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絲雨(第三期)

一、2019年末,寫給自己



轉眼,2019年結束了。謝謝自己,辛苦了一年,用平凡的堅守完成使命;致敬自己,耐住了寂寞,用不被人看見的努力鑄就良知。

這一年,值得總結的很多:

1

關於健康

過去一年,我感覺自己的身體還算健康,雖說生命的衰縮進程不可阻擋,但抽菸、喝酒、暴飲暴食,正加快著這種進程!

和往年相比,過去一年我醉酒的次數明顯增多。每次醉酒,我都苦不堪言!喝酒時那種短暫的快樂,和醉酒後的痛苦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過去一年,我感覺自己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有時遇到很燙的飯菜,由於吃得太快,竟把口腔粘膜都燙壞了;有時遇到可口的飯菜,就忍不住多吃,吃撐了,晚上躺下特難受。第二天起來,嘴巴幹、嘴巴苦、嘴巴臭……狀況十分糟糕!

我尊重那些在飲食上有節制的人,並認為他們心靈強大,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自制力,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新的一年裡,我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飲食上有節制的人——戒菸限酒,合理膳食。

過去,我習慣把鍛鍊的時間安排在早晨。但作為班主任,我有早輔導任務。為了有足夠的鍛鍊時間,我有時四五點鐘就起床了,結果休息不好,身體感覺不適。

新的一年裡,我要合理安排鍛鍊時間,爭取把零碎的時間利用起來,走適合自己的鍛鍊之路。我想,只要有鍛鍊意識,就會主動作為,堅持鍛鍊,健康生活。

杏壇絲雨(第三期)

2

關於工作

我已連續幾年帶後進班了,工作倦怠感正與日俱增。課堂上,我覺得孩子們一點都不可愛:調皮搗蛋、交頭接耳……我開始煩他們,經常放大他們的缺點。但走出課堂,在校園裡、過道旁、大街上……我看見那些曾令自己厭煩的“熊孩子”,又覺得他們很可愛!

看來,不是孩子們不可愛了,是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抑或是我們的教育之路根本就走錯了。

我一直在努力思考,努力改變,並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近一段時間我欣喜地發現,自己和學生的心靈越來越近了,孩子們開始為我著想,為我分擔。他們不想惹我生氣,更不想讓我失望。也許,孩子們的這點變化,在別人眼裡不值一提,但在我眼裡,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改變啊!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新的一年裡,我要嘗試愛學生,讓孩子們感受到教育的溫度。這不僅是為了學生,也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能從教書育人中找回快樂!

杏壇絲雨(第三期)

3

關於人生

這一年,我明白了:生活如一杯水,縱有冷暖,只要溫度適合就好;生活似一杯茶,不論甘苦,只要口感適合就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這一年,我明白了:生命無常!年齡越來越大,日子越來越少。看著周圍一些熟悉的人離開,我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用心過好每一天。人,其實不需要太多東西,只要健康活著,也不失為一種富有。

這一年,我明白了:五十而知天命。想不開,就不想;得不到,就不要。難為自己,何必呢!

新的一年裡,我要凝聚心靈的正能量,趁日子還好過,好好過日子!迎接每一個黎明,擁抱初升的太陽;駐足每一個黃昏,沐浴落日的餘暉。“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餘生,我會善待自己,不會再糟蹋自己!

二、家鄉的味道,童年的故事



1

青菜燒放子好吃

花園人吃不慣他鄉的大白菜,總覺得家鄉的青菜好吃,尤其是經霜打過的青菜更是爽口,好吃得不得了。

學校宿舍附近有塊空地,秋學期開學後不久,我利用閒暇時間把這塊空地整理成菜畦,又買來青菜籽撒在上面。一場秋雨過後,菜苗密密地從土裡鑽出來……

今年秋旱,我每天放學後給菜苗澆水,菜苗長勢良好。

不久,我又對菜苗進行移栽,移栽後的菜苗長得很快——不要施肥,也不要打農藥。

早早晚晚,我站在宿舍門口,看又嫩又綠的大棵青菜,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進入冬季,霜後的青菜長勢更是喜人。

我每次上城,都要帶上幾棵青菜,送給親朋好友,他們可高興了。我戲稱這是“青菜外交”。

有一次,我送青菜給一位親戚,他留我吃飯,說前天他從老家帶回鵝肝、鵝放子,正好和青菜一起燒了下酒,我愉快地答應了。

這位親戚先把鵝肝放入鍋中翻炒,炒好之後,再把提前洗好的青菜和鵝放子一起放入鍋中水煮……起鍋之後,端上餐桌,放在酒精爐上煮沸,餐廳裡很快瀰漫著撲鼻的香味,令人止不住流口水。

我們邊吃邊聊,他不停地誇我送的青菜好吃,好像比鵝肝、鵝放子還好吃……

杏壇絲雨(第三期)

2

“牛屎燒稀飯好吃”

小時候聽大人們講過一個笑話。

說是一位老農早晨吃了又香又黏糊的稀飯,飯後到隊裡幹活時跟另一位老農聊天:“今兒個吃的稀飯真香!這牛屎燒出稀飯就是好吃!”

誰知老農的話被旁邊的一位下放知青聽到了,這位知青東施效顰,真把牛糞和米一起放鍋裡煮……

老農說的“牛屎燒稀飯”指的是用烘乾的牛糞作燃料熬粥,下放知青卻以為用牛糞作食材。這當然是鄉下人編出的笑話。我當時心想,下放知青真有那麼笨嗎?

現在想想,這個笑話反映了下放知青在農村遇到的尷尬。耕地的老農瞧不起城裡來的知識青年,就像老母雞瞧不起醜小鴨一樣,所以用這種並不高明的笑話嘲弄他們。

杏壇絲雨(第三期)

三、教育隨筆五則



1

在學校或在學校尋找代理人,向弱勢學生收取“保護費”的行為,是敲詐勒索行為。

校園敲詐勒索案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欺軟怕硬”,施暴者大多數是看中某個同學個性比較懦弱,是非觀念模糊,反覆對其進行敲詐勒索,並威脅不要告訴老師和家長。

該問題要得到根本解決,首先校方要積極作為,要持續營造打擊校園欺凌的氛圍,遏制校園欺凌“毒草”蔓延;其次,要引導學生敢於向校園欺凌說“不”,要藉助家長、老師、同學的力量,編織自我保護網,必要時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2

教師不能體罰學生,不能和學生有肢體接觸。那麼,對於一些屢教不改的學生,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幾種做法,可偶爾嘗試,效果不錯。

(1)拍桌子,弄板凳,還折斷手中的鉛筆。

(2)大發雷霆,並脫下外套,猛擲於辦公桌上(若外套口袋裡有手機要提前掏出來)。

(3)暴跳如雷,將辦公桌上的書本猛推於地下。

(4)發完脾氣之後,背對學生坐下,頭扭向一方,以顯出特別生氣的樣子。

這時,學生就會道歉,甚至痛哭流涕,並表示要痛改前非了……

杏壇絲雨(第三期)

3

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五個徵兆:

(1)你眼裡的學生不再可愛了,你覺得他們煩,經常放大他們的缺點。

(2)孩子們也開始躲著你,你辦公室裡,很少看到孩子們的身影。

(3)你的課越上越沒有趣味,孩子們不想上你的課,很多孩子在你上課時睡著了。

(4)你的工作熱情已消耗殆盡,經常感到心累,討厭上班,盼望放假。

(5)你的怨言越來越多,甚至可以用怨聲載道來形容——因為你很難再從工作中找到快樂了……

杏壇絲雨(第三期)

4

教育的作用是讓每個受教育者發現而非失去自己。

作為教師,我們不一定要抽象地背誦教育是什麼,但我們至少要感性地認識教育像什麼。有人把教師比喻成“園丁”,我覺得很好。因為這讓我們產生很多聯想:幼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

我想,教育很像是農業而非工業,因為教育的對象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而非冷冰冰的工業產品

5

教師最大的成就是培養出令自己尊重的學生。讀書使人心靈強大,勤奮讀書的學生理應贏得尊重!

撣去浮躁的心靈塵土,遠離虛幻的手機遊戲,靜下心來,在該讀書的年齡多讀點好書,不要給自己的成長歲月留下太多空白……

四、讀書札記四則


1

例說古人如何用詩詞表達:“咱們分手吧!”

(1)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卓文君

譯:聽說你懷有二心,特來向你提出分手!

(2)相逢無語君應笑,各自春風慰寂寥!——唐婉

譯:我們已是彼此的過客,再相逢時,你應該坦然一笑。你我各自的風景,各自獨賞。

(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氓》

譯: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杏壇絲雨(第三期)

2

莊子說:“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萬物都有其存在價值和存在根據,沒有什麼不可存在,沒有什麼沒有價值。所以世間善惡美醜,從道的觀點來看是可以相通為一而存在的。

一個人活在世上,角度不同,立場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我們不必這也看不慣,那也不順眼。“看不慣”的人和事越多,這個人的境界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杏壇絲雨(第三期)

3

還記得那位“憂天”的“杞人”嗎?他擔心天塌地陷後自己沒有住的,更擔心日月星辰成為“高空墜物”會砸著自己……

今天想來,此人有此擔心也蠻可愛,不值得諷刺。至少,他不是沒心沒肺,還有危機意識;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於天文地理有自己的思考。

只是擔心起來就寢食難安,那就過了。

杏壇絲雨(第三期)

4

語言學家發現,表達方式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渣男、綠茶婊……在一個隨意給人貼標籤的社會文化中,身為父母要對這些語言謹慎,幫助孩子以更真實、更豐富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和自己

美國科羅拉大學心理學教授O·J·Harvey從許多國家的文學作品中隨機節選了一些章節,然後統計某些詞語的使用頻率,這些詞語涉及道德評價。研究顯示,這些道德評價的詞語使用頻率越高,這個社會的暴力事件就越頻繁。孩子們對嚴苛評判的表達方式越是認同,就越難自我接納,因為成年人忘了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是由一個一個心懷不同需要面對不同情況的真實、複雜的人組成的,值得你我去理解和接納。

在這個充滿了標籤的世界,換一種言說方式,是身為父母者給孩子提供的心靈滋養。

杏壇絲雨(第三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