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爬:你想要發財,想要出人頭地。

向上爬

你想要發財,想要出人頭地。

你想有很多錢,香車寶馬,粉黛如雲。

你想揮金如土,叱吒風雲。成為偶像與傳奇。

那麼,有沒有人來說說具體的步驟?

一)階層

改名之前,上海有幾條高速公路。分別是瀋海高速A5,滬寧A8,滬杭A9線,還有A10.

好事之徒,隨口起了一個暗號。用A7來表示一個人的財富。A是Asset,7是7位數。

好比A5,總資產¥10000元。赤貧,接近乞丐的邊緣。

A5.3,總資產30000元

A6,10萬元

A6.5,五十萬元

A7,一百萬

A7.8,八百萬

A8,一千萬

A9,一億

A10,十億

A11,百億富豪

在上海,大部分的普通市民家庭,淨資產集中在A7~A7.5之間,如果能上A8千萬,就算是富人了。

在這裡,我們想說一個“階層”的概念。

什麼是階層,階層的分界線。A階層眼裡“天大的事”,到了B階層眼裡“那都不算事”。

這樣,A和B就很難交流。其生活方式,價值觀,人生觀,也會發生很大的衝突。譬如老太太費盡心機收拾舊瓶子,而你恨不得把它們全扔掉。

一個階層差多少呢。

和普通人想象的不同。不是A7,A8分為二個階層。我們大致認為,3倍是一個階層。

3倍左右的差距。足以使二個人對一個事物產生根本性的判斷差異。

譬如A花了45W買了一輛BMW,對他是件大事。併為此珍惜而炫耀。

可對於B來說,他比A富三倍。45W的概念,就和他腦海裡15W一輛帕薩特差不多。

為了45W的車,B會炫耀麼。他不會,這只是一件普通消費品。

三倍的差異,形成一個階層。好比你嘔心瀝血攢首付,人家這點精力就可以全款了。

所以A7和A8不是差一級,而是差二級。

A7和A9差四階。

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們生活在一個屌絲時代。屌絲構成了人口的大多數。

過去幾年,我聽到較有趣的口號,是一個屌絲喊出來的:“拼爹,這公平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的意思是,既然他老爸是個沒出息的酒鬼司機農民,大夥就應該撇開父親。這樣的遊戲規則才是 “最公平”的。

而另一方面,他卻相信讀了二年大學,會二手摳定,今生可以達到“王侯將相”十億的量級。

這二者都不符合事實。

真實的情況,財富是一條漫長的階梯。往往需要幾代人的積累。歐洲一些家族,通常需要三百年,五百年,才能積出一個家族的底蘊。

對於一個屌絲來說,如果他出生的時候是A5,那麼他幾乎很難沒什麼希望爬到A10。他這輩子能爬到A8就算不錯了。具體來說,就是搬離縣城,落戶上海。

對於他的兒子,站在A8的基礎上,勤奮努力奮鬥,再有良好的家教,或許可以A9。

對於他的孫子,站在A9的基礎上,勤奮努力真誠,或許可以A10.

財富靠的是幾代人的積累,慢慢的,一步一代人上一個臺階。這雖然看起來緩慢,卻是正途。

用一句震耳發聵的話來說,“人家爹在拼的時候,你爹在幹嘛?”

如果本段不能說服於你,你買彩票去吧。

三)爬階的速度

如果你想在目前的社會地位,“向上一階”,你需要怎樣的速度,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答案是很難,很難很難很難。比你想象中難得多。

首先要說明一點,“階層”都是相對性的。

三十年前大家都很窮。今天大家都很富。可這並不能使你“階層”上升。

階層要上升,你必須比平均速度更快。

這個速度得多快呢。上一篇《中國的財富》講到,全社會財富增長大概是每年24%

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速度。也就是說,過去37年中,中國13億人口,每一個人的表現都比Warren Buffet更好。

每一個人的表現,投資回報率都比巴菲特更高。而且是可持續的,大規模的。而其中優異者,暴發者,更是遠遠把巴郡甩在了後面。

什麼股神,滾一邊去吧。

如果你想在全社會保持“階層”不變,則你的財富增長速度,必須達到24%一年,每一年。

如果你還想“向上爬”,則你的速度必須更快。

譬如說,假設你的速度是33%一年,財富遞增。這真是天文火箭般的速度!

這樣扣除24%的基本盤,還剩下9%

大約每八年翻倍的樣子。十三年翻300%

如果你如此優異,財富可以保持33%的速度遞增,巴菲特哭暈在廝所。

則經過13年的嚴謹不懈努力。你的社會地位,可以在中國人之中小升一級。從小康升級為小富。

經過26年的辛勤不懈努力,你的階層才可以升二階。從A7.3升為A8.3。

拿起計算器仔細算一算這個數字,算一算這個回報,真心令人絕望。無路可走的絕望。

我一直很羨慕一些國產“奮鬥劇”的編劇。前20集主角是窮學生和屌絲,酸氣沖天。

後20集主角是創業成功事業有成,A10幾百號員工左擁右抱眾星拱衛。

中間5集呢,中間5集是空白的。

主角如何在幾年間賺到A9,A10,成為屌絲逆襲。這段故事是空白的。

真實的世界,A7-A8-A9-A10,一步一步往上爬,是一個漫長而又沉悶以致於枯燥乏味耗時幾十年的無聊過程。

言情劇是不會和你說這些的。

四)財富的幻覺

“爬階”如此辛苦,為何中國的小白領,沒有感受呢。為何他們如此樂觀,以致於充滿希望呢。

因為財富的幻覺,尤其是第一個100倍。極大地混淆了人類的感知。

對一個小白領,大學生,如果他是從內陸省份小地方出來的。他的父母供養他讀完大學已經筋疲力盡,再也提供不了更多的資源。

那麼,當他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可以認為他是A5。也就是全部的淨資產人民幣10000元。

可是這樣的大學生,如果他的落腳地選在了北上深廣,不是太笨也不是太懶惰。

那麼,當他28歲,也就是六七年時間,平均都可以存下100萬元。

如果伴侶和睦,互相扶持,速度還能更快。

對於他們來說,就實現了A5->A7的跨越。

也就是人生第一個100倍,整整四階社會地位的上升,不知不覺之中就完成了。

這個流程是如此之順利,如此之輕鬆,以致於“小白領們”認為之後二階也很輕鬆。他們還會再按照這個速度,在社會的階層之中繼續上升。所以他們大膽,敢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所以他們憤怒,當發現房價這麼貴。

所以他們憤青,當發現未來的生活壓力這麼重。

這是尋常人的一個陷阱,俗稱財富的天花板。

五)財富的天花板

“人上之人”只有這麼幾個位置。不是每一個人,在社會階層中都可以無限上升。最終會有一股力量使得他們停下來。

小白領從A5到A7,是非常順利的一段日子,之後他們會遇見財富天花板。

為什麼,還是要從財富24%增速說起。

中國的發展,實在太過於迅速,24%是一個不可想象,不可理喻的數字。幾乎沒有任何人跟得上這個速度。

我們知道,財富的增值,來自於二個部分,一個是你工薪收入,一個是理財收入。

當小白領“淨資產”很小的時候,他們的工薪收入佔絕對大頭。體現為個人財富的迅猛發展。只要工作就有一切。

可是當他們賺到第一個100W,第一個200W之後,漸漸漸漸的,“財富積累”開始多了起來。理財就成了很大的一環。

小白領的理財收益是負的。不僅是小白領,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理財收益都是負的。

因為普通的理財,均質化比較正常~年回報在5%左右。

而我們的通貨膨脹率,在-15%左右。

也就是說,你的財富積累儲蓄,每一年損失-10%

中國人的財富,好比一個大水池子。一邊在放水注入,那是你的工資積蓄。另一邊卻是在漏水,那是通貨膨脹侵蝕。

而你的資產越多,漏水越快,最終你的財富永遠無法增加。

這個“天花板”的數值是多少呢。十分容易計算。

因為你每年漏水的比例是10%,所以最終盈虧平衡,就是10倍PE。

也就是你一生積累財富的最大上限,約等於你工資額的10倍。

假設一隊很勤勤懇懇的小白領。一年可以存在35W元。則他們的財富上限就是350萬元。

之後,他們還在每年辛勤積蓄。名義上的存款在增加。可他們積攢的購買力,就永遠停留在350W元了。

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就永遠是A7.4,再也不會提高。

六)2N定律

這些都是很簡單的道理。解決方法大家也都知道,不用再贅述。

我們只是想說一下,怎麼理解推導出“2N定律”的。

如上題所述,我們的國民財富,每年遞增9%,通貨膨脹14%,二者總計24%

如果你想要跑贏整個社會的財富速度,一方面,不要讓你的財富在通貨膨脹中縮水。

另一方面,你的實體財富,必須每年增長9%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假設你有11套房子。你的平方數,明年就必須增長11*9%=1套。

一般而言,我們希望你的財富,可以增長33%每年。即9%+14%+9%,這樣,你不僅可以跟上社會財富的速度。而且還能“向上爬”。每13年升一階,這是最低最低的速度了。

在二個9%的要求促使下,如果你有11套房子,你就必須平方數每年遞增11*18%=2套。

這就是2N定理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