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劉方:讓愛情駛向光明港

原創 致良知四合院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劉方:讓愛情駛向光明港 - 三八婦女節特稿


(本文根據方子老師在青少年空中課堂上的分享整理)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劉方:讓愛情駛向光明港 - 三八婦女節特稿

大家好!


最近,大家讓我在學習會上講講關於愛情的故事,我想,這不是“難為”我嗎?但想了想,我還真有一些肺腑之言,想講給青少年夥伴們。


我和我的“男生”,從戀愛到結婚,一起走過了43年。我們的愛情與婚姻,沒有因為光陰的流逝而褪色,我感受到,愛情與婚姻是可以保鮮的,它所帶來的心中的那份甜蜜,永遠不會消失。


關於談戀愛,關於幸福美滿家庭,我有幾句話特別想叮囑大家。


一、你是家庭的果實,也將是家庭的根


身邊有孩子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抱怨父母提供的條件不好,所以找不到好對象。



一個28歲單身的小夥子說,小時候一直在農村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後回到父母身邊,兩人經常吵架,自己整天活在擔驚受怕中,最後也沒考上好學校;等到工作了,也不是自己中意的。


但參加中華文化的學習,反思自己過往人生,小夥子看見了:


小時候即便條件那麼差,在他央求了半年後,爸媽還是給他報了畫畫班。是自己一上課就睡覺,那麼好的機會和條件,他沒有好好把握;


長大交了女朋友,還是哀嘆自己家庭背景不好、條件差,總是顯得很無助。最後,女朋友跟班上另外一個上進的男生走在了一起。現在想想,是自己沒把握住呀。


後來託人找關係,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但做起工作來做一步、問一步,既沒有主動性,也不會創新。領導也不願帶這樣的下屬。


就這樣,小夥子在人生路上一次一次把自己邊緣化了。直到今天,他還在自怨自艾:別人出生時就已經在勝利終點了,自己沒法比。


這樣的心態太可惜了!他不知道,人生的真相是每個人心中都有無盡寶藏,因此一直活在自己的狹小空間裡。看看身邊那些成功人士,哪個不是通過“白加黑”“5+2”奮鬥出來的?


我對他說:活出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小夥子,你在哪個層面,就會遇到什麼樣的夥伴和伴侶。


他聽完沉默了,他說,自己該努力了。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劉方:讓愛情駛向光明港 - 三八婦女節特稿


我們是家庭的果實,但也是未來家庭的根。

好伴侶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值得ta相信、值得ta依靠、值得ta託付的人,問問自己,是否是那個人?


二、物質上的欠缺不可怕,精神上的委屈才致命


很多孩子成長在不太富裕的家庭,其實,物質的欠缺不可怕,精神上的缺乏才是最致命的事情。在這裡,想把一位媽媽的告白講給大家聽:


“生活多艱難,我都能扛:房貸我能還,大不了多兼一份職;兒子半夜發燒,我揹他去醫院打針,清晨六點把他送到我媽那兒,然後我去上班;家裡漏雨,我在水裡泡半天拼命打掃整理……這樣一天天過來,我感覺自己越來越堅強,無非是累點、難點、苦點、窮點,但都打不垮我。但我受不了的是精神支柱的倒塌——先生離開了。原本以為我們會天長地久,沒想到轉眼就走到了頭。”


她嘆息,先生在世時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她常常在心裡偷偷向他道歉“你回來吧,我會好好愛你、好好疼你、好好照顧你、好好給你做吃的,我再也不跟你吵架、冷戰了。”


一次次的溝通交流,這位媽媽後來明白了,生命其實還有一份無限的希望,因為還可以去開發心中無盡的寶藏。她說,“無論是走了的人,還是活著的人,都希望身邊人能更好。我會努力幸福,不負他愛我至深;我盼著所有人幸福,也希望他幸福,無論他身置何處。”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劉方:讓愛情駛向光明港 - 三八婦女節特稿


現在,很多孩子出生富裕家庭,父母給積累了很多財富,但孩子仍然過得不開心,有孩子說“我什麼都不缺,但我就是不快樂”。物質豐富了,內心就能充實、精神就能堅定嗎?不一定。


失去精神上的追求,也就隨之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同樣,沒有持續的奮鬥精神,再多的財富也會坐吃山空。無盡的寶藏就在自己心中,永保內心那份向上向善的奮鬥精神!


三、感受對方的感受是一種智慧


在戀愛和婚姻中,你能感知到對方的感受嗎?


有男生說,“你知道我最頭疼的是什麼嗎?就是怕我的她黑著臉不說話。我知道她不高興,但我不知道她為什麼不高興;我知道了她為什麼不高興,但我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她高興…… 我說話,她像沒聽見;我拉她手,她又把我甩開;我湊近她,她就走開;她高冷,我該怎麼辦呢?”


時間一長,男生就覺得“就這樣吧,愛怎麼怎麼”。失望無助積攢多了,最後人就悄然離開了。


兩個人的相處中,無論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要選擇去溝通;實在溝通不了,就“吵一架”,吵架也是溝通,吵完了該怎麼過怎麼過,可就是別悶著不說,成了“啞巴伴侶”。


每個人都想渴望愛、渴望溫暖,想要安全感。但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給到對方這份愛、溫暖和安全感?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劉方:讓愛情駛向光明港 - 三八婦女節特稿


一個人的人格是自己最大的無形價值,每個人的人格也像一塊磁石,會不由自主地吸引別人過來。好朋友、好伴侶是吸引來的,不是抓到自己身邊來的。向對方索求時,先問問自己,對方需要什麼,我們知道嗎?


心中擁有春天,處處都是鳥語花香;你若盛開,處處芬芳!


四、把單純進行到底


我又要講我的愛情故事了。


從戀愛到結婚四十多年時間裡,我一直都特別相信他、信任他、依賴他。在我面前,他也一直就是個男子漢大丈夫。直到現在,我做志願者,他還是能給到我很多建議和指導。


我特別想跟女孩子說,在戀愛或婚姻中,要非常明確直白地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要純粹地相信他。


前幾天,我和我的男生通電話。我告訴他我要給一群孩子們講愛情課,他說沒關係,反正你也才20歲。在他眼裡,我永遠是20歲,即便是開玩笑,他也總是這樣說。


先生是上海人,我們隨上海當地的習慣,跟著孩子的叫法稱呼對方。婆婆會跟孫子孫女說“爸爸如何如何”,我們也就跟著這樣叫。沒有稱呼“老伴、老公”,而是跟著孩子一起稱呼“爸爸”。漸漸地你會覺得,他真像個父親一樣。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劉方:讓愛情駛向光明港 - 三八婦女節特稿

方子老師和丈夫及孫子們


時間一長,我慢慢琢磨出了其中的滋味:對他的依靠,其實是因為自己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恭敬和尊重。


擁有好的婚姻和愛情,先要尊重對方,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孩子們,要在心中種下這樣一顆種子。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尊重別人,是自己的需要。


五、種瓜只能得瓜,不會得豆


在愛情或婚姻中,種下了怎樣的種子,必定結出怎樣的果實。一位媽媽講述了自己與28歲的兒子的故事:


13歲時,爸爸認定是兒子拿了奶奶的100塊錢,於是劈頭蓋臉地打罵。即便奶奶最後在自己枕頭下找到了這100塊。爸爸也只是哼了一聲,沒有理會。委屈的種子就在孩子心裡種下了,待到發芽,最後長成了仇恨。


孩子不好好讀書,有工作也不願做,整天在家除了玩手機就是上網,還欠著網貸。被逼到沒辦法,爸媽替他還了一筆錢。面對爸媽的哭泣跪求,小夥子冷漠地說,“我就是來毀這個家的”。


孩子母親很絕望,後來找到我。我們一起回憶孩子成長中的一幕幕:孩子還小時,她跟先生忙於賺錢養家,沒有時間精力顧及孩子。只要他犯了錯,非打即罵。13歲時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那件事只是一個縮影。


這位媽媽最後明白了,自己沒有用愛來陪伴孩子成長,現在的結果都是自己曾經種下的因。反省後,媽媽給孩子發了一條信息說,都是自己的錯,自己會改。出乎她意料的是,兒子回覆了信息說,他也會改。那一刻,這位媽媽又激動又感動。十幾年了,終於看到了希望。


種瓜只會得瓜,不會得豆。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美好的愛情、家庭和出色的孩子,需要共同營造由良好的言教、身教、境教、心教形成的立體式家教和家風。


父母的過去並非我們的未來,命運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在這個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抓住機會,我們都可以很偉大,都可以建設美滿的愛情與婚姻。


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劉方:讓愛情駛向光明港 - 三八婦女節特稿


六、再普通,也可以活成一束光


我想講講我和我的男生的故事。


我和他是同學。我是家裡老小,家裡對我的家教很嚴。畢業後,我們有過一段書信往來。爸媽知道後說年紀還小,再等等。他等我,一等就是三年。經過三年的考驗,我們相愛了。


那時候因為他工作不是很好,家裡不太同意。大夏天他也總是穿著長袖襯衣,不露出胳膊。有一天露出了胳膊,我就看見上面一條一條的血絲劃痕。偷偷去到他工作的工廠,我才知道,他的工作是編鐵筐。後來我打趣說他是編鐵筐的,他就很正經地回答:我就是編鐵筐的,但別人一天編一個,我能編七個,比誰都能幹。


後來我想,他確實很能幹,我心裡還挺高興。我媽問他是做什麼的,我沒說什麼,就說挺好。直到後來,他還做過很多苦活。但我從來沒聽他說過苦。在我心裡,他特別男子漢,堂堂正正、頂天立地,這就是我的男生。後來,他果真事業有成,活成了一束耀眼的光。


而我,從結婚到現在,從沒有挑剔和嫌棄過對方。按照爸爸教給我的三句話“結婚了,該幹活了”“別給人家添麻煩”“別讓人家笑話”,我無怨無悔地愛這個家,全身心地裝著家人,擁有了今天這個幸福的家。


所以,無論今生選擇了怎樣的另一半,都要真正愛自己,活成一束光,也讓自己的愛人活成一束光,一起走向光明!


深深祝福大家,擁有美好的愛情和婚姻!


祝全體女性朋友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