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煙臺政策精準有效、幫扶無微不至

政事辦理“不見面” 審批服務“心貼心”

芝罘全力推行非接觸式線上審批服務

給力!煙臺政策精準有效、幫扶無微不至

“容缺受理”服務

越是在防疫關鍵時刻,做好政務服務重要性就越顯現。作為政府服務企業和人民群眾的重要窗口,芝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全力推行“遠程辦、網上辦、郵寄辦”非接觸式線上服務模式,努力把企業服務送到市場前沿,把民生關懷擺在百姓身邊。

推行“遠程辦”,服務群眾“實打實”。集中公佈各窗口單位業務諮詢電話,供辦事群眾線上諮詢,群眾在網上辦理業務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各部門諮詢電話,由工作人員在線答疑解惑,遠程指導辦理相關業務,以最快速度完成材料準備,並通過線上預審。2月11日,煙臺笠偲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專門發感謝信,為芝罘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樸實真誠點贊。積極開展線上幫辦代辦服務,圍繞構建全新政務服務體系,相繼出臺《芝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代辦窗口工作實施方案》、《芝罘區政務服務代辦工作實施意見》等代辦幫辦制度8項,對哪些事幫辦代辦,誰去辦,如何辦,多長時間辦好,逐一明確規定;組建“志願政務”線上紅色服務隊,為幸福新城項目電廠東路(幸福北路至健康路)、珠璣路(幸福北路至幸福中路)等五條配套路的投資項目核准辦理等提供幫辦代辦50餘件次,極大彰顯了芝罘區在優化政務服務工作上的誠意。

推行“網上辦”,審批服務“不見面”。芝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藉助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標準化梳理及上網運行工作契機,完善街道(園區)便民服務中心、社區(居民區)服務站點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功能,指導12個街道(園區)、133個社區(居民區)依據本部門“三定”方案,完成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梳理及上網運行,推動事項辦理“清單化”,並利用山東政務服務平臺進行公示,實現網上政務服務區、街、居三級全覆蓋,讓網上政務服務惠及更多基層群眾。狠抓“網上辦”落地,建立微信群,拓展交流渠道,錄製網上提報件業務處理小視頻,手把手教授操作流程,提高業務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實行過程監控,實時推送網上申報件信息,督導相關部門單位實時處理企業開辦、建設項目、社會事務、文教衛健等各類審批業務。2月份,通過山東政務服務平臺辦理網上申請件870餘件,答覆網上諮詢160餘條,大大提高了網上辦理、諮詢答覆的質量和效率。

推行“郵寄辦”,群眾辦事“零跑腿”。開通縣域範圍內雙向EMS免費郵寄服務,需要提交紙質材料和證照送達的,在山東政務服務網業務申請時選擇郵寄,填寫好相關郵寄信息,郵寄人員免費上門取件、證照寄達。對於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第一時間”予以審批,先後為煙臺宏大金貿有限公司、煙臺宏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提供免費雙向郵寄140餘件次。對於主要申請材料齊全,次要申請材料缺失的,以承接劃轉的48項行政許可事項為試點,複製推廣“容缺信封”服務,在依法收取辦事材料的基礎上,合理評估辦事材料缺失風險,整合涉及多階段、跨部門事項的過程材料、共性材料,明確可“容缺”材料範圍,編制“容缺受理”清單,共梳理可“容缺”材料130件,“容缺”率達28%,變“材料不齊不能辦”為“邊受理邊完善”,助力實現“馬上辦”,切實解決辦事群眾“二次跑腿”問題。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芝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採取“特事特辦”服務模式,辦理煙臺市奇山醫院(煙臺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增設床位、煙臺山醫院護士執業註冊及延續註冊等業務76件次,為實現2020年度芝罘區涉企事項100%“容缺受理”積累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當好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服務員”

萊山區主動上門,全方位服務,確保外資企業防疫復工兩不誤

給力!煙臺政策精準有效、幫扶無微不至

萊山區外資企業生產車間

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萊山區外資企業陸續加入復工復產的行列。為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萊山區迅速行動起來,主動上門、精準對接,確保外資企業防疫復工兩不誤。據統計,截至目前,萊山區實際經營外商投資企業186家,已復工186家,復工率達到100%;員工總數9076人,實際到崗8178人,到崗率90.1%。

“大家好,咱們企業在復工過程中,如果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派駐各個企業的服務專員,或者在咱們這個微信工作群裡提出來,我們會馬上協調解決。”昨日下午,萊山區商務局副局長於偉在萊山區外商投資企業復工工作群裡發出了這樣一段話。

自從這個工作群建立以來,於偉每天都要和各個企業的聯絡人溝通復工復產問題。“我們在第一時間將《關於做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轉發給萊山區的外商企業,為企業解釋復工政策,指導企業將疫情防控方案和復工復產方案報行業主管部門備案後,儘快組織生產經營。目前萊山區外資企業已全部復工,說明我們的工作是有成效的。”於偉說。

100%的復工率,顯然不是在微信群裡發一遍通知就能做到的。“主動上門、精準對接”是萊山區在推進外資企業復工過程中始終把握的一個準則。前期,萊山區向60家外資企業派出“駐廠員”,為提高服務效能,萊山區又向其餘126家外資企業派出“服務專員”,186家外資企業都有專人負責。“駐廠員”和“服務專員”可以及時瞭解掌握企業復工需求並向上反映企業復工、開工及投資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協助企業做好與各方的溝通,爭取外方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靠上去,才能真正掌握企業的需求。上個月,萊山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煙臺中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走訪時瞭解到,企業希望儘早全面恢復生產,但部分外地員工在老家回不來,影響復工進度。為此,萊山區商務局馬上與人社部門聯繫,先後兩次幫助中寵食品包車接回外地員工69人,緩解了企業復工階段人手緊張的局面。不僅如此,萊山區商務局還幫助轄區內外商企業廣泛發佈招工信息,協調區內其他停產企業實現員工共享,解決企業員工到崗、恢復產能等問題。

享受到“主動上門、精準對接”服務的萊山區外商投資企業,還有許多。幾天前,萊山區商務局接到了傑瑞集團下屬某外商合資企業相關負責人打來的感謝電話。電話中,該負責人表示,在萊山區商務局的幫助下,該企業的物流運輸車輛已經順利抵達上海,復工未受任何影響。原來,該企業將運輸一批設備到上海的碼頭上船,但設備超規格且沒有通行證,無法進入江蘇省。萊山區商務局在走訪中瞭解到這一情況,迅速聯繫山東省商務廳、交通廳,為企業緊急辦理山東省內高速路運輸通行證;又聯繫市商務局給江蘇省商務廳發函,允許為傑瑞的物流車輛放行,這才確保了企業如期復工。

省外配套企業未開工,客觀上影響到萊山區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外資企業反映的這一問題,引起了萊山區的重視。他們將傑瑞、頓漢布什、萊泰科、威爾數據股份等涉及的外地上下游企業,協調市商務局、市防疫指揮部,統一向上下游企業所在地市的防疫指揮部發函44封,協調其儘快開工,以推動萊山區企業復工生產。

沒有防疫物資,企業如何復工?萊山區向全區的外資企業瞭解口罩等防疫物資是否缺乏,共有8家企業報名需要採購口罩。隨後,萊山區幫助企業聯繫購買口罩12000個,及時分發給各家企業,解決了這些企業的燃眉之急。

技術難題一線破人才洽談一線籤

牟平區創新打造專家人才服務基層“雲模式”

給力!煙臺政策精準有效、幫扶無微不至

連日來,我市的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市檢察機關多方發力,打出服務保障“組合拳”,為轄區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全力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近日,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市委組織部主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牟平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匯智圓夢·聚才興牟”線上專家人才服務基層活動成功舉行。活動首次採用視頻連線的形式,邀請日本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10位權威專家人才與牟平區企業遠程對接。

在全國上下奮力抗疫防疫非常時期,牟平區委組織部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創新方式方法,藉助“互聯網+”模式,搭建“專家人才+企業+政府”三方交流“雲平臺”,著力架起專家人才與企業之間的橋樑。

本次線上專家人才服務基層活動主會場設置在牟平,分會場18處,點對點獨立洽談室8處。專家人才與企業家之間通過客戶端進入“雲平臺”進行即時互動問答,突破了地域空間限制,提高了會議效率,同時進一步拓展了引才的新渠道。

據瞭解,這場活動為醫養健康專場,參加活動的專家分別在日本、北京、上海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視頻連線,圍繞健康教育與管理、健康養老、生物醫藥、食品安全領域研討,並與牟平醫藥產業的企業家進行互動交流,對牟平醫養健康產業提出指導意見。

前期,牟平區委組織部廣泛發佈徵集企業需求,共徵集企業人才需求502條,技術難題20多個。活動中,企業依次介紹了企業發展情況,並在線向專家人才提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瓶頸,與會專家人才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分別交流發言,並對企業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精準施策,實現了線下找問題、線上問題、一線解難題,有效打通了專家人才服務基層的“最後一公里”。

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牟平區重點針對前期有意向未簽約項目,通過推廣線上對接、線上洽談等引才方式,由“屏對屏”代替“面對面”,“線連線”代替“手握手”,確保防疫期間人才引進不斷“鏈”、項目引進不受“阻”。

在當日的視頻交流中,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張春暉博士與煙臺舜智生物技術研究院達成合作服務意向,進行了線上簽約。煙臺舜智生物技術研究院、煙臺融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臺職業學院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平臺,雙方將在人才培育、項目對接方面繼續深化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在牟轉化,助力牟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