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一個真正為國家著想的“完人”,不僅是詩人更是忠臣!

提起范仲淹,可能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著名詩人。因為,他給我們留下了諸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等膾炙人口的名句。

實際上,范仲淹流傳後世的作品少得可憐,寥寥數首。但是,在文壇外的他,花了一生的時間創下無數功業,是一名真正的為國家著想的“完人”。

歷史上的范仲淹,身份是多樣的,他不僅僅是一名詩人,也是敢言直諫的忠臣;還是的大將;更是文韜武略的改革先鋒... ...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當我們再從各種史書傳記中瞭解范仲淹的一生,除了敬仰,也多少產生了一些悲憫。因為,他這一生只為國為民,做到了心繫天下憂樂。

范仲淹的一生是怎樣的,大部分的史書對他的記載是這樣的:

兩歲而孤,少而貧困,母親改嫁,范仲淹入朱家,改名“朱說”。少年無“樂”;數年寒窗苦讀,劃粥斷齏,冷水澆面,終以“朱說”之名登中進士。青年無“樂”;基層為官,心繫百姓,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仕途坎坷,三進三出。中年無“樂”;大軍壓境,國難當頭,范仲淹臨危受命,白髮出征,舉兵抗敵。老年無“樂”;朝綱混亂,范仲淹領命改革,慘遭失敗,幾度調遷,病逝他鄉。晚年無“樂”。

那麼,范仲淹到底有沒有過快樂呢。有人說:哪怕國富民強、國泰民安,范仲淹依然還是會有憂患意識,只因為他“先天下之憂”。

我想,或許只有走進他的人生,才能真正的讀懂他的“憂”與“樂”。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故事要從公元989年說起,范仲淹在徐州的一家官宦世家中出生,他的降生,對范家來說簡直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范家在有這個孩子之前,曾有過五位小公子,然而,不幸的是,有三位不到三歲就夭逝了。范仲淹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范家的一塊寶。

被父母捧在手心裡無疑是幸福的,最終,在父母的百般照料下,他健康的成長著。

范仲淹的父親範墉擔任徐州節度掌書記一職,雖然,只是一名七品小官,但是,也能夠保證范家過上不愁吃不愁喝的日子。然而,,在范仲淹還沒滿兩歲之時,範父便因病去世了。本來就不太富裕的家庭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生活的壓力也隨之撲面而來。

母親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她是無法靠自己一人將這個孩子拉扯長大的。為了母子倆能夠活下去,謝氏無奈之下,只好改嫁到山東朱家,范仲淹也跟隨母親一起過去了,並改了一個名字——朱說。

那時的范仲淹剛過兩歲,還是不諳世事的時候,對於之前家中發生的變故,他沒有太多記憶,所以,不幸的家世沒有給他帶來很大的影響,而且,朱家一直待他不錯。

就這樣,范仲淹與朱家兄弟一起長大。

不過,范仲淹不像朱家的公子哥們只知道玩樂,而他則喜歡讀書。繼父一看,他如此聰明好學,定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便將他送到了長山縣長白山醴泉寺來學習。

只不過,醴泉寺的環境根本比不了朱家,光是喝粥根本填不飽肚子,但是,范仲淹還是很快就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他在生活上也是非常的節儉,連母親謝氏看了都覺得心疼。

那麼,在學校寄讀的日子到底有多艱苦呢?

范仲淹在每個晚上會煮上一鍋粥,等到隔天天一亮,粥就凝結成塊了,然後,用刀切成四塊。兩塊留著早上吃,剩下的兩塊留著晚上吃。有時候,也會加上一些搗碎的各種野菜,這對於范仲淹來說,算得上是一道很難得的美味了。

數年來,在醴泉寺的范仲淹就是這樣過的,這就是“劃粥斷齏”的來歷。

這幾年來,范仲淹一直在寺廟之中潛心學習,且非常刻苦。而朱家的幾個公子卻過著神仙般的生活,整日都在,完全活出了的樣子。

到了范仲淹的二十三歲那年,第一次因為節儉和朱家的幾位兄弟起了爭執。他好言相勸朱家兄弟們不要過度揮霍浪費,結果,其中一位兄弟竟無意說出:“我用的是朱家的錢,和你有半毛錢關係?”聽到這句話的范仲淹感到震驚,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對於依繼父為食,他感到很是愧悔,所以,暗下定決心要,靠自己恢復。隨後,范仲淹帶著琴、書和劍離家出走了,獨自一人來到河南求學。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河南應天府給范仲淹提供了良好的教學資源,在求學的這幾年,只要是文韜武略、儒釋道法、排兵佈陣等相關的書籍,他都會看上無數遍,直到弄明白為止。那時候的他,有個遠大的志向——濟世安民,併為此寫了一首詩來自勉:

白雲無賴帝鄉遙,漢苑誰人奏洞簫。多難未應歌鳳鳥,薄才猶可賦鷦鷯。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鍾期恨即銷。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

——《睢陽學舍書懷》

到了公元1015年,學有所成的范仲淹已經二十六歲了,第一次參加考試,便考中了進士,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從科舉時代一開始,從來都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要知道,同是二十七歲考中進士的,也會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寫過“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然而,大部分文人已是窮經皓首,就連舉人都沒能考上。

之後,考中進士的范仲淹順利的擔任司理參軍一職,官雖不大,但是,也算是有了一份穩定的經濟收入。兩年後,范仲淹升為了文林郎,就奏請批准他恢復範姓。在得到皇帝的應允之後,范仲淹才叫回了自己的名字。

范仲淹當文林郎當了好幾年,但是,文林郎只是基層官職,如果,沒有政績的話,那麼,一點升遷的希望都沒有了。但是,范仲淹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為政績突出,他有了再次升遷的大好機會,於是,被調到了泰州管鹽倉。

在泰州,范仲淹花了很多心思去搞沿海築堤,並重修捍海堰,後世稱此地為“范公堤”。然而,就是在泰州的這段時間,范仲淹的母親去世了。在守孝期間,范仲淹得到了的賞識,被安排去了應天府,當一名老師。沒多久,他又被晏殊引薦到京城,當了一名京官。

范仲淹以為人生的高光時刻就要到來臨,然而,接下來面臨的卻是“三進三出”的坎坷生涯。

到京城後,范仲淹擔任密閣校理,別看官不大,但卻是個很重要的職位,因為,能夠常常見到皇帝,也就有了很多大展拳腳的機會。然而,那年的年紀還小,所以,日常政務幾乎都由代勞的,也就是說,能做主的只有太后一個人。

有一次,皇宮操辦太后大壽,宋仁宗便帶文武百官進宮叩拜賀壽。群臣覺得皇帝是個家事、國事不分的人,有些不合禮制,但是,也不敢發出異言,哪怕是禮部官員,對此也一言不發。這時的范仲淹就按捺不住了,等到大壽結束後,便上書皇帝,指出了這件事的做法有些不妥:

“好皇帝要做的是,明白家、國的界線在那裡,更重要的是維護好國君的威嚴。”沒成想,范仲淹說了皇帝還不夠,還要說太后,覺得太后應當結束問政,並將君權還給宋仁宗。不過,范仲淹很快意識到自己說話還是有些欠缺,於是,就又寫了一封長信《上資政晏侍郎書》:

“具官範某謹齋沐再拜,上書於資政侍郎閣下 :某近者伏蒙召問:‘曾上封章,言朝廷禮儀事,果有之乎?某嘗辱不次之舉,矧公家之事,何敢欺默,因避席而對日:... ...’”范仲淹在道歉的同時,也不忘闡述自己的觀點和原則。

後果可想而知,太后對此大發雷霆,將范仲淹從京城調離出去,貶去河州府。

這就是范仲淹的“一進一出”。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直到1033年,太后駕崩了。已經長大成人的宋仁宗這才把范仲淹調回京城,讓他擔任右司諫一職。職責不難,無非是掌箴誨鑑戒,以拾遺補過。但是,對范仲淹來說,至少還有大展拳腳的機會。結果,范仲淹又因為廢后一事,得罪了宰相呂夷簡。

皇后平時對後宮管理得很嚴厲,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

有一日,因為一個妃子不小心打到了皇帝。結果,以宰相呂夷簡為首的一群人在那裡小題大做,讓皇帝一定要廢后。廢后可是大事,萬萬不可兒戲,范仲淹對此很是不平,先是在朝堂上和宰相大肆爭辯,但沒有討論出結果。後來,寫了一份奏摺,準備上書勸皇上不能廢皇后。

結果,范仲淹還沒來得及見到皇上,宰相呂夷簡不知耍了什麼手段,愣是討來了聖旨,直接把范仲淹貶去浙江桐廬,讓其擔任知州一職。

這就是范仲淹的“二進二出”。

但是,范仲淹一點也不怕,他相信靠自己的實力還能再殺回京城。果不其然,因為政績突出——治水有功,又被調回京師,擔任國子監一職,沒多久升為吏部員外郎。

吏部一點也不好當,是個容易得罪人的差事。而且,此時的朝廷,宰相呂夷簡培植了不少羽黨,操縱著朝政。范仲淹為了讓朝廷恢復太平,便提出官制改革。結果,朝堂馬上就掀起了門派之爭,也就是歷史上的“景佑黨爭”。

可以說,范仲淹根本不是呂夷簡的對手,很快被打壓了下來。就這樣,范仲淹又被貶黜,這次貶到的地方是江西饒州。

這就是他的“三進三出”。

此時,已經四十七歲的范仲淹,一路向南,望著周圍的美景,內心百感交集,不由得寫了一首詩:

三出專城鬢似絲,齋中蕭灑過禪師。近疏歌酒緣多病,不負雲山賴有詩。半雨黃花秋賞健,一江明月夜歸遲。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郡齋即事

不久,范仲淹的朋友梅堯臣勸范仲淹以後儘量少說話,不要多管閒事,至少不要學烏鴉報憂,要像報喜鳥那樣。對此,范仲淹對此作了回覆,以《靈烏賦》為標題:

...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胡不學太倉之鼠兮,何必仁為,豐食而肥。倉苟竭兮,吾將安歸?又不學荒城之狐兮,何必義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將疇依?寧驥子之困於馳騖兮,駑駘泰於芻養。寧鵷鵮之飢於雲霄兮,鴟鳶飫乎草莽。君不見仲尼之雲兮,予欲無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又不見孟軻之志兮,養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優優,而大者乾乾。我烏也勤於母兮自天,愛於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無言兮是然。

全文讀下來,不過表達了八個字:“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就是這八字箴言,傳唱了千年。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宋人吳曾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話說,范仲淹任饒州知州時,官妓中有一位小歌妓小鬟,范仲淹頗為看中。後來,范仲淹被調回京師,因小鬟年紀太小不便攜行,就給他的朋友魏介寄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懷慶朔堂》,范仲淹在詩中說道:

慶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開。年年長有別離恨,已託東風乾當來。

魏介心領神會,於是,就把小鬟買來轉送給了范仲淹。並且,范仲淹曾題詩曰:

江南有美人,別後常相憶。何以慰相思,贈汝好顏色。

明人朱有燉據此改編為雜劇《甄月娥春風慶朔堂》,劇前引言亦詳述此事。可見,此事的確是真實發生過的。

公元1038年,范仲淹在越州創辦了一家書院,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那些學子。而遠在千里的朝堂,卻是一片混亂,不過幾年時間,建立的國總是攻打大宋。然而,北宋幾十年了都沒有發生過戰事,此時的軍隊早已沒了當年的英勇。

如今,狼煙再起,放眼望去,整個朝堂竟然沒有一個將軍能夠帶領士兵去抗敵。

後來,大臣向皇上推薦范仲淹,表示此人熟讀兵書,打贏西夏國肯定是有希望的。對於這個建議,就連他的死對頭呂夷簡也贊同,推薦他來當將軍。就這樣,1040年的時候,已經年過半百的范仲淹和韓琦一起擔任副安撫使,協助正史一同對抗西夏國的軍隊。

就在范仲淹風塵僕僕趕往延州之時,親眼看到一路上的斷垣殘壁,不少茅廬都成了廢墟。更可怕的是,地上到處都是,可以說是民不聊生。面對此景,范仲淹感極而悲,隨筆寫了一首《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好在,最終范仲淹的表現沒讓人失望,一到延州就帶著大兒子一起上戰場,打了幾個漂亮的勝仗。但是,范仲淹知道宋軍目前為止還是打不過西夏的,於是,定下了重防守的策略。隨後,范仲淹上書給朝廷說:“要想守住國家,只有積極防守,幾年後,西夏兵定然不戰而退。”

但是,朝廷上下對范仲淹的建議根本不認同,覺得西夏不過是個小國,也沒有那麼多兵力,要知道,北宋可是有幾十萬大軍呢,再加上士氣高漲,難道不是主動出擊的絕佳時候嗎?最後,皇帝還是沒有聽進范仲淹的話,反而命韓琦趕緊出兵把西夏打得落花水流。

現實卻狠狠的打了皇帝的臉。韓琦帶領大軍交戰,最終慘敗而歸,死傷數萬。在嚐到兵敗的滋味後,宋仁宗這才認同了范仲淹的想法。於是,范仲淹連忙命人做好防守的準備,建堡壘、加防固、招本地軍、籌備糧草、訓練士兵一樣都不落。

因為這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做到萬無一失。果不其然,在防守期間,李元昊大軍多次來犯,最終都是無功而返。可是,范仲淹依然不敢懈怠,時不時會組織反擊,採取騷擾策略,讓西夏軍防不勝防。很長一段時間,雙方的戰局都處於僵持。

終於,宋兵熬到第五年時,范仲淹的防守策略奏效了。

建國不久的西夏因為連年征戰,早已掏空了國庫,軍中的士氣也漸漸低落,不願再打仗了。在1043年,李元昊不得不和北宋正式議和,給持續多年的戰爭畫上了一個句號。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戰爭結束後,朝廷為了表示對范仲淹的器重,連下四道詔書,令范仲淹、韓琦二人速回京師任職。朝廷封范仲淹為,也就是副宰相一職,可以和樞密使、韓琦一起主持朝政。但是,朝廷內部並沒有隨著戰爭結束而有所好轉,綱紀混亂、人心渙散的問題還在。

並且,更讓范仲淹頭大的是,官員腐化之風也愈來愈嚴重了。

此時的范仲淹已經五十五歲了,做官二十八年有餘,回到朝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宋仁宗呈上十項改革內容——《答手詔條陳十事》:

伏奉手詔“今來用韓琦、范仲淹、富弼,皆是中外人望,不次拔擢。韓琦暫往陝西,范仲淹、富弼皆在兩地,所宜盡心為國家,諸事建明,不得顧避。兼等同心憂國,足得商量。如有當世急務可以施行者,並須條列聞奏,副朕拔擢之意”者。臣智不逮人,術不通古,豈足以奉大對。然臣蒙陛下不次之擢,預聞政事,又詔意丁寧,臣戰汗惶怖,曾不獲讓。... ...

從此,便拉開了“慶曆新政”的序幕。

新政改革搞得很是轟烈,也是范仲淹政治生涯的巔峰時刻,最終,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他的治國主張總算得到了落實,同樣,也讓整個北宋有了一些好的轉變。

但是,改革哪有那麼容易。十條新政對國家、對公民來說都是良藥,可是,卻觸犯了一些弄權者的自身利益。由於,新政來的太過猛烈,從而,導致很多官員,甚至皇族損失了不少的利益。最終,宋仁宗在各方的壓力下,不得不停止了慶曆新政。

就這樣,持續了八個月的慶曆新政宣告失敗。

范仲淹、韓琦等人,也都被一些弄權者冠以“朋黨”之名,將他們從京師調離了出去。過了一年,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也受到了牽連,被調往嶽州,擔任知府一職。到了嶽州後,滕子京耗費數年,讓嶽州重新有了新的面貌,而且,重修了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

如此煥然一新的岳陽樓,怎麼也得寫篇文章紀念下。

就在這時,滕子京想起了那位才華橫溢妙筆生花的范仲淹,便寫了一封《求書記》,加上剛剛畫完的《洞庭晚秋圖》一幅,派人將這兩樣給范仲淹送了過去。

此時的范仲淹,剛被貶到河南沒多久,正是人生失意之際。對於多年的官場鬥爭,還有邊關戰事一系列的煩心事,他感覺到有些累了。也就是在這一天,范仲淹收到了好友滕子京的來信。他看著那幅《洞庭晚秋圖》,不知怎麼的,幕幕往事都浮現在他的眼前。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路走來,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呢?

范仲淹沉默許久,隨後,便命人拿來筆墨紙硯,一氣呵成,寫下了一篇流傳百世的《岳陽樓記》:

...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實際上,范仲淹從來都沒有去過岳陽樓,但卻從這幅畫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諦。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過了三年,范仲淹被調往杭州,擔任知州一職,沒多久,又被調往青州。直到1052年初,范仲淹由於年紀過大,身體也大不如從前,在回潁州的途中不幸病逝了,享年六十三歲。范仲淹墓,位於洛陽城東南,伊川縣彭婆鄉許營村萬安山南側,分前後兩域。

宋仁宗得知范仲淹病逝的噩耗,悲痛萬分,親筆寫下了“褒賢之碑”,並“文正”,封他為“公”。由於,范仲淹調去當官的地方不少,而且,在這些地方都有些建樹,民間紛紛出現數十處紀念堂和雕塑,以此來紀念。

三百多年後,也就是洪武年間。皇帝在查看死刑犯案卷時,發現裡頭有個人叫範文從,因反對朝廷政策而被判死刑。隨後,朱元璋便命人傳喚範文從,試探的問道:“你不會是范仲淹的後人吧?”那人的回答:“罪臣正是范仲淹的後人,是第十二世孫。”

朱元璋隨即命人取來錦帛,親自寫下了十四個大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並將這幅作品送給了範文從,說道:“你是范仲淹的後人,免你五次死罪!”

在中國的歷史上,在唐代以後,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地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不輕易地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如范仲淹、曾國藩等。

范仲淹早已不在世間,但是,數百年來,範氏家族仍然興盛不衰,光是靠范文正公的福祉,也綿延了子孫數百年。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縱觀范仲淹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每時每刻都把國家、百姓放在身前。他為國家著想,直言上諫針砭時弊,哪怕朝廷紛爭爾虞我詐,哪怕經歷四進四出坎坷,也依然是奉詔必回;

他更是為百姓著想,大修學堂振興教育,修築大壩賑災安民,重民生輕徭役太多偉績,說也說不完。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他一生故事的話,《岳陽樓記》其中有一句就很合適:“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就是他一生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