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作業,家長的痛:該把作業歸還給孩子了

01

現在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一個叫“作業”的東西,橫亙在孩子和父母之間,讓平時母慈子孝的愉快家庭氛圍變成雞飛狗跳、刀劍相向的戰鬥場。

其實真的需要這樣嗎?父母們有好好想想,這樣每天督促孩子寫作業,催促孩子去學習,對孩子的自控力有益嗎?

現在成年人一直被一個叫“自律”的雞血噴,那自律這個東西不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嗎?父母們難道指望孩子長大後突然會有了這個好習慣嗎?

孩子的作業,家長的痛:該把作業歸還給孩子了


我知道現在我們一直呼籲給孩子減負,可惜越減越負,學校老師理直氣壯,孩子本來就是你們家自己的,憑什麼只甩手給我?想要你們家孩子成績好,我在學校教,你們家長回去後也要繼續教孩子。

於是每天家長手機上都能收到孩子作業信息,孩子在學校的各種信息,家校一體,爭取培養出的孩子以後都是精英人士,成功人士。

被雞血打多了,父母們是不是忘了家是什麼?成年後為什麼要成家?

在我特別喜歡的一本書,海文穎的《接納力》中說:“因為家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地方。家是可以讓人獲得心靈慰藉和力量,能夠滿血迴歸重新面對外在世界的地方。”

02

書中寫過一個故事:奇奇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奇媽按照老師的指令,給孩子聽讀課文、聽寫生字,檢查口算題等等,每天折騰到很晚。

孩子的作業,家長的痛:該把作業歸還給孩子了


她沒有自己的時間,只要週末能喘口氣。

現在奇奇上二年級了,奇媽覺得不能在捲入孩子的學習當中了,她想做回媽媽,不再當家庭教師了。

她對奇奇說:“學習是你的事,媽媽不會再管了,你如果需要幫助時,可以來找媽媽。”

結果,連續三天,奇奇回到家後都先玩,不理會作業。等到寫作業時,已經很晚了,奇奇已經困到睜不開眼了。

奇媽很抓狂,孩子作業下去可怎麼辦?成績會不會越來越差,最後跟不上了?

第四天,奇奇的班主任發信息給奇媽,批評道:“最近是不是沒人管孩子?連續三天作業都沒做完,你們家長需要注意了!”

晚上,奇媽問孩子:“你最近的作業需要媽媽幫忙嗎?”奇奇堅定地說:“不需要!”

奇媽心裡更抓狂了,質疑道:“那你能按時完成作業嗎?”

奇奇淡定回答:“能,大不了我早上起來寫唄。”

果然,第二天早上,奇奇真是不吃早飯,開始補寫作業。

奇媽雖然擔心孩子早飯不吃,對身體和一天的精力有影響,但奇媽決心要堅持到底!

孩子的作業,家長的痛:該把作業歸還給孩子了


03

每天去接孩子,她都提前給自己心裡打氣,哪怕孩子成績倒數第一,我都愛他。

這天去接孩子,沒想到奇奇真的跟她說:“媽媽,我今天語文考了倒數第一。”

奇媽安耐住自己的衝動,儘可能平靜地說:“哦,這個分數是你在沒有人管的狀態下,你自己做到的,這裡面的每一分都是你自己掙來的,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奇奇聽了,小臉放光。奇媽繼續說:“咱們都是最後一名了,不會更差了,只會更好。”奇奇點點頭,開開心心跑回家了。

那天晚上,奇奇還是不著急做作業,就在玩剪紙。奇媽心裡那個急呀,都倒數第一了還不知道上進!

奇媽過生日那天,加班回家晚。沒想到她回到家中,竟然看到家裡張燈結綵,他看到了奇奇這些日子剪的紙燈籠,很漂亮!

奇奇跑過來,撲倒媽媽懷裡,“媽媽,生日快樂!”奇媽瞬間眼眶溼潤了。要知道,孩子好久沒有這麼跟自己親近了,因為有個叫“作業”的橫亙在倆人之間。

那天,整晚母女倆人玩的很開心,不過孩子一直沒有打開作業,奇媽還是記在心裡。

第二天清早,孩子早早爬起來,頭沒梳臉沒洗飯沒吃,就開始補作業。這一次,奇媽真的看到了孩子小小肩頭上的擔當了!

孩子的作業,家長的痛:該把作業歸還給孩子了


04

父母長時間關注孩子的感受,孩子自然會感受到,孩子天生就能感知父母對自己的愛意。孩子心裡充滿愛,對他未來的成長才會有幫助。

如果真的打算放手孩子的作業,阻力將會特別多,來自老師的、另一半的,甚至爺爺奶奶的。開始一段時間也會很痛苦,改變必然是帶著痛的!

如果你想改變現在的不滿意的情況,可以鼓起勇氣試試,路不好走,但不放手一把,都不會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棒。


作者:吃肉肉的一凡凡,有時盲目樂觀,有時盲目悲觀的90後寶媽。感謝你關注我,聽我嘮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