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當我們選擇去北京旅遊時,故宮一定是必去的景點之一。因為故宮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宮殿,在古代,能進入到紫禁城(故宮的舊稱)的都是達官貴人,而非常人所能隨意進出。而現在,人們擁有了可以近距離觀察皇帝居住地方的能力,自然都會想進去查看一番。

但是聽大部分人說起故宮,他們都有一個疑問,就是故宮裡怎麼會有那麼多口水井?而清朝的老太監曾說這些水井裡的水沒有人敢飲用,是真的嗎?今天,就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首先解答大家的第一個疑惑,為什麼故宮目前有那麼多口水井?

據相關人士統計,故宮裡一共有72口水井。

中國古老傳說中是伯益發明瞭井。遠古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水井了,《易經》中有記載"改邑不改井"。如此可見井的歷史由來已深,並且技術已經開始日益完善。所以故宮裡有這麼多水井,也不足為奇了。

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這些水井遍佈故宮的各個地方,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來滅火。

在古代,建築材料還沒有那麼多,當時的故宮是使用磚木來建造的,而木製的又極其容易引起火災,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明清期間,故宮發生了100多起火災。本來就很容易著火,再加上之前的種種案例,統治者當然要防患於未然。

故宮是皇帝身份的象徵,一旦故宮出事,皇帝的面子上自然會掛不住;更不要說故宮的建造還極其地艱辛,一旦有所損失,修補起來也極其困難。

如果還是不能理解的話,這個水井就相當於我們身邊的消防栓,在小區裡每家每戶都會有消防栓,然後每一單元門口又會有消防栓,在小區隨意散步,也會看到消防栓。那麼可想而知,在以前的故宮,怎麼看到那麼多水井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當然,除了滅火以外,水井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比如說用來浣洗衣服,打掃宮殿等等一些日常瑣碎的工作。

現在為大家解答第二個疑惑,聽說這些水井裡的水無人敢喝,是真的嗎?

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上一個問題給大家解釋了水井的用途,但是偏偏沒有說到飲用這個功能,那麼就可想而知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給皇帝喝的水必定是特別講究的,《清稗類鈔》中有相關記載:

"若大內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

其中可見皇宮用水,多為玉泉山之水。玉泉山在頤和園西部,距故宮距離近。同時玉泉山背山靠水,所以水質清冽,深得皇帝喜愛。乾隆在位時封玉泉山為第一泉。

古人對於水的判斷是,水越輕,質量越好。乾隆為了弄清哪一個地方的水質量最好,便收集天下其他地方著名泉水的水與玉泉山的水進行比較,最後發現其他地方的水都不能與玉泉山的水相比較,玉泉山的水以一兩之輕贏得桂冠,除此之外,乾隆還親筆書寫了"天下第一泉"的石碑贈予玉泉山。所以皇宮用水基本上都來自於玉泉山。

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那麼皇宮裡的水井為什麼無人敢喝呢?這第一點是,由於地下水在地下,不能夠保證其味道是否會改變,以及裡面摻雜著一些雜質,再加上以前技術有限,不能夠進行有效的過濾。

當大家觀看影視劇的時候,總會發現,懲戒下人的手段就有一個是讓其投井自殺。延禧攻略中有一集,一天清早,皇后娘娘正在擺弄袁春望送來的鳥,突然一個太監來報,說雲香投井自殺,屍體已經被打撈上來了,皇上也發現了,皇后娘娘聽聞大怒。

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從這一小段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宮女被投井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再者,當後官妃嬪之間相互進行鬥爭,爾虞我詐時,有的妃嬪會將毒藥或者是腹瀉藥,或者是相關的藥品投入水井之中。這時水井裡的水已經變質了,怎麼可能還能夠喝呢?所以這第二點就是,因為妃嬪之間的後宮鬥爭導致井水變質。

老太監說:故宮72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這是第三點是,附近的汙染,其實故宮裡的水井和御河是相通的,由於御河中會有排放的垃圾,再有甚者還有可能會有小動物的屍體,這些都會令井水受到汙染,從而不能飲用。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清朝時候開始重工業,這多多少少也會影響到水質,而地下水又都是相連通的,所以故宮裡的水也很容易受到影響。

所以當大家聽到老太監說故宮裡的水不能飲用時,不必太詫異,因為這是真的,你如果生在那個朝代,知道原因你也不會選擇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