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寧願憑歸化巴西球員每屆能見到中國隊進軍世界盃,還是等待遙遙無期青訓後的中國隊?

偉大詩歌


我其實很無所謂,中國隊進不進世界盃,並不影響祖國走向強大。中國隊其實並不能代表什麼,不是說不可以,而是確實沒有歷史傳承(看不懂的,請參考女排,乒乓球隊等),或者說,沒有優秀的歷史傳承(我的潛臺詞是有點刻薄)。一隻用“中國”作為頭銜的球隊,這麼多年,都能做到男足這種人人不待見,輸球觀眾反倒挺開心的水準,世界上也是很罕見的了。

我是30年的球迷,我看過相馬直樹那一腳進球的羞辱,也經歷過米盧那屆國家隊出線的喜悅。不多舉例了,起起伏伏看多了,起少伏多到也罷了,咱們不奢求,可是職業球員,國家隊的,停球15米這類鏡頭瞧多了,最後反倒會特別平靜。

是歸不歸化的問題嗎?我確信不是,就算場上11個巴西歸化球員踢球,我不覺得就能脫胎換骨了,南橘北枳。所以,歸化我不反對,但也不抱希望。

如果一項運動,僅僅只是看國家隊有沒有進奧運會,世界盃等等大賽,而沒有群眾基礎,那麼出線了又怎樣?

是啊,出線了又怎樣?郝海東,范志毅們。。。我想問問,為什麼,出線後的這十多年,中國足球走的曲線是義無反顧的向下?

知不知道,大學裡,球場比二十年前好不知道多少倍,可是,有多少人在踢球呢?二十年前,又是多少人呢?

中國足球,以前是怒其不爭,現在是痛打落水狗,只要還是這幫子所謂的職業球員,職業球隊,職業管理者在玩這個遊戲,我就不會看好,並且對成績寵辱不驚,甚至於幸災樂禍。青訓?這幫子人搞得好青訓?呵呵。。。

看球費電?不,看中國隊比賽才是。


S40538046


這是在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抉擇,其實歸化巴西球員或者是其他國籍球員就是現實,而青訓就是夢想,如果真要選擇,我選擇現實,我覺得很多球迷也會選擇現實,畢竟現實距離我們如此之近而夢想離我們如此遙遠更有些觸不可及的無奈。



|客觀的說如果歸化巴西籍球員那我們離世界盃決賽圈的距離非常近,畢竟多少年的等待一批批球迷由青年變成了中年由中年變成了老人,頭髮由青到白,可是這樣的等待結果卻差強人意,一次次的衝擊一次次的失敗,當失敗已經是中國足球(男足)代名詞的時候,多少人能夠經歷住這歲月的雕飾還有耐心去等待?我想沒有多少人,鐵桿球迷肯定都希望中國男足站在世界盃舞臺上綻放五星紅旗的那一瞬間,所以歸化是最簡捷快速的方法,是能夠抹去我們心靈創傷的唯一方法。



因為我們的青訓?真的不敢恭維,就這樣的體制至少需要多少年……?我想有些球迷有生之年也看不到他們站在世界盃決賽圈舞臺上的那一刻……

|與其遙遠的等待何不期待現實的即來?當世界發展趨勢已經能夠容納融合的時代時我們還在為這樣的事情爭論個你死我活已經沒有實際意義,歸化是民族融合的一部分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我不反對歸化,當然也期望青訓能夠做好。




醉眼觀球


看了這個提問,我想起早年一個古玩收藏朋友跟我說過的一席話,古玩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你把看到過的精品,好貨都當成是自己的,你就不會再傻傻的用大量的錢,去收集各種各樣的所謂古董,這些東西也只能看,並沒有實用價值。

孩提時代,逢年過節放鞭炮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做的事,忽然有一年你自己就覺得,別人放與自己放沒什麼區別時,說明你長大了,因為很少看到大人還在為放鞭炮而樂此不疲。

2019年,中國足球忽然掀起了歸化潮,一些俱樂部紛紛用大量的資金買入符合俱樂部建設的華裔的、非華裔的足球運動員,作為一國聯賽,你再怎麼玩只要符合規則,給球迷一個樂子,俱樂部得到發展,體育產業蓬勃興起,這些都符合市場經濟體制,也都可以嘗試。



現在是恆大俱樂部站在了國家層面,大勢歸化非華裔球員,讓這些球員為中國而戰,說句實話,進軍世界盃的幾率必然大漲。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國家隊實質是巴西隊而非真正的中國國家隊,因為這群隊伍裡也許就沒有真正的中國人,很多中國球迷為此歡呼雀躍,高喊中國萬歲!中國足球終於可以大躍jin式的進入了世界盃決賽圈。



這與我前面提到的,你如果把別人手裡古董都當成是自己的,沒有區別啊,只是一個是放你家,一個是放別人家。這也與別人放鞭炮和自己放鞭炮沒什麼區別啊,唯一有區別是我花錢了聽到的響感覺不同而已。其實,是你的境界不同了,一個是小孩,一個是大人。



我們看巴西人捧得世界盃,與另一撥巴西人為我們捧得的一個什麼杯有什麼區別嗎?對了我們聽到的聲響,感覺還是不同的。


寅弘


上海上港成功晉級到亞冠八強,在經歷了120分比賽和點球大戰,客場艱苦的淘汰了全北現代,大家覺得爽不爽?這場比賽也可以回答我們這個問題!支持歸化球員,但是必須是有條件的。正如亞冠,我們國家隊也必須是隻能上三四名歸化球員,未來還是得依靠自己的青訓。

上海上港與全北現代的比賽更慘烈,上半場被金信煜的突破壓制,下半場才回過神,全北是亞洲最難纏的球隊之一,上港曾經被人家打過零比五!這場比賽就是復仇之矛,當然現階段還是要靠埃爾克森、奧斯卡、胡爾克前場配合創造的優勢!國家隊也得主要依靠歸化球員,這是此時階段,也是我們發展的必然階段!

上港的成功恆大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對於年輕球員的使用。他們真正做到了讓年輕球員有球踢,楊立瑜、鍾義浩是卡帥喜歡使用的球員,最近的多場聯賽和亞冠,表現都非常好敢於做動作戰士出了中國年輕人非常強大的自信!上港同樣在2場亞冠淘汰賽都派遣U23球員出場,新賽季,魏震已經代表上港隊在聯賽9次出場,7次作為球隊主力,U23小將陳彬彬在上港客場迎戰全北現代的比賽中替補出場,雖然上場時間不多,但表現還是可圈可點,李聖龍雖然最後和韓國球員發生了衝突,但是他整場比賽打得非常強硬!

有人之前懷疑歸化球員的態度,昨天無論是胡爾克,還是奧斯卡,還是埃爾克森,比賽態度很是端正,甚至用拼命來形容也不為過。已經代表國家隊出戰的李可,更是得到了廣大球迷的認可!

這種帶頭效應肯定能影響無數的中國年輕隊員,提升我們年輕隊員的自信和技術。今天和一位多年旅居國外的友人聊天,他對我講,我們的下一代在世界上肯定比我們這一代人更自信更具有話語權,因為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了。同樣,我也認為我們的足球肯定能搞好!


聚首體育


歸化=鬼話。如果中國隊靠著十一個外國人踢進世界盃,看著他們胸前的中國隊標誌,中國人是自豪呢還是自慚形穢呢?這就像自己很想要個孩子,卻找隔壁老王借種生孩子,這樣的孩子看著能自豪嗎?中國隊是那種生不出來孩子的人嗎?不是,中國每年都有天才,但是這些天才無一不是被摧殘,遙想當年世青賽那個所向無敵的中國青年軍,吊打世界頂級國家隊吧!那是多麼自豪的事情啊!現在,為了一個所謂的世界盃名額,就要找外國人來踢,中國隊這是把刷GDP數據的惡習都用到一切領域,這樣的領導思維和習慣是中國特色的土壤造成的,就是隻知道保住短期的面子,卻扼殺未來永續的強大。如果是這樣,那還不如干脆買個世界盃冠軍來的容易,找世界31個強隊來一場說幹就幹的世界盃,然後給點錢,給中國隊一個冠軍,何必找一些外國人穿著中國隊球衣踢那麼麻煩,那樣說不定還是踢不過人家,那就更是丟臉丟面丟裡子的事情,恐怕那僅有的遮羞布都會被撕的一乾二淨。

現在想想,當年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以後,全球流行青年軍培養,其實中國隊也跟上了,比如2005年世青賽,找了德國老帥克勞琛,所向無敵。韓日國家為了將來的強大而選擇搭建青訓體系,而中國這15年來只是消耗了當年世青賽那些天才小將僅有的才華,卻為了短期的各種利益而搞廢了這批人的一半,消耗了另一半,最後因為沒有預備軍源源不斷接上,而搞成現在要依靠外國人,真是不勝唏噓。中國人是最會打仗的民族,打仗的軍隊沒有預備隊和少年軍培養,能行嗎?上場打仗需要靠外國人嗎?這是自豪的事情嗎?

如果有一個歸化球員在中國隊陣營內,就會淪為世界的笑柄,我以為,中國還是不要這麼愚蠢為好!


國士無雙MC


奧,讓那些能等的去等吧,該實施歸化就實施,剛剛滑雪運動也歸化了一位美籍運動員,現在在我國的體育弱項上都開始實施歸化了,也許有人認為不是自己國家培養的沒意義,那麼請問我國改革開放那麼多措施都是借鑑國外的先進理念避免少走彎路儘快趕上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難道也不行嗎?回到足球上,可能關注足球的人實在太多,所謂眾口難調嘛,歸化有人有意見,踢不出成績有意見,不歸化也有意見,現在不是你有意見就能阻礙國家發展體育的決心,在弱項上先借歸化提升實力然後繼續抓青少年運動水平,一些目光短淺的總是拿民族主義說事,誰說幾十年後足球還需要靠歸化?現在不借捷徑難道這幾十年就看著國足一次一次慘敗最後等我們這一批球迷都老了才感嘆為什麼當初不歸化?其實高水平球員願意成為中國籍說明中國是真的強大了經濟,環境,城市發達度足夠吸引他們入籍中國,如果三十年前你談歸化會有人來嗎有不同意的觀點的應該是覺得中國還不夠強,所以反對者慎言,代表你內心的陰暗面只是拿足球當出口罷了。


波波亞亞好生活


如果歸化幾個巴西人就能進入世界盃,那說明中國足球還沒有到病入膏肓的那一步;然而很遺憾的是,以目前中國隊的水準,絕不是找來幾個歸化球員,就能確保進入世界盃。

而在歸化球員剛剛出現時,對於我們的國腳在心理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衝擊;有國腳就說過,好不容易把恆大那批老的熬出了國家隊,可以在國家隊當老大了,結果歸化球員又來搶飯碗了。更有某邊緣國腳跟隊友吐槽過,自己衝擊世界盃的夢想被歸化球員毀了。

當然對於歸化球員,也不是所有的球員都持消極態度,但是幾乎所有球員都反對去年所進行的那種非常具有盲目性的歸化。誰是中國足球需要的歸化球員?大多數中國球員給出的答案都是小摩托或高拉特。因為中國隊的問題主要在進攻線,而中國隊的進攻問題,相較於把握進攻機會,最大的問題在於創造機會。在幾個已經完成入籍工作的球員裡,小摩托和受傷前的高拉特,都具備著出色的單兵能力,從理論上來說,都可以用點對點完爆對手的方式來給隊友創造機會。而阿洛伊西奧、阿蘭、艾克森都已經失去了速度,成為了搶點型前鋒時,他們在場上充其量就是加強版董學升的背景下,阿蘭、阿洛伊西奧、艾克森三個人裡面最多歸化一個就行了。

然而非常遺憾的是,此前有關方面對於歸化球員非常盲目,這就導致歸化球員在操作上,有著很強的利益輸送。為什麼伊沃沒有被歸化?此前有關方面給過兩個理由,一個是裡皮沒有帶過伊沃,所以對伊沃不感興趣,還有一個是伊沃的年齡大了,不值得歸化。看起來理由很充分,但實際上這樣的理由非常的不合理。

首先這幾個歸化球員,除了艾克森以外,其他幾個人裡皮都沒有帶過,以這個理由拒絕伊沃沒有任何的說服力。年齡因素看起來很合理,但是從身體機能和狀態這兩個方面來看,現在的伊沃顯然要比阿蘭,阿洛伊西奧,艾克森要好很多,因此用年齡的因素拒絕伊沃的歸化同樣缺乏說服力。而之所以伊沃的歸化被拒,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非血緣歸化球員是裡皮回來後大力推動的,非血緣歸化人選是裡皮定的;恆大歸化的那幾個人在參與歸化前,都簽約了小裡皮的經濟公司,且所有參與歸化的巴西人,不僅拿到了高薪,恆大還支付給經紀人一大筆佣金的情況下,說的直白點,歸化球員純粹成了裡皮為他兒子創收的項目。

當然既然歸化球員是一錘子買賣,是想抄近道進世界盃的方式,其實大家本身也不是太關注小裡皮通過歸化球員到底賺了多少。然而歸化球員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什麼呢?單就40強賽的表現而言,我們看到了一個相較於國內球員而言,水平不算突出的艾克森。

當然客觀的說,艾克森的臨門一腳,依舊比國內球員要強很多。然而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般,現階段中國國家隊最缺的不是把握機會的人,而是缺乏創造機會的人。因此當中國隊創造不出機會的背景下,艾克森根本展現不出自己臨門一腳的優勢。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花了那麼大的價碼相當於買來了僱傭兵,當一個歸化球員的年薪,基本上比6/7個國腳合起來都要多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他們來扛著球隊往前走時,我們看到了艾克森根本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理論上高拉特和小摩托有這個能力,但我同樣不認為,加了小摩托和高拉特之後,中國隊就能進世界盃;畢竟中國足球和亞洲最強的幾個球隊之間的距離,絕不是幾個歸化的球員加入就能填補的。

或許有關方面,包括很多球迷都可以好好想一想,一旦這屆世預賽12強賽結束時,加了歸化球員還打不進世界盃該怎麼辦?


中國足球的那些事兒


我寧願足協採取走捷徑的方法去歸化球員,不管採取拿來主義,去備戰參加世界盃,也好過再次像歷屆世界盃那樣一次又一次與世界盃擦肩而過,進入不了世界盃的大門,又一次失望,另球迷心中的痛。最少歸化球員還有一線希望。

你再等國足十年,如果還是不加大投入,不重視青訓、從小培養,引進高水平的教練員,面壁十年,臥薪嚐膽,發奮圖強,雖然有前期的投入,但收穫有多大,培養的球員有幾個成為球星,只有天知道。

你會還再等十年嗎?我不想等,我不會等,我希望有條件歸化外援可行的情況下嘗試一下未嘗不可,何苦去較真,中國足球己經等了幾多個十年,你還有幾多個十年可以去等?現在為了中國足球能進世界盃,採取打一針強心針看一看效果,“死馬當活馬來醫”也好可不作為去等待,最少都有一絲希望。

不然明知中國本土球員己徹底失望,目前還能依仗嗎?還會有希望嗎?中國足球目前只有歸化外援一條路去補齊嚴重的短板,解決國足的鋒無力現象,也許進軍世界盃夢想還未破滅。歸化球員也是代表中國足球參賽,好過缺席。不管歸化球員或本土球員參賽,只要入球就是好球員。不希望再糾結面子的問題,以後青訓的問題就交由足協去管吧!

目前正急需歸化球員的問題,解決燃眉之急,以後的事情再議吧!中超不也是買外援,中國足球為什麼有人不希望歸化外援?我也不想已人憂天,不管怎樣,能代表中國隊與強隊比賽,取得好成績,有好球看,你還想圖什麼?你能左右嗎?


繪畫與攝影


我們的糟糕表現國人不需要足球,砸錢等於賣國。

足球運動是一項速度與激情的比賽,國足和國奧的糟糕表現和速度與激情一點都不沾邊了,引起了無數球迷的難過。然而我們一年兩年不看足球損失了什麼,身上掉塊肉嗎。顯然沒有。

有人說規劃外國球員,大家想想成本。那可不是幾千萬人民幣能擺平的事,一名規劃球員就幾千萬一年,甚至幾億一年。規劃一隻球隊在怎麼也得十幾億人民幣。

沒有足球我們可以不看,有必要去花大價錢請外國人為國家踢球嗎,不會引起恥笑嗎。我們足球不行可以從內部抓起,整治那些不為國效力的球員。如果連凝聚力都沒有了,我們的國家如何能站在世界之巔,拿錢送國外無疑是賣國行為。


風險管理員


仔細觀察中國足球的規律,青少年時期其實根基不算差,也能踢出一點成績來,但是一到成年隊,當初那種對足球的熱愛逐漸轉變成了對金錢的追逐。隨著一個個億萬富翁的誕生,然後一個個都成為俱樂部大佬,人生目標或許早已經迷茫,這就是最真實的人性寫照。一個個在俱樂部都拼勁十足,但到了國家隊卻像霜打了的茄子。就當下我們的足球環境就像一個得了癌症的人一樣,還沒找到能夠治癒的良方!足協也是病急亂投醫瞎折騰,一群很不專業的“大夫”,在拿一群“重病患者”試驗“新藥”,前景自然朴樹迷離!但願有生之年能看到更加專業的“大夫”,能來治癒這些“重病患者”的病根,從而還中國足球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