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事物太好奇?父母可根據他的年齡特點,深入淺出地解答

楠楠告訴我,她三歲多的女兒,最近突然對很多東西都感到好奇,動不動就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呢?”例如,她要往魚缸裡倒牛奶,楠楠告訴她不可以這樣,她會問為什麼;楠楠告訴她,因為金魚不喝牛奶,她又會接著問:“為什麼金魚不喝牛奶?”

楠楠說,她經常會被女兒問得無言以對,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所以,有時候她會不耐煩地對女兒說:“別問那麼多了,你以後長大就知道了。”雖然楠楠自己也覺得這樣回答不妥,但是,她實在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她。

其實,孩子喜歡問為什麼,說明他學會思考了。事實上,孩子向父母問的每一個“為什麼”,都是他對事物的原理或者發展產生了想象。這時,父母儘量不要隨口應付孩子,而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深入淺出地對解答。


孩子對事物太好奇?父母可根據他的年齡特點,深入淺出地解答

孩子很喜歡問“為什麼”

孩子問“為什麼”,父母應該怎樣做?

其實,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可以不用直接回答,而是給孩子提出一些建議,引導孩子自己去觀察、去驗證,這樣做,效果會比直接告訴孩子更好。

例如,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旅遊,讓他自己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增長各方面的知識;父母也可以睡覺前,給孩子講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或者讓孩子看看童話故事,這樣孩子的想象力更豐富,眼界更開闊;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遊戲,讓孩子學會在遊戲中尋找答案。


孩子對事物太好奇?父母可根據他的年齡特點,深入淺出地解答

父母戌孩子一起看書

正確對待孩子的“為什麼”

對於孩子的“為什麼”,父母一定要正確對待,以便保護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索欲。具體怎麼做呢?父母不妨參考以下建議:

一、認真地解答孩子的問題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提問”是他們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們只要遇到不懂的、或者自己想了解的事情,都會不自覺地問“為什麼”。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求知慾望對他進行教育。對於孩子提出來的問題,無論多麼幼稚,父母都要認真地對待,儘量生動、具體地回答,好讓孩子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孩子對事物太好奇?父母可根據他的年齡特點,深入淺出地解答

父母要認真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二、不懂怎麼回答的問題,說不知道

如果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也不知道答案,或者不知該怎樣回答,那麼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爸爸媽媽也不知道,暫時答不上來。等爸爸媽媽去向別人請教,或者查一查資料後再告訴他。

父母不要自己不懂,卻隨便搪塞孩子,或者隨口亂答,更不要批評孩子,說他問題太多。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都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然後鼓勵孩子自己去學習和探索。


孩子對事物太好奇?父母可根據他的年齡特點,深入淺出地解答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三、孩子故意為難父母的問題,回答要講究方式

有的孩子喜歡耍小聰明,經常向父母問一些古怪的問題,例如腦筋急轉彎等等,想為難父母,或者和父母談條件。

對於孩子的這種問題,父母回答的時候一定要講究方式,最好能夠乾脆利落,並且有理有據地回答,千萬不要讓孩子的小聰明得逞,否則,孩子會習以為常的。


孩子對事物太好奇?父母可根據他的年齡特點,深入淺出地解答

父母不要讓孩子的小聰明得逞

四、簡單的問題,啟發孩子獨立思考

有時候,孩子遇到問題,自己根本沒有思考,就直接向父母提問了。所以,對於一些簡單的問題,父母即使知道答案,也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而是慢慢地引導孩子,讓他自己去思考,靠自己的能力去解答問題。

父母引導的次數一多,孩子便會發現,父母是不會告訴自己答案,而且很多問題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的,那麼他以後再遇到問題時,就會習慣自己先找答案,找不到再問父母了。


孩子對事物太好奇?父母可根據他的年齡特點,深入淺出地解答

父母可以啟發孩子獨立思考

五、讓孩子由“提問者”轉為“解答者”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在孩子向父母提出問題時,對孩子進行反問,讓孩子從“提問者”轉為“解答者”。這種做法,對於促進孩子的思考能力效果非常好,因為孩子要回答問題,就一定要先思考。

如果是孩子不懂的,或者不理解的問題,父母可以一步步地引導他去思考,讓跟著父母的思路去解答。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孩子的思考能力,自己找到的答案,孩子也會記得更牢固。


孩子對事物太好奇?父母可根據他的年齡特點,深入淺出地解答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

結語:孩子愛提問的習慣,其實是一種好習慣,父母不但不要對此感到厭煩,反而應該對孩子表示肯定,並且表揚他。

父母可以在回答完孩子的疑問之後,反過來向孩子提問,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這對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很有好處。

各位朋友,你們的孩子喜歡提問嗎?你們平時是怎樣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