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敘利亞難民非得去歐洲,而不選擇路途更近且很富裕的沙特,阿聯酋,卡特爾?

燕趙節度使


你認為像沙特那樣的獨裁國家會接納敘利亞難民嗎?伊朗與沙特是不共戴天的仇敵,而巴沙爾政權是親伊的,那些難民只是這個國家長期戰亂的犧牲品,並不是叛亂分子,他們去歐洲只是想討一個美好安定的生活,跟當年的利比亞和北非的難民沒有區別。而沙特政府極端殘暴和腐敗,不會為敘利亞的災難後果買單。想起了一個沙籍的駐美記者卡舒吉,只因為經常在美國報紙媒體上發表批評沙特政府的言論,就被其當局在駐土大使館肢解分屍,死的十分悲慘,連屍骨也毫無著落。試想一下,敘國難民若流落到沙國,還能好過嗎?再者,廣大的歐洲,雖說貧富不均,政策各異,但總體來說是民主的,注重保護人權的,像德、法這樣的大國也是做的很到位的。無怪乎全世界的難民趨之若騖了。


神張6


土耳其打開邊境:近10萬難民湧入歐洲。

海灣國家是不會接受難民的。

敘利亞自內戰以來,國內成為地獄。難民問題成為歐洲十分頭疼的問題。自2015年前7個月,已經有20多萬難民湧入歐洲,在途中意外死亡的有3000人

那為什麼這些難民不去沙特、卡塔爾等富裕的石油國家呢?

首先,難民並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去的,只有簽署了《關於難民地位公約》的國家才會保障難民的權利,沙特等國家並沒有簽署。

同時,沙特、阿聯酋、卡特爾等國家,國內老齡化較低,勞動力充足,他們本國內的大量勞動力還要去印度和巴基斯坦做工,沒有充足的崗位來提供給大量的難民。

只有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富人或者政客等上層人群才被允許到迪拜避難,例如阿薩德的姐姐就在迪拜避難,雖然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呼籲難民迴歸祖國,但是難民們根本信不過敘利亞政府。

其次,歐洲的地理位置,歐洲是離敘利亞最近的富裕的地區,發達國家聚集,沒有貧窮,遠離戰爭,也沒有政府獨裁統治的壓迫,歐洲就是希望的田野。

同時,歐洲奉行人道主義,簽署了《關於難民地位公約》,依法保障難民的權利,歐盟認為他們有收留難民的義務,例如德國每個月會給難民提供300歐元的補貼,每月都有救濟金,而且歐洲已經接受了幾批難民,再去歐洲可以投靠親友。

歐洲老齡化嚴重,國內年輕勞動力不足,需要吸引大量青壯勞動力來彌補國內勞動力短缺,各種原因就成為了大量難民湧入歐洲的因素。

但是,目前,隨著疫情在歐洲的爆發,歐洲本身都自顧不暇,歐洲的旅遊業更是遭到了很大沖擊,現在又加上難民的衝擊,歐洲還能控制的了嗎?

感謝你的關注,關注,關注!!!


膏車秣馬a


敘利亞難民寧可跋涉千里也非要前往歐洲,卻不願意去距離近而且還富裕的沙特、阿聯酋和卡特爾,我認為主要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去沙特等國雖然距離近,但沿途路況不好,基本都是沙漠戈壁灘;最主要的是不安全,沿途恐怖分子太多。而去歐洲只需要從土耳其的城市穿過就行,不僅安全,生活還能得到保障。

🛡二、種族衝突。這一點在中東各國非常突出,也是長時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敘利亞雖然和沙特等國都信奉伊斯蘭教,但各國之間還分化為不同的教派,而且這些教派之間相互之間矛盾重重,一旦發生衝突,種族就有可能被滅亡的危險,這種事在中東曾經發生過。


🛡三、沙特等國雖然富裕,但不適合難民。因為沙特等國的發財路子大都是靠石油,工業產業不強,根本不適合大批難民生存,難民需要工作,需要通過工作來混口飯吃填飽肚子,但沙特等國給他們提供不了工作。難民知道這種情況,所以不來。

🛡四、歐洲各國比較歡迎難民,能給他們提供的福利待遇相對較好。歐洲工業發達,而各國又大量缺乏勞動力,所以當敘利亞戰爭開始後,大量敘利亞難民走投無路時,歐盟各國恨不得親自去接他們過來幹活。所以說難民去歐洲也是一種資源互補。



(敘利亞難民抵達慕尼黑 德國民眾送糖果歡迎)

綜上所述,就是敘利亞難民寧可跋涉千里也非要前往歐洲,卻不願意去距離近而且還富裕的沙特、阿聯酋和卡特爾等國的幾點原因。


墨雪問心


九年的敘利亞戰爭產生了大量的難民,他們分佈在周圍多個國家,但是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敘利亞行近的沙特等國,卻只有很少的難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知識很多的敘利亞難民,即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去那些歐洲國家,這種捨近求遠,表面上讓人費解,實際上卻是有著很多難言之隱,我認為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首先,沙特採取的措施比較嚴厲,比如希臘只是有一些警察釋放催淚彈等措施阻止難民過境,但是沙特那邊可能更加兇狠一些,難民很難找到機會進入。而且沙特已經明確的表示他們不是不同情難民,沙特的聲明顯示他們已經答應為德國的敘利亞難民建造一些設施。所以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沙特的意思就是出錢不出力,不過沙特那樣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我想很多敘利亞人也不願意在那種極端的環境下謀生存。

其次,歐洲給他待遇更好一些。雖然說歐洲國家也不願意大量的難民跑到他們國家,但是已經跑過來也不可能遣返回去,要知道那可是上百萬的難民,怎麼可能都拉到敘利亞?尤其是德國他們甚至可以給予有些難民國民待遇,像沙特這樣的國家雖然很富裕但是如果你不擁有沙特身份,真的是寸步難行,無論是吃飯看病都會讓自己不堪重負,但在歐洲,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自己。



最後就是他們有一些派別上的劃分,雖然說大家都是信一個東西,但是卻又分成了很多的派別,兩大派下面還有一些小的分支,這就很麻煩。但是去了歐洲就不一樣了,大家信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不會有人說你的是正宗的,我的是假冒的。所以說這也是他們不願意去往沙特的一個原因。

但是我相信,隨著敘利亞戰爭進入到尾聲,大量的難民終究還是要回到自己闊別已久的家園,敘利亞人歷史上是一千零一夜童話故事發生的地方,他們的人民有著很大的創造力,希望能夠還這個國家一片和平。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拙見,有不對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


迷彩營地


伊德利卜的戰事使得100多萬敘利亞難民流離失所,這些難民湧向了土耳其與敘利亞的邊境。這給土耳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所以在2月底土方稱“無法應對新一輪難民潮”,因此宣佈不再遵守2016年與歐盟達成的協定,為難民進入歐洲打開大門,且“不會關閉”。這使得大批已經進入土耳其的難民開始湧向土耳其與希臘和保加利亞的邊境,試圖通過那裡進入歐盟境內。

(敘利亞難民在土希邊境)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難民為什麼不去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海灣石油國家,偏偏要去歐洲?

說起來這些難民當中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還有部分伊朗、阿富汗的難民,同樣也是穆斯林,似乎語言相通且又有共同信仰的海灣國家更加適合他們。這些國家本身也人口相對較少,且很缺少勞動力,很多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在這些國家務工。然而他們仍然沒有選擇前往沙特等海灣國家,而是選擇了歐盟國家。其實這些難民選擇歐盟很好理解。歐盟的難民政策比較寬鬆,持一種包容的態度,不僅為這些難民提供住所和食物,而且還提供生活補貼,有的甚至還進行職業培訓和併為他們介紹工作。雖然現在這些國家內部出臺了更為強硬的難民政策,並且出現各種排斥難民的聲音,但是這也依然澆滅不了難民對於前往歐洲的熱情。

(難民代表與默克爾合影)

其實他們不去海灣國家也並不是因為歐洲條件太優越,而是因為這些海灣國家也不歡迎這些難民前來。

  • 阿拉伯人對待遠道而來客人是很熱情的,而且大方,只要不過分什麼貴重的東西都可以贈與,然而對於鄰居部落確實十分提防,始終保持警惕。這是遊牧民族的民族性格,很不團結。
  • 還有就是難民不是什麼國家都可以去,只有那些簽署聯合國《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的國家才會真正保障難民的合法權益,而海灣國家沙特、科威特、卡塔爾等國均未加入這一共約。

除此之外,這些難民雖然大多是遜尼派穆斯林,但是他們的意識形態與傳統保守的海灣國家各個不如,很多都帶有穆斯林兄弟會背景,而穆兄會被這些國家視為恐怖組織(卡塔爾除外)。這些國家統治者根本是不可能允許這些人入境的,萬一他們煽動本國民眾來革自己的命,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海灣土豪不歡迎穆斯林兄弟)

結語

目前敘利亞大概有將近760萬難民流離在海外,其中除了100萬人跑到了歐洲外,其餘大部分在土耳其、黎巴嫩、約旦、伊拉克等國。前往海灣國家的也有,但是隻限一些經濟條件特別好的商人,以及政客家人,比如阿薩德的姐姐就前往迪拜避難,阿薩德表弟拉米•馬赫盧夫(的家人也在迪拜。雖然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一直在採取措施鼓勵難民迴歸,然而至今收效甚微,這些難民根本就信不過阿薩德政府以及俄羅斯。

(敘利亞難民)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敘利亞原本有2100多萬人口,不過因為持續多年的戰亂,有1500多萬人流離失所。其中,大約有670萬人流亡海外,淪為國際難民。也就是說,近幾年來,敘利亞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產生難民最多的國家之一,敘利亞難民數量,約佔全世界難民總數的10%。


敘利亞難民主要流入的還是阿拉伯國家,其次才是選擇向歐盟的發達國家流入。其中,超過半數的敘利亞難民,流入了鄰近的黎巴嫩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家中最大的沙特阿拉伯,也接收了大約50萬人的敘利亞難民。此外,其他阿拉伯國家,也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一定數量的敘利亞難民。

除了阿拉伯國家之外,敘利亞難民最希望流入的地區是歐盟各國。不過,由於路途較遠,以及歐盟各國接納的難民數量有限等因素,大量試圖到達歐盟的敘利亞難民,其實是滯留在土耳其的。而土耳其境內滯留的敘利亞難民數量,最高峰的時候甚至達到了300多萬人。這也是土耳其能夠頻頻地借用難民問題威脅歐盟各國,同時干涉敘利亞的直接原因。


至於敘利亞難民為什麼不更多地前往沙特、阿聯酋等富裕的阿拉伯國家,主要還是距離和這些國家的接收程度決定的。表面上來看,敘利亞與沙特等國近在咫尺,但是實際上,敘利亞通往沙特等國的通道並不通暢,到達中東富國繁華區域的難度相對更大。同時,沙特等國的人口承受能力有限,再加上伊拉克、也門、巴勒斯坦等眾多國家的難民也在沙特等國多有滯留,沙特等國接收敘利亞難民的數量,也就相對較少了。

而敘利亞難民要通往歐盟各國,其實只需橫跨土耳其就可以了。並且,歐盟等國對待難民的待遇,相對而言也是最好的。所以,歐盟等國對敘利亞難民的吸引力也並不小。只不過在實際上,歐盟國家接收的難民數量,還是少於阿拉伯國家的,也少於土耳其。


蘇綻


歐洲和北美地區向來都是中東地區難民的目的地,相對於那些有錢的難民來說,很有可能會去北美,但是現在美國的政策是非常嚴格的,所以現在歐洲地區就成了這些難民的首選地。這些難民一般都是家園被毀的人,跑到歐洲去就是為了就業,在土耳其和敘利亞很難生存,因為這些地方戰亂不斷,歐洲曾經發生過一次難民危機,這一次土耳其再次開放了邊境,導致幾十萬難民湧向了希臘。

歐洲現在的難民政策也趨向於嚴格,其他方面嚴重警告,如果這些難民跑到希臘,會被遣返到原籍,不過現在還是擋不住這些難民跑向歐洲,歐洲地區向來都是世界上比較發達的經濟體,歐洲不僅經濟比較發達,而且社會保障制度也相對來說比較好。人們在這裡生活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一點。

最關鍵的是土耳其通向歐洲的地區比較容易通過,這裡沒有多少天然的屏障,中東地區富裕的國家相對來說比較多,以色列就是最富裕的一個國家,但是以色列和穆斯林天然有矛盾,沙特阿拉伯也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雖然沙特也有很多的穆斯林,但是由於他們之間有宗派矛盾,沙特人不樂於接受這些難民。而且沙特的就業環境也不好,因為沙特並不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國,沙特的財富集中在很少數人的手裡,因為這些人都是靠石油在發展。

從敘利亞地區要穿過伊拉克到沙特地區,這個地方基本上都是沙漠,靠,行走的方式是過不去的,如果有很多錢的話,可以僱車過去,但是那名在那些地方也不受歡迎,由於沒有足夠好的就業制度也沒有什麼發展,現在這些難民的目的地只有一個那就是歐洲,這給歐盟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各個國家分別出臺了嚴厲的難民制度。而且歐盟指責土耳其是現在最大的蛇頭。


四十五度歷史


敘利亞難民主要還在中東諸國,去歐洲的只是一部分“精英”。

目前,敘利亞難民在國外約有700多萬,佔敘利亞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土耳其約有300多萬,約旦100多萬,黎巴嫩100多萬,德國,約有70萬,伊拉克30萬左右,其他歐洲各國接納總數不詳,估計只有德國的幾分之一。

總體來說,敘利亞難民主要去的都是周邊國家,主要是土耳其、約旦、黎巴嫩、伊拉克四國,有500多萬。

沙特和阿聯酋等國:拒絕接受敘利亞難民,不過對於在約旦、伊拉克和黎巴嫩境內的難民,沙特和阿聯酋等富國每年都拿出很多錢來補貼三國政府,另外,他們在德國還出資建了幾百座清真寺,供逃亡到那裡的敘利亞難民使用。

歐洲難民危機最嚴重的國家自然是德國,每年投入在難民身上的費用高達上百億歐元,而且還吃力不討好,德國政府要為這些難民提供住房、救濟金、甚至汽車,難民們不用工作也能活的很好,吃飽了沒事還能經常上街去抗議德國政府歧視穆斯林,難民引發的各類刑事案件也層出不窮,尤其是白人女子被欺負,畢竟能去歐洲的難民大多是青壯年男子。

難民惹是生非,德國政府出於政治正確還得為他們洗地,不然動不動就被扣上種族歧視、信仰歧視的高帽,默克爾的政治生涯,有一小半是被這難民政策給敗壞掉的。

敘利亞難民,在德國過得日子,即使算不上大爺,那也是快活了,上哪兒去找這麼好的地方。

當然了,難民們是很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些福利的,畢竟敘利亞是被你們這些白人老爺們打爛的,我們的生計,你不負責,誰負責?

那如果有機會讓他們去沙特、阿聯酋如何,那裡的公民福利也很好啊。

那裡的福利再好,也是給他們的國民使用的,有了油氣資源就是霸氣,本國人不用工作,乾乾公務員啥的就行,苦活累活都是外籍勞工幹,敘利亞難民去了那裡,也只能被當做勞工一樣的級別,而外籍勞工在沙特和阿聯酋的境況可是很不好的,別的不說,就說迪拜這座珠光寶氣的城市裡,酷熱的中東盛夏,外籍勞工要在烈日下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住的都是貧民窟標準,迪拜的繁華並不屬於他們,當地人對外籍勞工的壓迫也很厲害。

去沙特,做低等公民,生活艱難,飽受歧視,還要和外籍勞工搶飯碗,去歐洲,各種人道組織給你噓寒問暖,大把的福利隨手可得,你說難民喜歡去哪裡?

目前的歐洲難民,主要還是前幾年歐洲的“聖母情結”比較濃重,開了個大口子,接納了上百萬難民。

這2年,難民想進歐洲,很難很難了,這2天,埃蘇丹在希臘邊境開了個大口子,準備放百萬難民去歐洲,可把歐洲老爺們嚇壞了,先期10億歐元給埃蘇丹奉上。

可以想見,在接下來的一些年裡,包括德國在內,必然會逐漸地把大部分難民遣返回去,尤其是敘利亞戰事平息之後,而部分“優質”難民,他們會留下,畢竟歐洲老齡化也比較嚴重了。

難民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也不是你對他們如何好就能感化甚至同化的,約旦和黎巴嫩在歷史上就是吃了“菩薩心腸”的大虧,黎巴嫩從當年的中東瑞士已然變成了貧窮的混亂國家,約旦甚至爆發了內戰,國王也差點被搞死。


雲中史記


這是因為,敘利亞人信仰的是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裡面又分為什葉派和遜尼派,巴沙爾阿薩德的家族信仰的就是什葉派中的德魯茲派。而德魯茲派是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中的一個小型派別,在中東地區,派別之間的紛爭由來已久,甚至在歷史上出現仇殺等事件也層出不窮。因此.,信仰是敘利亞難民不去富裕的沙特和阿聯酋,以及卡塔爾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與敘利亞在歷史上面就不和。所以,在敘利亞難民的眼中,他們是敵對國家。而這些國家,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的移民,也做出了非常嚴格的規定,並且,在邊境上面也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因此,即使他們想去,也很難以真正進入到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境內。


第三,中東國家長期以來,混戰不斷,他們一旦離開了中東地區,就將會遠離戰爭的困擾。無論是在沙特,還是阿聯酋,以及卡塔爾,都在伊朗的軍事威脅之下,一旦美國和伊朗爆發戰爭,那麼,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就可能會因此而陷入戰爭。遠離中東地區,到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去,這成為了敘利亞民難民選擇的焦點。

第四,在整個中東國家中,大多數的中東地區國家都認為,歐洲是世界上最為富裕的地區,各種待遇都優於普通中東地區。除了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外難以比擬以外,歐洲國家的條件都要好於中東國家。而歐洲國家的近代工業科學技術先進的文明史,也是吸引敘利亞難民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們認為一旦融入到了歐洲,那麼,就很快就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對於敘利亞難民來說,養家餬口是最迫切和主要的問題。所以,他們選擇條件更加優越的,和工業科學技術更加先進的歐洲國家,而不會去選擇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敘利亞難民能夠在歐洲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當然都願意跑到歐盟。此外,從地圖上看,沙特距離敘利亞更近,但沙特地廣人稀,敘利亞難民需要跨過沙特境內大量沙漠地帶,才能夠抵達沙特富裕地區,難度非常大。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國,本身境內就已經有了大量外籍勞工,已經不再具備大量接納難民的能力。更何況,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富國,主觀上也不願意接納敘利亞難民。

歐洲是敘利亞難民首選地。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在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1100萬敘利亞人逃離家園。其中,有600萬敘利亞人逃離了祖國。截止到2017年,已經有550萬敘利亞人向聯合國難民署提交了難民申請。歐盟國家成為了敘利亞難民的首選,截止到2017年10月,已經有多達100萬敘利亞難民向歐盟成員國遞交“庇護申請”。其中,接近60%敘利亞難民申請到德國與瑞典生活。

那麼,為何敘利亞難民首選地是歐盟?要知道,歐盟都是基督教國家,而敘利亞人絕大部分都是穆斯林。關鍵就在於,歐盟各國遵守聯合國相關規定,給予難民的待遇很高。以德國為例,最初為敘利亞難民提供了非常優越的待遇。因此,德國最多的時候曾經接納了接近100萬敘利亞難民。更何況,歐盟各國“白左”盛行,對待難民態度非常寬容。不僅僅是敘利亞難民,利比亞等北非國家的難民不也是拼命的往歐盟跑嗎?

敘利亞難民目前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儘管敘利亞難民首選之地是歐盟國家,但也有相當難度前往。在敘利亞難民潮形成之初,歐盟各國,特別是德國確實積極接納敘利亞難民。結果,巔峰時期接近200萬的敘利亞難民差一點將歐盟擠垮。現如今,歐盟已經不再積極接納敘利亞難民。

目前,歐盟與土耳其達成了協議,每年給予土耳其超過20億歐元的援助,擁有敘利亞難民的安置工作。目前,土耳其境內擁有370萬敘利亞難民。這也是歐盟、聯合國都不願意指責土耳其在敘利亞開展軍事行動的原因,一旦激怒土耳其,徹底放棄這些敘利亞難民,整個歐盟都可能要爆發難民危機。

沙特、阿聯酋等國不願意接納敘利亞難民。沙特、阿聯酋、卡塔爾這些海灣國家,簡直是富得流油。不過,沙特、阿聯酋等國,本身外籍人士就非常多,主要依靠外籍勞工從事低端工作。以阿聯酋為例,人口總量980,外籍人士佔到了88.5%,根本就沒有能力再接納敘利亞難民。沙特、卡塔爾的情況也與阿聯酋類似。更為重要的是,敘利亞難民想要抵達沙特等國富裕地區,需要穿過幾千公里的沙漠地帶,難度比去歐洲更大!沙特境內沙漠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土耳其是不是在憑藉大量敘利亞難民威脅歐盟與聯合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