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防病害現在可以開始行動了嗎?要注意什麼?

用戶3991373795556


前言——驚蟄時節前後是小麥"一噴三防"的重要時期,錯過了這段時間(大約是2月20日之後至3月15日之前),小麥就錯過了第一次防病殺蟲的關鍵期,如題主所問,小麥防病現在可以開始了嗎,要注意什麼?筆者整理了一份資料,希望能夠對題主有所幫助!

首先,筆者先要回答的是現在正是小麥第一遍防病殺蟲的關鍵期,在前言裡筆者已經描述了這個關鍵期的大概時間!

那麼下文就是題主所問,要注意什麼!

我們需要先了解:

小麥"一噴三防"到底是什麼?

小麥的"一噴三防"是國家農業部根據小麥的生長時期重點規劃的防病殺蟲的指導應用技術,"一噴三防"的技術出現大大減少了小麥噴灑藥劑上的人工,降低了種植戶的人工成本。

"一噴三防"是指把殺菌劑、殺蟲劑、調節劑、葉面肥等根據一定的比例混配後噴施到小麥田的一種用藥措施。

小麥"一噴三防"到底防的是什麼?

關於小麥的"一噴三防",主要是防病、殺蟲、植物營養、防熱幹風、防早衰、增產增收以及植物調節等。

我們所要注意的是小麥"一噴三防"不是噴施一次就可以,它是根據小麥生長期的變化而需多次用藥的。

小麥"一噴三防"的藥劑有哪些?

(1)殺蟲劑——吡蟲啉、噻蟲嗪、聯苯菊酯、高氯、啶蟲脒、阿維菌素、甲維鹽還有一些新的復配劑如15%聯苯·呋蟲胺。

(2)殺菌劑——戊唑醇、噻呋酰胺、井岡黴素、吡唑醚菌酯、氰烯菌酯、嘧菌酯、甲硫菌唑等。

(3)葉面肥

(4)調節劑——蕓薹素內酯、赤黴酸、多效唑、矮壯素等

(5)可根據當地小麥的病蟲害發生的情況合理混配藥劑進行噴霧。

注意事項及建議

一、小麥"一噴三防"藥劑不建議和除草劑混配使用!

二、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或技術人員的指導用藥,切勿隨意增加農藥劑量!

三、大風、陰雨天氣不推薦用藥!

四、部分農藥對蜜蜂有強烈的殺滅作用,請避開蜜蜂傳播採粉時期用藥!

五、如果小麥種植面積大,建議使用植保無人機噴施藥劑。

結束語:關於小麥"一噴三防"的第一次用藥,請不要馬虎大意,因為它關係到小麥後期的白粉病、鏽病、赤黴病的防治,而且關係到小麥後期倒伏的問題!

最後如果喜歡筆者的文章,可以點擊關注:名叫星星的植物醫生,筆者會持續更新關於農業技術方面的文章來一起探討學習,謝謝!(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名叫星星的植物醫生


可以行動了,但是在防治時一定要根據小麥生育期和當地病蟲發生種類和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預防和防治,具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查看小麥長勢和小麥病蟲害發生情況。在噴藥前可經常到小麥田查看小麥長勢是否正常、是否出現發黃等特殊不良情況、是否有病蟲害發生以及發生的程度。對於以發生病蟲的田塊,可以用簡單的方法統計病蟲發生程度,根據病蟲發生程度來確定是否達到防治標準,如紋枯病病株率10%、蚜蟲百株蟲量超過500頭時就需要及時防治,若低於防治指標就不需要防治,低於防治指標,小麥可通過自身調節機制來彌補病蟲害帶來的產量損失。

二、注意選擇合適的藥劑。田間發生病蟲害以確定時,就要有針對性選擇藥劑,不能盲目用藥、亂用藥,要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藥劑來防治。比如鏽病可以選擇苯甲·丙環唑、烯唑醇等藥劑防治,紋枯病可以選擇苯醚甲環唑、噻呋酰胺等藥劑防治,蚜蟲可以選擇吡蚜酮、阿維·吡蟲啉等藥劑防治。當地病蟲可能以某一種病蟲發生為主,其他病蟲害零星發生,我們在防治時可以選擇復配製劑來達到一噴多治的目的。如鏽病和紋枯病混合發生,可以選擇苯甲·丙環唑來防治,通過選擇復配製劑來達到一噴多治的目的。

三、注意噴藥適期和科學施藥。在防治時一定要抓住防治適期,害蟲一般在低齡幼(蟲)期噴藥防治;病害一般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藥預防和防治。防治時一定要按農藥推薦的劑量來使用,且不可隨意增加使用劑量和使用次數,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和農藥在作物上每季使用次數限制,通過科學使用來達到提高防效、降低農藥殘留的目的。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大家好,我是老四帶你看農村。天氣逐漸回暖,病蟲害也開始出現了。現在小麥還是幼苗,正處於生長期,這個時期也是長根長籽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個時間段的小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係到小麥的收成。因此,各位農戶要及早的預防病蟲害,用有效的方法、在正確的時間,防範小麥病蟲害,爭取取得今年小麥的大豐收。

注重“一噴三防”,一噴是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微肥等混配劑噴霧,三防為防病蟲害、防乾熱風、防倒伏。病害可選用粉鏽寧、滅病威、禾枯靈等殺菌劑進行防治。防赤黴病應在花期施藥。同時清理溝系,做到三溝相通,多雨年份以利排水降漬,提高麥苗的抗性,以減輕病害的發生。稻田套播麥田,尤其要開好田內溝,並結合清溝理墒,覆蓋露籽苗和培土壅根。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




老四帶你看農村


你好,現在就應該開始了。現在小麥不但防病害,而且還要防蟲害,主要防紅蜘蛛和蚜蟲。而且還要噴施葉面肥。

1、消滅預防紅蜘蛛的藥,阿維菌素和噠蟎靈。在就是滅蚜蟲的藥,吡蟲啉在就是葉面肥殺菌的藥。在配上有機硅效果更好,下圖片裡面就有。

2、小麥拔節之前還要噴一遍,同時天氣乾的時候還要澆水。









帶著夢想出發的老王


小麥一般分為播種—返青、返青—拔節,拔節—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成熟幾個生長階段。

小麥用藥應注意關鍵時期。

在小麥分櫱拔節期,部分病蟲害開始爆發,各種病害已經開始繁殖和侵染,各種害蟲也開始出土、繁殖,快速增長。

小麥病蟲害應預防為主,主動防禦。同時,對病害預防過程中用藥時期的選擇會直接影響著防效高低。

另外小麥抽穗期、揚花期兩次用藥也是小麥高產的關鍵時期。

小麥莖基腐病、赤黴病、條鏽病近幾年偏重發生。小麥赤黴病是一種爆發性、毀滅性強的流行性病害,可導致小麥嚴重減產乃至絕收,並且病麥還包含對人畜有害的毒素。赤黴病防治要以預防為主、主動出擊。

海利爾小麥服務團隊歷經一週的田間調研,發現田間普遍存在小麥莖基腐病等病害:小麥赤黴病主要引起莖基腐,節腐/稈腐,穗腐。

莖基腐病的發生,除了有鐮刀菌以外,經常是混合腐黴菌侵染。

今年病害發生的早,發生的重。莖基腐病等不到抽穗就導致分櫱死亡乾枯的情況,這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提醒今年重點注意以下病蟲害的防治

1、小麥莖基腐病。

2019年小麥白穗80%以上是小麥莖基腐病導致的,但是對產量影響不大。這是因為發病晚,分櫱在灌漿後期才幹枯,導致的整體白穗。

2020年受溫度較高影響,發病早,那麼預示著最早是孕穗前分櫱死亡,向後推的話也不會到灌漿後期,所以今年莖基腐病導致的白穗對產量影響是巨大的。

上面發現的小麥圖片那個分櫱已經不行了,這就是莖基腐病導致的最早植株死亡的典型。

莖基腐病目前很多大農戶還不是太重視,種小麥的時候賣種衣劑的都在宣傳防治莖基腐病,但是實際上從很多用藥來說用量根本不夠。

所以2020年莖基腐病是危害小麥產量的核心因素。

小麥莖基腐病,病菌有腐黴菌和鐮刀菌共同侵染造成的。

2、小麥赤黴病。

按照大的氣候預測,2020年屬於厄爾尼諾現象,非澇即旱,澇的概率偏大。

全國小麥田的赤黴病病菌群落大量存在(這也是誘發莖基腐病的根本原因),齊穗揚花時一旦下雨適度合適,赤黴病將大爆發。

3、紋枯病。

紋枯病重度發生不可改變。我們的產品任何一個套餐都可以搞定。 過去因紋枯病造成的白穗很少,今年因紋枯病造成的分櫱乾枯和白穗預計增加。4、小麥鏽病。

農業部高能預警,嚴防小麥鏽病,及時發現及時防治。

5、小麥白粉病。

白粉病尤其是沙土土壤種植小麥的地區發生的偏重一些,白粉病正常發生慄健套餐沒有任何問題。有個別的沙土地塊,小麥播種量大,密度太大打不下去藥,打不透會造成嚴重一些發生。



農村李一旗


小麥的病蟲草害門類較多,但防治起來其實也很簡單,要抓住幾個關鍵的時期進行有效預防,可以大大降低病蟲草害的發生。

一、播種期——苗期

1、拌種:

拌種是最為有效的方法,通過拌種,可以將很多病蟲害從源頭上進行防控。播種前用70%福蝶(70%吡蟲啉+40%苯醚甲環唑)+敵委丹拌種,一套拌100斤種子。

主要防治對象:蚜蟲、薊馬、飛蝨、蠐螬、螻蛄、黑穗病類等。

2、秋苗期化學除草

雜草防治的最佳時間是在冬前,如果等春季雜草肆虐時才開始除治,就為時已晚了。秋季小麥出苗後3-5葉期,雜草2-4葉期抓好化學除草措施。對於以冬前出土為主或冬前出土量較大的薺菜、麥家公、播娘蒿、麥瓶草等闊葉雜草,可以選擇麥闊克。

禾本科雜草以節節麥發生為主的地塊,使用3%世瑪(甲基二磺隆)或3.6%闊世瑪(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噴霧防治。這兩種藥劑還對雀麥、野燕麥、看麥娘等多種禾本科雜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以雀麥發生為主的地塊使用70%彪虎(氟唑磺隆)或優先(7.5%啶磺草胺)噴霧防治;以看麥娘、野燕麥發生為主的地塊使用驃馬(6.9%精惡唑禾草靈)或麥極(15%炔草酯)噴霧防治。

二、起身至拔節期。

1、化學除草:用綠豐1號(10%苯磺隆+二甲四氯+唑草酮+威遠麥晟)。主要防治薺菜、播娘蒿、麥瓶草等闊葉雜草。還可有效預防中後的小麥紋枯病、白粉病。

用藥時間為3月上旬—4月初,即小麥返青後至拔節前。

2、病蟲害防治

麥蜘蛛防治:平均33cm行長200頭以上時,可選用威遠阿維菌素,用藥時間3月份至4月初。

三、孕穗至揚花期

1、吸漿蟲蛹期防治:用威遠甲基異柳磷拌毒土防治,順麥壟均勻撒施地表,撒毒土後澆水可提高藥效。用藥時間為4月下旬,南部地區可略早,北部可略晚。

2、吸漿蟲成蟲和小麥赤黴病防治:小麥齊穗期後揚花前用綠豐2號(高氯敵敵畏+多菌靈)

3及時拔除禾本科惡性雜草

四、灌漿期

防治重點是麥蚜、小麥白粉病、紋枯病等。採取“一噴三防”技術措施,用紫電(吡蚜酮)+功夫+40%錳鋅.烯唑可溼性粉劑(或烯唑三唑酮)拴打(吡蟲啉+高氯敵敵畏)+40%錳鋅.烯唑可溼性粉劑。氧樂果+吡蟲啉+40%錳鋅.烯唑可溼性粉劑(可加入威遠可溶性肥或磷酸二氫鉀),用藥時間5月中旬至安全收穫期以前。


故鄉的小黃鴨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對於冬小麥種植戶來說,田間病害的發生需特別注意,有朋友可能會有疑問,年後小麥生長過程中,都會出現哪些病害,分別該如何防治?下面就是年後常見的4種病害

1、鏽病

小麥鏽病分為3種,主要是條鏽病、稈鏽病和葉鏽病,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很多朋友不會分的這麼細,統一當作鏽病來看待。

小麥鏽病很好分辨,葉片上面會有孢子,看起來像鏽斑,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減產。

據觀察,連陰雨天氣較多時,鏽病的發生會比較嚴重,相反,比較乾旱的天氣,鏽病的危害相對減少很多,從年後返青期開始,鏽病的發生會有加重的跡象。

小麥鏽病建議預防為主,比如選擇抗病品種、合理密植、水肥施用等措施,而一旦發病後,選擇合適的殺菌劑,是大多數種植戶所使用的辦法,針對小麥鏽病,可用殺菌劑有很多,比如:丙環唑、烯唑醇、氟環唑、戊唑醇、三唑酮等單劑,也可選擇氟環·多菌靈、烯肟·戊唑醇、苯甲·丙環唑等復配藥劑,根據田間鏽病的嚴重程度,可多次噴施防治。

天氣逐漸回暖,種植冬小麥容易出現這4種病害,教你如何防治

2、紋枯病

紋枯病也是年後返青期以後,小麥容易感染的一種病害,發生比較常見,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都有不小的影響。

小麥感染紋枯病以後,觀察麥株,會發現有枯黃的情況,莖杆處有腐爛,後期麥穗出現發白症狀,嚴重的整株小麥直接死亡。

小麥紋枯病的傳染源,主要是土壤中攜帶病菌,或者是通過田間病殘體進行傳播的,和鏽病一樣,也是以預防為主。

從預防辦法來看,並不複雜,比如選擇抗病品種、合理密植、水肥施用等措施,另外,還可以通過播前拌種進行預防,可用藥劑有苯醚甲環唑、戊唑醇、醚菌酯等。

小麥一旦感染紋枯病以後,就要及時噴施殺菌劑進行防治,市面上的藥劑有很多,大家可選擇: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噻呋酰胺、己唑醇、井崗黴素等單劑,也可選擇戊唑·嘧菌酯、苯甲·丙環唑、噻呋·吡唑酯等復配藥劑,根據紋枯病的發生嚴重程度,可多次噴施。

天氣逐漸回暖,種植冬小麥容易出現這4種病害,教你如何防治

3、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也是一種常發生的病害,分佈廣泛,基本在小麥種植區都有發生,對於產量和品質影響也比較大。

小麥白粉病的症狀比較容易分辨,被感染以後,可以在小麥葉片上發現有白色的黴點,從遠處觀察,有白色的覆蓋物在葉片上,並且容易被風吹散。

小麥白粉病的發生,和降雨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年後,進入春季降雨比較多的天氣,小麥白粉病的發生和危害程度,都會增加。

小麥白粉病的發生嚴重程度,除了上面提到的天氣外,還和種植過密、氮肥使用過多有關係,所以要提前注意避免。

另外,在種植過程中,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以及清除田間的病殘體,也能起到不錯的預防效果。

而一旦發生白粉病以後,要及時打藥防治,可選用藥劑很多,比如三唑酮、咪鮮胺、烯唑醇、丙環唑、腈菌唑等單劑,也可選擇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戊唑·福美雙等復配藥劑。

天氣逐漸回暖,種植冬小麥容易出現這4種病害,教你如何防治

4、赤黴病

小麥赤黴病,一種所有種植戶都比較“害怕”的病害,一旦被感染後,輕則減產,重則絕收,建議大家做好預防工作。

小麥赤黴病的特徵,主要看穗部,感染病害後,會有粉紅色或白色的黴層,因此赤黴病又被稱為“紅麥頭”“爛麥頭”。

小麥赤黴病的發生高峰期,一般是在抽穗揚花期到灌漿期這段時間,影響發病的因素,主要是降雨,如果在上述期間,遇到了連陰雨天氣,赤黴病的發生和危害相對會增加。

除此之外,田間的一些病殘體也是傳播的來源,尤其是感染過赤黴病的地塊,下一年的發生會有所增加。

小麥赤黴病建議預防為主,常見措施比如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清理已患病小麥赤黴病田間的病殘體、合理密植、適宜水肥等。

通過噴施殺菌劑也可進行預防,可選用藥劑有:戊唑醇、咪鮮胺、多菌靈、戊唑醇、甲基硫菌靈等單劑,也可選擇戊唑·多菌靈、唑醚·氟環唑、戊唑·咪鮮胺、井岡·多菌靈、三唑酮·多菌靈等復配藥劑,當然,以上藥劑,也可以在感染赤黴病以後噴施,降低危害。

天氣逐漸回暖,種植冬小麥容易出現這4種病害,教你如何防治

以上就是氣溫回升以後,小麥需要注意防治的病害,希望以上內容,能給農戶們帶來一些幫助。


O農夫三拳有點甜


小麥"一噴三防"適期在小麥揚花期至灌漿期。以上用藥劑可根據各地小麥病蟲發生特點合理搭配。施藥後3-6小時內遇雨,應及時補治。

總之,小麥“一噴三防”是小麥豐收的關鍵。小麥的“一噴三防”工作應視具體情況進行,一般防1一2次,噴藥時儘量噴勻噴細,作業時間最好在下午,避開上午小麥授粉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