不再完全通過外貌特徵抓捕猶太人,而外貌僅僅成為了確認猶太人身份的參考之一。因為,熟知猶太人歷史的人可能知道,猶太人其實並非等同於一個民族,而是宗教的區分佔有著絕對的標準。因此,同為猶太人,其外貌可能並不相同,比如還有黑色猶太人。其次,其他族群的人也有外貌類似標準猶太人的,這個並不在少數。所以,這個階段,宗教識別成為了德國區分猶太人的根本標準。由於猶太教的原因,猶太人的很多習俗與德國人區別很大,比如猶太禱告、割禮等。此外,猶太人對外活動封閉,難以融入其他族群,往往有自己的圈子。而德國抓捕猶太人,只要到達一個猶太人聚居區,就可以一抓一大把。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眾所周知的大災難時期了。這個階段,再有幻想的猶太人也知道德國人想幹什麼了。於是,猶太人開始躲藏,德國人抓人的難度也變大了。不過,由於猶太人與德國圈子格格不入,還是很容易被其他族群舉報。再加上一些內部出賣,猶太人還是難以有所藏身之地。這個時候,德國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行動基本上已經接近尾聲,各方面的經驗,以及對猶太人的篩選標準都強化了不少,因此錯抓其他族群的情況基本上也難有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