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味道,古人早吃過了

毫無疑問,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吃的民族。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只要能下鍋的,都能成為國人口中的珍饈。相比之下,外國人就樸素多了,他們連動物的內臟都不吃,曾有一個外國人來到廣東,被當地的飲食文化震驚,說道“除了桌子和板凳,你們什麼都吃!”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味道,古人早吃過了

其實,國人也並不是什麼都吃,有一種動物,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卻沒有一個人吃,這個動物就是貓。很多人認為,貓是寵物,自然沒有人吃。但狗肉都經常上餐桌了,為何貓就無人問津呢?

在千年前的古代,其實是有古人吃貓肉的,畢竟那會物資匱乏,要是趕上饑荒,甭管是貓肉,連樹皮都要被人吃光。那為什麼國人從古代進化到現代,反而就不吃貓肉了呢?歸根結底,一共是三點原因。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味道,古人早吃過了

第一,我國傳統文化中,貓是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民間一直傳說貓有九條命,而且貓並不是中華大地上土生土長的生物,其和佛教一樣,同時從印度傳到我國,這也是我國十二生肖裡為何沒有貓的原因。加上佛教這樣一層背景,貓沒人吃實屬正常。

第二,貓的功能性高,眾所周知,貓是抓老鼠的。古人的房屋由於沒有現代的防水防潮設施,非常容易遭老鼠侵擾。此時,貓的重要性就相當突出了。家裡養一隻貓,老鼠基本上就會絕跡。誰能忍心吃這個滅鼠能手呢?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味道,古人早吃過了

再說,老鼠生活在骯髒陰暗的角落,身上勢必帶有不少細菌和病毒。貓吃老鼠,意味著貓身上也富集了老鼠身上的病菌。古人雖然沒有細菌和病毒的概念,但還是能感覺出吃老鼠的貓身上是“有毒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吃貓肉的。而這個習俗也一直傳承到今天,雖然現在很多貓都不吃老鼠了,但國人腦中已約定俗成了,再也沒人吃貓肉。

第三,我國著名的醫聖李時珍曾曾在《本草綱目》裡描述過貓肉的質感。也不知道他是自己親自吃過,還是根據前人的口述。他指出貓肉是一種熱性動物,其肉屬於酸性肉,雖然沒毒,但口感是相當差的,味道也不怎麼樣。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味道,古人早吃過了

而且,貓肉雖然沒毒,但貓身上最容易寄生一種叫弓形蟲的微生物。其能寄生在細胞內,隨血液流動到達全身各部位。繼而破壞大腦、心臟、眼睛,使人的免疫力下降,誘發各種疾病。它的終宿主正是貓。人作為弓形蟲的中間宿主,是很容易從貓身上傳染這種寄生蟲的。就算不吃貓肉都容易傳染,更別說吃貓肉了。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味道,古人早吃過了

正是基於這三點原因,古人從開始的偶爾吃貓,到最後索性就不吃貓了。久而久之,貓肉便從中國人的食物名單上被除名。加上其可愛的樣貌,現代人更多願意把它當寵物養,而不是當食物。並且,現在主流輿論也是反對吃貓的。

倘若發現有人虐貓吃貓的話,還會遭到周圍人的譴責,如此一層來自社會公序良德的約束,吃貓的人幾乎絕跡了。這就是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的原因。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