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作為雲南省省會、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昆明,不僅因為“四季如春”的氣候,享有“春城”的美譽,成為中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更因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成為國務院公佈的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了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

在這個特別的城市裡,有那麼一群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就了歷史的文化沉澱,因他們而留下的文化遺蹟,亦為今天的人們回顧中國歷史打開了一個窗口,或許這就是名人故居的魅力吧!你想了解一下昆明的這些魅力嗎?

昆明朱德舊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昆明朱德舊居有兩處,小梅園巷3號院為昭山小學使用,紅花巷4號院為雲南記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使用,建築內都陳列有朱德生平事蹟展覽,對外開放。1983年7月19日五華區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21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中共五華區委決定為五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址:昆明五華山北面的水晶宮紅花巷4號和小梅園巷3號。

王九齡故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王九齡(1880—1951),雲南雲龍縣人。早年留日,在日本加入同盟會,積極投入反帝、反清革命運動。1920年起,王先生就與雲大首任校長董澤共同負責雲南大學的籌備工作。1922年東陸大學成立時,任學校董事會董事,並與時任省長的唐繼堯一同被選為雲南大學首屆名譽校長。該故居建於1926年。1937年雲大租為教授宿舍,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剛留法回國的王士魁等初來雲大時即下塌於此。王九齡先生亦長期與家人居住於此。

2002年5月,王九齡故居被昆明市政府命名並公佈為第一批“昆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建築”。2018年,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入選雲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五華區翠湖北路3號(雲大正門斜對面)

袁嘉穀故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袁嘉穀(1872-1937年),字樹五,號樹圃,晚年自號屏山居士,雲南石屏人,是雲南獨一無二的全國狀元。曾在雲大執教十餘年,是雲南文化名人。袁嘉穀的字,自創一體,世稱“袁家書”。從封建王朝的狀元,做到現代高校的教授,古今唯一人,天下亦唯一人,這便是袁嘉穀。

袁嘉穀故居坐西朝東,佔地面積695.8平方,建築面積875.9平方米,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結構四合院民居樓房。故居內的陳設、展覽是瞭解石屏文化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1993年,袁嘉穀故居被列為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五華區翠湖北路5號

龍雲靈源別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龍雲(1884~1962)原名登雲,字志舟,雲南昭通人,彝族。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歷任雲南督軍公署侍從副官,佽飛軍大隊長,近衛軍第十一團團長,滇軍第五軍軍長兼滇中鎮守使、昆明鎮守使。1928年起任雲南省政府主席。

靈源別墅建於1932年,為時任雲南省主席龍雲的私宅,因近旁有海源河,取“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之意,取名靈源別墅。1987年12月靈源別墅列為昆明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黑林鋪海源寺村900號

盧公館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盧漢(1895年—1974年5月13日),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滇軍高級將領。是繼龍雲之後,新一任雲南省主席,在中華民國時期執掌雲南軍政大權4年多,被稱為最後一任“雲南王”。

位於雲南昆明的盧公館又稱為盧漢新公館,是昆明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磚石結構法式建築,2003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五華區翠湖南路4號

石屏會館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石屏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兩百多年曆史。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由當時石屏在昆明的行商者和學生倡議,石屏在昆同鄉會發動社會各界人士集谷捐資,由雲南狀元袁嘉穀先生和知名人士張芷江先生直接組織重建,主要目的是照顧石屏在昆明讀書的無住房學生和旅遊、行商之人住宿及商貿集會。石屏現代很多有影響的專家學者都曾在會館內住過,並留下了珍貴的墨跡,如袁嘉穀先生親筆手書題寫的“石屏會館”四個石刻大字,原清代道光年間雲南總督林則徐題寫的“三島淳風”匾;以及清朝乾隆年間舉人,屏邑著名學者朱奕簪題寫的對聯等,都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也是石屏近代以來對外活動及經濟交流的見證。

石屏會館因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較高的藝術價值,被列入第一批“昆明文化遺產保護建築”的保護範圍及列入五華區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入選雲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五華區翠湖南路中和巷24號

梁思成、林徽因舊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貫廣東新會,生於日本東京,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漢族,祖籍福建閩縣(今福建福州),出生於浙江杭州,是中國的建築師、詩人和作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在文學上,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梁思成、林徽因舊居是夫婦倆唯一自行設計建造的小院,真實展現了在國家危亡,社會動盪之時林梁夫婦生活的艱辛。2003年5月23日,昆明市人民政府正式公佈“梁思成林徽因舊居”為昆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雲南省政府公佈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昆明市龍泉鎮龍泉村棕皮營桂家花園

聞一多、朱自清舊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父定居揚州。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1941年夏天,南遷至昆明的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恢復成立,由著名哲學家、聯大文學院院長馮友蘭任所長,聞一多任該所中國文學部主任。為避日機轟炸,文研所租用司家營17號(現61號)民宅為所址。這是村民司榮新蓋的房子,是典型的昆明“一顆印”式兩層土木結構小院(至今仍相當完好),樓下為研究所的廚房、食堂;樓上正廳為辦公室,樓上南廂(進門左首)及門樓上住聞一多一家,北廂住朱自清、浦江清兩位單身教授和兩三個研究生。朱自清在此大約住了兩年,後來才搬到北門街清華單身宿舍。2018年,朱自清、聞一多故居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入選雲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龍泉鎮司家營61號

熊慶來、李廣田故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熊慶來(1893—1969),字迪之,雲南彌勒人。中國近代數學的先驅、著名教育家。早年留學比利時、法國,獲博士學位。其 “熊氏定理”,又稱“熊氏無窮級”,為祖國贏得了榮譽。1937年至1948年任雲南大學校長。新中國時期,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函數論研究室主任,全國政治委員。

李廣田(1906.10.1~1968.11.2),曾用筆名曦晨、黎地、洗岑等,山東省鄒平縣人,被人稱為“漢園三詩人”,他還是中國現代優秀的散文作家之一,先後結集的有《雀蓑集》、《圈外》、《回聲》、《日邊隨筆》等。除散文外,還寫了長篇小說《引力》。1935年北大畢業後,他曾先後在西南聯大、南開大學、清華大學、雲南大學任教。

2003年,“熊慶來、李廣田舊居”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雲南大學會澤院東側(校本部)

周培源舊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周培源(1902.8.28-1993.11.24),江蘇省宜興縣人。著名流體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九三學社社員、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

1938年4月—1942年12月,當時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的周培源與家人在此居住。2003年3月28日,周培源舊居被西山區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月被昆明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原山邑村112號(即原龍門村)

嚴濟慈、蔡希陶舊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蔡希陶和嚴濟慈都是浙江東陽人,他們都出生在家境貧寒的農村家庭。嚴濟慈生於1900年,比蔡希陶大10歲。他們都以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和開拓精神以及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在不同的科技領域創下了傑出的業績而享譽世界,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懷念。

舊居先是中國現代物理學開拓者之一,時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嚴濟慈建蓋的住宅和辦公地點。抗戰勝利後,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遷回北平,他們建蓋的房屋和徵用的土地全部移交給在黑龍潭一起度過抗戰艱苦歲月的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這所房屋又成為著名植物學家、被譽為 “雲南植物科學界一代奠基人”和“西部大開發的一位先驅性人物”蔡希陶的住房和辦公室。

2018年,“嚴濟慈、蔡希陶舊居”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入選雲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盤龍區藍黑路132號,今昆明植物所所內

張天虛故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張天虛(1911—1941),原名張鶴,呈貢龍街人,中國共產黨員,著名“左聯”作家,著有《鐵輪》等文學作品300多萬字。曾在日本親理摯友聶耳善後,主編《聶耳紀念集》,攜其骨灰回國。抗戰時期,赴延安參加八路軍西北戰地服務團,從事戰地演出。1938年隨六十軍參加臺兒莊等戰役,1939年赴緬甸仰光,擔任《中國新報》編輯,進行抗日宣傳。1941年8月10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讚:“西南二士,聶耳天虛”。

張天虛故居建於1890年,2008年修繕,佔地193平方米,為四合院二層樓民居建築,前三間臨街為鋪面。1986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列為市級掛牌博物館。2011年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入選雲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呈貢區龍街鎮龍街中段東側

冰心默廬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中國民主促進會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默廬”原名“華氏墓廬”,為呈貢斗南村華氏民國時期守墳祭祀先輩使用的祠堂。抗戰時期,為避敵機轟炸,著名作家冰心和丈夫吳文藻一家隨西南聯大輾轉南遷至昆明呈貢,1938年至1940年居住於此。

冰心默廬於2003年5月被列為昆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於2018年5月6日被民進雲南省委和民進昆明市委列為“民進會史教育基地”。2018年,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入選雲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呈貢區三臺路38號(縣武裝部院內)

費孝通舊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費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人,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費孝通舊居,原系呈貢古城村民李加榮的住宅,1938至1946年,為躲避日機轟炸,雲南大學社會系研究室由昆明城區遷至呈貢魁星閣,該室青年學者費孝通隨遷至呈貢,與其家人租住於此,舊居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始建於1928年,1931年建成。

地址:呈貢區龍城街道古城社區古龍路59號

華羅庚故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

在任職西南聯大教授期間,華羅庚起初居住於黃土坡一間土房裡,但其房子受到日軍敵機轟炸而破損,無法居住。在聞一多先生的邀請下,華羅庚先生一家搬遷至此處定居。

地址:普吉街道辦事處陳家營村114號

聶耳故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聶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聶耳故居本屬於用作商鋪的清代官房,該房坐東朝西,臨街有兩層樓土木結構房三間。1912年2月15日,聶耳出生於此,他的童年也基本在這裡度過。2003年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是經過修復的故居。

地址:五華區甬道街73號、74號

馮友蘭故居

跨越歷史的長河,昆明這些名人故居獨具魅力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

抗戰期間,馮友蘭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昆明盤龍區這處舊宅是當時這一時期的馮友蘭居住使用的。

地址:盤龍區龍泉鎮龍頭村


有時間,有機會,便去這些名人故居走上一走吧!或許你會發現,原來,現在的困難其實並不太難,現在遇到的問題其實都能解決,只要你努力、堅持,再大的風浪都能走過!


聲明:本文整編自網絡,圖片版權歸原著者所有,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將在最快時間內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